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乳山市柞蚕多批次放养生产技术
2020-09-24何秀丽孙在强修明霞于年喜
何秀丽 王 进 孙在强 修明霞 于年喜
(1山东省乳山市农业农村局,山东乳山 264500; 2山东省乳山市在强柞蚕良种繁育专业合作社,山东乳山 264500)
乳山市位于山东半岛东南端,是我国柞蚕的发源地之一,境内纺织业以蚕丝缫织历史最为悠久,据西晋崔豹著的《古今注》记载,汉元帝永光四年(公元前40年),东莱郡东牟山(今乳山、牟平、文登交界地带),有野蚕为茧,收得万余石,民以为絮[1-3]。可见,早在汉代乳山人就以野生柞蚕茧制成丝绵,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乳山市具有气候温和、温差较小、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无霜期长的特点[4],有优越的柞蚕生长发育、繁殖、高产优质的生态条件。境内柞树资源丰富,1949年,乳山市有柞园面积2.67万hm2。据《烟台丝绸志》记载,1949年至1985年的37年中,乳山市柞蚕茧产量有24年名列山东省第1,1980年最高峰时柞蚕茧产量达到1 600 t[5]。1958年8月27日,全国柞园管理现场会在乳山市大孤山镇士子于家村召开。依托丰富的柞蚕资源,乳山成为我国柞茧丝的发源地之一,是著名的“宁海绸”产地。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期间,乳山柞蚕丝绸曾以“宁海绸”的代表产品作为国礼赠送给尼克松[6]。1982年9月,乳山县丝针织厂建成投产,次年生产的真丝坯布获得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优秀新产品金龙奖”[6]。20世纪八九十年代柞园分散到户,放养规模减小,柞蚕丝绸外贸出口受阻,柞蚕丝工业停产,原主管单位山东省丝绸总公司解体,柞蚕生产处于无政府状态,大面积柞园荒废,放养人员及柞蚕茧产量锐减90%以上。1996年开始,通过开辟食蛹渠道,将以缫丝为主原料的柞蚕茧变成了以食鲜蛹为主绢纺丝、绵为辅的产品,使乳山市柞蚕产业逐步焕发生机[7],市场对柞蚕蛹的需求量日益增加,每年要从河南省和东北等地调进数百吨蛹茧供应市场。鉴于此,从1998年开始,山东省乳山市开展了柞蚕多批次放养生产技术的研究,经过多年试验、总结、改进、推广,至2005年,该技术逐渐成熟[8]。通过多年的示范推广,该技术使柞蚕年产茧量、产值及蚕农人均收入显著增加,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仅在乳山蚕区广泛应用,而且在文登、荣成、牟平、栖霞、海阳、日照、五莲等柞蚕产区推广,深受蚕农欢迎。现将有关柞蚕多批次放养技术措施及取得的成效等总结报告如下,供同仁参考。
1 柞蚕多批次放养技术
柞蚕多批次放养生产技术主要采取了种茧冷藏、分批出库、分批制种、种卵冷藏及分批放养技术,并配套柞园修剪管理技术[7]。采用该技术1年共可放养6批次柞蚕,包括春蚕1批次、晚春蚕1批次、夏蚕2批次、早秋蚕1批次和秋蚕1批次。该技术的应用改变了山东省有史以来年放养春、秋2批次柞蚕的惯例,而且新增加的4批次柞蚕各有特点,晚春蚕收蚁时间在6月1日前后,不受低温晚霜危害,虽然比春蚕晚收蚁30 d左右,但由于气温逐渐回升,收茧时间仅比春蚕晚14 d左右,如果春蚕种茧歉收,晚春蚕中、上批茧可弥补秋用种茧的不足。夏蚕2批次分别在6月10日和6月20日前后收蚁,整个蚕期处在全年放养的最佳季节,柞叶生长茂盛,叶质优良,大蚕期又多逢汛期,雨量充沛,温湿度适宜柞蚕生长发育,龄期短、产量高。早秋蚕在6月底7月初收蚁,比秋蚕早20 d左右收蚁,此时食柞、食蚕害虫多处于幼龄期,有利于保柞保蚕,只要做到选用高坡柞园和荫坡柞园放养,并采取勤移稀放等措施,同样可以获得好收成。这4批次柞蚕茧收获后,能够有效缓解市场淡季无鲜柞蚕蛹供应的局面,茧价高于秋蚕茧20%以上。
