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语文课拓展延伸的几点体会
2020-09-24任惠民
任惠民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普通高中语文课程课程资源既来自课本(教材),也来自语文学习过程中随时生成的各种话题、问题、拓展材料和学生成果,教师应积极利用和开发。因此,拓展延伸作为一种旨在多方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教学手段,长期以来,备受教师重视。那么何谓“拓展”?拓,开辟,扩充;展,即展开。拓展就是在学生达到基本要求的基础上进行的一种迁移教学,是对教材内容的进一步丰富与延伸。适当的拓展可扩充语文课程教学的容量,开拓学生学习的视野,激活学生思维,给学生提供更多更新的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的视角。在语文课堂上,不管是课堂教学内容的补充、开放,课外材料的延伸,还是各类教学活动的创造性设计,教师都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拓展延伸必须紧扣课本
课本是语文课开展教学的凭借物,也是最好的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师在对课文进行拓展延伸时,立足课本应是根本前提,任何漠视、抛开甚至异化文本的牵强附会的无度延伸,都是虚无的、不科学的,无益于学生语文学科素养的建构和发展。正如于漪所说:“离开文本去过度发挥,语文课就会打水漂。”比如有些教师在教学中国古典长篇小说的某些片段时,不由自主地喜欢延伸到其它章节中去,漫无边际、大讲特讲。作为扩充课程容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教学内容的手段,这样做无可厚非;但对材料不加精简和调整,无视教材编者的编选意图,无视课文的例子功能,只将课文作为引出拓展内容的道具,这样的拓展还有意义吗?
有位教师教《药》,教学终了前引导学生就文末的乌鸦进行拓展探究。他这样引导学生:“同学们!‘喜鹊报喜,乌鸦报丧,鲁迅先生写到坟场上的乌鸦,能够渲染坟场的荒凉。可这只乌鸦不听夏瑜母亲的话,又说明什么呢?”话音甫落,学生七嘴八舌,答案千奇百怪,不一而足。课堂上出现这种无效现象,首先是教师忽视了作者是唯物主义者,“乌鸦报丧”的提问引导实则错解了作者,带偏了学生的思维。其次,教师没有立足文本,没有提醒学生注意母亲在坟场上祭奠儿子是反常行为(一般而言;应是儿子对母亲尽孝),且在中国文化中,有“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之说。细读课文,紧扣课文,尊重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正确引导学生,作者以一只飞走的乌鸦来加深悲剧色彩这一认识岂不呼之欲出。
课文只读了一遍,就交流有关的课文知识,过多过早地补充课外读物;教材所蕴含的价值取向还没有挖掘,就抛开文本任意拓展延伸,这些都是舍本逐末之举,是低效甚至无效的教学。
二、拓展延伸要保持“语文味”
语文课的拓展延伸有课内向课外的延伸,有文本与网络资源的链接,有语文学科向其他
学科的渗透。然而,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有些教师忘了语文的姓氏,一使用拓展延伸,就将语文课上成了信息技术课、音乐课、美术课、历史课……种了别人的地,荒了自家的田。语文课堂上的拓展是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非跨界教学,仅从文本中抽取若干教学因子漫无边际地生发开去,盲目拓展的做法是与高效课堂背道而驰的。
三、拓展延伸要适度
语文课程的功能是通过具体的一篇一篇课文的学习实现的,拓展只是为了满足部分学生的差异性、选择性而存在的,因而,语文课堂上的拓展并非越多越好,更非每篇课文、每節课都要拓展。一位教师教《中国建筑的特征》,教学伊始,为了激趣,他从梁思成与梁启超的关系说起,又讲到梁思成、林徽因、徐志摩的三角恋,继而延伸到梁思成在解放后对北京古建筑去留问题的态度等,历时将近20分钟。拓展资料固然丰富有趣,但与课文内容真正有关的有多少?与教师所设计的教学目标相联系的有多少?能启发学生思维的“干货”又有多少?真正切实有效地拓展应该建立在对文本特点的深入研读、对教学难点的准确把握和对学生能力发展水平的密切观察的基础上,然后适度适时适量地使用,绝不能为拓展而拓展,更不能将拓展变成课堂的主要环节,毁其根本。
四、拓展延伸要助力学生深度解读课文
教《荆轲刺秦王》一文时,在评价人物这一环节,我设计了一个研究性话题:“荆轲刺秦以失败告终,那么荆轲的失败是偶然的还是必然的?”由于问题有一定的弹性,学生思考讨论的积极性很高,最后,大部分人认为荆轲的失败是必然的,因为荆轲刺秦王时正是秦即将统一天下之时,其势不可阻挡,荆轲刺秦必定失败。同时,行刺是燕抗击秦的唯一方式,可是,荆轲的准备工作有漏洞,本人剑术不精,注定了他的失败。当然,学生的见解都是有道理的,但还可以从其他角度解读。于是,我引出事先准备好的《史记·刺客列传》中有关荆轲与盖聂、鲁勾践的故事:
荆轲尝游过榆次,与盖聂论剑,盖聂怒而目之。荆轲出,人或言复召荆卿。盖聂曰:“囊者吾与论剑有不称者,吾目之;试往,是宜去,不敢留。”使使往之主人,荆卿则已驾车而去榆次矣。使者还报,盖聂曰:“固去也,吾囊者目摄之!”
荆轲游于邯郸,鲁句践与荆轲搏,争道,鲁句践怒而斥之,荆轲嘿而逃去,遂不复会。
……
鲁句践已闻荆轲之刺秦王,私曰:“嗟乎,惜哉其不讲于刺剑之术也!甚矣吾不知人也!囊者吾斥之,彼乃以我为非人也!”
我提醒学生,司马迁在为荆轲作传时几乎是原封不动地抄录了《战国策》的所有内容,但同时又“别采异闻”,补充了荆轲与盖聂、鲁句践交往中的这些小故事。这些故事看似只是为了丰富故事的内容,但若仔细揣摩,其用意又极其耐人寻味。司马迁写这两个故事意欲何为?定然不是闲笔。通过讨论,学生达成共识:这些补充内容看似只是为了丰富故事的内容,其实言薄而意奥,即对荆轲赞赏有加的同时又揭示了荆轲刺杀失败的另一原因——自尊心太强,脸皮太薄,导致他学剑不成,最终在廷刺秦王时因“剑术疏,奇功遂不成”。
这样的拓展,有利于我们全面了解人物,让我们看到荆轲这个光照千秋的英雄人物是一个圆形的而非圣化的血性男儿,是一个性格上有缺陷的普通人。不仅如此,这一拓展不同于一般性的课外阅读,有助于师生深度研读文本,让课文中诸多耐人寻味的疑点迎刃而解:为什么虑事周全的荆轲没有等到与之俱往的朋友就贸然行动?因为其自尊心太强,接受不了太子丹的怀疑,愤然出发。为什么他会对对自己恩重如山的太子丹发出“今日往而不返者,竖子也”这样粗暴的言辞?因为他脸皮太薄,太子丹的质问让他觉得人格受到了莫大侮辱。为什么廷刺失败之后“倚柱而笑”“箕踞以骂”?还是因为太爱面子。
总之,拓展延伸只是一种教学手段,教学手段也只有切实服务于教学本身才算得上是成功,不能为了手段而手段。
作者单位:甘肃省天水市第三中学(74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