APP下载

福建省工业园区公共设施承载力评价*

2020-09-25杨广青王燕燕

海峡科学 2020年8期
关键词:公共设施工业园区福建省

杨广青 王燕燕

(闽江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

工业园区是优质生产要素的集中集聚区[1],是支撑产业发展的关键载体,也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之一[2-3]。2020年7月,国务院出台《关于促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再次强调了工业园区对产业结构、经济发展的突出作用。“十三五”以来,福建省工业园区支撑全省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凸显,2019年,全省工业园区总产值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超过50%。2020年2月,为全面提升福建省工业园区发展水平,有力支撑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战略,福建省出台了《关于实施工业(产业)园区标准化建设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然而,促进工业园区标准化建设的关键基础之一在于为工业园区生产生活打造良好的软硬环境,即提升工业园区的公共设施承载力,通过一手抓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一手抓园区公共服务供给,推进全省工业园区的标准化建设。

对此,本文基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供给两个维度,运用综合指数法,构建了福建省工业园区公共设施承载力评价体系,分析其公共设施承载力,提出提升福建省公共设施承载力的建议,以期为制定工业园区高质量发展政策提供有益的参考。

1 福建省工业园区公共设施承载力的度量

工业园区公共设施承载力是对工业园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供给能力的衡量,它是一个多指标的综合评判,指的是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工业园区的资源完全发生功效之时,所能承载人们进行生产生活活动的规模和强度的阈值[4]。本文选择综合指数法对福建省工业园区公共设施承载力进行评价,计算出福建省工业园区公共设施承载力得分。

1.1 公共设施承载力指标体系构建

基于工业园区公共设施承载力的内涵,本文围绕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两个维度,依据评价指标的相对完备性、系统科学性以及数据可得性等原则,构建福建省工业园区公共设施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确定各指标的均值、方差和权重,如表1所示。

1.2 公共设施承载力指标权重计算

首先,由于评价指标具有不同的单位和不同量纲,需要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4-5],以便进行比较分析。评价指标可以分为正向指标与逆向指标,设计m个评价指标,n组数据,采用极差变换法进行处理,得到标准化的数据yij。

(1)

(2)

上式中,xjmax和xjmin分别是指标集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i=1,2,...,n,j=1,2,...,m。通过无量纲标准化后得到决策矩阵Yij=(yij)n×m。

其次,运用公式(3)、公式(4)和公式(5),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其中E(Ij)为均值,σ(Ij)为方差,ωα为权重系数。

(3)

(4)

(5)

最后,运用均方差决策法,采用多指标线性加权计算工业园区公共设施承载力得分[5]。根据全省97个省级以上(含省级)工业园区调研数据,剔除缺失数据,最终得到48个省级以上(含省级)工业园区公共设施承载力数据。

表1 福建省工业园区公共设施承载力评价

2 福建省各工业园区公共设施承载力评价及结果分析

本文使用SPSS 22.0测算福建省48个国家级和省级工业园区公共设施承载力得分,由于篇幅有限,本文仅展示了承载力得分排名前三的工业园区情况,如表2所示。

表2 福建省工业园区公共设施承载力得分情况(前三名)

从公共设施承载力总体得分来看,福建省公共设施承载力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性,其承载力首尾相差55.21,远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公共设施承载力得分排名前三的工业园区依次是福清融侨经济技术开发区、福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泉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可能原因是:3个工业园区均属于国家级工业园区,级别高、建设时间较早,且所在地经济较发达、创新能力较强,因此,公共设施投建较成熟。

