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假
2020-09-21刘峥
刘峥
终于可以休假了。
办完休假手续,李牧长长舒了口气。
听说李牧大夏天的休假,同事们都很不解,别人都是趁夏天把老人孩子接到西藏来避暑,冬天回去休假,春节可以和家人团聚,他倒好,大热天的往内地跑。
李牧的解释是,夏天回内地出出汗,排排毒,在西藏常年不出汗,对身体不好。
这样的解释也不牵强,在西藏工作的人都知道,西藏即使夏天也不会太热,很多人都不出汗,而不少人得了痛风,都以为和不出汗有关,尽管医生的解释是和高原缺氧及喝水少有很大的关系。
李牧选择夏天休假,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夏天很少有人愿意休假,不会因为单位突然有重要的事让他立即返回,这样,他就可以从容地把自己的事做完再回来。
几个好朋友听说他要休假,请他吃饭,算为他送行,大家匆匆地聚一下就分别了。都很忙。
买好机票,李牧开始采购西藏特产。同学、亲戚都知道他在西藏工作,现在人又都喜欢西藏纯天然绿色产品,所以,不带些说不过去。另外,他还想带点东西送礼,孩子要入学了,他们夫妻都在西藏工作,所以孩子的户口也上在了西藏,而入学,是需要户口的,是学校所辖区域的户口还好,没有,就会遇到很多麻烦。
别人休假,都是带着家人出去玩玩,但李牧还没有出發,假期就被家庭事务安排得满满的,都是家事——孩子的入学、父亲的手术、新房的装修、岳父母家的夏收等等。
风尘仆仆地赶回家,父母很高兴,女儿小萨也很高兴。
“噢,一年不见,我的女儿又长高了。”李牧开心地用脑门蹭着女儿的脸,“妈,我怎么觉得这孩子在跳着长似的?”
“什么跳着长,你半年一年的才见一次,当然觉得她在跳着长,我们天天和她在一起,就没觉得她长个了。”母亲直接地说。
“妈妈为什么没回来?”女儿兴奋中略带失望。
“就是,小梅为什么没一起回来?”母亲附和道。
看着孩子渴望的眼神,李牧心里有点受伤,他抱起女儿对母亲说:“妈,我俩不能同时休假,万一我刚休假回去,家里又有事,就不好办了,分开休假,也是为了以防万一。”
父亲和母亲略微无奈地点点头。
6岁的女儿也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爸,我休假是卡着时间的,明天我先去学校把小萨的名给报了,然后咱就去医院把您的手术做了,不能再拖了,到时候小病拖成了大病,您受罪不说,我们也没时间陪您啊!”李牧说了他的安排,“妈,您把上次爸所有的检查结果收拾好,到时候也好让医生有个参考。”
父亲没有反对,上次儿子休假,本来打算带他去手术的,但儿子又突然被单位召回,只好放弃。父亲是老西藏,他知道西藏工作的特殊性,也没有怨言,好在自己的病也不是什么大问题,就暂时缓了一下。儿子不在身边,还有小孙女,老两口也忙不过来,只有等孩子们回来。
李牧和妻子都在西藏工作,这种家事不是同学朋友能帮得了忙的,所以,很多事都只能趁休假解决。
孩子几个月前已经预报名了,这次只是履行手续,这次不报,就等于失去入学资格了。李牧休假之前找内地的同学托关系确定了离自己家比较近的学校,同学说,学校同意接收,但要交费。
不顾醉氧反应,拖着疲惫的身躯,李牧去学校报名,老师给了他一张写着数字的纸条,是打印好的,那是银行的账号,并告诉他到校外的某银行存3万元钱进去。
和李牧一起去缴费的,也是一位从拉萨回来的孩子母亲,为了孩子入学,她已经回来一段时间了,她说以前都是学校收费,现在有规定不能乱收费,学校不敢明目张胆地收了,但钱还是照收,只是换了种方式,这样交钱只有学校和家长知道,学校也不会出示任何凭据,家长手上只有一个银行出示的存款单据。
“不是听说,对在藏工作的国家公务人员子女在内地就读有特殊政策吗?”李牧问。
“是啊,我也听说了,但到教育部门去咨询时,教育部门解释说,他们也听到了这个说法,但他们并没有接到任何相关文件,没有文件就没办法执行。”那位妈妈语气中有些许无奈,“唉,孩子还小,不想让他在拉萨久待,再说,我们俩都在上班,早上送孩子还好,接的时间是上班时间,天天请假也不行啊。”
