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质洞穴专家李坡 探秘地下世界32年

2020-09-24

北广人物 2020年36期
关键词:双河科考探险

257. 4公里有多长?从贵州遵义到重庆248公里,驾车大约3小时,步行大约68小时。那如果在漆黑而充满未知的洞穴里,探测完257. 4公里需要多久?答案是32年。

李坡,贵州科学院山地资源研究所研究员、贵州省洞穴协会理事长。他和队友一起,用32年,书写了贵州省绥阳县双河洞———亚洲第一长洞的探测传奇,成就了双河洞“喀斯特天然洞穴博物馆”的美名。32年来,正是李坡和队友一次次的洞穴探险和科考,才让世人得以领略越来越多的溶洞奇观。科考不停歇,奇跡不中断。这或许就是洞穴探险的魅力所在,李坡乐在其中。

探洞不同于一般的探险

“凡世间奇险瑰丽之观,常在险处。”生活在明朝的徐霞客,常常被视为中国洞穴探险第一人。他所著的《徐霞客游记》,让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有了洞穴探险的记载。

洞穴探险,专业人士口中的探洞。上世纪80年代,随着我国大量的洞穴被开发,一批洞穴探险爱好者,追随着徐霞客的脚步,体验洞穴探险的奇趣。也正是在那个时候,从南京大学地貌专业毕业的李坡,被分配到了贵州科学院。

经常有人问李坡:探洞的意义何在?“意义大着呢,洞穴在半封闭状态下的沉积物保存了大量地质历史时期的信息,对于研究新构造运动、气候和生态环境变化等有重要作用。同时,洞穴的特殊环境,有许多动物新种有待被发现,是研究地球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场所。”李坡说。

例如,在双河洞探测中发现的地下梯田、洞穴瀑布、卷曲石、石膏晶花等地质奇迹和大量洞穴生物化石、洞穴活体生物,就为洞穴地质、生物研究提供了丰富、极有价值的第一手资料。李坡坦言,一开始没有经费,探洞进行得断断续续。“当时国家穷,对搞洞穴这块也不是很重视,经费上比较困难。”

他说。当然,探洞不同于一般的探险,往往带有科考性质,探洞之前要分析和预判,探洞时还必须测量并搜集数据。这些,都为洞穴保护和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

揭开亚洲第一长洞面纱

至今,李坡组织和参加了近千个洞穴的探测,但最让他得意的,还是亚洲第一长洞———双河洞。位于贵州省绥阳县温泉镇的双河洞,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质地貌,洞内景色瑰丽奇绝。早在1 00多年前,便有双河洞附近居民偶尔进入洞穴采炼硝矿,他们的足迹虽未深入,但也算是双河洞探测的先行者。

1988年,贵州科学院山地资源研究所对双河洞进行首次测量,长度为1 1 . 9公里。李坡说,对于洞穴长度的测量并非靠估算,而是要实际到达洞穴点,靠人“钻”通的长度才算是洞穴的真正长度。当时国内测量仪器不发达,只能利用传统工具进行测量,效率很低。李坡回忆,每次最多能携带50米的皮尺,一尺一尺地量。特别是下竖井时,多用绳梯或楼梯,下个十来米就已经是了不得的高度了。

探洞之艰辛,让李坡至今记忆犹新。带点干粮和保暖物品,直接住在探测点附近。天为被,地为床,一扎进洞穴就是好几天。经过多年的辛勤探测,双河洞就像一个青春期的少年,不断噌噌噌地“长”。2004年,双河洞获批为贵州第一批国家地质公园。2005年双河洞揭碑开园的那时候,双河洞测量长度达到了70. 5公里,是中国最长的洞穴。

已探长度越长,洞内的条件就越复杂,后续探测工作就变得越发艰难。探测瓶颈,出现在洞长突破200公里前。李坡发现,洞内有一个地方,两层洞之间隔了一层页岩,双河洞就此被“卡”住。洞穴的形成靠水,而页岩的作用相当于隔水层,水透不下来,洞穴无法往下发育,两层洞穴就无法连接。李坡说,如果不能让洞与洞之间相互连接,就不能算同一个洞穴的长度。不过,经过多次的科考,李坡和队友们惊喜地发现,在一个叫辛家湾凉风洞的地方,洞内页岩薄弱,水流已将岩石击穿,使得两层洞得以连接,并且与主洞贯通。因为发现了这个秘密,2017年,双河洞的长度一举突破两百公里。

“如果当时没有发现页岩被水流击穿的现象,双河洞的长度可能就停留在那里。”说到这,李坡笑了。2018年,经中外专家联合科考,双河洞洞穴长度从201公里“增长”到238. 48公里,一举超过马来西亚的杰尼赫洞,成为亚洲第一长洞。双河洞从最初的11 . 9公里到238. 48公里,直至最新的257. 4公里,整整走过了30多年。

找到打开远古大门的钥匙

李坡说,双河洞超长的洞道,容易形成了众多小环境,这些小环境鲜有外界干扰,完整地保存了远古地质地貌特征、古生物化石甚至是存活至今的古细菌,对于研究者来说,双河洞就像一把钥匙,打开远古地球之门。

在对双河洞的探测当中,李坡和队友们发现了不少新物种。“双河盲步甲”这个新物种的发现,让李坡尤其兴奋。它是一种身体很“特化”的盲步甲,眼睛完全退化,没有色素,体壁变薄,对气流、温湿度、危险信息等更加敏感。此外,他们还在双河洞中发现了隐毛带双马陆、长角跳虫、斑灶马、幽帘虫、龙马陆等多种洞穴生物的化石。为此,有关专家推测,绥阳曾经是这些大型生物的主要分布地,不过由于气候的变化,现在这一类的生物已经基本消失。

在李坡看来,洞穴和土地资源、水资源一样,都是一种自然资源,可被利用的方式很多,其中最多的就是旅游开发。2005年,随着双河洞地质公园开园,游客人数不断增加。2018年,旅游收入从当初的不足百万元,增加到了27. 36亿元。与此同时,双河洞的红火,直接带动了当地农民脱贫致富。“洞穴还可以作为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也可以作为一个地下空间,具备战备、防空等功能。”李坡说,为了探秘地下世界,他将继续当好“先遣队员”。

邢大军据《科技日报》何星辉/文整理

猜你喜欢

双河科考探险
进军“世界第三极”的科考
“科学”号科考船完成今年首个科考
我国最大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中山大学号”下水
科考延期为哪般
去探险
绥阳双河洞
淅川县双河镇遗址M19及出土陶器组合
水土保持助力双河镇大田村实施精准扶贫
探险之旅
第五师双河市电子商务发展现状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