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书评中网络传播伦理失范研究

2020-09-22杨庄

速读·中旬 2020年1期

杨庄

摘  要: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以及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学界对网络传播伦理的研究也逐渐增多,主要从不同的角度对网络传播伦理进行了界定。本文通过对豆瓣、天涯“闲闲”书话等平台调查,从网络传播伦理的角度分析网络书评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策略。

关键词:网络书评;网络传播伦理;网络传播伦理失范

一、伦理与失范

(一)网络传播伦理

传播伦理学主要研究的是大众传播领域的伦理问题,但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对网络传播伦理的研究也逐渐增多。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网络传播伦理进行了界定,如斯皮内洛认为“道德是网络空间的终极管理者,它为个人行为和组织政策划定边界。道德应当发挥指导和协调法律、代码、市场和社会规范的作用力,确保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关系是慎重、公平和公正的。”而钟瑛教授认为网络传播伦理应该指涉与网络技术发生关系的各个方面,包括网络行业从业者、网络使用者、网络经营者与网络管理者等的道德行为和道德关系,他们的价值观是多元、开放与兼容的。本文在综合上述学者观点的基础上对网络传播伦理进行界定:人们在网络传播过程中,其行为应当承担社会责任,应遵循道德规范和准则,尊重彼此的价值观。

(二)网络传播伦理失范

“失范”即指由于社会规范和准则的缺乏或与社会成员发生大的冲突,进而导致社会成员缺乏目的性和方向感,最终导致社会不稳定。本文将网络传播伦理失范定义为:在网络使用和传播过程中,由于传统的伦理规范在网络空间中失去有效的约束力,而网络世界的伦理观念和规范又尚未形成或成熟,进而导致网络主体缺乏价值指引以及价值观瓦解,最终导致网络社会秩序出现紊乱的状态。

二、网络书评概述

(一)网络书评的定义

网络书评作为一种新兴产品,发展时间较短,相关研究并不丰富。而“网络书评”的定义一直以来也没有公认性的解释。

本文中所指的网络书评指的是在线生产的数字书评。由于豆瓣、天涯“闲闲”书话屬于倾向专业化的网络书评社区网站,所以此处的网络书评也更倾向于专业化,也有忠实的受众。

(二)网络书评的价值

随着网络书评的诞生和发展,处于低迷期的出版商,书评人、读者还是书评自身都迎来了曙光。网络书评的商业性运转为和出版商书评人提供了更多的发展空间。另外,由于网络的开放性,书评人向大众化群体发展,现在网络中的草根书评人比比皆是,这些人可以在网络匿名性、普泛性的面具下自由发表意见,拥有自己的独立意识,敢于挑战和颠覆权威,充分行使了自己的言论自由权。网络书评也为读者提高了及时、高效、便捷的选书依据,使读者能迅速找到自己感兴趣或需要的图书。网络技术也使书评自身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三、网络书评中网络传播伦理失范的表现形式

(一)对名誉权的侵犯

网络书评作为一种自由的书评形式,存在侵犯名誉权的问题。虽然,亚马逊给出了撰写书评的三项规定,最后一项为:不应该包括的内容(亵渎、恶意、对作者人身攻击的评论,时效性强的内容如旅游促销等,对网页的其他书评所作的评论,一字书评,书评者个人电话、地址及网址,购买价格及运送信息,恳请投票的语言等)。但是,网上书评的作者一般是匿名的,这必然造成书评客观公正性降低的问题,实事求是的现象越来越少,客观批判的人不多,然而,越来越多的作者会遭到不公正的待遇,被恶意中伤,甚至遭到人身攻击,导致其名誉权严重受损。

(二)传播虚假书评信息

当下网络书评掀起了“红包书评”“人情书评”之风。而且,相比传统书评,网络书评的监督机制也不健全,因此,网络中的这些风气更盛。中国将在网上发虚假书评的人叫书托,中国的书托们由两种人组成,即一种是由编辑、市场营销人员组成的;另一种是由网络水军兼而为之的。他们不从客观事实的角度出发,而是对所评图书大肆吹捧、宣扬,严重损害了读者的利益。书评网站发布虚假书籍信息,对书籍大肆炒作,严重损害了读者的利益,从长远来看,也会使书评网站自身走上“自食恶果”的道路。

