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痕迹

2020-09-22朱婧瑶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2020年25期
关键词:纸页扉页辞典

朱婧瑶

偶然在书架上翻到一本厚辞典,泛黄的纸页已有些生脆。整篇小小的宋体字如群蚁排衙,无从告知我辞典的来源。只是那扉页角落里的字,一笔一划写得认认真真,甚至透出点犹犹豫豫的歪斜,同小学生的字迹般生硬又可爱。

那是父亲的名字。

辞典是父亲少年时代的书。

我拿了过来,偷偷塞进自己的书柜,如获珍宝,逮着机会就拿出来翻看。孩子都喜欢热闹,我就偏爱苏轼与辛弃疾,崇敬那“左牵黄,右擎苍”的豪放,憧憬那“气吞万里如虎”的金戈铁马,向往那“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豁达潇酒。

一日午饭时,父亲忽问起:“之前书架上有本我小时候用过的辞典,这几日为何不见了?”我便告诉他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接着便与他大谈诗词。讲到婉约派,我毫不留情地评价其优柔寡断,凄凄惨惨的“无病呻吟”,让我厌烦。父亲的眼光变得有些黯淡,沉下脸埋头吃饭,筷子动得也慢了。

吃过饭,我回到房间。父亲一声不响地走进来,从我的书柜里拿出辞典。我担心地望着他,因为想起饭桌上自己的大言不惭,我有些愧疚。

父亲拉开椅子,在我旁边坐下来。书页在指尖下翻动,父亲的目光慢慢地游离、聚散。阳光洒进,镜片后的眼睛,折射出奇异的光芒。金色在书页间掠过,留下亘古不变的痕迹,又随着书页的翻动,再次被深深藏入黑暗之中。

父亲的眉头舒展开,眼睛也渐渐明亮了,闪烁出惊喜的光泽。他抬起头示意我过去,我便凑了上去。

“苏东坡虽是豪放派词人,但他的词多是婉约词呢。”

“不信!”

见我还倔强,父亲便捧起辞典翻开一页,一一念与我听。他的普通话很标准,如几乎不含杂质的纯净溪水,冰冷的理智驾驭于情感之上,却仍透出隐隐的愁绪。原来豪迈的词人,竟也有“十年生死两茫茫”的缠绵悱恻,也有“谁见幽人独往来”难以排解的寂寞,也有“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的诗情画意。

我真正地叹服了!

“豪放词,婉约词,都各有风姿,是古代诗词精华所留下的痕迹。”父亲在辞典上提笔勾划,有时还会折上一个角。这些痕迹我都一直保留着,让它们浸润那天深情的话语,浸润那天午后温暖的阳光。

从此,面对生活这一本打开的书,我也能冷静地寻找痕迹,观察并思索。身处山中,从不同的角度,所看到的风景都各有特色。风景如此,音乐如此,看人亦如此。也如读诗词,崇敬苏轼、辛弃疾豪放潇洒的同时,也感动于柳永的真诚、李清照的细腻。

感谢父亲为我上的这一课。前人留下的痕迹,或多或少都有艺术的美好。若能放下一些执念,不固守一隅,带着理性的态度去看待那些痕迹,或许能多些发现,让精神的辞典更为充实。

‖江苏省江阴市南菁高级中学实验学校‖指导教师:薛海荣

吉吉工作室

一本纸页泛黄的旧词典,无意中勾起了父子两代人的文化情缘,一场关于诗词的对话,串起了关于人生思索的心灵探讨。从几十年前父亲在那本词典的扉页角落一笔一划写下歪斜的名字开始,这种对诗词的钟情,对文化的热爱,就已经藏在骨子里缓缓流淌,直至在生活的潜移默化中传给了孩子。所以,血脉延续,孩子也那么喜爱这风雅的辞藻、灵秀的句式,也能在父親“眉头舒展,眼神明亮”的喜悦里,悟出“远近高低各不同”的经典之美。

这悠长的一课,从父亲的少年,上到了孩子的青春,文化的传承不露痕迹,却历久弥香。

【适用文题】传承;诗词之美;换个角度看风景……(小风)

猜你喜欢

纸页扉页辞典
易翔的诗
我读过这样一本书
应无所住
《猫的痴情辞典》
劳动最光荣
题乌江亭
对缪斯的诉求
一时之思
字典与词典
不必预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