1.1 柞蚕多批次放养的种茧保护、出库时期及制种技术
1.1.1 种茧保护 种茧选用上一年度秋季繁育的种茧和少部分一化茧,经过冬春自然温度保存后,在室内温度达到8 ℃前,将种茧移入温度为2±2 ℃、相对湿度80%左右的冷藏库中保护。
1.1.2 出库时期 种茧出库时间参考当地气温和历年出库时间而定。晚春蚕在既定收蚁时间前40 d出库,其它各季以在收蚁前35 d出库为宜。种茧在自然温度下解除滞育,晚春蚕过早收蚁,受新生芽条生长影响较大,应掌握在芽柞45 cm左右,即春蚕4龄期(每年的物候期略有差异,具体视柞树生长情况而定,一般在5月25—30日之间)上山为宜。
1.1.3 制种技术 根据我们多年的实践经验,晚春蚕期的制种技术与春蚕期的制种技术基本相同,在暖茧至产卵过程中,应做好加温补湿工作,羽化室、晾蛾室、交尾室、产卵室的温度应提高到22~24 ℃,相对湿度应控制在80%以上,有利于羽化、交尾、产卵,提高孵化率。其它3季的制种技术与秋蚕期的制种技术基本相同,在自然温度中进行。早秋蚕制种,有时会遇到32 ℃以上的干热天气,如出现雌雄蛾交尾慢、易散对等现象,应在早、晚、夜间低温时开窗通风降温,做好补湿工作,如遇极高温情况,应在中午前后用喷雾器将凉水喷在制种用房的房坡上,可降低室内温度2~3 ℃。
1.2 柞蚕多批次放养种卵冷藏技术
由于柞蚕放养批次增加,需要增加4个批次的制种,增加了制种的工作量及成本。从羽化出蛾到交尾产卵,每日工作时间延长到15 h以上,经常出现疲劳作业的情况。因此,从2006年开始,采取了种卵冷藏技术以减少制种次数。根据生产用卵量和不同收蚁时间,将晚春蚕和夏蚕第2批次晚产的蚕卵进行冷藏储存,分别供应夏蚕第1批次和早秋蚕。具体冷藏技术要求如下:一是选择空气新鲜的恒温库,将感温2~5 d(卵鸣前)的蚕卵薄摊在下垫塑料纱网的蚕床或者蚕匾上入冷库,卵厚1.5 cm左右,保持库温5±1 ℃、相对湿度80%左右。二是床与床或匾与匾之间的距离保持在10 cm以上,入冷库后每间隔3~4 h将卵床或匾上下、左右倒位1次,同时将纱网兜起将卵重新摊平,使之感温均匀。三是蚕卵的入库和出库时间最好统一在上午7:00—8:00进行。
1.3 柞蚕多批次放养生产技术
在柞蚕多批次放养过程中,气温逐渐升高,柞蚕食叶活泼,生长发育快,龄期短。要做到因蚕选柞,因柞搁蚕,力求良叶饱食。合理利用不同坡向、不同高度、不同树龄的柞园营造有利于柞蚕生长的良好条件。
1.3.1 因蚕选柞、因柞搁蚕 新增加的4批次蚕期,小蚕必须选芽柞或剪梢后萌发的嫩芽柞。其柞叶蛋白质、水分含量高,营养丰富,可使小蚕发育良好,增强柞蚕自身免疫力。在柞蚕老眠前后再将其移入二三年生老柞就眠或5龄响食。晚春蚕和夏蚕可食到老柞第1次萌发的嫩梢,然后食中下部含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类偏多的老叶,有利于大蚕体质强健。营茧期选上山坡通风良好的老柞作为窝茧场。
1.3.2 利用柞园不同坡向不同高度调节蚕期小气候 柞园南向坡及低洼处背风向阳,是晚春及夏蚕第1批小蚕用柞,随着龄期增长,由下山坡向上山坡、西山坡起场移蚕。夏蚕第2批小蚕由中上坡逐渐向东后坡扩展,特别是早秋蚕,从小蚕到大蚕及营茧,正逢7月上旬—8月上旬高温高湿天气,应选择东向及背阴坡柞,并逐渐向山顶转移,有桩柞不用墩柞,遇到干旱年份选偏嫩的柞树放养,逢汛期阴雨天选用老柞。
