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层次算力网络中代价感知任务调度算法

2020-09-24刘泽宁吴连涛旸1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2020年9期
关键词:任务调度用户数算力

刘泽宁 李 凯 吴连涛 王 智 杨 旸1,,6

1(上海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上海 201210) 2(上海科技大学创意与艺术学院 上海 201210) 3(浙江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 杭州 310027) 4(上海雾计算实验室(上海科技大学) 上海 201210) 5(紫金山实验室 南京 211111) 6(鹏城实验室网络通信研究中心 广东深圳 518000) 7(工业控制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 杭州 310027)liuzy1@shanghaitech.edu.cn)

随着越来越多数据的产生以及更加强大的算力算法的运用,物联网应用也变得越来越智能.典型的物联网应用也从简单的数据感知、收集和表示转向复杂的信息提取和分析.未来,物联网可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城市管理、医疗健康等任务.这些任务往往需要实时的数据处理、信息提取和分析决策.但是,由于有限的通信带宽、不稳定的网络连接以及严格的时延要求等,仅仅依靠云计算已无法支持无处不在且日渐强大的物联网部署和应用.为应对这一挑战,多层次算力网络[1]被提了出来.

多层次算力网络涉及云计算、雾计算[2]、边缘计算[3]和海计算[4]等技术之间的相互协作.这些技术的特点和覆盖范围不同,可以分别针对区域级别、本地级别和设备级别的物联网应用和服务.云计算位于最上层,远离终端设备.其通常是集中式的,用于全局任务.边缘计算靠近终端设备,其通常是分布式的,擅长处理本地的实时任务.雾计算位于云计算和边缘计算中间,起到桥梁的作用,是管理多层资源的关键.终端设备在设备层面上形成了海计算的概念,以支持实时的数据感知、控制执行等一些基本功能.因此,这样一个多层次算力网络可以显著提升终端设备的服务质量和用户体验,节省时延和能耗.

但是,在这样一个多层次算力网络下,如何有效地进行任务调度是个挑战.首先,云、雾、边缘等计算技术特点各异、侧重不同,如上所述.其次,不同终端设备、用户、任务需求各异.有的对时延敏感,有的则更在意能耗.如何根据设备用户任务的不同需求,将任务调度到不同特点和网络层次的算力资源上,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这也是实现多层次算力网络功效的一个重要方面.另外,如何考虑或设计激励机制以激励网络各层次资源参与多层次算力网络也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因为这是多层次算力网络得以成形的前提.

为解决上述挑战,本文提出了一个云雾混合多层次算力网络及计算卸载系统,定义了一个由时延、能耗及付费组成的加权代价函数,并建模了一个代价感知任务调度(cost aware task scheduling, CATS)问题.而且,为激发云和雾的积极性,我们提出了一个基于计算量的付费模型并将付费相关代价也考虑进总代价.具体来说,根据云和雾的不同特性和需求,我们分别提出了一个静态付费模型和动态付费模型,从而构建了一个混合付费模型.为解决上述CATS问题,我们提出了一个基于势博弈的分析框架,并设计了一个分布式任务调度算法——CATS算法.

本文的主要贡献包括3个方面:

1) 提出了一个云雾混合多层次算力网络及计算卸载系统,定义了一个由时延、能耗及付费组成的加权代价函数,并建模了一个代价感知任务调度问题——CATS问题.

2) 提出了一个基于计算量的付费模型以激励云和雾参与到多层次算力网络及服务架构,并进一步根据云和雾的不同特性和需求分别设计了一个静态付费模型和动态付费模型,从而构建了一个混合付费模型.数值仿真结果表明,和静态付费模型相比,动态付费模型可以帮助雾服务提供商在用户数较大时获得更多收入.

3) 提出了一个基于势博弈的问题分析框架,并设计了一个分布式任务调度算法——CATS算法.数值仿真结果表明,和集中式最优方法相比,CATS算法既可以取得近似最优的系统平均代价,又可以让更多用户从任务卸载中受益,即CATS算法在系统整体及用户个体2个维度上均具有优秀表现.

