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机关公共关系形象塑造研究
2020-09-21林博川
摘要:19 世纪末,英国学者Robert Peel在借鉴英国警方警察公共关系建设经验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警察公共关系的理念。本文将列举美国、香港这两者的警察机关公共关系管理手段与案例,对其进行分析对比;并结合内地社会特色与政治特点,对中国大陆的警察机关的公共关系形象维护手段提出建议。
警察机关作为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秩序,具有武装性质的国家治安行政机关,是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各国政府均有设立。在中国大陆,警察机关被称为人民公安机关或人民警察机关,在其他国家地区称警察厅、警视厅等。
19 世纪末,英国学者Robert Peel在借鉴英国警方警察公共关系建设经验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警察公共关系的理念,即“警察是公众,公众也是警察”[1],警察组织应与社会公众和组织以多种方式合作以保护公民权利,满足公众需求,并获取公民的信任与支持。基于公共关系的构成要素:社会组织、传播、公众,警察公共关系的要素为:警察机关(主体)、公众(客体)、传播沟通(手段)。
当今社会,世界范围内始终存在各种冲突,公共安全事件不断发生。除了建立完善的警察公共关系危机预警与处理机制,警察机关的形象维护与塑造也是警察公共关系管理的重要内容。
本文将列举美国、中国香港两地警察机关公共关系管理手段与案例,对其进行对比分析。基于两者之间警察系统的差异,本文所举案例主体包括治安警察及有近似功能职责的武装队伍。
一、美国、中国香港警察机关公共关系形象塑造概述
美国警察系统规模庞大,结构复杂,主要有联邦警察、州警察、市县警察三级。香港警察名为香港警务队,隶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保安局。
(一)美国警察机关公共关系形象塑造
上世纪,虽然美国警察公共关系建设始终都在进行,然仅仅局限于宣传,而忽略了最为核心的警务工作改善[2]。 60年代,美国国内掀起“反文化”运动,而期间美国警察的过度执法现象使得警察形象变得极度负面。除此之外,美国警察机关的复杂性使得其在保障公民安全与维护社会治安时难以满足民众的需求。针对上述情况,美国各级警察机关都开始制定自己的公共关系形象改善计划。
1994年,美国联邦政府设立社区警务工作办公室(COPS),其任务是推进全国各地的社区的美国警方开展警民沟通,深入社区了解警务情况,促进警民关系。警察部门也与各类民间组织建立合作关系,如起源于殖民时代的“邻里守望组织”经改造后就成为辅助执法的重要组织。这就形成了全社会参与治安治理、预防犯罪的局面。同时通过社区学校,开展社区教育,如“公民警校”[3]就在教育公民,使社区居民能够更好的理解与支持警察工作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美国警察形象的树立依托于强有力的公共关系宣传与治安工作管理,然美国内部存在的社会问题所导致的社会动荡才是警察机关与民众之间冲突的根本原因,不解决社会矛盾,美国警队在面对暴力对抗时也只能愈加武装化,进而继续加大警民之间的撕裂。
(二)香港警察机关公共关系形象塑造
香港警队成立于1844年的港英时期,在统治前期,除了面对抢劫、绑架等一般治安问题,也要镇压香港华人频繁的暴力斗争,这个时期的警民关系主要表现为被殖民者反对被殖民者的关系。警民关系自然不佳。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香港掀起了反殖民运动,迫于社会压力,港英政府在出让政治权力的同时,也开始重视警察公共关系建设。1968年,香港警察公共关系科建立。
香港警察公共关系科下辖设有“小区关系课”与“新闻及宣传课”。小区关系课的职能类似于美国的社区关系建设,新闻宣传课则主要负责传媒,通过海报、宣传短片等展现警队工作,以营造正面的警察形象。另外,1974年香港政府成立独立于警队的廉政公署,用于调查警队贪污腐败现象。至今,香港警队仍然是全球最廉洁的警队之一,这对提升警队公信力起到了十分積极的作用。在网络新媒体方面,香港警队也陆续推出“香港警队流动应用程序”“香港警队YouTube频道”等新媒体宣传途径[4]。
