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线上文化的优势和局限
2020-09-24张赛
张 赛
(北京市门头沟区文化馆,北京 102300)
自新冠肺炎发生以来,全国人民的文化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从外出到驻家,从面对面到互联网,人们生活方式无论是时间上还是空间上都发生了变化。文化活动,作为广大人民群众生活中喜闻乐见的生活方式,一刻也不能停歇。[1]但是,人民群众如何能够既安全宅在家里,又能够不打折扣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娱生活,是摆在广大文化工作者眼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开展好疫情期间的线上文化生活,不但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的有力阐释,更有利于广大百姓凝聚共识,众志成城,早日战胜疫情。
笔者通过观察、调研等形式,将新冠肺炎发生两个多月以来线上文化生活的开展情况、重要变化及亟须改进问题进行整理、总结,为未来打造线上文化、拓宽互联网在文化战线领域提供一定的积极思考。[2]
一、线上文化活动初见成效
通过调研发现,自疫情发生以来,已经有不少文化单位通过线上的形式开展了文化活动。在北京,2020年的清明节到来之际,北京市群艺馆就组织开展了以“忆满京城情思华夏”为主题的传统节日文化活动。该活动文件表示,考虑到当前全国抗疫战尚未完胜,北京市外防输入依旧形势严峻,人群聚集风险仍不可小觑,因此,不再组织开展线下大型节日文化活动,改为开展线上文化活动。[3]继续统一主题和标识,用好烈士陵园、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革命历史遗迹、博物馆等阵地平台,以“云祭扫”“云直播”等形式开展活动,唱响尊重英雄、歌颂英雄、怀念英雄的主基调,引导市民群众慎终追远、缅怀先烈、敬畏自然、健康生活,充分展现清明节文化内涵和时代特色,激发广大市民群众面对疫情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共克难关的家国情怀。[4]
文件下发之后,门头沟区文化馆联合区十三个镇街办事处,充分发挥文艺创作优势,联合了中小学教师、文化志愿者、基层文艺爱好者等,开展文艺创作、展陈、展演活动,并将活动成果整理集合,发布在文化馆及各镇街的公众号上。浏览量及留言数相较往日,成数倍数增长。[5]
这次开展的线上“云祭扫”,其实就是一次很好的线上文化活动的有力尝试。一方面,让广大人民群众能够足不出户就能够感受爱国主义教育,另一方面也通过线上的形式凝聚了广泛的爱国热情。记得2008年汶川地震过后,国家进行举国哀悼,当时,各单位团体都举行了现场追思活动。而今年因疫情的特殊情况,则采取了线上哀悼的方式,从结果来看,同样起到了纪念的目的,同样传递了情感。
在这一特殊时期,北京市充分发挥文艺创作优势和博物馆、图书馆、群众文化馆等场所优势,开展文艺创作、展陈、展演活动,做好线上公共文化服务活动,为群众居家隔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为抗击疫情提供良好的文化氛围。在举国上下团结一心抗击疫情、攻坚克难之际,如何能够实现隔离不隔爱,助力抗疫情,文化活动是最好的精神食粮。
图1 线上文化活动示例
二、传播快速喜闻乐见
通过以上案例取得实效可以发现,人民群众虽不能亲临现场,但去能够透过手机、电脑屏幕了解各种文化活动。[6]动动手指,一些仪式类、纪念类、文化类活动等就能够生动地展现在群众面前。全民战“疫”期间,各地因地制宜地开展线上展览展示和线上教育等活动,通过图文音视频等数字资源,开启了“云教育”“云旅游”等新式文化生活方式。
可以说,在疫情期间,人们足不出户就能看文化、学文化、参与文化,形成了一场特别的全面线上文化盛宴,且这种形式便于学习,易于接受,很快就形成了高速传播,广泛参与的生动局面。[7]
线上文化活动的开展相较于线下,实现以下几个优点:
(一)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一方面一些场馆(如博物馆等)省去了讲解员、志愿者、其他人力资源以及开馆成本,另一方面人民群众也省去了如路费等线下活动的必要开支;
(二)传播速度快。尤其是随着5G时代的到来,线上活动基本可以实现和人类思维同频共振,只要能想到的,都可以第一时间获取文化资源;