进一步,本文将公共设施承载力划分成三个等级,如图1所示。高、中、低水平公共设施承载力的工业园区分别有4个、24个、20个。高水平公共设施承载力的工业园区主要集聚在福州和泉州;中等水平公共设施承载力的工业园区主要集中在福州、泉州、漳州、龙岩、莆田、三明、宁德;低水平公共设施承载力的工业园区主要分布在龙岩、三明、南平、宁德。由此可见,福建省工业园区公共设施承载力小部分处于高等水平,绝大部分处于中等水平和低水平,可基本满足工业园区企业需求,究其根源可能在于福建省工业园区的企业技术中心或研发机构和公共服务平台偏少,公共服务水平总体水平不高,导致公共设施发展速度和质量有待提高。

图1 福建省工业园区公共设施承载力水平层级分布情况

从不同园区级别来看,48个工业园区分成9个国家级、39个省级园区,工业园区的公共设施承载力随级别变化,一方面,国家级工业园区的公共设施承载力水平均高于全省水平之上,省级工业园区的公共设施承载力水平均低于全省水平。另一方面,国家级公共设施承载力的得分分别比省级工业园区高16.01,国家级工业园区企业用电量、企业技术中心或研发机构、公共服务平台数量基本处于中等偏上水平,说明国家级工业园区的公共设施建设比较完善,省级工业园区的公共设施相对比较落后,主要是国家级工业园区在建设、资金投入占主要优势。

从不同地域划分来看, 48个工业园区可分成25个沿海园区、23个山区园区,沿海区域工业园区比山区工业园区高10.79,说明承载力根据区域不同有所差异,沿海工业园区充分发挥地区优势,积极推进其公共设施建设,山区工业园区由于地理环境原因,公共设施发展缓慢、水平不高。沿海工业园区的公共设施承载力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公共设施的建设优势比较明显,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较快,交通比较发达,带动其公共设施建设;山区工业园区的公共设施承载力水平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说明其公共设施整体水平不高,相对比较落后。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山区工业园区公共设施建设,支撑工业园区内企业和产业的发展。

从不同地市来看,工业园区的公共设施承载力随所属地市而变化,其中福州市和泉州市工业园区的公共设施承载力远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且显著高于其他6个地市园区的公共设施承载力,说明福州和泉州工业园区的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整体水平较高,当地经济水平总体比较高,创新能力较强,对其工业园区公共设施的建设起到支持作用。漳州工业园区的公共设施承载力略高于全省水平,需要加强研发机构和公共服务平台的规划和建设。莆田、南平、龙岩、三明以及宁德工业园区的公共设施承载力得分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说明这5个地市的基础设施建设比较薄弱,创新能力相对匮乏。

3 政策建议

3.1 加强省级和山区工业园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推动园区创新发展

一是加快研究开发公共服务平台构建。有效整合工业园区研发资源,以强化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支撑与服务为重点,以“产权多元化、使用社会化、营运专业化”为原则,协调引导各类社会资源加盟平台,提供各类研发开发公共服务,依托中科海西研究所莆田中心(筹)等科研院所、各类企业机构和知名高校,推进泉惠石化工业园区石化研发中心建设,支持光泽工业园区建设科技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公用研发平台,完善漳州北斗工业园金峰众创园、686工业设计驿站、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二是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公共平台建设。围绕企业创新需求,继续重点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以行业龙头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为依托,进一步加快众创、众包、众扶、众筹“四众”支撑实体经济发展的公共平台,为省级园区、山区园区企业和科研院所合作搭建桥梁,助推园区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为园区企业实现创新发展提供有效外部支撑。建立高新技术科技查询、专利技术转化、科技孵化公共服务平台,支持泉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提升海峡两岸科技孵化基地孵化功能。加强科技中介服务平台和科技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促进外部优质中介资源服务各工业园区产业发展。

