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跨科融合教学浅析

2020-09-22黄楚涵

速读·中旬 2020年1期
关键词:跨学科融合音乐

黄楚涵

摘  要:近年来信息技术已经与学科教学逐渐结合、并在教学实践中以其特有的图、文、声、像并茂特点,打破了“一言堂”的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使得课堂教学焕发出崭新的活力,在参加了省级课题关于信息技术融合音乐教学之后,对信息技术的融合学科的广度、深度有更深刻的认识,对信息技术融合音乐教学的基本理论进行分析,有助于提高跨学科融合的力度和自信心。

关键词:信息技术;跨学科;音乐;融合

一、信息技术跨学科融合发展趋势

当前,信息化技术正以雷霆万钧之势席卷我国教育的各个领域,以一日千里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传统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美国教育部从2000年就于“教育技术白皮书”阐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有效整合来实现一种理想的学习环境和全新的,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学习方式,从而彻底改变传统的教学结构和教育本质,达到培养大批具有21世纪能力素质人才的目的。

因此对于中小学音乐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是当前音乐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尤其是在网络时代,中学生普遍存在不爱动、肢体语言缺乏的现象,怎么才能正确认识整合的实质与原则,形成合理有效的整合模式,密切关系到能否实现音乐教育从内容到方法,从教学环境到教学手段的改革,从而促进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这些问题的解决对于指导音乐教学实践具有重要作用。

二、信息学音乐领域跨学科的技术应用

首先,信息技术的运用解决了传统的音乐、舞蹈教育的问题与弊端。长期以来,传统的中学音乐舞蹈教学存在一味传授基础知识,忽视学生自身潜能可持续发展的特点。突出教学任务,忽视学生个体情感体验与内在精神的发展,使极具生命活力的音乐课堂蜕变成死板教学课本内容的乏味課程。这种教学所带来的直接结果就是学生不重视音乐课,失去了对于音乐素质教育的便捷方式,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大量削弱。

事实上,在工业时代后,音乐教育就受到了信息技术的影响。人们开始挖掘这一新技术的实际运用,多种信息技术的设备出炉,使得音乐信息的采集、处理、存储和传播方面得到了质的飞跃。在设备方面,录音机可以完整的还原演奏现场,计算机能用各种程序记谱打谱;处理保存音乐信息之外,还可以进行音色处理,数字设备通过采样和数字处理可以改变音乐的音高、时值、频率、等特征,技术推动着出现了数字调音台、音序器、数字效果器和数字均衡器的产生。远不仅仅只是这些,在乐器方面,数码化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数码钢琴、数码小提琴、数字合成器以及能模仿人吹奏效果的数码管乐,解决了各种乐器音色的灵活运用。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的风靡全球,各种形态音乐信息都能实现即时、快速的远程传播。在音乐信息存储方面,也不仅仅只是初级阶段的方式方法。压缩技术腾空出世,完全不用像之前一样占据着庞大的空间存储着大量的数字音乐、图像、视频信号;而且在传播方面,MIDI技术综合了采集、加工处理、存储、传播等多种功能,只有熟练操作,一个人甚至可以表现出庞大的交响乐团,这对于音乐的各个学科都影响深远。

三、信息技术融合高中音乐模块教学

高中音乐课程分必修课和模块课,以“音乐鉴赏”必修课为主,音乐选修模块六项:“歌唱”“演奏”“创作”“音乐与舞蹈”“音乐与戏剧表演”均为选修。以花城版高中新课程“音乐鉴赏必修课”为例,分为音乐与生活,音乐与民族,音乐与时代,音乐与社会四个单元,从不同的角度来帮助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增强创造意识,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理解多元化文化的新课程理念。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达成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目标方面。

信息技术必修教材中信息的获取、信息的加工表达,都可以很好地与音乐和舞蹈教学相结合。将信息技术作为教学手段,音乐和舞蹈作为素材,开设如音频制作、视频加工处理等课程,将音乐和舞蹈的专业知识融入其中,既完成了信息技术学科的“信息的加工与表达”的教学目标,也让音乐和舞蹈专业知识学习更加直观生动。

四、信息技术发挥了学生自主学习教学新模式

信息技术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广阔的平台,激发学生学习民族民间音乐与舞蹈的兴趣。实验证明信息技术充分发挥新课程改革教学理论的重要作用,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了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增强分析问题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使舞蹈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养了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增强分析问题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使舞蹈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信息技术合理运用还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而且信息教育技术跨学科融合为情感的激发与思维的创新与开拓,创设了良好的教学氛围和问题情境,使思维与情感发展同步,空前有效地提高了各科的教育教学效果。

五、结语

可见,信息技术在音乐教育运用的前提就是可以有效地获取,还原,传递音乐信息。特别是对乐音形态的原形记录和再现的水平,直接影响了音乐教育的内容、形式、手段和教学效果。因此在技术上对音乐教学媒体的优化,能直接影响到音乐教学的发展。

猜你喜欢

跨学科融合音乐
“五学”融合:实现学习迁移
跨学科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刚柔并济
跨学科前沿研究生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
多措并举,构建小学《道德与法治》跨学科学习,促学生创新发展
破次元
融椅
基于学科交叉融合的组织模式创新
音乐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