(三)传播面广,无空间限制。疫情期间,人们出行非常不方便,但是通过线上,大家可以天南海北地了解各地的文化,也可以将自己的文化传播出去,从侧面看也可以促进各地区、各民族的文化交流,实现民族团结、民族融合。甚至,国内的一些精品文化还可通过线上对国外进行展示、传播中国智慧,成为国际文化交流的窗口。
三、破解线上文化发展制约
开展线上文化活动,固然有其传播快、受众面广等优势,但是随着线上文化的深入开展,也面临着一些难题,有待破解。首先是虽然5G正在全国范围普及,但是在一些贫困、偏远地区,网络仍不发达,人们还不能够享受网络的快速和便捷,这样在线上文化活动的问题上存在一定的滞后性。
其次,是老年群体参与度不高的问题。在今年的“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电影导演贾樟柯提出一个议案:扶助老年人乐享数字化新生活,不能忽视老年群体的需求,“在高度智能化、数字化时代的生活中是否还有一些被排除在外的人群?”笔者注意到,在疫情期间,一些必备的“数字化”生活方式,使这些老年群体的生活寸步难行。比如超市、医院等这些老年群体日常所需要进入的场所,在进入这些场所时,都需要出示自己的“健康宝”;有些医院要先微信预约才能从挂号窗口拿到挂号单;更有菜市场、移动营业厅在疫情期间都开启了“无现金”付款方式……那些无法使用智能机的老年人群体,在这次疫情期间要如何正常地生活呢?
在笔者从事文化工作以来,老年人始终是我们文化服务的主体对象。老年人有自己习惯的生活和文化方式,相较网络而言,一是他们接受学习的能力较弱,二是不能够满足一定的情感需求。老年人更愿意面对面交流,更愿意亲身直接参与文化活动。但是,由于疫情等因素的影响,这种现象活动意味着群体性聚集,是绝对不能够允许的。而对于老年群体来说,很多子女不能陪伴身边,日常精神生活本来就匮乏,想足不出户解决精神交流,只能通过参与线上文化活动。但是,现阶段,在我国,大部分老人不能或无法使用智能手机。所以,在开展线上文化活动的同时,需要考虑老年群体如何参与。这不仅仅是配备一台智能手机的问题,由于老年人上了年纪,还存在接受新事物较慢的情况。一时半会可能还很难熟练掌握电子信息传输的操控。
最后,我国还存在很多不能够使用智能手机的人群,一是经济条件有限,二是自身存在残障无法使用。这也需要破除壁垒,实现线上文化共享的局面。
所以,在面对特殊人群、特殊时期、特殊情况下,如何能够真正做到“以人文本”,扫除文化死角,让所有人无障碍享受到文化生活,是文化工作者下一步应该思考的问题。
四、线上线下齐头并进
通过上述对于线上文化活动的优势和局限性的分析可以看出,开展文化活动如果能够线上线下齐头并进,才能够实现优势互补。如此,就需要文化馆充分发挥自身职能,既要开辟新的线上文化活动领域,又要巩固线下文化活动成果,最终实现全面参与文化活动的健康局面。
对于线上文化活动而言,强化公共数字文化建设,补齐不少地方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短板,才能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美好生活对文化服务的新需求。组织开展活动的过程中,要创新方式方法,打造新载体、新形式、新体验,与基层群众有效互动。为此,基层文化工作者要广泛调研,补足短板,让文化活动更精细化、精准化,同时注重与传统文化相结合,推动传统节日文化与现代文化相融合。
值得注意的是,参与线上活动的互联网——特别是新媒体、各区融媒体中心——要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对于线下活动而言,要主动改进活动内容和质量,做到与时俱进、时刻创新,针对不同的活动人群做到文化定制。
五、结语
综上所述,此次疫情给文化工作者如何更好地开展文化服务工作提出了一个思考。下一步,为了更加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满足文化需求,要继续拓展思路,在有序开展线下演出活动的同时,可以依托新媒体逐步开展线上演出活动,将演出阵地从剧场、广场拓展到互联网,实现线上线下文化服务相互补充,双线并行的新型服务模式,持之以恒地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让更多的群众享受到文化惠民的“文化大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