1 相关工作

关于任务调度或计算卸载的研究可追溯到传统的云计算.文献[5-6]针对云计算,给出了一个一般的计算卸载策略.

最近,多层次算力网络中的任务调度或计算卸载的研究愈发得到人们关注[14-18].文献[14-15]研究了以最小化时延为目标的任务调度问题,并分别提出了一个基于整数规划的集中式任务调度算法和一个基于匹配理论的分布式任务调度算法.文献[16]研究了以最小化功耗为目标的任务调度及资源分配问题.文献[16]将问题分解为3个子问题,并分别通过内点法、广义弯曲算法及匈牙利算法求解.和文献[9]类似,文献[17]提出了一个新颖的基于D2D的混合计算卸载架构,并设计了一个基于三层图匹配的任务调度算法以解决该卸载框架下以最小化时延及能耗代价为目标的任务调度问题.文献[18]则针对多用户的物联网场景,研究了以最小化时延及能耗代价为目标的任务调度问题,并利用博弈论设计了一个分布式方法.以上工作都没有考虑雾边缘节点及云的激励问题.

另一方面,一些工作也关注到了计算卸载中的激励机制问题[9,19-23].对于单层算力网络而言,如果同一网络层节点之间可以相互进行计算卸载,那么我们一般可以采用“tit-for-tat”的激励机制,即贡献资源多的个体相应也可以享受更多的资源[9,19].文献[9,19]分别提出了一个基于D2D和同构雾计算网络的计算卸载框架.在文献[9]和文献[19]中,设备(或雾节点)与设备(或雾节点)之间可以相互共享通信资源及计算资源,从而相互进行计算任务的卸载.这样一个可以相互共享资源的单层算力网络类似于点对点(peer-to-peer)系统,因此一般可以采用“tit-for-tat”的激励机制以激励个体参与资源共享.如果是跨层或多层的算力网络架构,那么不同网络层或实体之间可以通过付费的方式共享资源[20-23].文献[20]中,用户需向边缘节点付费以使用其计算资源.文献[21]中,网络运营商可以租用雾节点服务终端用户,并根据雾节点提供的计算资源及服务质量付费.文献[22]中,云服务运营商可以通过付费的方式将计算卸载到边缘服务器上.文献[23]中,用户可以通过付费的方式向数据服务运营商订阅服务,而数据服务运营商则可以通过付费的方式来利用边缘雾节点的资源更好地服务终端用户.

综上所述,国内外的研究人员针对多层次算力网络中的任务调度或计算卸载问题已经做了一些研究和探索,但其中很少有同时考虑云和雾或者边缘的激励问题的.大多数研究工作要么只集中于计算卸载过程中的任务调度或资源分配,要么主要研究激励问题,且网络场景多为单层或两层算力网络.与此同时,相较分布式算法,大多数工作在设计任务调度或者计算卸载算法时采用的是集中式算法.鉴于以上考虑,本文将提出一个云雾混合多层次算力网络及计算卸载系统,定义一个由时延、能耗及付费组成的加权代价函数,建模一个代价感知任务调度(CATS)问题并相应地提出一个分布式任务调度算法.而且,为激发云和雾的积极性,我们将提出一个基于计算量的付费模型并将付费相关代价也考虑进总代价.具体来说,根据云和雾的不同特性和需求,我们将分别提出一个静态付费模型和动态付费模型,从而构建一个混合付费模型.

2 多层次算力网络

在本节中,我们主要介绍多层次算力网络的相关概念及特性.

如图1所示,多层次算力网络涉及云计算、雾计算、边缘计算和海计算等技术之间的相互协作.这些技术的特点和覆盖范围不同,可以分别针对区域级别、本地级别和设备级别的物联网任务和应用.云计算位于最上层,远离终端设备,其通常是集中式的,用于全局任务.边缘计算靠近终端设备,其通常是分布式的,擅长处理本地的实时任务.雾计算位于云计算和边缘计算中间,起到桥梁的作用,是管理多层资源的关键.终端设备在设备层面上形成了海计算的概念,以支持实时的数据感知、控制执行等一些基本功能.