1.3.3 实行小蚕稀密结合的三手放养法 即占总量1/3早批蚕稀搁,1.3 m冠径柞墩搁蚕70头左右,见熟蚕进窝茧场为二场制;另外1/3中批蚕密搁,同样柞墩搁蚕1 000头左右,二眠前移出蚁场稀搁,见茧前移入窝茧场为三场制;剩余1/3晚批蚕掌握稀密适度,同样柞墩搁蚕500头左右,三眠前稀撒开,见茧时移入窝茧场。稀放能减轻病害,密放场地面积小有利于防控虫害,对密放部分应做到勤匀蚕,收蚁2 d用并枝、掰叶等办法把群集密蚕及时匀开,力求枝枝有蚕,良叶饱食。在实践中应掌握旱天增加嫩柞密搁蚕部分,雨水多时增加稀放部分。夏蚕和早秋蚕从收蚁到初见茧仅需25~27 d,应掌握适时移蚕,不能等吃光墩再移蚕换柞,如遇到连续32 ℃以上的高温天气,蚕座不安出现串枝爬坡现象,不管余叶多少,均应趁早晚温度偏低时剪移换场,将蚕移入背阴处高爽通风山上坡、地面辐射热轻的柞园搁蚕,防止高温危害。
1.3.4 严格蚕期防病措施 一是严格2次卵面消毒。种卵在种场消毒1次,蚕农购买种卵后在出蚕前1~2 d再消毒1次,以防止卵面带毒传染小蚕。二是专人保管蚕卵和放养小蚕。放养人员不参加前次或后次蚕与茧的管理工作,严防上代病原传染下一代。三是建立穿工作服制度。凡从事蚕茧生产活动,必须换上工作服并经常清洗、日晒和蒸汽消毒,严防人为带毒传染。
1.4 柞园修剪管理配套技术
在20世纪80年代前后,柞园每2年轮流修剪1次,新生枝条因生长周期短,产叶量低,单位面积柞园放养量少,影响柞蚕茧产量。20世纪90年代前后,又因无限延长柞园修剪周期,柞叶生长量下降,柞树中下部空堂枝、死枝增多,顶端新梢生长短小,目前大部分柞园为此类型。根据柞树生长发育规律,修剪后1~3年是枝叶茂盛生长期,第4年后逐渐转入生殖生长期。
柞园修剪管理配套技术,改过去“二二制”为“四四制”,即每4年轮流修剪1次,既有利于柞树生长,又适宜柞蚕良叶饱食。具体修剪管理技术如下:每年选取柞园1/4的地块进行根刈,当年每墩可长出6~7根旺条,高者2 m左右,称芽柞;到第2、3年分别称2年生和3年生老柞,3年生老柞用叶后冬季进行剪梢1/2左右,促进侧芽翌年萌发新梢,第4年用叶后进行修剪时,山下坡背风向阳处以墩柞养成,中上坡及背阴坡以留桩放拐养成,扩大树冠增加枝叶量,再纵横每隔5~6 m选一直立枝条(剪梢时留好备用),培养成高干树型,每667 m2柞园23株左右,高、中、低不同树型结合,不仅增加了柞园郁密度,优化生态环境,而且减轻了高温对柞蚕的影响。每4年1个周期反复进行,每年都有芽柞、二三年生老柞、剪梢柞供应不同季别、不同龄期的柞蚕食用。柞桩20年左右根据老化程度进行轮伐更新,更新的柞枝可作为培育食用菌的原料。高干树型视其生长势及需要50年左右更新1次,使柞园修剪与柞蚕放养相互促进,柞园修剪与食用菌栽培相结合,实现柞园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双丰收。
2 实行柞蚕多批次放养技术取得的成效
我们调查了2015年乳山市午极镇石字岘村邻里三户联户经营和大孤山镇柞蚕专业合作社基地实行柞蚕多批次放养技术的生产情况(表1-2)。从表1可以看出,2015年乳山市午极镇石字岘村邻里三户联户经营每户各1人放养春蚕,再各1人放养晚春蚕,2批蚕结束后每户各1人再分别放养早秋蚕和秋蚕,共放养4批次蚕,户均收入12.527万元,比二次放养的户均收入6.624万元增加89.11%。此联户经营在放养过程中移蚕、采茧、扒苞叶茧等工作都是联户经营者自己操作,没有另外雇工,不但节约了劳动力成本,而且他们各自家中还有果园和农田,柞蚕多批次放养技术可以充分利用农忙空闲时间,真正做到了蚕业、农业、果业三不误,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表1 2015年乳山市午极镇石字岘村邻里三户联户经营实行柞蚕多批次放养技术的生产情况
