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线在雕塑艺术中的运用

2020-09-24周博

天工 2020年2期
关键词:雕塑艺术发展史情感表达

[摘 要]雕塑作为一种饱含空间感与体量感的造型艺术,在中外都有着悠久的历史。雕塑的产生和发展与人类活动、社会发展、社会意识形态等多方面密切相关。随着时代的进步,雕塑由静态转变为动态,由三维向多维发展,唯一没有改变的,便是线在雕塑中的运用。线是艺术中最为基础也是最为复杂的内容,是一种独立的造型语言,其与雕塑的结合,能够更好地表达雕塑中蕴含的丰富内容。现就线在中外雕塑艺术上的表现形式、线与雕塑的关系作进一步探究。

[关键词]线;雕塑艺术;发展史;运用;情感表达

[中图分类号] J31            [文章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5-7556(2020)2-0082-02

本文文獻著录格式:周博.浅谈线在雕塑艺术上的运用[J].天工,2020(2):82-83.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艺术受到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影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中雕塑艺术中对造型语言的要求不再强调空间和体积,而是更加重视线条与雕塑的结合。线在雕塑艺术中的运用、演绎与发展,冲破了传统造型语言的桎梏,为雕塑提供了更强烈的艺术表现力,使其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

一、线的相关概论

(一)线的概念

线是造型艺术活动中最具魅力且被广泛运用的重要表现形式。中国对于线的传统定义,即为点在面上不断移动而形成的痕迹。在绘画领域,绘图者依靠线的疏密、长短、浓淡、强弱等关系描绘出物体的结构、外形,甚至还能体现绘图者的情感。线在绘画领域的作用至关重要,其在雕塑艺术中也同样如此,线约束了雕塑的外形轮廓,并使雕塑体与面充分结合,从而体现出了线特有的表现方法与艺术魅力。

(二)线的形式

中国的雕塑艺术中往往离不开象征性这一表意手法的运用,因此中国几千年的雕塑作品都体现着政治思想、民俗、宗教信仰等特色,从而赋予了中国雕塑作品独具一格的魅力。例如,商周时期造型洗练的青铜器、有着世界奇迹之称的秦朝兵马俑,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石窟艺术等,这些极具代表性的中国古代雕塑,其艺术性不言而喻,且这些雕塑都与线息息相关。

中国古代雕塑的主要造型语言便是线条,曲线造型以及线刻都是雕塑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能够为雕塑营造一种行云流水般却又不失骨力的美感。中国雕塑的曲线造型以及线刻特色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并在后期的发展中逐渐稳定下来。主要原因是由于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的思想浪潮——“百家争鸣”,在这样的背景下使得雕塑趋向柔和的流线造型的方向发展,该时期的虎形雕塑极具代表性。经过漫长的发展,直至南北朝时期的帝陵雕刻出现,奠定了中国雕塑艺术的曲线造型的基调,并延续至今,影响着当代的雕塑艺术。

关于中国古代线的造型语言,主要表现为画线、刻线等多种形式。其中,画线主要运用于佛教造像,起初只是简单地对雕塑纹路部分进行颜料绘制,发展至宋元时期,由于彩塑的出现,使得画线与雕塑的形体充分结合,成为雕塑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刻线大多运用于木雕或者石雕中,主要采取 “因势象形” 的方式,在保留塑体的自然形状的基础上利用线条来丰富雕塑造型。例如,汉代霍去病墓中的《马踏匈奴》造型,雕塑者虽然只运用直线和弧线进行雕刻,但却使成品展现出强烈的秩序感,保证形态与空间协调性的同时,也突出了汉代军队的威严气势。

中国雕塑作品中往往隐藏着较为深刻的思想或内在精神,即“形”“神”结合,这一特征不仅仅局限于雕塑艺术,在绘画、书法等领域同样如此。东晋著名绘画理论家顾恺之认为绘画的核心思想便是“以形写神”;南齐曾有书法家提出“书之,录道,神采为上,形质资之”的理论;唐代诗论家司空图也提出诗歌需要有“象外之象、景外之景、韵外之致、味外之旨”的特点。雕塑不同于诗、词、歌、赋等流行于文人墨客之中,但其本质却别无二致,都注重写意传神、形神合一,较之西方的雕塑艺术有大相径庭之意。西方传统雕塑的风格大多为写实向,其作品强调真实、自然。直到19世纪之后,西方雕塑才逐渐走出写实的圈子,在艺术领域中融入东方审美。西方现代雕塑虽然在线的运用方面同样采取画线、刻线等方式,但由于其文化背景、地理环境等因素与中国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导致东西方的现代雕塑风格依旧千差万别。中国当代雕塑艺术延续了传统雕塑艺术对于内在精神的追求,以线突显“神”“韵”,同时结合了现代西方的思想文化,将传统与现代完美融合,而西方雕塑更强调以线体现科学。