这样一个多层次算力网络可以抽象为一个自上而下,具有多层组织的大公司结构,如图1所示.在一个公司中,各级管理者和员工通常拥有不同的资源和权限来访问、处理、分配任务,发展客户以及做出决策.云计算相当于公司的最高层:拥有最多的信息源、最强的分析能力、最大的存储空间以及最高的决策权.因此,云计算负责处理具有挑战性的全局任务,如跨域的数据分析与处理、异常行为的诊断与跟踪、隐藏问题的预测与搜索、新知识的发现与创造、长期战略的规划与决策等.另一方面,边缘计算相当于一线员工,他们拥有的资源和权限最少,但可以与不同行业的客户直接打交道.因此,边缘计算擅长处理本地级别的时延敏感型任务,例如数据收集、数据压缩、信息提取和事件监视.雾计算位于云计算和边缘计算中间,相当于公司的中层管理人员.和一个具有多层资源和职责的高效管理体系一样,雾计算是多层次的结构,每一层可以共享计算、通信、存储等资源.由于用户需求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是动态变化的,因此雾计算可以提供一种灵活的方法,将网络中分散在不同地理位置或逻辑位置的资源整合在一起,从而为任何客户提供及时有效的服务.物联网网络中的设备或“物”相当于公司的客户,它们对智能应用和服务有着不同的需求.尽管每个设备的处理、通信、存储和电力资源有限,但它们在设备层面上形成了海计算的概念,以支持实时的数据感知、环境认知、移动控制和其他一些基本功能.

Fig. 2 An illustration of multi-tier computing network and computation offloading system with hybrid cloud and fog图2 云雾混合多层次算力网络及计算卸载系统

一个公司的成功离不开不同职级和部门之间有效的沟通和协作机制.同样地,云计算、雾计算、边缘计算和海计算之间的交互和协作对于构建多层次算力网络架构至关重要.因此,该架构应连接网络中所有节点共享的计算、通信和存储资源,充分利用它们在不同位置和层次的能力,并根据用户的动态需求提供智能、及时、高效的服务.因此,这种多层次算力网络可以显著提高服务质量和用户体验,同时节省时间、资源和成本.

但是应该指出的是,多层次算力网络的发展和标准化才刚刚开始,还有许多技术挑战有待解决.具体来说,在安全、信任和隐私方面,终端用户应该在不牺牲个人数据的前提下,使用附近的共享计算节点.再者,需要开发资源虚拟化和资源可视化功能,以便在不同的机器和硬件上共享物理计算资源.此外,高效的业务流程,即异构资源和服务的管理及分配,需要网络节点之间的互相操作.最后,为服务多组用户,即满足多租户需求,需要开发一种新的商业模式,并构建生态系统以鼓励共享资源和协作服务.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跨学科的研究和合作[1].

3 基于多层次算力网络的计算卸载系统

3.1 系统概述

本节将详细介绍一个云雾混合多层次算力网络及计算卸载系统,定义一个由时延、能耗及付费组成的加权代价函数,并建模一个代价感知任务调度(CATS)问题.

如图2所示,该云雾混合多层次算力网络由多个边缘雾节点(fog node, FN)和一个远端的云组成,它们共同向终端用户(user equipment,UE)提供云计算类服务.其中,云由云服务提供商运营,如亚马逊、微软、阿里巴巴,而边缘雾节点由雾服务提供商管理,如电信运营商(电信运营商可以通过在已有基站或接入点附近安装服务器的方式为用户提供存储、计算等云计算服务).在本文中,我们假设云由单个云服务提供商运营,而边缘雾节点也由单个雾服务提供商管理.用户可以通过付费的方式获取云服务提供商或雾服务提供商所提供的服务.

