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师莫玮玮与张永和:建筑是造好房子
2020-09-24林方伟
林方伟
新加坡建筑师莫玮玮与中国建筑师张永和同龄,同是六字头的同代人,虽然成长环境大不同,但同样是在书香家庭长大,学贯中西,传承本土文化,融合现代美学,提出富有文化个性与个人魅力的建筑语言。
两位建筑大师相识16载,谈起建筑,不约而同地提出建筑的核心问题是造好房子。21世纪造房子,要满足城市生活的发展需求,还要兼顾可持续发展、气候变化的客观环境挑战。
老人城市 以人为本
莫玮玮和张永和的“建交”——建筑交流——可追溯到16年前。张永和很早就用建筑项目打造交流平台,推动世界各地华人的建筑对话。
两位建筑师经过数十载的努力和探索,创作出备受推崇的代表作,在建筑领域树立了不可动摇的地位。相同的,中新两国从开始吸纳外国建筑设计,到现今自信地在自家风景线上展现本土创意,走过一段不简单的探寻之路。
莫玮玮以开阔的历史视野阐述,新加坡是如何从第一代建筑师的反殖民建国思维踏出第一步,然后在政府具有前瞻性的规划下,邀请新加坡建筑师参与、掌舵大型公共建筑项目,如国家级的文化建筑,以及公共住屋的设计,让新加坡建筑人才用在地居民的视角来塑造国人居住、工作、学习、玩乐、思考的生活空间,展现出对自身文化的自信,以及对国家人才的自豪与信赖。
十几年前,中国大城市一度是国际明星建筑师实现设计奇想的“竞技场”,直到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要求“不要搞奇奇怪怪的建筑”,中国政府才转向以人为本的“适用、经济、绿色、美观”方针,制止了发展商比拼水土不服的“地标性”(iconic)建筑的发展现象。与此同时,深明中国人空间需求的中国建筑师得以大展拳脚,有机地延展出当代中国建筑特色。张永和指出,中国建筑师目前在自己的土壤上已经扎了根,与国际明星建筑师平分秋色,“其中的一个原因正是本土建筑师常常既有国际视野又有中国文化底蕴,而外国建筑师有时只带来了国际视野。”
中新两地建筑师根据本土思维和发展需求,在设计上解决两国都关注的两大课题——可持续发展的环境课题,以及社会老龄化的民生课题。莫玮玮提出在可持续发展建筑的基础上,新加坡应试图去除殖民根源的“热带建筑概念”,更多地关注多元用途的叠合与绿化,发挥“新加坡建筑”品牌特色。
张永和在思考老龄化课题时突发奇想,提出创造“老人城市”的概念,“城市的无障碍系统、公共交通、公共设施、商业设施都设计得对他们特别友好。这样就不是把老人关在一个院里或一个区里,而是所有人生活在一个城市里。这个城市会比较人性化。”
深化探索 与大众对话
虽然张永和被誉为首位把美国新颖建筑教育方式引入中国的建筑师,但学贯中西、游刃东西方理念的他对美国建筑不无反思和质疑。他指出:“美国建筑教育务虚的含量偏高,不教学生如何造房子,但20世纪90年代初的中国建筑师们也不关心工程,与工匠精神相去甚远。今天,有一批中国建筑师之所以盖出了不错的房子,是因为对建筑核心问题,如材料、结构、建造、空间等非常重视,也因此逐渐脱离了对标新立异的追求。”
《纽约时报》称张永和为中国建筑界的学长,因为他从不谈论艰深的建筑哲学,主张“建筑就是如何造房子”,回归简单纯粹的核心价值,深得国际同行之心。莫玮玮在对谈中也引述张永和这句话,赞许将建筑回归到“如何造房子”的本质和初心,期许年轻一代建筑师深化探索建筑语言,做更有持久性的好建筑,在国际建筑论坛上与大众对话。
对谈录
问:两位在20年来的专业交流中,有否领略到世界各地华人建筑师或多或少的“血脉相承”?即使是来自新加坡的建筑师,潜在血液里的华人DNA、美学精神与中国建筑师仍是共通的?世界各地华人的建筑设计美学、思维有哪些中国文化和古典文化的创新、传承、保留、延展?
张永和:不算英语,我和莫玮玮老师有两个共同的语言,一个当然是普通话,另一个是建筑语言。作为建筑师,我们都关心建筑的核心问题,如空间、材料、结构等,也对中国传统建筑空间如院落,或结构如木屋架,有深厚的兴趣。这就构成了我所谓的建筑语言,它是跨国界的。
莫玮玮:身为一名读文科的华校生,我向来对中国古典文化有兴趣,反映在建筑设计上,我对中国古典园林情有独钟。但令我有兴趣的不是古典建筑的外形或装饰,也不是山水草木的诗情画意,而是其空間布局。一座完整的园林必有其住宅部分工整、有序、内向的空间布局和相对有机的开放和随意的园林环境;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这种具二元性的空间布局饱含中国文化的特性和人文底蕴。
问:中国当代建筑发展可说是从张永和老师这批20世纪90年代“海归”建筑师开启的。你把美国建筑设计思维注入中国空间、环境设计。现在中国当代建筑发展处于什么阶段?莫玮玮又如何看目前新加坡建筑设计的发展阶段?怎么看你这一代建筑师和之后的新一代建筑师?
张永和:我一直并不完全认同美国的建筑思想及审美。美国建筑因于20世纪70~80年代受后现代主义思潮影响,缺乏对建筑本质问题的探究。如果中国建筑教育能够形成围绕本体论的清晰构架,就可能产生更多的优秀建筑师,建设更持久的好建筑。在此基础上,建筑学应该扩展出去关心社会,关心环境,关心文化。
莫玮玮:第一、二代的新加坡建筑师经历反殖民时代,立足于刚独立时局未定的年轻国家,学的虽然是西方现代建筑设计,却有胆识反思其建筑语言,用热带气候为基础,重新定义本土建筑。
20世纪80年代入行的建筑师,面对的是时局已定、公务机构庞大的处境。除非成为公务员建筑师,一般少有机会参与公共建筑设计。当时私人执业建筑师的设计项目以私人房屋、公寓和商业大厦为主。20世纪90年代中期,社会逐渐富裕,开始有人欣赏好设计,给予私人建筑师比较大的发挥平台,促使这代建筑师集中精力在空间、用材、外形上的营造。套句张永和老师的话,就是注重“如何造房子”。
·来源:《联合早报》副刊《现代》(原文有删改)
·责任编辑:黄昀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