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21年中考议论文阅读训练两篇

2020-09-22刘腾辉

读写月报(初中版) 2020年8期
关键词:包袱电视节目学会

刘腾辉

【文本一】

懂得放下是一种人生智慧

徐连生

①有人说:“人生像一只皮箱,需要用时提起,不用时就把它放下。应放下的时候却不放下,就像拖着沉重的行李,无法自在。”这段话讲得精辟。人生总有谢幕时,一个人即使拥有再多财富、再大名望,最终都得放下。有时候,人生不一定要做“加法”,不妨做一些放下的“减法”。

②_________。“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人一辈子不可能不说错话、做错事,对过去的事情不要耿耿于怀,甚至揪着别人的“小辫子”不放。做人,有时该淡忘的要淡忘,该放下的要放下。学会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别人,哪怕是曾经伤害过你的人,也要以宽广的胸怀接纳他。做人应始终保持一颗感恩之心,记得别人曾经对你的好,多看别人的优点长处,能够容人容事,这样才能与他人和谐相处,提升自己的修养境界。

③把失败放下,学会总结教训。“胜败乃兵家常事”。人生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一定会有曲折和险滩,成功、失敗本是人生常态,失败了不可怕,可怕的是从此被击倒站不起来。坚定的信念比黄金还珍贵。失败也是人生的一笔宝贵财富,我们应学会在失败中总结教训、摸索成功的规律。某种意义上说,失败是走向成功的开端。有时候失败离成功只有一步之遥,只有经历过无数次失败的人,才有可能到达成功的彼岸。坚信自己,只要努力拼搏了,即便失败了也不必遗憾,要知道该是你的别人抢不去,不该是你的你也争不来。

④把压力放下,学会释放自己。“井无压力不出油,人无压力轻飘飘。”适度的压力有利于挖掘内在潜力,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但如果压力过大,自我要求过高,整天心事重重,往往会事与愿违、适得其反。赛场上,许多曾经的冠军发挥失常,输掉比赛,多是因为给自己的压力太大,背上了想赢怕输的心理包袱,最终就真的输了比赛。我们每个人,当家庭、工作遇到压力的时候,应保持一个平和的心态,学会释放情绪,得之泰然,失之坦然,切不可自己吓倒自己、自己击垮自己。

⑤把烦恼放下,学会轻装前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情感世界,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对家庭和工作中遇到的烦恼,我们需要正确看待、客观分析,切不可一遇事就急火攻心、六神无主,甚至情绪失控,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有些烦恼、包袱是自找的,该放下时一定要放下,没必要把什么包袱都往自己身上扛。困难面前要有乐观和达观的心态,如同在沙漠中行走的人看到半瓶水,乐观的人会说还剩下半瓶水呢,悲观的人会说只剩下半瓶水了。心态决定状态。思想上的包袱如果过重,工作上就很难轻装上阵、干出成绩。只有当我们放平心态,卸下包袱时,才能享受到人生奋斗的乐趣。

【阅读训练】

1.文章是围绕什么观点展开论述的?

答:_________

2.根据语境,在第②段的横线处写出分论点。

答:_________

3.请为第③段补充一个事实论据。

答:_________

4.第④段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答:_________

5.你认为人生还有哪些“包袱”可以卸下?仿照第⑤段的段首句再写一句。

答:_________

【文本二】

文化有自信荧屏多清流

曹玲娟

央视《出彩中国人》第三季的舞台上,出现了一群平均年龄超过72岁的老人。这些来自清华大学上海校友会艺术团的老人中,有新中国第一代大飞机的副总设计师,有将一生奉献给大漠戈壁核试验基地的将军,有各个领域的专家和高级工程师。他们在最美好的青春年华奔赴祖国各地。当他们唱起《我爱你中国》时,感动了无数人。

最近,电视节目中类似的感人画面越来越多。在刚刚结束的上海电视节现场,有人将这种荧屏现象概括为“公益元素多起来,文化类节目热起来”。越来越多的镜头正在对准正能量、生活当中的真善美,荧屏清流处处,汇聚成一番崭新气象。

的确是新气象。曾有一段时间,荧屏一度流行对观众喜好的简化、志趣的矮化,陷入“既不攀登正能量的高峰,又不触碰负能量的底线”的尴尬。

这背后,究竟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直接原因,是政策有意识的引领。凝聚价值观,是传播媒介的天然使命。对于电视节目而言,除了要迎合观众的趣味,也要引导观众的审美。而引导审美最重要的前提,是要有美的内容能够提供给观众。应当肯定,在这一方面,相关主管部门不但没有缺位,而且出台了各种行之有效的政策予以主动引领,比如要求卫视节目结构中有30%的公益类节目等,从制度角度保障荧屏内容构成的健康合理有序。

也不能忽视各个节目制作方的主动追求。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节目制作方认识到,一味追求一时的简单娱乐,无法给人留下回味的甘甜,长此以往,也无法获得观众发自内心的认同。如同简单搞笑永远不能取代高级幽默,随着电视节目制作水平的进步,自然会有越来越多基础较好的电视节目展开更高层次的追求,探索更深远的影响力。

当然,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在于观众自身。从《见字如面》到《中国诗词大会》,从《朗读者》到《诗书中华》,这些以往的深夜节目为什么能够热起来、火起来?最主要的还在于观众的支持。越来越多的观众开始体会到,这些节目契合我们中国人自己的审美追求。无论是《诗词大会》中的飞花令,还是《诗书中华》中的曲水流觞的舞美设计,都是植根于中国人细胞中最深远的记忆。而这些记忆的复苏,正是我们中国人寻根溯源、追寻自身文化精粹的真实映照。

在这个波澜壮阔的时代,我们每一个人都开始有了越来越多的文化自信。有人说,中国不乏生动的故事,关键要有讲好故事的能力;中国不乏史诗般的实践,关键是要有创作史诗的雄心。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正有着空前活跃的经济活动、空前频繁的文化嬗变,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寻找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核,以及中国人今日骄傲自信的现实逻辑?

猜你喜欢

包袱电视节目学会
空包袱
学会分享
莫让批改作业成为你的“包袱”
周日广播电视
周五广播电视
周三广播电视
电视节目
学会分享
学会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