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信息技术在音乐课堂中的运用

2020-09-21冯春雁

教育信息化论坛 2020年6期
关键词:音乐课堂教学信息技术

冯春雁

摘要: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在21世纪信息化的今天,传统的音乐课堂教学模式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进一步改革和完善音乐课堂教学已势在必行、迫在眉睫。随着素质教育在常规教学中的不断深入,多媒体技术作为一个全新的教育手段出现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它突破了传统教学在时间、空间上的限制,大大开阔了学生的音乐视野,成为辅助音乐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信息技术;音乐课堂教学;整合与运用

在信息化时代,传统的音乐课堂教学模式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进一步改革和完善音乐课堂教学已势在必行、迫在眉睫。学生需要更新的授课方式,需要身临其境地全方位学习音乐。对学生来说,音乐教育的魅力并不在于音乐知识、技巧的学习,而是表现在启迪、唤醒、感染、净化、陶冶和激励等教育效应上。

随着素质教育在常规教学中的不断深入,多媒体技术作为一个全新的教育手段,正出现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它突破了传统教学在时间、空间上的限制,大大开阔了学生的音乐视野,通过生动形象的画面、言简意赅的解说、悦耳动听的音乐,使学习内容变枯燥为形象,图文、音视栩栩如生,使学生身临其境,大大激发了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所以,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音乐课堂教学的方法应运而生。运用現代教育技术辅助音乐课堂教学是从教材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心理特征、生活实际,恰当地把传统教学手段和电化教学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服务于教学目标,以期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一、利用信息技术创设音乐情境,引领学生积极参与

如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创设能促进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教学情境?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我们越来越认识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打开音乐圣殿的金钥匙。音乐课应利用信息技术努力创设形象逼真、色彩鲜艳、动静结合的教学情境,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参与的主动性。营造和谐的氛围,是创设积极参与的教学情境的前提;真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是创设积极参与的教学情境的重点;让每个学生都能有所收获,是创设积极参与的教学情境的目标。

(一)通过逼真的音响效果,为学生创设生动的听觉情境

处于视听世界,与现代媒体接触日益频繁的学生,已不再满足于“黑板+粉笔+书本”的传统教学模式,因为传统教育技术不具备形声性的特点,不能引起学生足够的学习音乐的兴趣,也难以使学生产生情感的共鸣。而采用信息技术不但能制作出丰富多彩的音响效果,更能使虚幻的音乐形象具体化,弥补过去音乐教学中看不见、摸不着的缺陷。如在执教人音版小学音乐第四册第三课《共产儿童团歌》一课时,为了使学生身临其境地走近战争年代,我在课件中设计了逼真的枪炮声音效,一上课就用枪炮声吸引住孩子,让他们身临其境地去听、去想、去模仿……有了背景的铺垫,我在称呼上也进行了大胆的改变,我成了“司令”,孩子们成了“小炮手”“射击手”“儿童团员”……这样,一下子贴近了当时的时代背景,抓住了孩子们的心。这看似一个简单的环节,但如果脱离了信息技术而简单地通过语言来渲染,无论如何也达不到这样的教学效果。

将信息技术制作的逼真音响运用到低年级的节奏教学也十分生动有效,下表列举出几种:

(二)通过形象的影像资料,为学生创设生动的视觉情境

例如,过去在欣赏《牧童短笛》这首钢琴曲时,教师对乐曲的背景知识、曲式结构和旋律特点等的讲解与乐曲的欣赏不能同步进行,破坏了学生欣赏音乐的注意力。即使教师介绍一段播放一段,介绍与欣赏同步,但音乐作品本身被肢解得支离破碎,影响学生对音乐形象的想象,削弱了其艺术魅力。这种教学很容易产生与音乐相悖的现象,而利用多媒体就能使音乐作品塑造的艺术形象更加鲜明。我在课件设置上,在简介乐曲内容时,播放制作好的多媒体课件。在悠扬的乐曲声中,依次出现一幅幅淡淡的水墨画,一个牧童骑在牛背上悠闲地吹笛子,以及在草地上、溪水边快乐嬉戏的情景。事先制作好的提示性文字资料也同步显示在屏幕上。这样多机并用,给学生提供了视觉和听觉方面的刺激,把乐曲欣赏环境变成画面与声音交相呼应的宽松的学习场景,音乐形象被生动地展现出来,使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三)创设情景,更好地渗透德育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应常抓不懈地贯彻于各科教学中。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上做出重要指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音乐课在传播音乐知识、培养音乐鉴赏能力的同时,也应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过去的教学往往只注重学生知识和技巧的培养,忽视了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或者说,虽有所强调,但教学方法和形式老套单一,使得德育游离于学科教学、课堂教学之外,显得力不从心。那么,如何使教材中丰富的教育内容体现出来,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呢?在音乐教学中,如果仅以空洞机械的说教形式强硬灌输,从书本到黑板,由理论到理论,即使是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场面,也会显得空乏和苍白,以致学生对音乐课缺乏应有的热情。而充分利用多媒体声、形、光、色的优势,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就能使德育内容生动活泼,使学生在感受音乐、走进音乐的同时,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来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德育。

二、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效率,充实课堂容量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能够使用操作的工具枯燥、单一,只有黑板、粉笔、钢琴、录音机这几种。因为无法将生动形象的音乐教学内容立体地展现出来,不能满足紧随时代发展的学生的欣赏要求,故而不能全方位地吸引学生的兴趣。而使用信息技术中的多媒体,教师可以在课前精心准备为本课服务的全方位的内容,包括文本、图片、动态资料、数据资讯、图象,再制成课件,课堂上按照教学程序得心应手地把所需资料呈现在投影仪上,既节省了课堂板书时间,又避免了学生注意力的分散,增加了课时容量,提高了课堂效率。

例如,我在执教人音版小学音乐第四册第二课《草原》时,运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让学生观看蒙古族地区的人物风情图片,领略蒙古民族的服饰美、舞蹈美、音乐美,从直观的角度让学生认识蒙古,对蒙古有初步的了解。通过聆听并感受蒙古族音调的特点,观看画面上蒙古少女的动情演唱,拨动了学生心弦。接着,我再来教唱歌曲《草原上》,带领学生感受蒙古族音乐特有的风格,使学生全身心地融入音乐作品中,得到美的享受。

一群可爱的小青蛙在绿色的田野里尽情地唱歌、跳舞,生动而活泼。无边的夜色渐渐地降临在茫茫的田野上。这时天下起了蒙蒙细雨,然而,小青蛙们却仍在愉快地玩耍。雨越下越大,还夹着狂风。小青蛙并没有被暴风雨吓倒,它们时而游入水中,时而蹦上田埂,玩得更加起劲儿了……雨过天晴,那薄薄的云雾笼罩着大地,渐渐地,云雾散开了,一声鸡叫划破长空。大地苏醒了,青蛙们终于战胜了狂风暴雨的袭击,又开始欢唱起来。它们又跳又唱,把喜悦的歌声传遍了四面八方。随着乐声渐弱,小青蛙们远去了,但依然在歌唱、欢舞……

学生在欣赏乐曲的同时欣赏着生动有趣的画面,仿佛置身于故事情节之中,这说明课件“音画同步”的优势,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总之,实践使我深刻地认识到多媒体技术与音乐课教学的有机结合,能够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二者的合理结合正在孕育出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在音乐教学中还将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其技术的先进性、优越性、智能化将得到充分的体现。但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多媒体教学只是一种技术辅助手段,不可能完全取代传统的教学手段,归根结底,二者都必须与课堂教学规律及特点相适应。只要我们潜心学习、不断完善,现代教育技术一定可以发挥它前所未有的功能,产生更好的课堂效应!

(责任编辑:韩晓洁)

猜你喜欢

音乐课堂教学信息技术
浙江天正思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以信息技术促进学生的美术理解与表现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提高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教育信息化技术应用的探讨
高中音乐课堂教学中如何体现音乐教学理念
高校音乐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问题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