“我们这样交钱的,手续还简单些,听说有些农村出来打工的,那手续才叫一个繁琐,什么居住证明、劳动合同、缴纳社保证明等等,很多家长没办法,只好把孩子送回老家,有老人的还好说,没老人的只好放在亲戚家,家长揪心,孩子心理上也受伤害。还好,我们有老人带孩子,交钱也不是太大压力。”那位母亲又说。
到银行按账号交完钱,孩子入学的事就算确定了,虽说花了钱,但毕竟有了着落,李牧轻轻舒了一口气。
在带父亲进医院之前,李牧先找了装修公司,谈好所有细节上的东西,选好各类所需材料。李牧没有时间监工,只希望他们在保证质量的同时抓紧时间,在自己休假结束前能够装好,闲置几个月后,春节妻子休假时,就能搬进新房子里过年了。现在的住房,是父母当年买的,已经太小了。
李牧带父亲去了医院,还是找了上次为父亲看病的医生,这样医生了解情况,可以省去许多麻烦,只是距离上次检查已经过了一年,很多项目都要重新检查。
父亲的检查结果有些当天出来,有些需要等到第二天才能出来,李牧只好带父亲回家,等候检查结果全部出来找医生看后,再做安排。医生说,所有的结果拿到后,直接找他,不用再挂号排队。
其实,父亲的胆结石已经是老毛病了,只是近几年时不时发病,而且一发病就很痛苦,医生知道他们家的情况,孩子们不在身边,建议还是手术切除,因为胆结石一发作,那痛起来的滋味不是一般人能承受得了的。何况老李已经年纪大了,早已经不起折腾。
第二天,医生看完结果,还是建议手术,先住院输几天液,进行消炎,医生说现在医疗水平先进,胆囊手术也不是什么大手术,手术完了,住几天就可以出院了,不会耽误太多时间。
顺利办理完入院手续,李牧回家收拾一些住院的必需品,告诉母亲每天在家煮饭,他回来拿,因为父亲早已习惯了母亲做的饭菜,外面买的他不喜欢吃。
带着晚饭,李牧重新回到医院,主治医生来查房,告诉李牧,前三天主要是输液消炎,没有什么事,病人也可以自由活动,家属可以不用陪护。李牧对医生说:“我平时不在家,难得有时间和爸爸坐下来好好聊聊天,就借这个时间和爸爸聊天吧。”
晚上,李牧从医院租来一张简易的床睡在父亲身边,父子俩都没有睡意。
“唉,真快呀,一转眼你也30多岁了。”父亲感叹。
“不说岁月催人老,孩子都在催人老,您都没觉得,一转眼,小萨都6岁了。”李牧也在感叹。
“我一直在看关于西藏的新闻,近几年西藏变化真大,看来还是你们年轻人贡献大啊!”父亲说。
“其实也不能这么说,如果没有你们当年打下的底子,我们也不可能有现在的成果,当前各省市援藏力度都很大,做什么事资金都不是问题,所以做起来就简单多了,也容易出成效。”李牧说。
“其实真正贡献大的是最早用脚丈量西藏每一寸土地的那批人,我们也是在他们打下的基础上做出的贡献。”
“看来西藏的发展,还真是这一代代在藏工作的人一种传承的结果,在您之前的那批老西藏都有藏四代了。他們还真是献了青春献子孙的一代,不过,您也算。”
“怎么,后悔了?”
“后悔倒没有,您想啊,当时家里没人带我,我那么小就去了西藏,除了大学同学,很多同学、朋友都在西藏,我在西藏并不寂寞,现在反倒是回内地不习惯了,人多、车多,我看着都晕。”
“是啊,朋友都在西藏,我也是,现在大家都退休了,分布在各个城市,想见一面都不容易,反倒是每年夏天,大家带着孙子辈到西藏和孩子团聚,也成了我们这些老伙计团聚的机会。常年呆在西藏,和老家的亲人走动得少,亲人都不亲了,反倒是朋友更显亲。咱现在的房子我只是觉得就是个房子,没有家的感觉,一直感觉家还在西藏。”
“爸,今年您恐怕不能去西藏了,刚做完手术,医生说上高原不好。”
“医生也对我说了,没关系,到时候你带你妈和小萨去,我留下来看家。”
“不行,小萨去可以,妈不能去,妈要陪您,您一个人在家我们也不放心啊!”
“那你和小梅都上班,小萨去了没人带怎么办?”
“没事的,暑假期间,带着孩子上班领导不会说什么,大家都是这情况,可以理解。要不然把小萨留下,也不去西藏了。”
“不行,孩子想妈妈。”
“小萨也离不开爷爷奶奶啊!”
