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技开拓道路交通“未来之路”
2020-09-22
高质量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支撑。对道路交通而言,科技就是促其不断迎来关键一跃的关键因素。
从历史走来,向未来奔去。回眸人类交通发展史,从滚木时代、人力和畜力车时代,到现代道路交通的蒸汽阶段、内燃阶段、电气阶段、自动化阶段,在科技发展驱动下,这是一条在量变中加速实现质变的上扬曲线,也是人类对科技与交通关系的认知在螺旋式上升中愈加深刻的过程。当前,摆在我们眼前的课题,就是更主动更深度地拥抱科技、用好科技,为实现“路畅人平安”提供更大助力。
科技已经让我国道路交通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改变。依托信息建设,全国各大中城市基本已经建成现代化道路交通管理体系,集基础信息采集、交通信号控制、指挥疏导、应急处置等于一体,管理模式日益从粗放式转向精细化,智能监控、自动引导、交通违法智能审核等技术推陈出新,推动道路资源利用率和事故预防处置能力、便民服务能力均大幅提升。又如,近年来,公安部交管局指导各地交管部门联合高德地图推出“温暖回家路”服务,用“网络+大数据”助力群众过年返乡。一些地方创新推出的疲劳驾驶预警系统、道路让行安全警示系统等应用,也显现出良好效果。简而言之,在科技视野下,交通安全和通行效率这一看似矛盾的两面,正在达到更高水平的平衡与统一。
科技也在不断拓宽我们对未来道路交通的想象空间。不少业内人士提出,智能化和智慧化是我国道路交通发展方向。当前,运用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着力提高感知、分析、预测、控制等能力,正在促进道路交通体系及相关产业转型升级。随着具备“神经网络”和“大脑”的智能交通综合体逐步建设成型,出行者、车辆、道路及设施、管理系统等各类主体将通过数据信息普遍联接,在相互映射、协同交互中促成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的深度融合。对于广大交通参与者来说,将能够享受到个性化、可订制的出行服务和更安全舒适的出行环境,体会“科技让生活更美好”的魅力。
以科技开拓未来,必须立足国情着眼长远。新科技的应用既要有前沿意识,紧盯最新动向,超前谋划布局,努力让我国道路交通发展“弯道超车”,从跟跑、并跑到领跑;也要有“兼容”意识,考虑到我国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道路交通状况不尽相同,在转型换代的过渡期,智能车辆、智能设施要向下兼容非智能车辆和设施,使之在道路交通体系中互嵌互补、平顺过渡。当前,在各地智慧城市建设提速升级的背景下,要进一步将智慧交通建设与城市定位、经济发展、环境、健康、安全等统筹兼顾,在智慧城市整体解决方案中协调推进。
以科技开拓未来,必须更加注重规则之治。科技是把双刃剑,要最大程度发挥其正效应、降低其负作用,规则和制度是最有力的抓手。以无人驾驶为例,其广阔的发展前景已在眼前,但技术尚未成熟,可能会带来的问题无法预知。因此,需要建立完善法律制度及规范标准,为无人驾驶等新业态预留充分的发展空间,并将安全风险控制在红线以下,随着技术进步逐步放开,做到积极而审慎。同时,也要注重以科技促进法律制度的实施,例如以感知、遥控等技术助力非现场执法,利用5G时代的移动互联网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提高安全管理和便民服务水平。
以科技开拓未来,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在道路交通体系中,人是最核心的要素,也是最终极的考量。一方面,科技要服务人,以生命安全得到更好的保障為前提,不断优化人民群众的出行体验。另一方面,科技也要塑造人。研究显示,依托大数据挖掘和智能分析,为特定驾驶人提供实时辅助、精准干预,对其安全理念和良好驾驶习惯的培养效果已在显现。未来,应当继续加大这方面的科技应用,让人在与科技的交互协同中提升交通文明意识,涵养安全守法的出行习惯以及健康绿色的生活方式,从而推动全民交通文明素质整体提高,道路交通的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