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西省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补充调查方法探讨

2020-09-22戎桂凤

理论与创新 2020年14期
关键词:森林资源规划设计

戎桂凤

【摘  要】本文通过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补充调查方法的综合论述,明确了主要调查目的与任务,探讨了标准地实测法、目测法、角规样地实测法三种不同方法优势与缺点,从面得出角规样地实测法是山西省本次调查的最优选择。

【关键词】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方法

引言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补充调查是以县级行政区域、国有林管理局、自然保护区等森林经营单位为调查基本单位,为满足森林经营方案、总体设计、林业区划与规划设计需要而进行的调查。山西省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补充调查,是在2017年林地变更调查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森林资源数据信息,使“林地变更”数据和“二类调查”数据有机整合,实现“一张图”、“一套数”,形成一个内容全、精度高、现势性强的森林资源基础数据库。本文旨在研究规划设计调查方法,以减轻外业工作量,提高调查精度和成果数据质量。

1.总论

(1)任务与内容。完成山西省森林资源各类因子调查,更新森林资源数据库,为实现林地“一张图”向森林资源“一张图”提供基础数据。主要内容包括:12林分因子调查、6个立地因子调查、2个管理因子调查。重点调查森林蓄积量,查清森林资源底数,并调查与森林资源有关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生态环境因素。

(2)技术路线。以县(市、区)为调查单位,以上一年度林地“一张图”数据为本底数据,收集掌握林地范围、地类和管理属性变更资料,充分掌握森林资源小班数据,制定合理的调查手段,通过逐小班林分因子调查核实后,计算林分蓄积量,并形成最终的森林资源“一张图数据库”。

(3)数据要求。调查本底数据为山西省2017年林地“一张图”年度变更数据。CGCS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高斯克里格投影、3度分带。

2.外业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重点为蓄积量和各类林分因子,并补充完善与森林经营方案有关的内容。外业调查采用标准样地实测法、角规样地实测法,目测法,逐小班获取各类因子并进行统计汇总。由于山西自然条件南北差异比较大,森林资源状况大不相同,各调查单位可根据森林资源特点、调查技术水平,选择最优调查方法。

2.1标准地实测法

在小班范围内,根据小班面积、坡度坡向、在不同的位置,通过随机、机械或其它的抽样方法,布设方形标准地,面积25.82m×25.82m(1亩),在样地内每木检尺,实测各项调查因子,推算小班蓄积量。

(1)平均胸径:优势树种的平均胸径为标准地平均胸径,以cm为单位,记载到小数点后一位。各树种平均胸径采用平方平均法计算。

(2)平均树高:在标准地内根据平均胸径大小,在优势树种中选择3~5株平均样木测定树高。

(3)每公顷株数:标准地株数推算出每公顷株数,小班每公顷株树取各点算术平均值。

(4)公顷蓄积:分别各树种各径阶查山西省各树种一元材积表乘以各自的株数即得各径阶蓄积,累计各径阶蓄积得各树种蓄积;各树种蓄积量之和即为标准地蓄积量(V);标准地蓄积量(V)除以标准地面积(m)即为每公顷蓄积量,以m3为单位。

2.2 角规样地实测法

应用角规工具量测各项调查因子,对于角规绕测到的林木进行计数并计入相应径阶,推算小班蓄积量。

(1)样地设置。以小班为单位,根据小班具体情况,选择有代表性的地段布设样地。

(2)角规使用。采用角规杆长为50cm,缺口为1cm的坡度自动改平角规进行绕测。1cm缺口相割时的常数为1,相切为0.5,相离为0。

(3)样地调查。角规绕测一周,所有相交、相切林木须每木检尺,分别树种记入相应径阶栏内。

①每公顷株数:根据径阶检尺断面积计数,径阶单株断面积,求得各树种径阶株数。

N=N1+N2+N3……

②平均胸径:

优势树种的平均胸径即为样地平均胸径。

各树种平均单株断面积:公顷总断面积除以总株数即为平均断面积。

D各树种平均胸径=2*100

③平均树高:

根据平均胸径大小,在优势树种中选择3~5株平均样木用测高器测定树高,采用算术平均法计算平均树高。

④公顷蓄积:公顷蓄积量采用胸高形数法求得。

a.根据树种、平均胸径,查形高值。

b.各树种公顷蓄积量为形高值与每公顷断面积之积。

V=G * fh   ( G—公顷断面积;fh—形高)

c.公顷蓄积量:小班每公顷蓄积为各树种每公顷蓄积之和。

V总=V1+V2+V3……………

2.3 目測法

当林况比较简单时采用此法。小班目测调查时,应深入小班内部,选择有代表性的调查点进行目测调查。

(1)目测调查。调查前,调查人员要通过30块以上的典型样地目测练习和一个村(林班)目测调查练习,各项调查因子目测的数据80%项次以上达到允许的精度要求时,才可以进行目测调查。

①平均胸径:训练目测精度达标后,由目测得出每个目测点平均胸径,小班平均胸径取目测点平均胸径算术平均值。

②单株材积:根据各树种平均胸径查《山西省主要树种立木一元材积表》(山西省林业勘测设计院(一九七九年编制))得出。

③树种每公顷株数:目测取得每个目测点每公顷株树,小班每公顷株树取各目测点算术平均值。

④树种每公顷蓄积:单株材积乘以每公顷株数,即为该树种每公顷蓄积量。Vi=单株材积*每公顷株数

⑤公顷蓄积:各个树种蓄积量相加即为本目测点公顷蓄积。

V总=V1+V2+V3………。

3.调查总体蓄积量控制

(1)控制总体。为确保蓄积量调查精度,以调查单位为总体进行蓄积量抽样控制。

(2)总体精度。鉴于山西省森林以公益林为主,各调查单位总体抽样控制精度为85%。

(3)蓄积量控制。将各小班蓄积量汇总计算的总体蓄积量与以总体抽样调查方法计算的总体蓄积量进行比较: 当两者差值不超过±1倍的标准误时,即认为总体蓄积量符合精度要求,并以各小班汇总的蓄积量作为总体蓄积量。 当两者差值超过±1倍的标准误、但不超过±3倍的标准误时,并根据影响因素对各小班蓄积量进行修正,直至两种总体蓄积量的差值在±1倍的标准误范围以内。 当两者差值超过±3倍的标准误时,小班蓄积量调查全部返工。

4.结论

根据山西省森林资源管理“一张图”年度更新成果山西省国土总面积为15677693.0463公顷,其中林地总面积8393666.4089公顷,占国土总面积的53.54%。全省森林面积4441286.6813公顷,小班数约50万个,开展全省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补充调查工作量巨大,如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除了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外,选择最优的调查方法尤其重要。通过上述比较分析,标准地实测法优点是调查精度高,缺点是调查速度慢,投入的工作量太大;目测法优点是操作简单、省时省力,缺点是调查精度低,只适用于局部小范围开展;角规样地实测法具有便捷易行,节省成本,调查精度适中的优点。分析结论为,角规样地实测法为山西省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补充调查最优调查方法。

参考文献

[1]武永明.森林经营方案的编制——以吴城种子园为例[J].山西林业科技,2017,46(3):45-47。

猜你喜欢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
电信管线资源管理系统在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数字化电网技术在电网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城市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规划的设计与实现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理论研究
森林资源及其保护
浅谈营林生产的重要性
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促进生态环境建设
如何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与措施研究
基于森林保护和森林资源开发利用的分析
可持续发展下的森林资源保护与管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