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束化护理干预在ICU护士床头抬高依从性中的作用研究
2020-09-24王晓娜赵娟花
王晓娜,赵娟花
(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陕西 西安 710000)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机械通气过程中最常见且严重的医院感染类型并发症之一[1,2]。根据国内外相关文献报,VAP的发生率为43.1%~70%,病死率高达51.6%~69% [3,4]。美国医疗改进中心在2004年首先提出呼吸机集束干预策略中,其中包括床头抬高≥30°。有研究指出床头抬高30~45°是导致VA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施行呼吸机集束干预策略能降低45%的VAP发生[5]。Laux等人研究指出床头抬高30~45°能有效降低VAP发病率[6]。集束干预策略是指将一系列被临床证实有效的操作、治疗、护理等措施结合实施,以实现一加一大于二的治疗效果。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我院ICU护士对床头抬高依从性低的原因,通过制定集束化护理干预措施来提高护士对使用呼吸机患者抬高床头依从性,以达到降低VAP发生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三甲医院,将2014年2月~2014年5月心外ICU收治的患者设为对照组。将2014年6月~2014年9月心外ICU收治的患者设为实验组。入组条件:入ICU时间≥24 h,年龄≥18岁,初次Braden评分≤16分,ApacheII评分≥14,心脏外科择期手术,全身麻醉。排除标准:入ICU时已发生肺炎或相关肺部疾病者;低心脏指数等生命体征不稳定不允许床头抬高,以及医疗护理操作时中断床头抬高、需要俯卧位、严重颅脑疾病、腰麻术后、骨科术后体位特殊要求者[6],干预不足、资料不全等影响判断。
1.2 分组方法
将2014年2月~2014年5月心外ICU收治的患者设为对照组,共计测量例数为308例,对照组则仍沿用以往的护理措施。将2014年6月~2014年9月心外ICU收治的患者设为实验组,共计测量例数为332例,实验组采用集束化护理干预措施。ICU内护士看护患者班次不变,人员配备无调整。每日由统一护士进行床头抬高角度的测量,时间随机,并做好记录,以测量角度达30°为有依从性。
1.3 评价标准
依美国重症护理协会的成人床头抬高依从性调查量表[7]为指导,规定护士按如下步骤操作:
(1)床头抬高禁忌症确认;
(2)测量床头抬高角度;
(3)记录数值。
1.4 集束化护理措施
分析影响床头抬高依从性的原因后实施如下集束化护理措施:
(1)设置床头抬高的角度标识;
(2)加强夜班护理人员优化配备,以配合患者床头抬高体位;
(3)加强培训,认识床头抬高的重要性、体位援助、节力原则、床头角度的测量;
(4)悬挂醒目宣传图片,提示护士注意体位管理;
(5)改善病区设置,可根据实际需要配置电动床。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双人双录法将数据录入SPSS 19.0库;计算:床头抬高依从性等于观测患者床头太高度实达标次数除以指标次数乘以百分之百;以x2检验(P<0.05)比较计数资料组间的统计学差异。
2 结 果
由表1中可见,实施集束化护理措施能够提高ICU床头抬高的依从性。实施集束化护理措施前,床头抬高依从性较低的原因可能与ICU内患者病情复杂、变化快或伴有多发伤等,护士护理操作比较频繁,而临床上目前普遍缺乏床头抬高的标准化医嘱,从而忽略床头抬高的重要性。
表1 干预前后床头抬高依从性的比较(n,%)
由表2中可见,ICU护士床头抬高依从性与班次有关。所以护理管理者应该根据时间对护理人员结构做出调整,在夜间可增加护工,协助护士完成床头抬高。护理管理者仍要加强监督床头抬高的有效性,以达到预防VAP的发生。
表2 各时间段床头抬高角度依从性比较(n,%)
3 结 论
综上所述,ICU护士对机械通气患者实施床头抬高依从性低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床头抬高角度认识不够,护理人力资源分布不合理等。通过规范化管理、加强培训、改善工作环境等集束化干预措施能有效提高ICU护士对床头抬高的依从性,从而达到VAP预防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