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种养“水稻+青虾”模式初探

2020-09-24蔡德森史先阳王林许乃兵

水产养殖 2020年9期
关键词:浦口区青虾田块

蔡德森 ,史先阳 ,王林 ,许乃兵

(1.南京市浦口区水产技术推广站,江苏 南京 211899;2.南京福联种植专业合作社,江苏 南京 211801)

为了进一步探索“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的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在江苏省青虾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指导下,2019年6月—2020年1月,南京浦口区福联种植专业合作社,开展了“水稻+青虾”模式的试验。现将该种养模式主要过程和存在问题介绍如下,供水产同仁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稻田选择

稻田面积37×667 m2,位于浦口区永宁街道万亩标准化田块区域内。水源充沛且清新无污染、地势平坦、阳光充足、土质肥沃;电力设施配齐全,有集中供水渠道和泵站。试验田进水口直径为30 cm左右的PVC管,高于田平面水位20~30 cm,管口套60目长条形密网布袋。

1.2 稻田的开挖

在稻田四周开挖“回”型环沟,开挖土方四周筑埂。沟宽3 m、深1.0 m,坡比1∶1,开沟面积占整个稻田面积的8.3%。取沟中的土围田一周筑埂,埂宽度2 m,埂面高出田面 0.6 m,坡比 1∶1,埂底脚离沟边0.2 m,挖沟多余的土方,平放在田中间。环沟开挖过程中在方便通行的田拐角留机耕路并下埋管道,保持沟中水流通畅,确保进排水过程水体能够充分交换。

1.3 有机肥的施用

2019年5月26日进水泡田;6月8日用1 500 kg/hm2生物发酵粪肥、225 kg/hm2复合肥以及尿素150 kg/hm2作为基肥,用撒肥机均匀抛洒,用旋耕机整田将基肥翻压在田泥中。

1.4 水稻的栽插

试验田栽插水稻品种为南粳5055,5月20日育苗,6月12日采用毯苗机插方式插秧,水稻株间距为30×14 cm,每公顷栽插穴数23.85万穴,每穴3苗左右,栽插深度为2 cm左右。移栽后2~3 d,露田通气增氧,促进返青活棵、生根分蘖,循环往复2~3次,加快前期植株生长发育。

1.5 清杂消毒

6月23日,田面水深保持2~3 cm。使用武汉兴旺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清净(100 mL/瓶)3瓶和清螺先(250 g/袋)5袋,在环沟一圈泼洒,杀灭田中野杂鱼、黄鳝、泥鳅、螺蛳等;泼洒敌百虫300 g,杀灭田中存在的虾类、底栖动物及枝角类。

1.6 虾苗的放养

7月16日清晨,采用水箱叠放虾格子增氧运输方式,在浦口区陆正芳家庭农场的青虾苗种繁殖塘口,购买“太湖2号”二代青虾苗种49 kg,规格0.8万尾/kg,在环沟中放养,苗种运输成活率99%以上。

1.7 水稻农药的使用

病虫害防治遵循“生态控害、绿色防控”原则,稻田两头安装两盏杀虫灯使用性诱剂。水稻生产全程未使用化学农药,使用生物技术实现水稻绿色种植,分别在7月10日、8月26日和9月8日,施用宁盾 7 500 mL/hm2、短稳杆菌 1 200 mL/hm2、苦参印楝素 1 500 mL/hm2、苦参碱 600 mL/hm2、除虫菊素750 mL/hm2进行驱虫抑菌、防病抗逆、广谱杀虫;田中的杂草主要以人工清除为主。

1.8 水位控制

根据青虾和水稻生长特点调控水位,非水稻栽培期完全根据青虾生长需求调节水位。6月插秧后,前期做到薄水返青、浅水分蘖、水位控制在5 cm左右;够苗晒田,将田面水排干,进行晒烤,轻烤2次,每次3~5 d。孕穗期水位控制在10 cm左右;抽穗以后采用干湿交替管理,高温期间平田水位控制15~20 cm。

1.9 青虾饲料的投喂

每天下午17:00—18:00之间投喂1次,顺环沟一圈将饲料投喂到环沟的坡上。在环沟不定点放置用密网布做的6个虾吊子,每天投饵之前提起虾吊子检查前一天吃食情况,根据前一天的吃食情况确定当天的投喂量。阴雨天停止或减少投饵量,吃食高峰在9月10日至9月25日之间,每天投饵量11 kg。

1.10 水质控制

7—8月高温季节,7~10 d加水1次,每次加水5~10 cm,加注新水保持稻田的水位,加水时间控制在每天的凌晨,高温的下午禁止加水,防止外沟和田间、底层和表面的水温差较大,上下对流造成青虾应激死亡。9月环沟中水质偏瘦,每半个月抛洒俄罗斯复合肥5 kg,保持水色透明度20~30 cm。

1.11 青虾的病害防治

养殖的全过程中消毒防病3次,分别在7月30日、8月20日、9月10日顺环沟泼洒有效含量10%的二氧化氯进行消毒,每次使用量3袋。控制环沟中的枝角类爆发增长,8月5日泼洒镇江益生堂生产的有效含量1%的伊维菌素3瓶。

