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几种新型杀菌剂对马铃薯疮痂病的田间防效

2020-09-23牛旭东刘小娟孙兴明魏周全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0年14期
关键词:疮痂出苗率芽孢

牛旭东,刘小娟,莫 娟,孙兴明,魏周全

(1.甘肃省定西市农业行政综合执法队,甘肃定西743000;2.甘肃省定西市植保植检站,甘肃定西743000)

马铃薯疮痂病被视为马铃薯生产中的四大病害之一,是由链霉菌引起的一种土传病害[1],在马铃薯生产中普遍发生,造成马铃薯减产10%~30%,有的地块甚至减产40%以上[2]。病原菌一般只侵染马铃薯表皮层,不会造成马铃薯产量明显下降及烂薯,但随着马铃薯商品化销售日益增加,对外观要求越来越高,疮痂病对马铃薯的外观、等级和品质产生较大影响,在马铃薯主产区均有不同程度发生,连作地、偏碱地及栽培管理不当都会增加疮痂病的发生概率[3]。尤其在生产脱毒微型种薯过程中,蛭石重复使用时薯块发病较为普遍,疮痂病发病率达30%~60%,严重影响了微型薯的质量和销售量[4]。

定西市位于甘肃省中部,是马铃薯适宜种植地区,种植面积稳定在20万hm2左右。随着马铃薯产业的发展,种植面积逐年增大,疮痂病普遍发生,据调查,一般发病率在10%~20%,重病田发病率达到50%以上。由于疮痂病属土传病害,生产上用于防治疮痂病的药剂较少,一般种薯处理为主要防治方法。本试验选择8种药剂在田间进行药效试验,为今后疮痂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为疮痂病的科学防治奠定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品种及药剂

供试马铃薯为陇薯7号原种。

供试农药: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江苏龙灯化学有限公司)、77%硫酸铜钙可湿性粉剂(西班牙艾克威化学工业有限公司)、10亿活芽孢/g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保定市科绿丰生化有限公司)、72%农用硫链霉素可湿性粉剂(重庆丰化科技有限公司)、70%代森联水分散粒剂(巴斯夫欧洲公司)、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江苏龙灯化学有限公司)、6%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陕西上格之路生物科学有限公司)、46%氢氧化铜水分散粒剂(上海杜邦农化有限公司)(见表1)。

1.2 试验条件

试验设在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葛家岔镇黑营村,海拔1 679 m,土壤为黄绵土,前茬作物马铃薯。5月2日播种,采用黑色地膜全膜覆盖双垄沟栽培技术,行距55 cm,株距45 cm,10月9日测产收获。

1.3 试验方法

1.3.1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7个处理,每个处理重复3次,小区面积30 m2,随机区组排列。处理1: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77%硫酸铜钙可湿性粉剂;处理2:10亿活芽孢/g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处理3: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处理4:70%代森联水分散粒剂;处理5: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72%农用硫链霉素可湿性粉剂;处理6:46%氢氧化铜水分散粒剂;处理7:空白对照。处理浓度及处理方式见表1。

1.3.2 拌种方法 按每100 kg马铃薯块茎用药量兑水1 L配成药液,将已配好的药液与薯块充分搅拌混合,使药剂能均匀分布在种子上。拌种后阴干24 h再播种。枯草芽孢杆菌采用穴施的方法,即开沟、播种后,将配制好的药土撒在块茎和周围土壤中。

1.3.3 调查内容

1.3.3.1 出苗期。每小区50%苗出土之日即出苗期。

1.3.3.2 块茎病情指数。收获时调查薯块疮痂病发生情况,每小区取样20株,计算发病率。根据马铃薯块茎重量,将块茎分为3个等级,分别为大薯(≥250 g)、中薯(100~250 g)、小薯(<100 g)。疮痂病有5个分级标准,0级:薯皮健康,无病斑;Ⅰ级:薯皮基本健康,有1~2个零星病斑,所占面积未超薯皮表面积的1/4;Ⅱ级:薯皮表面有3~5个病斑,所占面积为薯皮表面积的1/4~1/3;Ⅲ级:薯皮表面有5~10个病斑,所占面积为薯皮表面积的1/3~1/2;Ⅳ级:严重感病,病斑在10个以上或病斑面积超过薯皮表面积的1/2。

