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播学视角下农民工维权行为特征研究

2020-09-24航,

关键词:维权程度农民工

严 航, 李 敏

(1.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武汉 430070; 2.西安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西安 710100)

交往是人类生活中一项基本的需求和技能,从本质上来说,维权行为就是日常人际交往的一种延伸。近年来,农民工维权事件频发,农民工已经从“沉默”或“失语”的状态觉醒。农民工维权现象背后的逻辑说明,私权利主动向公权力靠拢,农民工将自身困境构建为社会秩序问题,从而使政府不能推诿、拖延和敷衍[1]。尽管农民工维权行为已经发生了变化,但从乡土社会走来的农民工依然带着各自的习惯和记忆,他们被贴上“沉默保守、不善言辞”的标签。在面对利益侵害时,依赖同质群体交往的农民工群体反应并不同质。那么,为什么有的农民工采取了抗争,有的人却选择了沉默?为什么有的人选择求助于同质群体或初级社会关系,有的人却敢于将矛盾公开化?本文试图解答以上几个问题,力求回归维权行为的本源,从传播学研究视角出发,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以期对农民工维权行为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更加细致的考察。

一、文献综述和研究假设

1.文献综述

近年来,由农民工进城务工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涌入学界视野。在众多研究中,矛盾和冲突伴随着农民工问题研究的整个脉络,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农民工维权问题。学者们对于农民工维权行为的探讨经历了从“农民工作为保障对象”向“农民工作为抗争主体”的转变。起初,他们重点探讨农民工权益受损的原因和对策,近10年又转向了农民工自主维权的特征和影响因素。

根据现有文献,学者们根据维权行为的特征、途径、属性,将农民工维权行为划分为直接/隐形[2]、制度化/非制度化、体制内/体制外、合法/非法、自助/他助、个体/集体、公力/私力等,或两两组合构成二维、多维测量矩阵。谢秋山等[3]认为,制度化、体制化、合法化这3个行为属性没有做到中国语境下的有效区分。徐增阳[4]认为,这些划分违背了类型学研究关于穷尽类别、不能相互交叉重叠的要求。有学者从私下解决、自己讨说法、带朋友一起讨说法、找新闻媒体、网上发贴5种程度,对维权行为的公开程度进行划分。周葆华[5]认为,新生代农民工表达意愿整体较高,呈现“人际渠道—新媒体—机构渠道”递减的差序格局。还有学者追根溯源,认为在中国传统社会文化系统中,人际交往呈现“内聚性”特征,更倾向选择与自己社会背景相似的人进行交流的亲群体行为[6]。赵小仕等[7]基于珠三角的调查,从权利意识、权利诉求机制、政府管控能力、农民工个体心理因素等方面,对当前农民工个体过激维权行为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苗瑞凤[8]认为,农民工的维权行为兼具传统小农与现代理性的双重特征,表现出很强的综合性。解读农民工的维权策略,需要以他们的日常生活逻辑为基础,揭示其行动原则与机制。

我们可以发现,很多关于农民工维权行为的分类都是将其视作一种交往行为,多数从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法学等研究视角出发,从传播学出发的研究还十分有限[9]。维权行为本质上是一种交往行为,无论是融入、抑或是认同,社会交往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从传播学角度进行研究不仅有其必要性,而且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研究价值,本研究正是要做出这样一种尝试。

2.研究假设

关于农民工维权行为的影响因素,现有文献主要从政治信任、社会结构、心理特性、社会资本、理性计算、利益感知、社会经历、生存状况等角度切入。蔡禾等[10]从心理学视角、资源动员视角、机会结构视角提出理论假设,得出知法水平、社会网络规模和集体宿舍模式与参加抗争行为的程度呈正相关,劳动合同的签订、企业所有制与参加抗争行为的程度呈负相关。许传新[11]从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制度压力、用工单位环境等角度提出假设。社会心理学认为,社会行为与心理活动总是存在一定的联系。因此,农民工的维权行为主要由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共同作用,内因主要指农民工的心理因素,外因主要包括社会资本和机会结构等经济因素。据此,本文提出以下3个自变量假设。

