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挫八起 擎旗不倒
2020-09-21朱成山周本卫
朱成山 周本卫
南京是全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且有共产主义组织活动的地区之一。从1927年至1934年,中共南京党组织曾经遭到8次大破坏,数十名共产党人惨遭杀害,他们在腥风血雨中高举着革命的旗帜,不屈不挠、义无反顾地坚持革命斗争,前仆后继发挥党的战斗堡垒作用,集中体现了共产党人英勇顽强的革命精神。
中共南京党组织“八挫八起”的历史经过
中共南京党组织首次遭到破坏,与蒋介石、汪精卫相继背叛革命,大肆屠杀中国共产党人相关联。1927年4月10日夜,中共南京地委、省市党部、市总工会负责人在南京市大纱帽巷10号开会,研究应对蒋介石企图发动反革命政变的措施,由于泄露了开会的消息,谢文锦、侯绍裘等10人被捕,几天后被秘密杀害,史称“四一〇”事件,揭开了国民党“四一二”大屠杀的序幕。这是中共南京党组织遭受的第一次大破坏,轰轰烈烈的南京人民革命运动由高潮转入低潮。
此后,中共江浙区委多次派人到南京,恢复并重建党组织。1927年6月,委任黄国材为中共南京地委书记,重建中共南京地委。同年7月,黄国材等5人在高家酒馆6号被捕,中共南京党组织第二次遭到破坏,所幸没有人员损失,被捕同志后被释放。1928年7月,孙津川等市委负责人先后被捕,九十月间,包括孙津川等7位市委委员在内的37名党员干部在雨花台英勇就义。中共南京党组织遭受第三次破坏。1929年5月,市委军委委员王昭平被捕叛变,主要负责人市委书记黄瑞生遭到逮捕和杀害,中共南京党组织遭到第四次破坏。1930年,李立三作出错误判断,提出组织南京暴动,4月共青团南京市委委员梁公弼等在南京国民大戏院散发传单时被捕,后市委书记王文彬等人受牵连被捕入狱,中共南京党组织遭到第五次破坏。1930年5月中共江苏省委重建南京党组织,同年7至10月第六次遭到破坏,李济平等22名共产党员牺牲。7月初全市有200多名党员、32个支部,到11月时只剩47名党员、8个支部,中共南京党组织损失重大。1930年11月中共南京党组织再次重新组织起来,至1932年2月,由于路大奎和王善堂被捕后叛变,李耘生等5位共产党人被杀害。王善堂供出了全市党员秘密名单。国民党的搜捕、镇压从1932年2月到1933年2月,达一年之久。“九一八”之后迅速发展起来的南京中共地下组织被全部破坏。这是中共南京党组织第七次被破坏。1932年11月,中共南京特别支部成立,顾衡出任书记,仅有6名党员。1934年8月顾衡在中央大学附近的沙塘园被捕,12月在雨花台英勇就义。这是中共南京党组织第八次被破坏,很多党员被迫离开南京或失去与组织的联系。此后的两年多时间,南京的党组织活动中断,但仍有部分同志坚持在南京活动。
八次遭受挫折,八次重新雄起,中共南京党组织高擎着不倒的红旗,在白色恐怖的险恶局势下,遭受了一次又一次破坏,一次又一次重建并坚持斗争。这种英勇顽强、大无畏的革命精神,鼓舞了数不清的后来者前仆后继,坚持着革命道路上的探索与斗争。
“八挫八起”中先烈典型的精神镜鉴
中共南京党组织以“八挫八起”的不屈斗争,树立了共产党人坚定信仰、勇于斗争、不怕牺牲的光辉形象。他们一茬接着一茬干,一波接着一波起,把党和人民的革命事业不断推向前进。他们的革命精神是中共南京党组织“八挫八起、擎旗不倒”的重要原因。
对马列主义的坚定信仰。“八挫八起”中牺牲的革命先烈群体在斗爭中不怕失败、不怕挫折的力量来源,首先是共产党人对马列主义的坚定信仰。谢文锦(1894—1927)是中共南京党组织第一次遭破坏时的主要负责人。1920年9月他加入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与刘少奇、萧劲光等人一起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知识。1922年他在莫斯科加入中国共产党,参与翻译出版《“共产党宣言”在东方》。他说:“欲安天下苍生,端赖同志齐心,依照马列主义,发动群众斗争,打倒列强军阀,好教宇宙重生。”