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后,虽然城市治安日趋改善,黑帮等问题也得到了解决,但自2015年占中以来,社会骚乱频发、暴力游行现象剧增。香港警察机关的形象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三)分析与总结
美国警察机关与香港警队都是历史悠久的队伍,两者在警察公共关系形象建设方面都有着丰富的经验。面对社会上的矛盾与冲突,警察机关在维稳过程中是政府与民众之间首当其冲的官方组织,受到的批判也最多。可以说,香港与美国警察机关公共关系部门都是因此建立的。警察公关过程的核心,便是警察与公众关系的建设。香港与美国警察机关都十分注重基层组织的建设,通过基层组织,能够更加精细的传递警察形象,收集民意。但警察机关的本质属性依旧是对内的国家暴力机关,警察机关公共关系的塑造建设仅仅通过宣传是远远不够的。
二、近期美国、中国香港警察机关公关形象危机处理案例
正如上文所提,美国与香港警察的公共形象都面临着新的挑战,社会撕裂之下不同的人们对警察也有着截然不同的态度。美国愈演愈烈的种族与阶级问题引发的抗议游行。而香港问题则更为复杂,经济形势下降、阶级固化,社会上积蓄了大量的不满情绪;同时,一国两制下的香港政治环境错综复杂,不满情绪很快就被导向香港政府以及中国大陆。
(一)疫情期间“I cant breath”暴力执法事件导致的警察形象危机
5月25日,美国明尼苏达州,一名黑人被白人警察用膝盖顶住脖子制服在地,这名黑人在被送往医院后不治身亡,此事在美国引起舆论的强烈抗议。由于涉及种族歧视问题,再加上美国政府对疫情处理不力,民众失业积蓄了大量不满情绪,美国各州爆发了多起“Black Lives Matter”游行抗议。游行冲突不断激化,一度演变为打砸抢的暴力事件。
抗议者认为警察在执法时对待不同族裔的不同态度涉及种族歧视,警察更是镇压游行人群的主要机关,于是提出了“停止给警察拨款”的口号,甚至上升到了质疑美国存在合法性的地步,警察形象受到了空前的负面影响与质疑。警民冲突也是这次种族冲突的主要内容之一。
因此,美国各界稳定形势的手段,同样也是恢复警察正面形象、缓和警民关系的方式。
1.迅速处理涉事人员,进行公检起诉
跪杀警察的当事者以及在场的其他三名警察,都在第一时间被当局开除,逮捕控制,并于6月4日进行了第一次庭审,满足了一部分抗议者的诉求。6月8日,美国明尼阿波斯里市议会投票通过解散本市警察局的议案,承诺将重建当地的公共安全系统。
2.政治人物下跪默哀,弱化警民冲突
虽然许多游行抗议者将矛头指向了警察,但警察的合法性是伴随着国家政权而天然具有的。引发游行抗议的根本问题并不是警察机关的存在,而是其社会上固有的种族歧视问题。在警察之中也不乏支持抗议者合理述求的人群,抗议持续一周以来,美国多地,包括洛杉矶、奥兰多等区市,都出现了警察或市政人员下跪,加入抗议队伍的情形。这一行为受到了多数抗议者的欢迎,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警民冲突。
3.污名化抗议群体,为警察执法铺垫
诚然,抗议群体之中不乏趁机作乱的投机分子,但抗议的本质诉求依旧是种族平等,并不会因为少数暴力分子而发生质的改变。而特朗普当局第一时间便将抗议群众称为暴徒,或是称抗议活动受到了外国势力的控制。6月1日,特朗普在推特上公开表示:美国将认定极左翼激进势力ANTIFA为恐怖组织。对抗议群众的污名化迎合了右翼支持者以及白人种族主义者的心理,并重新树立了警察执法的合法性。但其作用却是建立在社会割裂的代价上的。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5月25日以来的游行抗议是近几年规模最大影响最远的抗议活动,但这一活动仍然难以从根本上解决社会问题。警民冲突只是美国社会冲突的一种表现罢了。
(二)2019年修例风波引发的污名化警察现象
2019年爆发的修例风波是香港回归祖国后遇到的最严峻的政治局面。社会骚乱与暴力事件频繁发生,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怀念原本平安繁荣的香港。而在警方维护秩序的过程中,大批攻击警察、黑白颠倒的舆论开始兴起。