(1)社会资本假设。社会资本是行动主体与社会的联系以及通过这种联系获取稀缺资源的能力[12]。个人社会资本是指个人拥有的被用来实现个人目标的社会资源[13]。从农民工维权行为本身来看,现实社会的社会分层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他们对社会资源的调用能力,从而造成了农民工在现实生活中的失语和沉默。在流动人口群体中,与其他群体进行利益协商的往往是移民群体中的领导人物,拥有较多的社会资本。基于此,本文提出假设1。

假设1:农民工拥有的社会资本越多,其维权行为的公开化程度越高。

假设1a:农民工的个人收入越多,其维权行为公开化程度越高。

假设1b:农民工的职位越高,其维权行为的公开化程度越高。

(2)机会结构假设。改革开放初期,农民工在就业、工资、社会保障等各个方面还没有正式的制度保障。随着劳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日益完善,尤其是劳动合同制度的建立,企业的劳资关系变得相对稳定,为解决农民工与企业之间的劳资纠纷提供了内部协商的机会。蔡禾将机会结构理论从宏观的立场投射到微观的企业环境中,探讨企业制度安排与农民工集体行动之间的关系。由此,本文提出假设2。

假设2:企业对农民工的社会保障越充分,农民工维权行为的公开化程度越高。

假设2a:参加的社会保险越多,农民工维权行为的公开化程度越高。

假设2b:签订劳动合同固定期限越长,农民工维权行为的公开化程度越高。

(3)心理感知假设。影响农民工维权行为的心理感知因素包括心理损耗和工作场所中的被剥夺感[14]。心理损耗是心理契约破坏时消耗的能量;心理契约是指在雇佣关系下对雇佣双方相互义务的一种理解或信念,这种信念是雇员对其外显和内在的贡献(努力、能力和忠诚等)与组织诱因(报酬、晋升和工作保障等)之间交换的承诺、理解和感知[15]。本文将每一次的更换工作理解为心理契约的破坏,进而会给农民工带来一定的心理损耗。据此,本文提出假设3。

假设3:农民工的心理感受越强烈,维权行为的公开程度越高。

假设3a:农民工受到的心理损耗越大,维权行为的公开程度越高。

假设3b:农民工的绝对心理感知越强,其维权行为的公开程度越高。

假设3c:农民工的相对心理感知越强,其维权行为的公开程度越高。

二、数据来源、样本分布与变量描述

1.数据来源

本文数据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百村观察”调研平台开展的关于农民工就业、生存和发展、权益保障与维权和创业创新意愿的专题调研,该调查于2016年开展,通过对全国26个省(区、市)进行实地问卷调查获得样本。在已选定的样本村里,综合考虑人口学因素随机抽取农户,共获得2 372个样本。问卷中关于就业情况的调查基本包含了本文所需的社会经济因素、务工条件因素、心理感知因素。由于本研究主要研究农民工维权行为公开程度的影响因素,因此在研究开展前,先排除那些选择不维权及没有明确维权方式的样本,最终获得1 450个有效样本。

2.样本分布

本研究涉及的1 450个样本覆盖全国26个省(区、市),具有较好的代表性。从人口学变量特征来看,男性占比80%,是女性受访者人数的4倍,年龄集中在60岁以下,以30~50岁为务工主力。务工地点以外省和本省为主,符合农民工就业的一般流向。教育水平以完成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为主,其中初中文化程度超过样本的半数。家庭人口以3~5人为主,所对应的家庭结构主要是核心户和主干户,核心户是一对夫妻和其未婚子女所组成的家庭;主干户是指一对夫妻和其一对已婚子女所组成的家庭,样本分布情况见表1。

表1 样本基本情况

3.变量描述

(1)因变量。本文从人际交往的视角出发,以维权行为发生时同外界的接触面作为公开度衡量标准,勾勒出农民工权益受到损害时救助行为的差序格局,即自我消化(如忍气吞声、自认倒霉、辞职不干)、亲群互助(向亲友倾诉、工友间传帮带、老乡共同策划)、找老板协商、体制内求助(政府仲裁机构、法律组织、工会、NGO等)、矛盾公开化(找媒体曝光等)5个层次。据此,本文设置因变量为“当你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你是怎么做的”,问卷给出了5个维度的定类变量:自我消化=1;亲群互助=2;找老板协商=3;体制内求助=4;将矛盾公开化=5。由于问卷为多选题,将每一个样本的3个选项加和平均,得分越高,说明维权行为的公开度越高。