1.12 水稻的收割

11月5日将水稻田的水位逐渐降低,11月12日降至田面以下20~30 cm,田干后控水2~3 d,11月15日采用收割机对水稻进行收割。

1.13 青虾的捕捞

田块水降至稻田平面以下后,在环沟中放置密地笼网,每隔10 m放置一条。地笼一头用短竹竿固定在沟边,另一头固定在竹竿上,让网袋露出水面,防止地笼中进虾过多,堆积过多,缺氧造成死亡。地笼捕捉7~10 d,直至取不到,开始将环沟抽干捕捉。

2 结果

2.1 水稻、青虾产量

水稻收割后经称重总产量19 240 kg,平均单产7 800 kg/hm2;收获青虾 374 kg,单产 151.5 kg/hm2,规格360尾/kg的大虾209 kg,小虾165 kg,大虾占比55.9%。

2.2 效益分析

从表1和表2可见,水稻秧苗、肥料、农药、人工等成本合计为40 798元,产值50 024元,水稻效益9 226元,每667 m2效益249.3元;青虾饲料、苗种、鱼药等成本合计为10 490元,总产值25 850元,青虾效益15 360元,每667 m2效益415.1元。综上所述,在“水稻+青虾”综合种养模式中,稻虾合计总成本为51 288元,总产值75 874元,总效益24 586元,每667 m2效益664.4元。

3 小结与讨论

3.1“水稻+青虾”综合种养模式的生态效益

青虾在养殖的过程中以田中的浮游动植物为饵料除草除虫,产生的废弃物排入水中,转化为氮、磷。水稻在生长的过程中能够吸收水体中富余的氮、磷等营养物质,起到一定的净化水质作用。综合种养青虾与水稻之间能够利用各自特点,充分延长生物链,利用对方不能利用的资源或吸收对方产生的废物,达到和谐共生目的,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

表1 水稻、青虾成本

表2 经济效益分析

3.2 减少虾损失的措施

青虾养殖过程中,共投喂颗粒饲料915 kg,实际收获大小青虾374 kg,放苗49 kg,饵料系数为2.82。池塘主养青虾的饵料系数一般在2.0左右。饵料系数偏高的主要原因是综合种养过程中青虾的损耗比较大。青虾的游泳和爬行能力比较弱,田面降水后小坑洼积水处,有青虾躲避在里面,长时间干涸青虾缺氧死亡,造成损失。

浦口地区生态环境优越白鹭比较多,防止天敌的偷捕也是综合种养成功的关键。在插秧操作前,田块的整理必须要做到平整,避免出现坑洼。田块降水必须要缓慢,给青虾留有下沟的时间。降水时间控制在夜间,青虾活动比较活跃,环沟可以布设微孔增氧管,降水时保持环沟区域溶氧比较高等多种举措,在降水时引诱青虾集聚在环沟内。

3.3 适度采取规模经营

综合种养过程中,临近田块的用药,由于风的作用力,将药物吹到试验田块,造成青虾中毒浮头。建议整合田块集中进行综合种养,统一管理,适度规模经营。方便采取科学整地、生态控制大田草害;以物理、生物方法控制害虫,每20×667 m2左右及田埂边种植香根草防治螟虫等;推行种苗处理,减少大田用药,迁飞性害虫暴发或穗期病害流行时;集中采用对稻田中水产品种安全的药剂开展病害防控;保护虫害天敌有益生物,充分利用水产品种摄食习性控草防虫等等措施。

3.4 农药成本增加

常规大田种植水稻农药的成本约1 050元/hm2,使用的生物农药的成本约在3 000元/hm2,每667 m2增加支出130元左右。该次综合种养试验田中使用的生物农药的支出没有计入成本内,捷恒(北京)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在浦口区开展示范推广。

3.5 优质优价是综合种养的出路

综合种养水稻种植过程中减少了化肥使用,稻田底肥一次施足,农药使用量大幅度减少。为了避免对池中的青虾造成伤害,严禁使用氨水和碳酸氢铵等速效氮肥。减肥减药水稻的产量降低,稻谷的品质大幅度提升,但在水稻的销售过程中价格2.6元/kg,没有在价格上得到体现,跟普通大田种植的水稻销售价格没有差异。创建稻米品牌提高稻米售价、优质优价是综合种养效益提升的关键。

猜你喜欢

浦口区青虾田块
“施肥宝” 微信小程序端设计与实现
基于时空滤波Sentinel-1时序数据的田块尺度岭南作物分布提取
浦口区举办第二届迎新春“五洲同庆 云端送福”活动
北方高寒地区淡水青虾孵化育苗试验
Autosomal recessive 333 base pair interleukin 10 receptor alpha subunit deletion in very early-onset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盐碱地区南美白对虾、青虾混养技术
爱美的小青虾
风雨润侨路 硕果压满枝——南京市浦口区侨务工作掠影
啤酒大麦科学施肥保品质
2016年南京市浦口区小麦赤霉病发生特点及原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