用户出于时延或能耗的考虑,可以将其计算任务卸载到雾节点或云上进行处理,这取决于二者提供的服务质量,即任务卸载过程中的时延或和能耗,以及用户为此支付的费用.一般来说,云拥有强大的计算能力,但远离终端用户,通过广域网为终端用户提供服务,通信时延较大;而雾节点靠近终端用户,可以通过局域网为用户提供服务,通信时延较小,但单个雾节点计算能力有限.用户如何根据其自身不同的时延、能耗以及付费的考虑从而决定任务的处理位置是本文考虑的重点.

接下来,我们将分别介绍该多层次算力网络及计算卸载系统下的通信模型、计算模型及付费模型,及其相关的时延、能耗及付费代价.

3.2 通信模型

由于雾节点靠近终端用户,因此用户可以通过局域网接入雾节点.我们用Rn,m表示,当用户n独占雾节点m的信道时,从用户n到雾节点m的传输速率,其取决于物理层信号特征、发射功率、信道增益等.当多个用户同时将计算任务卸载到雾节点m上时,因为单个雾节点的通信资源有限,所以不同用户需要共享或竞争雾节点的通信资源.根据带宽共享模型[24-25],当多个用户将计算任务卸载到雾节点m上时,用户n到雾节点m的传输速率可以建模为

(1)

该模型广泛运用于基于TDMA和OFDMA的MAC协议中带宽共享的建模.因此,用户n将任务卸载到雾节点m上的通信时延可表示为

(2)

这里,和大多数工作[7-9,12,18]一样,我们忽略结果返回至用户的过程,因为和任务本身大小相比,结果可以忽略不计.

相应地,用户n将任务卸载到雾节点m上的能耗可表示为

(3)

(4)

(5)

3.3 计算模型

本地计算的时延可以表示为

(6)

其中,fn是用户n的本地计算能力,即CPU的时钟频率(CPU转数秒).

本地计算的能耗可以表示为[9-10,12,14,17-18]

(7)

其中,κn是与硬件结构相关的常数.

同样地,当用户将任务卸载到雾节点或云上时,雾节点或云的计算时延也可以表示成类似的形式.但因为单个雾节点的计算能力有限,所以当多个用户将计算任务卸载到雾节点上时,不同用户需要共享或竞争雾节点的计算能力.通常情况下,分配给单个用户或任务的计算能力是用户数的非增函数.这里为了简单起见,我们假设雾节点的计算能力被均匀分配给其上的任务[24-25].因此,用户n将任务卸载到雾节点m上的计算时延可以表示为

(8)

其中,fm是雾节点m的计算能力.

而云因为计算能力通常充足,因此每个用户可以被分配以一定的云计算能力fc.因此,用户n将任务卸载到云上的计算时延可以表示为

(9)

3.4 付费模型

为补偿雾节点和云在处理用户计算任务过程中的开销并激励它们参与到用户的任务卸载中来,雾节点和云会向用户收取一定的费用,因此用户会支付一笔费用给雾节点和云.这是最直接也最直观的激励方式[20-23].一般来说,任务的计算量越大,雾节点和云处理任务时的付出越多,如能耗,因此支付给雾节点和云的费用也应该越多.但是,对于雾节点而言,如果其服务的用户数越多,单个用户等待的时延及消耗的能耗越大.因此,用户支付给雾节点的费用也应该减少,以弥补增加的时延及能耗代价.从雾节点角度理解,雾节点为了吸引更多的用户使用自身的服务以增加潜在的收入,并且弥补因为服务用户数的增加而导致的用户服务质量的下降,雾节点会给予用户一定的价格优惠.

我们将支付给雾节点m的费用建模为

Cn,m=cfog(1-α(nm(a)-1))znγn,

(10)

其中,cfog是一个常数,表示雾服务提供商对单位计算量的收费,为雾服务提供商对外统一报价;α∈(0,αmax]是折扣率.我们将上述付费模型称作动态付费模型.

而支付给云的费用可相应建模为

Cn,c=ccloudznγn,

(11)

其中,ccloud是一个常数,表示云服务提供商对单位计算量的收费.我们将上述付费模型称作静态付费模型.