二、线在雕塑艺术中的运用

(一)线在雕塑艺术的功能

线作为雕塑造型语言的构成要素之一,能够作为评判雕塑艺术的标准。线在雕塑艺术中以一种简单明了的方式带给人视觉感受,重点体现为外在、内在形式线的配合。按照不同的功能区分,能将线分为三种:一是轮廓线,轮廓线一般是指雕塑形体在临界状态下的一种表现形式,能够反映雕塑作品在环境中整体的线条变化以及轮廓转折,是一件雕塑品是否动人的关键所在。由此,轮廓线的确定,需要雕塑者在创作前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去考虑,从而达到符合雕塑作品美感的目的。以中国南朝时期的雕塑作品——石兽为例,其所呈现的韵律美主要依赖于其清晰的外轮廓线。该作品只有两条清晰明了的轮廓线,一条如脊骨一般连接石兽的头、颈、后跨,另一条则直接概括了颈与腰之间的变化,这两条曲线将“势”与“态”充分结合,体现了石兽的霸气威猛形象。二是体积边缘线。三是神韵处理线,通常称为内在结构线。这种线条在运用过程中通过与空间的穿插结合,从而形成各式各样的空间图形,充分体现了雕塑作品的艺术性,这种方式在浮雕中的运用较为显著。明确线在雕塑中的功能,是将线运用于雕塑的基础。

(二)线在雕塑中的情感表达

在艺术造型中,线的表达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雕塑领域,线可以作为雕塑造型语言的根基,其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一是雕塑品自身的体积线,其中包含动态线、结构线、装饰线等;二是雕塑本体与外界的分界线。雕塑作品是一个静止的状态,缺乏连续性,然而线在其中的运用能够实现静态与动态的相对统一,从而表达创作者的创作思想和具体情感,使欣赏者在获取雕塑视觉形象的同时,产生相应共鸣。静态的瞬间定格结合动态的线,使得雕塑拥有了复杂的情感内涵,而情感来源于生活积累,动态曲线为创作者情感提供表达途径,情感又为创作者提供创作灵感。这一类的雕塑作品往往更能拉近欣赏者和雕塑作品之间的距离。情感的累积需要创作者在生活实践中不断提高观察能力与思辨能力,进而提升其审美情感水平。

(三)线在雕塑中呈现的美学价值

线经过不断地发展,模糊了雕塑与其他艺术领域之间的界线,使得近现代不少画家尝试创作雕塑,且拥有显著成果,如毕加索、莫迪里阿尼、马蒂斯等,他们将自身的绘画经验、技巧运用于雕塑,赋予了雕塑艺术新的创作美感,推动了绘画中的线在现代雕塑中的运用。无论是绘画中的线还是雕塑中的线,都作为当代雕塑的造型语言之一,体现着不同民族、国家之间的特色。

综上所述,对线的研究,是了解雕塑艺术的重要一步。线是雕塑作品艺术性与韵律美的表达,是雕塑语言发展的象征,同时也是雕塑创作者对自然、生活以及作品的情感体现。通过线在雕塑艺术上的运用探究,能使当代艺术创作者构建起新的线与雕塑、雕塑与生活之间联系的桥梁,有利于雕塑语言的延续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淑馨. 线在雕塑艺术上的运用研究[J].美术大观,2019,374(2):82-83.

[2]郑昱.线在现代雕塑中的运用与发展[D].河北师范大学,2009.

[3]于伟.谈线与面在雕塑中的情感表达[J].大众文艺,2012(5):36-37.

[4] 廖卫东. 谈雕塑创新的情感表达[J].艺术科技,2013,26(4):72.

[作者简介]

周博,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艺术设计专业,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方工艺美术研究院雕塑中心主任。

(编辑:赵文静)

猜你喜欢

雕塑艺术发展史情感表达
中西的绘画与雕塑
从欣赏的角度略谈雕塑艺术的特点
以东方的视野展现我国古代雕塑永恒之美
浅谈我国会计发展史
浅析咏叹调《我怀着满腔热情》旋律特点及情感表达
浅谈低音提琴在演奏中的技巧问题
图形创意在平面广告中的情感表达
刍议绘画艺术中色彩的情感表达
儿童戏剧文学中的游戏元素对幼儿情感表达的影响
新型智能手机保护壳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