香港警队作为反中乱港势力的“眼中钉”,在媒体与舆论攻击下成了众矢之的。香港警队的动作也往往会被媒体刻意放大、抹黑,导致执法过程束手束脚,无法有效制止骚乱。香港警队的公共关系形象维护重点是在长期的社会乱象中扭转警队形象。
1.克制执法,用事实消灭谣言
相比于美国警方的维稳行动,香港警方表现的更为克制,执法程序与手段方式也依据现有法律法规。一年以来被无中生有制造出来的谣言也逐渐不攻自破,2020年5月
15日,香港监警会发布“修例风波”调查报告,还原了风波以来的六个关键事实:7?21元朗事件,8?31台子站事等均系谣言。调查结果使得香港警方蒙受近一年的不白之冤得以洗雪。
2.把握撑警方的信任与支持
虽然香港本土的社会舆论与媒体存在着大量抹黑港警的现象,但也不乏支持警方的团体。如香港民间团体——“保卫香港运动”“守护香港大联盟”都是亲建制,撑警的一方。热爱和平安定的市民集会撑警不仅仅是扭转舆论环境的中坚力量,也能给予警察心灵以力量。
3.传递正面形象,获取外部环境支持
香港局势在国际上获得多方关注,然而许多外媒对香港警方进行了极其片面的报道。获得国际与大陆的支持同样是香港警队形象维护的重要途径。香港本土媒体向外传播警队正面形象:《亚洲周刊》将“香港警察”评为“二零一九年度风云人物”;同时,内地报刊杂志与主流舆论也在支持香港警方:2019年世警会,香港警队入场时获得了在场观众的起立鼓掌致敬。
与美国不同的是,香港警方在香港舆论中虽有负面声音,但却受到大陆民众的广泛支持。香港乱象不仅仅是其自身原因外,同时也是中美冲突的延伸。乱港势力不可能永远在香港作乱,警队形象的维护也同样不在于一朝一夕,这一现状也不是简单的公关手段就能改变的。
三、对中国大陆警察机关公共关系形象维护的启示
中國大陆的警察形象在人们的心目中始终是较为正面的,基于前文内容,我认为中国大陆的警察机关公共关系形象维护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合理合法行使执法权力
公安部门作为国务院直属下辖部门,拥有极大的权力与影响力。在维护社会治安的过程中,不能滥用权力,合理合法符合程序的同时,也要讲究一定的人情味,杜绝暴力执法,以减少社会负面评价。
(二)善于运用新媒体,拉近警民距离
新媒体时代下民众对警察机关了解途径不再局限于传统媒体;同时,媒体输出内容也不应仅仅是单纯的普法内容输出,而应采取多种多样的创新形式,如以小剧场形式爆笑演绎剧情的“四平警事”,依靠颜值与才华的“警花说”,都在网络上具有一定知名度。新媒体时代给警察公共关系管理带来了新的机遇,为拉近了警民关系,达到普法目的,提供了新的手段。
(三)保障社会稳定,减少警民冲突
香港与美国的社会矛盾引发的警民冲突所带来的警示是深刻的。警察在维护社会治安,打击侵害群众利益,损害社会治安的行为时,其正当性是毋庸置疑的。但执法目标一旦涉及到普通群体的利益,如拆迁等,往往会带来社会撕裂与争论。在这一情况下,保障警民关系的关键并不在于警方如何做,而在于经济的建设与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构建。
参考文献:
[1]陈岳铸.新媒体在警察公共关系传播中的运用——以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警察公共关系为例[C].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2015第一届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论文集.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2015:381.
[2]佟志伟.美国警察公共关系建设的历程、特点与启示[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6(02):31-36.
[3]崔海英.美国的公民警校及对我国的启示[J].公安教育,2012(10):73-77.
[4]柯健.香港警察公共关系建设新动向及其借鉴意义[J].广州市公安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24(03):21-24.
(作者单位:林博川,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