(2)自变量。本文将从社会资本、机会结构、心理因素3个层面解释农民工维权策略的选择。

一是社会资本假设。有学者证实了社会资本与职业地位、收入回报之间存在相关性。收入回报主要指其务工收入,职业地位主要受从事行业和工作岗位影响。因此,假设1a对应的测量项是“农民工的个人务工总收入”,按照“低等收入=1;中低等收入=2;中等收入=3;中高等收入=4;高等收入=5”赋值。假设1b对应的测量项是“农民工的工作岗位”,按照“普通工人=1;包工头=2;基层管理人员=3;中层管理人员=4;高层管理人员=5”赋值。

二是机会结构假设。假设2a对应的测量项为“参加过哪些社会保险”,包括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医疗保险、生育保险以及失业保险。以上均未参加=0,参加1项加1分,可以累计加分。假设2b对应的测量项为“是否签了劳动合同”没签=1;签了无固定期限=2;签了以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3;签了固定期限=4。

三是心理感知假设。假设3a对应的测量项包括“务工多少年”,2 年及以内 =1;2~5 年 =2;5~10 年 =3;10~20年=4;20年以上=5。“共换了几次工作”,0次=1;1次=2;2次=3;3次=4;3次及以上=5。假设3b对应的测量项:有没有超时劳动?工作时长每天在8小时以内=1,9~10小时=2,10小时以上=3;有没有加班?从不加班=1,偶尔加班=2,经常加班=3;加班有没有加班费?全部拿到=1,多数拿到=2,偶尔拿到=3,从未拿到=4;有没有拖欠工资的情况?从没有=1,有过但已全部讨回=2,有过仅讨回一部分=3,有过但仍未讨回=4。假设3c对应的测量项包括:工作压力大不大?以程度大小从低到高赋值,很小=1,较小=2,一般=3,较大=4,很大=5;有没有同工不同酬?从未=1,偶尔=2,经常=3;您觉得自己和城里人的差距大吗?没差别=1,比较小=2,一般=3,比较大=4,非常大=5。

(3)控制变量。控制变量即人口学特征变量,主要包括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以及婚姻状况。性别和受教育程度均根据国家统计局相关报告的划分标准来设计。年龄、务工地点和家庭人口数量根据流动农民工的实际情况来划分。其中,1)性别:男=1;女=2。2)年龄:30 岁以下 =1;30~39 岁 =2;40~49 岁 =3;50~59岁 =4;60岁及以上 =5。3)务工地点:本乡 =1;本县 =2;本市 =3;本省 =4;外省 =5;国外 =6。4)家庭人口数量:2人以内=1;3人=2;4人=3;5人=4;6人及以上 =5。5)受教育水平:文盲 =1;小学 =2;初 中=3;高中=4;大专及以上=5;赋值的具体情况见表2。

表2 变量统计性描述

(4)模型建立。基于以上研究假设,本研究将建立因变量、自变量和控制变量之间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其回归方程可以统一描述如下

式中:Y为因变量;Xi(i=1, 2,…,n)为自变量;Zj(j=1, 2,…,m)为控制变量,即性别、年龄、务工地点、家庭人口数量和教育水平。

本文通过对不同的自变量进行分类,共得到6个模型:模型1,考虑社会地位和控制变量;模型2,考虑社会保障情况和控制变量;模型3,考虑心理损耗和控制变量;模型4,考虑绝对心理感知和控制变量;模型5,考虑相对心理感知和控制变量;模型6,考虑社会地位、社会保障情况、心理感知和控制变量。

三、研究发现

1.维权行为选择的分布情况

农民工维权行为选择的分布情况如表3所示。表3中假设1得到部分证实,即农民工的交往层序主要集中在熟人社交中,选择将矛盾彻底公开化的占少数,亲群互动的交往方式通常被用于一般情绪的释放。而当他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农民工便会主动脱离熟人圈,转向找老板协商和体制内求助。

表3 维权行为选择的分布情况

2.维权公开度的影响因素

以农民工维权行为的公开度为因变量,将社会资本、机会结构、心理感知等指标纳入模型中,采用多层回归分析方法得到的结果见表4。其中模型1、模型4和模型5都得到了一定验证。

