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是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关系的一种视觉呈现
2020-09-21侯向平
回顾从猿到人的进化史,如同其他动物、生物或植物那样,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类是地球这个自然界的一部分。对于先后存在的次序上,马克思主张,自然是先于人的客观存在。不仅如此,在自然界的视角下,人只是一种存在物。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强调,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人作为自然存在物,而且作为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
作为自然存在物,人是依靠自然而生存的,如果忽视或否认这点,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就无从谈起。马克思指出,作为自然存在物,人类若想满足自身存在和发展的需要,必须依靠或受限于自然环境、自然对象以及自身之自然的影响和制约,人在自然面前是受制约、受限制的存在。他说:“人作为自然的、肉体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同动植物一样,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
以下从人与自然规律、人与自然及劳动和人与自然之间相互影响关系及其表现等三个方面关系进行分析:
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中国古代科学家根据天气季节、气候变化的自然现象,将每年概括出了24个节气,至今延用的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说明了国人目前的生活节奏随着大自然的周期性的变化而自我调节的传统依存,同时也表明了人类无时不刻受到自然规律的影响而无法抗拒。正如恩格斯所说:“我们一天天地学会更正确地理解自然规律,学会认识我们对自然界习常过程的干预所造成的较近或较远的后果……人们就越是不仅再次地感觉到,而且也认识到自身和自然界的一体性,那种关于精神和物质、人类和自然、灵魂和肉体之间的对立的荒谬的、反自然的观点,也就越不可能成立了。”
人类不断追求着更好的生存环境、更高地的生活质量,其实现的基础是人类生活在能进一步满足人类需求的自然界的环境中。人作为自然界的存在物,马克思提醒我们:“人在肉体上只有靠这些自然产品才能生活,不管这些产品是以食物、燃料、衣着的形式还是以住房等等的形式表现出来。”
自然界是人的劳动对象
人类对于自然界的依赖关系不等于人类可以坐等自然界的恩赐,可以坐井观天,等着天上掉馅饼,自然界虽然是人类物质生产资料的源泉,但是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人类需要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各种形式的劳动以获取自然界的回报,对于这种人与自然界的关系,马克思认为:“自然界是工人的劳动得以实现、工人的劳动在其中活动、工人的劳动从中生产出和借以生产出自己的产品的材料。”马克思还认为:“自然界同劳动一样也是使用价值的源泉。”关于人、自然界与劳动及财富之间的转换关系,恩格斯相信的观点是:“劳动和自然界在一起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为劳动提供材料,劳动把材料变为财富。”
人类可以依靠科学技术和创造力来进行改造自然的各种“劳动”,但是一旦违背自然规律的话,一系列自然(环境、资源、灾害等)问题会接踵而至,诸如土地沙漠化、草地退化、大气污染、淡水资源危机、全球变暖等。恩格斯警告:如果说人靠科学和创造性天才征服了自然力,那么自然力也对人进行报复。对于不尊重自然规律的改变自然的行为,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著作中论述到:“只有人能够做到给自然界打上自己的印记,因为他们不仅迁移动植物,而且也改变了他们的居住地的面貌、气候,甚至还改变了动植物本身,以致他们活动的结果只能和地球的普遍灭亡一起消失。” 这一论断也从一个层面否定了“人定胜天”的观点,马克思劝诫人们:“人并没有创造物质本身。甚至人创造物质的这种或那种生产能力,也只是在物质本身预先存在的条件下才能进行”。
劳动是人与自然之间实现相互影响关系的基础
人与自然之间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也不是静态的和抽象的,这种动态或具体的关系是建立在以劳动为基础之上的。马克思主张,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从来就不是抽象的。它既是人类在长期的劳动实践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真实和具体的对象性关系,也是人类在劳动实践过程中将自身与动物、自然区别或区分开来的过程。其中,劳动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马克思进一步阐述道:“人们在生产中不仅仅影响自然界,而且也互相影响。他们只有以一定的方式共同活动和互相交换其活动,才能进行生产。为了进行生产,人们相互之间便發生一定的联系和关系;只有在这些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范围内,才会有他们对自然界的影响,才会有生产。”
唇亡齿寒、休戚与共是人与自然界之间关系的真实写照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要了解人与自然之间关系史可以从自然史和人类史二个方面着眼……从自然与历史之间的关系入手。反观自然界与人类发展史,可以说“唇亡齿寒”、“休戚与共”是人与自然界之间关系的真实写照。
人与自然之间关系源远流长,自然史也是人类的发展史。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的著作中写道:历史的每一阶段都遇到一定的物质结果,一定的生产力总和,人对自然以及个人之间历史地形成的关系,都遇到前一代传给后一代的大量生产力、资金和环境,尽管一方面这些生产力、资金和环境为新的一代所改变,但另一方面,它们也预先规定新的一代本身的生活条件,使它得到一定的发展和具有特殊的性质。不难看出:马克思、恩格斯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已经不仅仅是局限在生态问题,而是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上升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实现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和谐,是马克思恩格斯人与自然关系理论的精髓。而这种关系的真正建立与巩固,首先依赖于人与自然之间关系问题的认识观。
绿水青山、蓝天白云是人类对美好自然环境的赞美与向往,同时也是人与自然之间生态关系的一种视觉呈现。中国古代一种思想流派……道家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道家用“道”来探究自然、社会、人生之间的关系。在《道德经》的“道法自然“的哲学思想中的“道”所反映出来的规律是 “自然而然” 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用了一气贯通的手法,将天、地、人乃至整个宇宙的生命规律精辟涵括、阐述出来。“道法自然”揭示了整个宇宙的特性,囊括了天地间所有事物的属性,宇宙天地间万事万物均效法或遵循“道”的“自然而然”规律,道以自己为法则。在当今日趋严峻的生态环境危机以及不可预测的疫情危机环境下,研究人与自然关系的现实和未来的重要性显得尤为凸显。
(作者简介:侯向平,上海交通大学工程管理研究生班、MBA 工商管理硕士;华东政法大学法学学士。上汽大众公关与传播执行主管、品牌与传播研究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