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作业分层、进阶式学习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2020-09-22孙菲

速读·中旬 2020年1期
关键词:作业分层初中科学

孙菲

摘  要:初中科学课程标准指出要面向全体学生要立足于学生发展,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因为学生基础不统一,外加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不同,造成学生在科学学习上有着非常明显的差异,如果教师在教学、作业上仍然采用一刀切的模式,势必会引起两极分化现象。因此,在科学教学中采用作业分层和进阶式学习相结合的方法来缩小学生间的差异,让每位学生都能得到相应的发展。

关键词:初中科学;作业分层;进阶式学习

一、基于怎样的思考

作业分层的研究或者实践在此时已经不算新鲜事物,那么为什么我还要去实践这类课题呢,首先是基于本校学生的特点。本校是一所主要以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为主的学校。相对来说学生基础普遍薄弱,学生构架比例有所失调,优等生占比较少,后进生较多,两极分化较为严重。家长觉悟性比本区其他兄弟学校的要低,配合度较差,很多家庭对孩子仅仅解决了温饱问题,思想仍然停留在我父母辈的阶段,把希望全部寄托在学校身上。那么这样的学生群体当中会有相当一部分人有一定的厌学情绪。如果不加以遏制,这个团体将不断扩大。给教师教学带来很多问题。其次,本校虽然小,但是仍然实施理科走班模式,这样的模式给予我课题研究提供了便利和基础。

最后,在浙教版八年级上册教材中,不乏有很多重难点,如浮力、溶解度、大气压强等,这些内容需要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对学生的要求比较高,本校大部分孩子思维惰性,对这些物理知识本身就非常排斥,如果我们仍以一刀切的作业模式,每天重复布置,好的学生吃不饱,久而久之无心听课,与兄弟学校的差距拉大,思维受限,后进生面对这样的作业又做不了,这样不仅打击学生的自信心,而且也构建不了后进生的思维,时间一长就会不思考,出现抄袭作业的现象,最终无法达到作业真实的作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维持了将近1年的作业分层。

二、摸清学生内心以及作业现状

俗话说: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因此我先调查了本校初中部目前的作业情况。我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抽取了本校不同年级班级的学生100名,作为本次调查的样本。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答题时间为10分钟。内容主要涉及科学老师布置的作业难易程度、作业量、是否需要作业分层,想要分成哪几个层次,你会选择何种等级的题目,你对教师分层布置作业的意见是什么等方面进行调查,并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被统计的学生中85%的学生认为作业分层有必要。在你对教师分层作业布置的意见中有75%的同学选择了有利于学习困难的学生树立学习信心。

后进生在本校当中占比庞大,若不了解这些后进生的内心,我相信作业分层无法实施。后进生的形成有很多原因,如张金伟老师在他的浅谈中学数学后进生形成的原因和教学策略中谈到在初中数学中后进生形成的原因主要有后进生对学习数学不感兴趣、学生缺乏自制力和意志、学生缺乏基础知识和数学技能,其实在科学教学中,后进生的形成也大致相同。除了上述一些问题外还有一些后进生的问题在于思维不活跃,老师讲解时脚手架不足,导致思维断层,无法继续。久而久之,学生产生畏难、厌学的情绪最终导致成为后进生。

三、动态分组,全面跟踪

作业分层能否有效实施,学生分层是一个大工程,我的第一个指标是考试成绩。我把周测、月考、章末检测、期中、期末考试成绩进行汇总,从中可以发现每一名学生对知识模块的掌握程度以及逻辑思维。课堂表現和自我反思是指学生在课堂上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程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自己一周来对自己学习情况自我监控的书面反思。在深入了解学生、研究学生的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原有知识与能力差异的基础上我将学生分成了4个层次。A层:学习能力较强,自制能力较好,力学光学学习扎实,在课堂上能够准确分析问题。B层:基础知识较为扎实,但是应用能力欠缺。C层:学习能力一般,就是我们所谓的中下等生,学习自制力一般,这层中女生较多。D层:这层次的人员是没有学习乐趣,厌学情绪严重。这样的分层机制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能上能下的,依据就在于定期的综合评定。这种模式一方面有利于学生的差异性,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学生形成良性竞争,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四、目标分层、作业分层,进阶式学习

老师在对学生分层后,应该要以课程标准中要求的教学目标加以分层,以便使班级之中处于不同层级的学生都能够得到与之对应的教学目标。此时,教师便可以面向每一个层级的学生,为其准备与其所处层级相匹配的学习资料,以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例如溶液这节内容中,A组学生不仅需要全面掌握溶液中的各种基础内容,需要会分析各种图表,更需要会计算如何配置各类我们所需的溶液,解决实际性问题,拓展学生的思维。B组学生掌握好溶液基础的同时能够利用公式等会计算简单的溶液问题,会分析我们常见的图表。而对于C组同学,只需要掌握好相关溶液的概念性问题和进行最基本的计算。D组同学则仅仅是只需要了解溶液的基础知识。目标分层后,我们最后做的就是最后的作业分层了,在作业这块老师要花取大量的时间,课标当中指出在科学中对知识的认知层次是了解、理解、应用,那么我们在选取题目时也应该有这三个层次。

综上所述,对于作业分层,确实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不同层次得到不同的提升,作业分层再加上这种进阶式学习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部分后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应用拓展能力,有效地杜绝了学生不思考以及抄作业现象。作业分层也让不同程度的作业得到了它的时效性,最大程度地发挥出学生的潜能,以逐步缩小差距,达到整体提升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张金伟.浅谈中学数学“后进生”形成的原因和教学策略[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11):34.

[2]陈满华.后进生的形成原因及转化对策[J].读与写杂志,2020(02):192.

猜你喜欢

作业分层初中科学
初中数学作业有效分层设计方法研究
初中数学作业有效分层设计方法研究
例谈不同类型数学作业的分层
自拍微视频在初中科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不微
浅谈初中科学问题化教育模式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