不同的建模方式也可以从云和雾各自特点的角度予以理解、解释.云服务提供商一般都是大公司,且市场成熟,个体用户对其议价能力弱,因此其付费模式较为固定;而雾服务提供商则更多为个人或者小公司,属于新加入的市场玩家,用户对其议价能力较强,因此其付费模式可以动态变化.雾服务提供商为从云服务提供商手中抢夺市场份额,以及不同雾服务提供商之间的相互竞争,其愿意采取一定的降价策略以吸引更多用户,以增加最终收入.我们将在数值仿真部分来进一步分析这样一个混合付费模型.

3.5 问题建模

我们将用户的任务卸载代价建模成时延、能耗及付费的线性组合[9-12,16-17],即定义了一个加权代价函数.我们将时延、能耗及付费这些不同度量统一映射为同一量纲[21].

如果用户n选择在本地处理任务,其代价可以表示为

(12)

如果用户n选择将任务卸载到雾节点m上进行处理,其代价可以表示为

(13)

如果用户n选择将任务卸载到云上进行处理,其代价表示为

(14)

根据式(12)~(14),在策略组合a下,用户n的代价可以表示为

(15)

其中a-n=(a1,a2,…,an-1,an+1,…,aN),表示除了用户n之外其他所有用户的卸载策略,a=(an,a-n).

在我们的问题中,每个用户需自主决定其卸载决策,以最小化自身代价.因此,我们可以将相应的任务调度问题建模为:

(16)

我们将式(16)所述问题称作代价感知任务调度(CATS)问题.

因为用户之间的目标彼此矛盾,卸载决策相互耦合,所以CATS问题难以解决.从式(16)可知,用户的代价不仅取决于其自身的卸载策略,还取决于其他用户的卸载策略.为解决上述难题,接下来我们将把上述问题重新建模为一个非合作博弈,进而通过势博弈理论予以分析、解决.

4 基于势博弈的代价感知任务调度算法

在本节中,我们将详细介绍如何通过博弈论相关理论去高效解决3.5节的任务调度问题.

接下来,我们研究CATS博弈是否存在纯策略的纳什均衡解.在此之前,我们需要介绍2个定义.

定义1.给定a-n,用户n的最佳响应函数bn(a-n)是一组策略:

(17)

(18)

纳什均衡解的解释如下:在纳什均衡解,每个玩家(在我们问题中为用户)可以在其他玩家策略(在我们问题中为卸载策略)不变的情况下,通过改变其自身策略而进一步减小其成本(在我们问题中为加权代价).

推论1.CATS博弈G拥有至少一个纯策略的纳什均衡解并具有有限提升性,如果

(19)

(20)

(21)

证明. 我们可以证明CATS博弈G是一个广义势博弈[27],该势博弈的势函数为

(22)

从而

(23)

证毕.

具体证明过程可以参考我们补充的在线材料[26].每个广义势博弈都存在至少一个纯策略的纳什均衡解.而且,无论以什么为起点,每个较优或最佳响应序列都收敛于一个纯策略的纳什均衡解,即有限提升性[27].

式(20)中,Dn,m表示雾节点m每多服务一位用户,其所服务的用户n增加的计算卸载的代价.这一值在实际中一般为正数,否则雾节点可以服务越来越多的用户,而这显然与实际不符.Bn和Fn的值一般也为正数,否则用户会因为费用项过大而选择本地计算,博弈则失去意义.在实际仿真时,我们可以通过限制用户的决策空间得已保证这些条件得到满足.

利用有限提升性,我们可以设计一个分布式算法——CATS算法,去寻找CATS博弈的一个纯策略纳什均衡解.我们将时间划分为多个决策时隙[8,10-12],进而整个算法如算法1所示.

我们进一步分析了上述分布式算法的收敛复杂度,如推论2所示.

(24)

(25)

具体证明过程可以参考我们补充的在线材料[26].