四、网络书评中网络传播伦理失范的原因

(一)网络书评“把关”缺位

传统媒体的信息传播过程是由编辑和记者“把关”的,从某种意义上讲,传统的“把关”环节是比较严格的。但是在网络环境中,却缺少这种严格的“把关”环节。网络运营商对网络中的海量信息进行层层“把关”,这是不现实的,也不符合网络开放、自由、民主的实质。因此,便有大量低俗、极端、虚假的信息流入网络空间,网络书评作为网络空间的“一份子”,也不可避免地被这些信息污染。从上文中可以发现,网络书评由于“把关人”的不到位,其中不乏污言秽语。还有的书评主体极端行使自己的言论自由权,严重侵犯了他人的名誉权。更有甚者的是,大量“红包书评”“人情书评”充斥网络,严重损害了读者的利益。

(二)关于网络书评的法律法规不够健全

网络书评作为一种新兴事物,关于这方面的法律法规尚不健全。目前,我国还没有明确的网络书评方面的法律。网络社会缺少现实社会强有力的规范,也缺少有效的衡量标准,大部分网民不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他们几乎能够“为所欲为”,这便导致网络垃圾信息泛滥,在网络书评中表现为虚假信息、低俗语言、侮辱性用语的泛滥,严重损害了读者和作者的利益。而网络书评方面的法律法规的缺失更加助长了网民的嚣张气焰,造成网络书评的质量严重下降。

五、网络书评中网络传播伦理提升的策略

(一)国家相关部门和民间网站共同维护公民权益

1.相关部门应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公民的维权意识

网络空间较现实社会更难管理,缺乏统一标准的规则来规范人们的网上行为,由于网络资源有限,时常会发生各种利益冲突,也更容易引起权利纠纷。网络社会,公民的维权意识很薄弱,网络书评中也存在这种问题。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高作者的维权意识,比如,在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上发起维权运动;邀请知名作者录制维权视频,发布在各视频网站上等等。

2.民间运动与立法“双管齐下”,严厉打击“网络书托”现象

由于“书托”现象已经威胁了读者的切身利益,亚马逊、豆瓣等各大网站正在积极开展“反书托”运动,报道了书托的不良行径,已经严重污染网络书评环境,以上是从民间运动谈论打击“网络书托”的。从立法上讲,目前我国的网络法律法规发展尚不完善,因此,国家相关部门应出台或完善各种网络法律法规,将网络书评中的“书托”现象以及侵权问题列入立法议程中,还网络书评一方净土。

(二)书评网站编辑需发挥“把关人”的作用

1.提高自身素养,增强伦理意识

编辑应具备道德修养,这是编辑修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一个优秀的编辑不仅拥有良好的选题策划能力,还拥有良好的道德修养。编辑在信息选择中承担了重要的角色,他们将不良信息过滤,保留良性信息,这个过程就是编辑进行“把关”的过程。该过程取决于编辑的自身素养,由他们来决定哪些信息是不良信息,哪些信息是良性信息。编辑可以深入社会生活,积累更多经验,同时也要涉猎广泛,这样才能完善自身素养,提高伦理意识。

2.加大网络书评的筛选力度

豆瓣、天涯“闲闲书话”等网站中的书评一般都是网站会员发表的文章,发表文章的过程同微博类似,操作简单,创作和发表几乎可以同步,这个过程似乎缺少了传统的编辑“把关”的过程。实则不然,其实有大批网站编辑在背后进行文章筛选工作,例如,现在在微博上发表某些反动言论,要么不能发表,要么发表成功后立刻被删掉。书评网站也应该借鉴微博的做法,编辑应加大网络书评的筛选力度,将各种低俗信息、极端言论及虚假信息剔除出去,而不能任由其自由生长。

六、结语

网络书评中存在用语低俗、對荣誉权的侵犯以及传播虚假信息等传播伦理失范问题。主要是因为网络书评“把关”缺位、关于网络书评的法律法规不够健全、匿名上网导致言论极度自由、公民维权意识薄弱、书评主体缺乏自律意识等等。针对这些问题,相关部门应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公民的维权意识、民间运动与立法“双管齐下”,严厉打击“网络书托”现象。另外,编辑也需提高自身素养,增强伦理意识,还应加大网络书评的筛选力度、而书评人”则应提高自律意识,规范自身行为。通过研究网络书评中的失范问题,尝试探讨驱除书评文化中的不良之风的解决策略,以期为网络书评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李伦.网络传播伦理[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09).

[2]钟瑛.网络传播伦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01).

[3]李明.网络书评的多元价值与社会文化传播功能[J].图书馆杂志,2013(11):30-33+44.

[4]张麒麟.商业性网络书评的文化内涵及其知识传播价值[J].图书馆杂志,2013(11):34-37+19.

[5]司莉.网络书评的现状与发展分析[J].出版发行研究,2005(11):69-74.

[6]黄建年.网络文献评介浅论[J].图书情报知识,2002(1):26-28+66.

[7]白连义.书评学术研究综论[J].甘肃社会科学,1991(2):97-1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