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下的120急救队
2020-09-22
天气热了,心脑血管疾病病人增多,夜晚醉酒的人也多,工作量就更大了。紧张、忙碌、疲惫……这些都是120急救队员日常所经历的。回响在城市上空的120鸣笛声,为许多脆弱无助的病人带来了希望。
连日高温,穿行于大街小巷的120急救车有多忙?
8月17日,上海市医疗急救中心单日出车1316次,创历史新高。近日,记者跟随120急救车,体验上海市医疗急救中心工作人员辛苦而充实的一天。
接到任务,1分钟内出车
一辆救护车上的急救队员,通常由一名急救医生、一名急救员和一名驾驶员组成。接到任务后,急救队员需要在1分钟内出车,并立即打电话给病人家属,询问病人具体情况。
上午10时46分,上海市市医疗急救中心瑞金分站的急救医生王国良接到当天的第4趟任务:一个地下车库有人昏倒。
当急救队员赶到事发地,已经围了许多人,中间一个女性蜷缩在地上(如图),手指痉挛成鸡爪形,她呻吟着:“快救救我,我是不是中风了……”
急救队员一边检查一边安慰她:“没有,你这是太紧张,导致过度通气,慢点儿呼吸,让身体放松。”王国良用急救转运监护仪将她的心电图打印出来。
不一会儿,病人恢复神智,讲述发病经过。急救队员将她抬至救护车上,并为她输液。病人说:“我儿子还小,我要是中风了怎么办?”王国良一边安抚她没有中风,一边拿出笔填写院前急救病情交接单和病情告知书。
据悉,截至6月底,急救中心有393辆救护车及1133名工作人员,其中一线医生251人,但与每天工作量相比仍然吃紧。
急救员汪自文说:“天气热了,一方面,心脑血管疾病病人增多;另一方面,夜晚醉酒的也越来越多。工作量就更大了。”
人高马大,有时也不方便
很多人并不知道,120救护车主要有两种任务类型:急救组负责处理突发紧急情况,非急救组负责将提前一天预约的、康复出院的老人护送回家。一般情况下,非急救组一天会有八九单接送任务,其中五六单是没有电梯的房子,需要靠人力抬上去。
赶去接人的路上,急救员袁峰坐在车里,眼睛微闭打了一小会盹儿。车速一慢下来,袁峰便警觉地睁开眼睛,随即开始做准备工作。得知老太太骨折,他提前准备好红色“康能”(一种多功能急救气垫)。等把老太太抬上担架后,再用打气筒给“康能”充气。“打气后,里面会变硬一点,能起到固定作用。”
来到老人所住的19楼,大家傻眼了。由于老人家中堆着各种杂物,本就不宽的大门被堵得只能打开“半米宽”。
非急救组的3人决定让身材较高大的袁峰先进家门做接应,司机苏佶成和急救员王宏伟一左一右,每人提着担架的3个拎手,把骨折的老太太抬进门。
在进门那一刻,苏佶成和王宏伟侧身踮脚,一点点挤进去,眼睛时不时还要低头看着老人不要被夹到。先进门的袁峰一个箭步迎上去,帮忙护住老太太的头部。3人穿过狭窄过道,轻手轻脚将老太太抬到床上,这才舒了一口气。
“急救员大多人高马大,力气也大,但有时也不方便。”袁峰额头上有一个新鲜的伤口,双手手臂上也有好几处划痕。他轻描淡写地说:“前几天,抬一个老人时不小心弄破的。”原来,老人住的是年代已久的老房子,地板、楼梯都是木头的,狭小空间内还做了吊柜当碗橱,把老人安全放下后,他猛一抬头,撞到吊柜角,还流了血。简单处理后,袁峰又投入紧张的接送任务中。
病人紧张,担架上讲遗嘱
因为一直在烈日下暴晒,车门时开时关,救护车里的空调作用不明显。回到站点,急救队员才能享受片刻清凉。驾驶员刘赟瘫在沙发上看手机,没一会儿就抱着手机睡着了。睡了不过几分钟,电话再度响起。这次是一个病人来电称鼻子出血不止。
按照病人提供的住址信息,救护车来到一个老小区。
“医生,我不会脑溢血吧?”当这个60多岁的老人被抬上担架后,她抓住王国良的胳膊绝望地摇晃着,“我还有后事没交代,你一定要聽我说,帮我作见证……”
王国良反复安慰,告诉她没有脑溢血症状,应该只是鼻腔损伤。老人仍坚持要他听自己的遗嘱。王国良柔声道:“好的,我听着,帮你记着。”老人交代完家中房产分配事宜,一直悬着的手才肯放下来。
与大众的印象不同,急救队员接到的大多数病人,病情并不严重。
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普通人缺乏医学专业知识,无法判断病人真实情况。王国良笑道:“我们经常在电话里听到病人情况多么危急,比如已昏迷不醒、呼吸微弱等。一路跑过去,一看,没事!”
高温天的120,只要出车,就是一整天“连轴转”。就算闲下来,急救队员也没时间回到站点休息。
长期坐在救护车坚硬狭小的座椅上,最痛苦的是抬病人时需要弯着腰,一天下来腰酸背痛。就算偶有空闲时间,大家还有不少事要忙,比如检查救护车上药品是否齐全、氧气够不够、心电图电板电池是否充足等。每天任务结束后,急救队员脱下一次性橡皮手套,都能倒出汗水来。
紧张、忙碌、疲惫……这些都是120急救队员日常所经历的。回响在城市上空的120鸣笛声,为许多脆弱无助的病人带来了希望。
(《解放日报》202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