5 实验与结果

在本节中,我们通过数值仿真来评估CATS算法及动态付费模型的表现.

5.1 仿真设置

我们考虑一个由多个用户、10个雾节点及云组成的多层次算力网络,其中每个用户可以使用LTE将计算任务卸载到遥远的云上,或WiFi将计算任务卸载到附近的雾节点上.为方便起见,我们假设每个用户都可以使用所有雾节点及云的服务.另外,我们假设每个计算任务的大小zn(单位是KB)和处理密度γn(单位是cycleb)分别从[500,5 000]和[500,3 000]中随机选取.

通信方面,LTE和WiFi的平均传输速率为5.85 Mbs和3.01 Mbs[18,28],因此我们假设LTE的传输速率Rn,c(单位是Mbs)和WiFi的传输速率Rn,m(单位是Mbs)分别均匀分布于[4.85,6.85]和[2.01,4.01][17,28].云计算的往返时延设为3 s.另外,我们将用户通过LTE通信的传输功率和通过WiFi通信的传输功率分别设为2 605 mJs[18,29]和1 224.78 mJs[18,28].

计算方面,我们假设每个用户的本地计算能力为fn,即本地设备的CPU时钟频率(单位是GHz),从{0.8,0.9,1.0,1.1,1.2}中随机选取[7],而云提供的计算能力fc和雾节点的计算能力fm分别设为10 GHz和20 GHz.另外,本地计算的能耗常数κn=10-27[13,30].

付费方面,考虑到一般的云计算数据中心位于偏僻位置且集中管理,成本较低,而雾节点一般位于用户周围且分散管理,成本相对较高,因此我们设云服务提供商的报价ccloud=9×10-10,雾服务提供商的报价cfog=10×10-10,以确保付费和时延、能耗在同一数量级大小.另外,设雾服务提供商的折扣因子α=0.04.

5.2 系统平均代价

图3比较了CATS算法和4种基准方法在系统平均代价方面的表现:

1) 本地计算(Local).每个用户在本地设备处理其计算任务.

2) 云计算(Cloud).每个用户将其计算任务卸载到云上进行处理.

3) 随机卸载(Random).每个用户随机地决定是在本地处理其计算任务,还是将其计算任务卸载到云或某个雾节点上进行处理.

4) 最优卸载(Optimal).我们采用交叉熵[31]方法得到最小化系统整体代价的解.交叉熵是一种求解组和优化问题近似最优解的有效方法.具体的求解过程及参数设置可参考文献[32].

Fig. 3 System average cost vs number of UEs图3 系统平均代价vs用户数

如图3所示,CATS算法总能取得近似最优的系统平均代价,并且大大优于其他基准方法.这从系统整体角度验证了CATS算法的表现.另外,我们可以发现,通过引入雾层,可以大大降低用户的计算卸载代价.

5.3 受益用户数

Fig. 4 Number of beneficial UEs vs number of UEs图4 受益用户数vs用户数

如图4所示,除了随机卸载之外,CATS算法、最优卸载以及云计算的受益用户数都随着用户数的增加而增加,但CATS算法的受益用户数始终最大.这是因为以最小化系统代价为目标的最优卸载会损害用户个体利益,而通过将任务卸载建模为CATS博弈,可以协调用户之间的竞争、冲突,从而使得更多用户可以从中获益.所以,CATS算法可以使得用户对调度结果更满意,因此结果也更稳定.这从用户个体角度验证了CATS算法的表现.

5.4 本地计算、雾计算及云计算用户分布

图5展示了CATS算法下,选择本地计算、雾计算及云计算的用户分布.如图5所示,随着用户数的增加,选择本地计算及云计算的用户也随之增加,这是因为雾节点的资源慢慢趋近饱和.

5.5 时延、能耗及付费成本分布

图6展示了CATS算法下,用户的平均时延、能耗及付费的成本分布.如图6所示,随着用户数的增加,时延及能耗成本也随之缓慢增加,逐渐占据主要成本.但付费成本反而随着用户数的增加而缓慢下降直至饱和.这是因为在动态付费模型下,单个用户的付费随着用户数的增加而降低,直至雾节点达到服务容量上限.