从表2可以看出,2015年乳山市大孤山镇柞蚕专业合作社基地除去春蚕和秋蚕外,新增加的4批次蚕放养卵量62 kg,产茧量24 003 kg,比二次放养的5 746 kg增加了317.73%;平均公斤卵产茧量387.1 kg,比二次放养的143.7 kg增加了169.38%;产值101.416万元,比二次放养的36.411万元增加了178.53%;日均收入618元,比二次放养的322元增加了91.93%。
表2 2015年乳山市大孤山镇柞蚕专业合作社基地实行柞蚕多批次放养技术的生产情况
3 柞蚕多批次放养的优势及体会
3.1 柞蚕多批次放养可提高保苗率促进壮蚕生长发育
一是柞蚕多批次放养可提高保苗率。与春蚕相比,多批次放养的柞蚕不受低温寒冷天气的影响,落地蚕减少。而且多批次放养的柞蚕龄期短,各种鸟类、虫类等食蚕天敌的危害降低,提高了蚕期保苗率,为蚕茧的丰产丰收打下了基础。二是柞蚕多批次放养有利于促进壮蚕生长发育。多批次放养的蚕期温度逐渐升高,温湿度适宜柞蚕的生长发育,大蚕期多逢汛期雨水丰沛,柞树长势旺盛叶质优良,有利于柞蚕良叶饱食壮蚕体质强健。其中早秋蚕比秋蚕早上山20 d左右,此时食柞的三大害虫栎黄舟蛾、黄二星舟蛾和刺蛾的幼虫多处于休眠和幼龄期,较好地解决了蚕虫争食的矛盾,为蚕茧的丰产丰收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3.2 柞蚕多批次放养可减少养蚕用工增加蚕农收入
一是多批次放养增加的4批蚕期,因温度高,生长发育快,期均用工量比秋蚕期少13个工左右,相对提高了柞蚕放养的工价。二是蚕、茧销路好价格高。多批次放养的柞蚕5龄幼虫、毛脚茧、蛹茧上市都是市场缺货期,蛹商都争先恐后地跑村入户进行收购,不仅价格高而且毛脚茧产量比化蛹茧高10%左右,蚕农收入增加。
3.3 柞蚕多批次放养可充分利用人力资源和柞园资源
一是选择空间大。农民可根据自己农活的忙闲选择不同季节放养,特别是6月中旬至8月下旬,是农业和果业生产的休闲期,农民可在自己村的柞园就地创业,做到蚕业、农业、果业和家庭零活四不误。二是充分利用柞园资源。在靠近果园的柞园放养夏蚕、早秋蚕,避开了果树喷药对柞蚕的危害,从而扩大了放养面积,增加了柞蚕茧产量。
3.4 柞蚕多批次放养有利于开展专业规模经营
根据我们多年的实践经验,柞蚕多批次放养技术非常适宜家庭专业承包和联户经营,如夫妻组合、父子兄弟组合、亲朋邻里组合等。承包66 700 m2一等柞园(每667 m2柞园150墩以上),修剪管理形成新的布局后,每年可放养柞蚕5批次,即一人放养春蚕,一人放养晚春蚕,一人放养夏蚕任意一批,放养春蚕和晚春蚕结束后,再分别放养早秋蚕和秋蚕。放养夏蚕的1人比较机动灵活,夏蚕收蚁前可以帮忙放养春蚕或晚春蚕,夏蚕结束后又可以帮忙放养早秋蚕或秋蚕。如果某批蚕出现不可抵抗的自然灾害,蚕苗不足,可增加下一批次的用种量。最后批次的秋蚕生产根据余叶多少,灵活定人定种。
4 结语
经过20多年的反复实践总结,柞蚕多批次放养技术日趋成熟,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仅乳山地区,如果能将可利用放养的1.17万hm2柞园开发利用好,让农民充分利用农闲时间放养柞蚕,那么重振乳山市的柞蚕产业将是完全可以期待的。但需要注意的是,多批次放养生产的柞蚕茧用于缫丝,需低温冷藏,防止蛹体发育变态,如改用一化性品种,一化率仍保持在90%以上,可节省冷藏成本。随着科技的进步,现已从柞蚕卵、幼虫、蛹、蛾和丝中提取出多种具有抗氧化、抗肿瘤等功能的活性物质,可广泛用于医疗保健领域[9],这将使柞蚕产业发展的前景更加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