他在中共中央机关刊物《新青年》上发表的理论文章《列宁与农民》,被毛泽东选为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第六期的教材。1926年8月,他任中共南京地委书记。他在南京任职的8个月时间内,正值国民党反动派在国内掀起第一次反共高潮的前夕。面对白色恐怖他临危不惧,领导党组织在南京坚持斗争,不惜牺牲个人生命。1927年4月10日夜,谢文锦在南京大纱帽巷10号组织开会时被捕,数日后牺牲。当时的中共中央机关刊物《布尔什维克》,曾发文赞誉谢文锦等共产党人为“无数之革命的英雄领袖及中国共产党忠实战士”之一。
对党的事业的无限忠诚。孙津川(1895—1928)在中共南京党组织遭受第三次破坏时被捕牺牲。1925年8月他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11月任中共南京市委职工委员,1928年3月任中共南京市委书记。为了便于工作,他把全家搬到了南京。同年6月,他在中共六大上当选为中共中央审查委员会委员。他在任南京市委书记期间,中共南京地下组织得到壮大,战斗堡垒作用大大增强,全市党员迅速发展至240人,共有10个党支部,41个党小组。1928年5月中旬的一个晚上,南京市委在浦口江边芦苇滩秘密举行第二次党代会,选举13人组成新市委,孙津川仍任市委书记。会议快结束时发现可疑人员,孙津川等人跳入长江,游至下关上岸,逃过一劫。7月的一个夜晚,孙津川赴下关大江街58号姚佐唐家开会时,因叛徒出卖,被预伏的特务逮捕,在严刑逼供无效后,特务找到他的母亲,并让其母在中秋节那一天来探监,试图感化他。当他戴着镣铐、拖着遍体鳞伤的身体与其母亲见面时,母亲含泪问他:“津川,他们会让你出来吗?”他说:“既然投了红旗,绝不会再投白旗。”高举红旗,绝不投降,共产党人孙津川对党的赤胆忠诚至死也决不动摇,其后在雨花台英勇就义。
勇于奉献牺牲的革命精神。毛泽东在《为人民服务》一文中说:“要奋斗就会有牺牲,死人的事是经常发生的。但是我们想到人民的利益,想到大多数人民的痛苦,我们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在“八次挫折”期间的中共南京党组织的主要负责人,他们敢于奉献、带头牺牲。共有6位负责人英勇献身,他们是谢文锦、孙津川、黄瑞生、李济平、李耘生、顾衡。一个党组织领导人,就是一面旗帜。他们用年轻的生命诠释了自己对人生的深刻理解,正如同期的共产党人石俊临刑前对难友说的:“革命不可能没有牺牲,死是为了人民更好的生,共产党员为革命而死是光荣的。”
为大多数人谋幸福的人生观。侯绍裘(1896—1927)于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建立了苏州第一个中共组织——中共苏州独立支部。1927年4月10日在南京市民肃清反革命大会上,侯绍裘等相继发表演说,谴责蒋介石的反革命暴行。在赴当晚的中共南京地委紧急扩大会议前,面对儿子的不舍,他坚定地表示“革命一定会胜利,我会回来的”。被捕后,蒋介石曾以“江苏省主席”为诱饵招降,侯绍裘不为所动。蒋介石又对其高压恫吓,严刑拷打,侯绍裘历经酷刑,坚贞不屈。蒋介石无计可施,密令将其杀害。侯绍裘认为:“要认定一个人不是为一己而生,是为社会、为人类而生,以最多数人之最大幸福为人生的最终目的、最大责任,而以此责任为乐。”亦如当时共产党员袁咨桐在狱中所写家信中说的,“我们各有着不同的处境,有人在忍辱顺受,有人在观望徘徊,有人在勇往直前……有了这种舍己为公奋斗的精神,还怕理想事业不能成功?”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为最大多数人谋幸福,这正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根本立场和精神追求。
(作者分别系常州大学近现代史与红色文化研究院院长,常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责任编辑:张李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