社会资本模型结果表明,农民工的职位越高,越有可能促发维权行为发生,即高层管理人员的维权行为公开程度最大,其次是中层管理人员、基层管理人员、包工头和普通工作人员。个人收入高低对于公开程度大小没有显著的正向作用。然而,在现代职场中,越是高职位意味着较高的收入和较多的话语权,这些都是社会资本的具体表现。因此,社会资本假设得到证实。在模型6中,当所有因素都被计入后,这种影响依然存在,说明拥有的社会资本越多,农民工维权的公开程度越大。

表4 农民工维权行为公开度的多层回归模型

机会结构模型结果表明,社会保险参加的种类越多,农民工的维权行为公开程度越大(β=0.106,p<0.01),反之,没有参加社会保险的农民工,公开维权的几率偏小。从模型6中可以看出,当计入其他因素以后,社会保险的影响消失,这说明机会结构假设没有得到验证。

心理损耗模型结果表明,农民工换工作次数多少和务工年数的多少,对维权行为公开程度没有影响。这证明了心理损耗程度和务工经验对维权行为公开程度没有影响。该模型没有得到验证。

绝对心理感知模型结果表明,加班有没有加班费(β=0.201,p<0.001)和有没有拖欠工资(β=0.121,p<0.01),对维权行为公开程度有显著影响。根据赋值标准,不给加班费、拖欠工资严重的情况,更容易激发农民工采取维权策略。从模型6中可以看出,当其他因素全部计入,拖欠工资的影响消失,但加班费的影响依然存在,该模型得到部分验证。

相对心理感知模型结果表明,农民工感受到的工作压力越大,反抗情绪越强烈,越有可能实施维权行为(β=0.102,p<0.01);感知到和本地人差别较大的农民工(β=0.146,p<0.05),越容易将矛盾公开化。当计入所有因素,工作压力的影响消失,社会融入情况的影响依然存在,该模型得到部分验证。

控制变量模型结果表明,性别(p<0.05)在6个模型中都表现出了显著性,男性比女性更容易将矛盾公开化,更善于采取积极的维权策略,控制变量组中的其他因素都没有得到有效验证。

四、结 语

综上所述,从个体特征来看,公开化的维权行为带有强烈的性别特征,男性更敢于发声,更敢于将矛盾公开化,向外开拓交往的边界,争取外界资源捍卫自己的权利。从社会因素来看,绝对心理感知和相对心理感知是农民工矛盾的主要来源,是促使他们将矛盾公开化的重要心理动因,也是激发农民工主动向外推衍交往层序的根本动力。

近年来,我国在提高农民工的生活质量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大量研究表明,财富值与满意度并不总是成正比关系。相反,来自于社会地位低下、社会保障不力、被边缘化的相对心理感知更值得关注。因此要充分了解农民工的需求和期望,疏通他们表达内心期望的渠道,同时处理好农民工进城务工的一系列权益保障问题,关键要体现社会公平,减少群体间的对抗和冲突。目前,在大城市中以“村”为单位的社区散布于城市的各个角落。这些“村”远离本地人居住区,容纳了来自同一地方的农民工。农民工平日仅和老乡、亲友交往,日常生活状态和在老家没有差别,他们的社会交往呈现四个特点:交往对象内倾、交往空间狭窄、交往方式单一、交往内容贫乏。长此以往,农民工与本地居民之间就会形成巨大的社会交往障碍,造成人际关系疏离以及身份认同受困[16]。导致农民工认为“自己和本地人差距大”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城乡二元体制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二是农民工自身的习惯和观念导致难以融入。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要破解农民工社会融入困境,尽可能多地创造群际交往的机会,消除交往障碍,创新交往模式,优化群际关系。具体来说,政府应该支持和鼓励外来人口的融入,搭建农民工和迁入地居民间平等沟通的平台,营造双方共创、共享、共赢的和谐氛围。

猜你喜欢

维权程度农民工
维权解难题,英烈归陵园
2021年就地过年农民工达8 700多万
维权去哪里?
精致和严谨程度让人惊叹 Sonus Faber(意大利势霸)PALLADIO(帕拉迪奥)PW-562/PC-562
“点对点”帮2万名农民工返岗
男女身高受欢迎程度表
以农民工欠薪案“两清零”倒逼发案量下降
又来了个打算维权的
农民工眼中的大树
葛树春:维权是门技术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