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课堂教学的困境与突围

2020-09-22郭振虎张秋珍李振东

内蒙古教育·综合版 2020年6期
关键词:中心老师课堂教学

郭振虎 张秋珍 李振东

世纪之初的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管理、课程评价、学习方式”六大改革目标。20年过去了,纵观我们的学校教育,究竟哪些目标已经实现,哪些目标还没有实现,总结经验教训,意义实在非同小可。六大改革目标中,研究探讨最多的是课程实施,而变化最不明显的也是课程实施。尽管我们一再倡导学习方式变革,但时至今日,我们常态课堂中仍有很多老师在沿用“复习回顾—新课导入—讲授新知—拓展巩固—课后练习”五段教学模式,其背后支撑的教学理念可想而知。课堂教学改革依然任重而道远。

当前常态课堂教学,仍然普遍存在两种主要倾向:

一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一讲到底,学生一听到底,这种老套的“满堂灌”,虽然早已遭到人们口诛笔伐,但多数教师积习难改,一不小心就故态复萌。

二是老师问,学生答。老师把启发式教学简单等同于课堂提问,课上一个问题接一个问题,把一“讲”到底变成了一“问”到底,“满堂灌”变成了“满堂问”。

这样的“家常课”要么把课堂讲“肿”了,要么把课堂问“碎”了,影响了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升,也阻挠了课堂教学方式的变革。

讲“肿”了的课堂,就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讲什么,学生就听什么,老师讲多少,学生就听多少,老师怎么讲学生就得怎么听的课堂。总之,老师是主动的,学生是被动的。所以,这种课堂就是典型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

问“碎”了的课堂,这种课堂具有很强的欺骗性,老师左一个问题,右一个问题,问张三一个问题,再问李四一个问题,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让人误以为老师问了,学生想了,这就是“启发式”教学了。在这样的课堂上,老师提出什么问题,学生就要思考什么问题,老师想让谁回答问题,就指名谁来回答问题,老师估计谁能把问题回答正确就提问谁,甚至,当学生回答不对或者回答不好的时候,老师还会代替学生说,“我知道,你是不是想这样这样说——”一旦老师提出的问题像拼图一样拼出了正确的答案,老师就可以长舒一口气,将教学推进到下一个环节。至于是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过关,到底还有谁不会,哪里不会,为什么不会,早已经不在老师的考虑之列了。

“满堂灌”也好,“满堂问”也罢,表现形式虽有区别,但老师总是扮演课堂的“主角”,是课堂话语权的掌控者,讲什么,怎么讲,问什么,谁来答,都由教师主宰。教师不但控制学生学习的进程和方法,甚至连学习的结果也要控制。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千方百計把学生的思路和答案拉到自己的思路和答案上来,老师不是在教学生,而是在“教教案”,是通过“讲”或者“问”来控制学生的思维。学生学什么,学生想什么,完全是被动的,只能揣测老师的想法,像老师一样来思考。因此,从本质上来看,这两种课堂都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师的“教”为中心。这样的教学细思极恐,因为,思维是一个人智力和创造力的基础,学生不能独立、自由地思考,学生的智力发展和创新能力提高就成了无本之木。我们说尽管老师的“教”很重要,但是,“杰出人才”绝对不是单纯地由老师“教”出来的,要想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离不开老师的“教”,但是更需要老师放手,解放学生才是大爱。

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不利于发展学生思维,那么,是不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有利于提高考试分数呢?答案也是否定的!

原因是教与学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主体之间的事情,真正的学习要发生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

第一是学习动机。只要学生不想学,即便老师讲得神采飞扬,那也是老师的自娱自乐,真正的学习也不会发生,如同我们可以把一匹马牵到河边,却不可能让一匹马喝水。

第二是经验建构。学生的知识不是老师传授的,而是学生将新知识与自身经验相结合,通过同化吸收、自我建构得来的。在“满堂灌”和“满堂问”的课堂上,学生只能在老师的“散射”中被动地去配合老师,凭侥幸获得一些碎片化的知识点,并且没有机会去应用和内化(比如讲给别人听),缺少了主动建构的过程。这样的知识再多,也是零散的,形不成知识系统,更谈不上灵活地去运用。这样教出来的学生在面对“题海”之外的题目时只能望洋兴叹。所以,“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即便用来应付考试,也极难做到以不变应万变。

从这个角度来分析,教师并非知识的搬运工,而学生也不是会动的书橱,说“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是浪费师生时间和生命的负效课堂一点都不为过!因为真正的学习并没有在这样的课堂上发生。

既然“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弊端这么多,老师们为什么还乐此不疲呢?