1.3.4 出苗率、病情指数、防效和增产率的计算方法出苗率(%)=(出苗数/播种数)×100

病情指数(%)=[Σ(各级病薯数×对应级别数)/(调查总薯块数×最高病级数值)]×100

防治效果(%)=[(对照区病情指数-处理区病情指数)/对照区病情指数]×100

增产率(%)=[(处理区产量-对照区产量)/对照区产量]×100

2 结果与分析

2.1 出苗期

经调查,有6个处理出苗期在6月11日,枯草芽孢杆菌处理的小区出苗推迟了4 d,在6月15日。所有处理均出苗整齐,说明其他处理对出苗没有影响,枯草芽孢杆菌推迟了马铃薯的出苗时间。

2.2 出苗率

6月16日调查各小区出苗数,出苗数与播种数之比即为出苗率。处理6出苗率仅为24.07%,其他处理出苗率均在95%以上,说明其他药剂对马铃薯的出苗没有影响。处理1出苗率最高,为96.75%,其次是处理3,出苗率96.53%。7月10日调查不同处理下的马铃薯株高,马铃薯苗期株高为20.50~28.10 cm。处理4最高,为28.10 cm,其次是处理5,株高28.05 cm,处理2最低,株高20.50 cm(见表2)。

表1 供试杀菌剂及处理方法

表2 不同药剂对马铃薯疮痂病生长期的影响

表3 不同药剂处理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2.3 块茎发病情况及产量差异

马铃薯收获时调查块茎疮痂病发病情况。从表2可以看出,处理1防效最好,为67.3%,其次是处理2,防效51.77%,防效最差的是处理6,防治效果为16.99%。

从表3可以看出,各处理间产量差异显著,产量为14 316~42 972 kg/hm2。处理1小区产量最高,产量达42 972 kg/hm2,增产率36.78%,其次是处理3,产量36 456 kg/hm2,增产率16.04%,处理6小区产量最低,产量仅为14 316 kg/hm2。

3 讨论

试验选用8种药剂进行拌种处理防治马铃薯疮痂病,不同药剂防治效果表现不一致,产量表现也不一致。在所选用的8种药剂中,枯草芽孢杆菌对马铃薯生长影响较大,推迟了马铃薯出苗期。46%氢氧化铜水分散粒剂由于拌种浓度高对马铃薯的出苗有很大影响,所以产量最低,下一步将继续试验调整拌种浓度直至其不影响出苗。

马铃薯疮痂病属土传病害,有效的防治方法较少。高峥团队认为土壤微生物种群的组成和功能与马铃薯疮痂病的严重程度有关[2];崔凌霄认为77%硫酸铜钙可湿性粉剂是防治马铃薯疮痂病的最佳药剂,本次试验也采用了77%硫酸铜钙可湿性粉剂[5];李玉聪发现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对马铃薯疮痂病具有较好的防治作用[6],为生物防治提供依据。薯带菌也是导致疮痂病严重发生的重要因素,药剂拌种属于最经济有效的防治措施[7],只有了解病原菌和疮痂病的发生规律,才能对症下药,达到有效预防和控制该病害的目的。

猜你喜欢

疮痂出苗率芽孢
早播条件下不同高油酸花生品种与种衣剂处理对花生出苗的影响
解淀粉芽孢杆菌Lx-11
解淀粉芽孢杆菌的作用及其产品开发
侧孢短芽孢杆菌A60
不同药剂配方对马铃薯疮痂病的影响
我国学者揭示马铃薯疮痂病发病新机制
30L发酵罐培养枯草芽孢杆菌产高密度芽孢的研究
不同基质对万寿菊出苗率和扦插成活率的影响
美国欲选育抗疮痂病的核桃新品种
美国欲选育抗疮痂病的山核桃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