Fig. 5 Number of UEs processed at local, fog, and cloud vs number of UEs图5 本地计算、雾计算及云计算的用户数vs用户数

Fig. 6 Delay, energy and payment vs number of UEs图6 时延、能耗及付费vs用户数

5.6 收敛性

图7展示了CATS算法收敛所需的决策时隙数随用户数的变化关系.如图7所示,CATS算法收敛所需的决策时隙数随着用户数的增长而线性增长,与我们推论2得到的结果基本吻合.这也表明,CATS算法可以很好地适应网络规模,因此适用于大规模网络.

5.7 动态付费模型vs静态付费模型

图8比较了雾节点分别采用动态付费模型和静态付费模型的收入.所谓静态付费模型是指雾服务提供商对单位计算量收取的费用固定为cfog,不受用户数影响,因此用户n向雾节点支付的费用为cfogznγn.我们将动态付费模型的CATS算法和静态付费模型的CATS算法分别记作CATS-dynamic和CATS-static.CATS博弈在静态付费模型下对应的博弈同样是一个广义势博弈,因此可以采用类似CATS算法的方法去寻找纯策略的纳什均衡解.由于内容限制,我们不再另做证明.

Fig. 7 Number of decision slots vs number of UEs图7 决策时隙数vs用户数

Fig. 8 Income of FNs vs number of UEs under different payment model图8 不同付费模型下的雾节点的收入vs用户数

如图8所示,2种付费模型下,雾节点的收入都随着用户数的增加而增加.在用户数较小时,CATS-dynamic的雾节点收入和CATS-static的雾节点收入不相上下,但在用户数较大时,前者明显要大于后者.这是因为,在用户数较小时,雾节点无法吸引足够的用户,因此和云相比无法形成价格优势,从而使不同付费模型下雾节点服务的用户数可能一致.在服务用户数一致的情况下,静态付费模型显然可以帮助雾节点获得更多收入.但是,在用户数较大时,雾节点可以吸引足够的用户,动态模型这种“薄利多销”的模式可以帮助雾节点获得更多收入.因此,相比静态付费模型,动态付费模型可以让雾节点获得更多收入,尤其是在用户数较大时.

6 总 结

本文提出了一个云雾混合多层次算力网络及计算卸载系统,定义了一个由时延、能耗及付费组成的加权代价函数,并建模了一个代价感知任务调度CATS问题.而且,为激发云和雾的积极性,我们提出了一个基于计算量的付费模型并将付费相关代价也考虑进总代价.具体来说,根据云和雾的不同特性和需求,我们分别提出了一个静态付费模型和动态付费模型,从而构建了一个混合付费模型.为解决上述任务调度问题,我们提出了一个基于势博弈的问题分析框架.具体地,我们先将原问题构造为一个非合作博弈,然后通过势博弈理论证明了该博弈存在纯策略的纳什均衡解,最后利用有限提升性设计了一个分布式任务调度CATS算法去寻找纳什均衡解.我们最后进行了大量的数值仿真验证了算法在系统整体及用户个体2个维度上均具有优异的表现,即和集中式最优方法相比,CATS算法既可以取得近似最优的系统平均代价,又可以让更多用户从任务卸载中受益.此外,数值仿真结果也验证了,与静态付费模型相比,动态付费模型可以帮助雾在用户数较大时获得更多收入.

猜你喜欢

任务调度用户数算力
中国电信董事长柯瑞文:算力成为数字经济的主要生产力
基于生产函数的云计算QoS任务调度算法
新型算力网络架构及其应用案例分析
杭州“算力小镇”
基于动态能量感知的云计算任务调度模型
我国IPTV总用户数3.07亿户,同比增长6.7%
计算万物 算力之下要有坚实的地基
基于HMS的任务资源分配问题的研究
基于混合粒子群算法的云计算任务调度研究
支付宝用户数达到两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