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不被人带到沟里去
2020-09-22
为什么正说是理,反说也是理,甚至乱说还是有理?不是因为其中有什么既定的因果关系和逻辑顺序,而是因为只要一段话有一种循序渐进的趋势,听起来就特别有道理。这时,说话的人甚至不需要给出事实根据,听话的人就会自动脑补。
无处不在的“滑坡谬误”
从小到大,我们常听很多人讲两种句式。每次听,都会隐隐觉得哪里不对,却又一时无法反驳。其一:“再这样下去,怎么得了?”其二:“如果大家都像你这样,那怎么得了?”
比如,你不爱收拾房间,其实也没多大事儿,可是架不住妈妈天天唠叨:“连个房间都整不清楚,你這样下去,以后什么事都做不成!如果大家都像你这样,那家里岂不成垃圾堆了?”像这种说法,你要怪她无事生非,可你确实也有不对的地方;你要说她小题大做,可人家说自己是以小见大。就算你拍着胸脯说“我不会这样下去的”,对方又凭什么信你?左说不对,右说也不对,这个特别容易把人带到沟里的逻辑陷阱,就叫“滑坡谬误”。
所谓“滑坡谬误”,就是对方看一件事不顺眼,可事情本身又找不出大问题,所以他就把这件事推向极端,来凸显其中的坏处。就像把你放在一个滑坡上,从后面一推,让你一下子滑到沟里,本来没事也变成有事。
回到刚才这个例子,你本来只是不喜欢收拾屋子,结果对方抛出一句“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于是你好像突然输掉了整个人生。
实际上,很多人在分析严肃的社会事件时,也会陷入这种“滑坡谬误”。社会上出点儿什么鸡毛蒜皮的事,都有一堆人跳出来说什么“长此以往,国将不国”,可是最后往往被证明是杞人忧天。
为什么会被带进沟里
为什么会出现“滑坡谬误”?这是因为人有一种本能——“秩序偏好”。也就是说,人们会特别喜欢谈趋势、谈走向,喜欢在变化与成长背后找出规律。因此,“循序渐进”往往会产生一种莫名的吸引力,以至于只要“看起来”是渐次延伸递进的关系,就会天然地具有一种说服力。
比如这段话:思想改变行动,行动改变习惯,习惯改变性格,性格改变命运。是不是很发人深省?可是你把它调换一个顺序再看:命运改变性格,性格改变习惯,习惯改变行动,行动改变思想。是不是同样也觉得头头是道?甚至你还可以试试把顺序打乱:习惯改变思想,思想改变性格,性格改变行动,行动改变命运。居然还是觉得有道理。
为什么正说是理,反说也是理,甚至乱说还是有理?不是因为其中有什么既定的因果关系和逻辑顺序,而是因为只要一段话有循序渐进的趋势,听起来就特别有道理。这时,说话的人甚至不需要给出事实根据,听话的人就会自动脑补。
因此,我们需要警惕,不然一不留神,就会被这种偏好带到沟里。比如,《礼记》中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你看这里面的趋势,环环相扣,步步为营,短短几句话,就描绘出了一整套从小到大、从内到外、从知识到德行、从个人求学到天下太平的流水线。
可是,这里的顺序关系,真的是必然的吗?一个人如果对“格物”没兴趣(比如一代大儒王阳明),他就势必“心不正”吗?当你想到这一层就会发现,其实这个链条不一定错,但它只是一种可能的预判而已。换句话说,“滑坡谬误”的结论不一定错,但是不具有必然性,所以不能当成严格的逻辑推导。
用好两招心智防身术
那么,我们该如何去应对这类谬误?在此提供两个思路:第一,回归效应;第二,集中议题。
什么是回归效应?要知道,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的事物变化是像波浪般围绕着一个正常值上下波动。所以,当你觉得有可能出现极端时,反而可能即将“回归正常值”。
比如,历史上,裙子的长短一直在起伏波动,甚至有人提出了“裙边理论”,认为这跟经济的波动成反比,也就是经济越好裙子越短,经济越差裙子越长。既然经济总有波动,那么裙子的长度也不至于一路短到底。姑且不论二者是否严格对应,至少此类现象都有一种“波动”的特征。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保守和自由主义的潮流经常是风水轮流转。但是千百年来,这世上的风气,也没真的“沉沦”到哪去。
再说“集中议题”。喜欢玩“滑坡谬误”的人,往往会把一个说不上好还是不好的事情推下滑坡,让它们一下跌进泥潭里,跟另外一些千夫所指、明显就不对的事绑定在一起。
所以这时一定不要上当,集中讨论原来的议题,别被带偏了。比如某大学曾发生过一个争议,当校园全面禁烟时,因为一些老教授多年的烟瘾实在戒不掉,所以学校打算在校园里开设吸烟专区。结果,这个专区引发了少数学生代表的质疑,他们对校方说:“如果因为有人想抽烟,学校就要设立吸烟区,那么还有人想喝酒,学校是不是也要为他们设立喝酒区?那还要不要设立麻将区、火锅区、嚼槟榔区?”碰到这种情况,就要把议题焦点紧紧锁定在“是否设立吸烟区”上,避免事情的焦点跑到其他地方。
总之,应对“滑坡谬误”有了“回归效应”与“集中议题”这两招心智防身术后,再去看类似的问题时,你的思路就会清楚多了。
(《视野》2020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