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仁见智话漳河
2020-09-23郭恒茂
郭恒茂
漳河发源于山西省太行山腹地,由浊漳河、清漳河汇流形成漳河干流,经冀豫边界至河北馆陶入卫河。历史上,漳河曾有洚水(降水)、衡漳、漳水等不同称谓。
洚,音同降,大水泛滥之意。作为水名,“洚”字表达了漳河不是流水潺潺的小河,而是波涛汹涌,如同猛兽下山一般的大河。
上古典籍《尚书·禹贡》在叙述大禹疏导黄河时写道:“导河积石,至于龙门,……北过洚水,至于大陆。”此处的洚水指的便是漳河。在叙述九州之冀州时又说:“既载壶口,治梁及岐。既修太原,至于岳阳;覃怀厎绩,至于衡漳。”这里的衡漳指的也是漳河。
先秦时期,黄河经过砥柱山、孟津纳入洛水后,经河南浚县大伾山,东北汇合漳河,再向北经过大陆泽—宁晋泊、白洋淀—文安洼的南北洼淀区域,向东经今黄骅一带入渤海,即历史上的黄河北道。
此时,海河水系尚未形成,漳河还是黄河下游的重要支流,大致在今河北省磁县讲武城一带转向东北流,经临漳北、成安东,至广平北,汇入黄河。
漳河因受黄河的影响而多次变迁。
王莽始建国三年(公元11年),黄河发生大改道,从今濮阳向东流,经范县东、阳谷西、东阿北、茌平东、高唐北、临邑北、商河北,至滨州沾化一带入渤海,即历史上的黄河中道。这时,漳河不再汇入黄河,转而成为清河支流。
北宋庆历八年(1048年),黄河再次改道北流,自南乐北,经馆陶、枣强至青县一带北流入海。于是,漳河重新回到黄河的怀抱,成为黄河的支流。
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南宋赵构政权为阻止金兵南侵,掘开黄河,由泗入淮,即历史上的黄河南道。自此,漳河不再汇入黄河,转而形成了漳卫南运河水系的雏形。
历史上,但凡黄河行北道,自南而北入渤海时,自西而东流的漳河,便会“横”向汇入黄河的怀抱。因“横”通“衡”,故漳河遂有“衡漳”之说。此外,还有一说认为“衡者横行也”,“衡漳”代表了漳河迁徙无常,散漫而不可制约,有横行无阻之意。
两种说法分别从河流方位与洪水习性进行了解读,熟谙历史地理的毛泽东更为支持第二种解释。
1963年8月,海河流域发生大水灾。毛泽东四次视察河北。一次,他到衡水后,问衡水地委书记,衡水是历来遭灾的地方,你知道为什么叫衡水吗?衡水地委书记答不上。毛泽东说,衡水就是洪水横流、患难于中国之意。这是禹王之事,史书上有记载。唐代地理学家李吉甫在其《元和郡县志》中也提到了衡水的得名:“衡水县在长芦河西,长芦河则衡漳故渎也,因以為名。”清代的历史地理学家顾祖禹在其《读史方舆纪要》中这样说:“衡水县,属冀州,以地近衡漳水而名。”漳河长期在此横流为虐,沿河民众饱受洪水侵扰,洪灾记忆挥之不去,转而化为地名,凝为乡土情结。
漳河不仅有带来灾难、令人深恶痛绝的一面,也曾有被人推崇的时候,甚至还差点上升到至高无上的地位。唐代的封演在其《封氏见闻录》中记述了唐开元年间,盖匡朝(谏官)向玄宗皇帝进谏说,江、河、淮、济能够直达于海,被封为四渎,受国家祭祀。漳河原是黄河支流,现在已经是独流入海了。“请以漳水为一渎,并前为五。以淮水配西岳,漳水配北岳,济水配中岳。庶随正方,各得其宜。阴阳克和,风雨时若。”意思是在四渎后面加上漳河,凑成五渎,这样五渎配五岳,山川得到适当安置,才能风调雨顺。或许是四渎之名沿用已久,已成惯例,或许是漳河变迁摆动频仍,既没有济水的清澈,又没有长江、黄河、淮河的水量,最终,玄宗皇帝未采纳这一谏议。
之后的宋代,游历过全国各地的著名科学家沈括认为,漳河之“漳”应从河流外观形态来解读。他在《梦溪笔谈》中写道:“水以漳名、洛名者最多,今略举数处:赵、晋之间有清漳、浊漳,……余考其义,乃清浊相蹂者为漳。章者,文也,别也。漳谓两物相合,有文章,且可别也。清漳、浊漳,合于上党。”章在这里意为花纹,如柳宗元在《捕蛇者说》开篇曰:“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白章即为白色的花纹。在沈括看来,漳河之“漳”是清浊合流之后出现的美丽纹路。
到了清代,历乾隆、嘉庆、道光三朝,熟谙海河流域各河流的吴邦庆曾专门到漳河岸边的丰乐镇(今安阳县安丰乡北丰村)考察,他取漳河水注缶中,待沉淀之后,亲自测量含沙量,“二尺之水澄清后,泥不过分许”。滹沱河虽然没有亲自试,但目测含沙量,也没有永定河大。于是,他在为陈仪撰写的《陈学士文钞》的跋中说:“漳水、滹沱之浊本较永定为差。”漳河、滹沱河虽然都有“小黄河”的绰号,可是比起冠以同一绰号的永定河来说,含沙量还是差了那么一点点。在吴邦庆眼里,“畿辅有三大河不可用,永定也,滹沱也,前北行入界之漳河也”。三条同样冠有“小黄河”的河流为何统统不堪大用呢?在为徐贞明《潞水客谈》撰写的序言中,他解释道:“其流浊、其势猛,其消落无常,势不受制,惟善肥地,所过之处,往往变斥卤为腴壤,至欲设闸、坝资浇灌,则不能。”原来,漳河这样的河流,水大、沙多,一旦建闸,极易被冲毁,因而引水灌溉几乎不可能。唯一的好处在于,漳河有淤肥土地的功能,一场洪水过后,其挟带的泥沙会使盐碱地变得分外肥沃。
当然,以上关于漳河的解读,不管是从清浊交汇的外观表现形态,还是“滔滔洪水似虎狼”的洪水特性或者河流走势,抑或是“小黄河”的绰号,都是就漳河干流来说的。如果我们将目光移向漳河上游源头区,那里却是一番“涓涓小河细细流”的别样景致,让人颇感上下迥异,判若两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