3.2 加强绿色低碳公共设施建设,支持生态园区培育

一是强化节能减排基础工作。探索工业园区集中供电、供热和制冷等能源集中供应模式,实行热电(冷)联产,进一步推动不同类型工业园区集中供能和污染集中治理试点建设,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建设。实施差异化的节能减碳措施,支持龙岩经济开发区健全节能减排与资源环境综合利用政策体系和长泰经济开发区推进“三大整治”、“三项工程”。加强泉惠石化、德化陶瓷等工业园区的污染减排工作,通过共享园区工业废水和工业固体废弃物集中处理厂等公共设施,探索工业污染集中治理模式,强化工业园区电厂的脱硫脱硝一体化,开展清洁生产技术改造,提高企业清洁化生产水平和资源循环利用率,降低企业能耗和环保成本。二是建立能源环境管理平台。依托福州经济开发区、中国东南大数据产业园的大数据、物联网技术,建设覆盖园区环境资源领域的园区能源环境智能化综合服务平台,对园区企业生产产生的主要污染物排放、固体废物、节能减排诊断、能源实时消耗在线监测、分析预警以及指标考核管理,实现园区内环境监测系统标准化建设。引导泉惠石化工业区、漳州北斗工业园、上杭工业园等园区建设一批企业级综合信息智能管控平台,实时监控内部水、电力、燃气、供热等资源利用和固体废物分类收集情况,实现园区能源环境智能化综合管理平台互联互通,促进公用设施建设绿色循环低碳发展。

3.3 实施智能信息化公共设施建设,促进智慧园区建设

一是优化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坚持“宽带、融合、泛在、安全”发展方向,不断夯实工业园区信息基础建设,聚焦福州、厦门、泉州等重点工业园区,推进光纤宽带网、5G通信网络、无线局域网建设,实现“千兆进楼宇、百兆到桌面”,实现工业园区公共区域和主要办公楼宇无线网络热点全覆盖,提升新基础设施的硬件服务能力。推动实施智能交通、三网融合等重点专项,围绕企业需求,协调各方力量,促进园区水、电、气、交通等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全面提升基础设施的服务能级。二是推动产业配套智能化发展。深化制造执行系统、商业智能、供应链管理等企业集成应用,推动企业数字化工厂建设。依托福州、厦门市等工业园区建设智慧家庭云平台、数字娱乐移动互联云平台、大数据服务平台,加快物联网、云计算等新兴信息技术在工业领域的融合创新。鼓励信息网络通信设备、智能高端装备等高技术产业和互联网金融等应用导向型产业向园区聚集。

3.4 加快协调共享公共设施建设,推进园区产城融合

一是提高公共设施互联互通水平。做好供水、供电、通讯、标准厂房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医疗、文化以及休闲等生活配套设施,提升园区生活服务水平,促进工业园区内各类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依托福州市、厦门市等高新产业园,构建对外交流服务设施,拓展交流空间,加快推进建设对外联系的跨区域重大基础设施。加强园区公共设施连接,推动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城区联网,共建共享,形成产业规模化、人才吸引力较大和周边城区带动性较强的“产城融合示范工业园区”,发挥标杆作用,带动整体工业园区转型打下坚实的基础。二是加强公共服务资源共享。以产业功能来定位、以城市功能来配套、以生态功能来融合,促进公共信息资源共享和开发利用,推进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领域共享与应用,推进工业园区由单一的生产区向功能完善的城市新区转型,实现工业园区公共设施协调共享。进一步加强福州经开区、厦门海沧台投区、漳州招商局开发区等综合型产业园区建设,促进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推进各类平台整合服务资源向企业开放,完善各类载体的公共服务功能,建立和完善工业园区物流配送体系,引进第三方物流企业建立园区物流配送中心,整合各方面的物流需求、物流设施设备以及物流网络,培育一批为工业园区企业服务的专线,为企业上中下游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提升工业园区综合竞争力。

猜你喜欢

公共设施工业园区福建省
表面处理工业园区的机遇与发展(一)
磐安工业园区
政府在农村公共设施协同治理中的角色探析
福建省“两会”上的“她”声音
第四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2020年电镀工业园区市场规模将超90亿
城市公共设施承载力评价研究——以秦皇岛市为例
第三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福建省巾帼馆开馆
一路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