根源之一是经验的流弊,我们老师就是在专制的课堂上成长起来的,我们缺乏对课堂民主的认知,老师今天的教学很大程度上是在复制自己的学生时代的课堂,老师手里拿的是一张过期的船票。

根源之二是认识上的误区,大家以为教师教了,就等于学生学了,学生学了,就等于学生学会了,学生学会了,就等于学生会学了。这是一个严重的误区,课堂改革就是要走出这样的误区,从“教师为中心”走向“学生为中心”,即回归启发式教学。

启发式教学就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这不仅仅是教学改革的世界观,也是教学改革的方法论。早在2500年以前,孔子是启发式教学原则最早的发现者和践行者,“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言简意赅,高屋建瓴。所谓“愤”就是心里想弄明白而又弄不明白的状态,所谓“悱”就是嘴里想说清楚而又说不清楚的样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告诫我们启发式教学是在学生有了“愤”“悱”的状态时才能去启发,在学生没有“愤”“悱”的时候就不要去启发。为什么要这样做呢?王夫之也曾经说过:“教若不愤而启,不悱而发”,其结果必定是“喋喋然徒劳无益也”。其实,早在孔子时代,他还提出来了“教学相长”的原则,怎么理解?不是说教师和学生之间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就是“教学相长”,而是说“学生在教别人的时候,也会同时促使和促进自己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学生自己的教的行为和自己的学的行为可以相互促进。”所以,“以学生为中心”就是要提倡启发式教学,先让学生暴露他们的“愤”和“悱”,制造学生的认知冲突和矛盾,那就首先要诱导学生尝试独立自学。

学生先学,必然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恰恰为学生暴露许许多多的“愤”和“悱”创造了可能,老师也会因此发现教学的起点。而此时,老师没有三头六臂,也不会七十二变,分身乏术怎么办?孔子早就为我们找到了破解之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记》中也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说的都是同伴之间合作学习、相互学习的优势,诚然,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表达、沟通、分享、倾听、包容、妥协、创新等素养也得到了锻炼和提升,培养的是学生在复杂情境中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学生为中心”就是相信学生,依靠学生,鼓励学生,帮助学生交流互学。

课堂教学的实践表明,学生通过合作与互助,某些问题是能够解决的,即张三同学不会的问题,恰好李四同学会,而某些问题则可以通过相互协同加以解决,即张三同学不会李四同学也不会的问题,他们在相互的切磋、激励、启发中一步步得到解决。当然,仍然会有一些共性的问题不能解决,怎么办?“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老师该出手时就出手。课堂上,老师既要敢于退到幕后,也要善于走向台前,“以学生为中心”离不开教师关键时机的点拨助学,既能够直接帮助学生解疑答惑,也能在倾听过程中发现学生的独特性和创造性,再相机地把学习引向深入。

《论语》中说“学而不思则罔”,意思是说只学习而不去思考就会越学越糊涂。学思结合,才能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以学生为中心”,就要教会学生反思悟学。

当我们从研究教材教法,走向研究教学模式的时候,我们发现“五环五学课堂”是我们课堂突围的有力武器。

这一模式的基本流程:独立自学—交流互学—点拨助学—反思悟学—达标验学。每个环节的设计意图及其操作要领见下图:

这一模式能引领我们的课堂从“知识本位”的“被动学习”,走向“学生本位”的“能动学习”。

我们再来看看国内外那些比较成功的教学模式:

通过此表不难发现,无论教学模式如何表达,教育内在的本质是不变的,最终都要回到教育的原点——学生,从研究學生怎么学的角度来研究教师如何教。“五环五学”增加了“达标验学”的环节,强调了教师在课堂上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通过效果诊断,不断改进教师教的思路和教的行为。

我们今天的教育,是要培养二三十年后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那时的社会是一个更加智能化的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必须具备与时代相适应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要实现这样的目标,今天的课堂必须实现由“专制”向“民主”的突围,由“知识本位”向“学生本位”的突围,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通过学习方式变革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这是一个时代的命题,我们别无选择!

猜你喜欢

中心老师课堂教学
剪掉和中心无关的
在打造“两个中心”中彰显统战担当作为
别让托养中心成“死亡中心”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六·一放假么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