“她和我们在一起的时间会更长,再说小梅也想孩子啊,光休假那几天相聚,哪行?到开学时,你买张机票,把她托运回来,我去机场接就行了。”
“不然我们都回来?”李牧试探性地问。
父亲认真地盯着儿子,然后笑笑说:“你舍得?”
“是舍不得,但我们面临的困难也很现实,你们年纪大了,孩子也要读书,一有点事那种鞭长莫及的感觉让我们很难受,虽说有事可以请假,但耽误工作也不好啊。”
“现在我和你妈都还好,你们好好工作,不用想那么多,小萨刚读书,我和你妈都能辅导,你们放心好了,就当我和你妈还在为西藏做贡献吧。”
“那爸您必须保证,不管家里有什么事,都不需要拖着、瞒着的,不然我真的要回来了。”
“放心吧,不会有什么事的,做好你们的后盾,你爸我没问题。”
第二天,李牧在病房刚收拾完毕,母亲就带着小萨拎着早餐来到了病房。
“妈,这么早?”李牧愣了一下。
“你爸昨天没有回家住,小萨不习惯,一早就要来看爷爷。”母亲笑着说。
“爷爷,你病了吗?”小萨担心地问。
“爷爷没事,是一点小毛病,小萨不用担心。小孩子到医院不好,小萨就在家等爷爷,爷爷出院了就回家陪你玩,好不好?”
“可我想爷爷,等不了那么久。”
“又不是传染病,她想来就来吧。”李牧说。
“不行,医院不是孩子随便出入的地方,还是在家里等好。”父亲在坚持。
“牧儿,你刚回来,还醉氧呢,你陪小萨回家睡一觉,我在这里陪你爸。”母亲说。
“不用,醉氧没事的时候可以醉,有事了也不觉得,你陪小萨回去吧,这两天没事,夜里不输液,可以睡觉。”李牧说。
“唉,到时候手术了,你连个替换值守的人都没有,要知道这样,当初情愿挨罚,也给你生个弟弟或者妹妹的,这有事了还可以帮你一把不是?”母亲说的是真心话,她心疼儿子。
“妈,没想到您还挺幽默啊?”李牧笑了,“没事的,医生说这是小手术,很快就可以出院的,而且输完液夜里也没啥事,您放心,我会照顾好爸爸的。再说了,如果生个不孝顺的,有等于无,那您还不是白费心了。”
“倒也是哈。”母亲被儿子逗笑了。
父亲的手术很顺利,每天李牧陪着父亲聊天,母亲和小萨负责送饭,很快就可以出院了,只是医生建议,天太热,在医院多养几天对伤口恢复有好处。
住院期间,小梅在拉萨一直给李牧打电话,了解情况,随时也和公公婆婆通话,公婆都安慰她别担心,好好工作。
“看吧,人虽没回来,心还不是在这边。”母亲开心地说。
住了十天院,父亲终于出院了,但医生建议,一星期后还是要来复查一下,这样会踏实一些。
回到家,李牧对母亲说:“妈,这几天您好好照顾爸,我去看看房子装修的怎么样了,还需不需要购买什么。”
“我听人家说装修房子房东都是在现场监工的,咱家没人管,不知道会不会挨坑。”母亲似乎有点担忧。
“没事的,我找的是正规的装修公司,合同上也有责任条款,只是多花点钱罢啦。”李牧安慰母亲。
“我出去把小萨带着,回来这么久,都没有和她好好玩。”李牧又说。
“可以倒是可以,只是我有点不放心,这边人多,也不像拉萨那么安全,我担心你缺氧久了好忘事,别把小萨弄丢了。”母亲说。
“妈。我会小心的。”
“你必须不能让小萨离开你的视线,最好抓着她不要松手。”母親叮嘱道。
“妈,我都30多岁了。”
“你300岁在我眼里也是孩子,我还是不放心,不然我和你们一起去吧?”
“好了,还是你们在家陪爸爸的好,说不定我一忙起来还真忘了小萨。”李牧也有点不踏实。
一个星期后,李牧带父亲去医院复查,医生说恢复得很好,没有问题了,一家人也终于放心了。
转眼快一个月过去了,这天,晚饭后,一家人在小区的花园散步,李牧说:“爸、妈,我回来马上一个月了,明天我打算带小萨去她外婆家看看,现在是夏收的时候,可能麦子都收完了,应该在晾晒,我去了也可以帮帮他们。”
“干体力活,你行吗?”母亲问。
“怎么不行,不然我这壮实的身体不是白长了,再不济,我还能比不上两个五六十岁的老人?”李牧笑呵呵地说。
“去吧,回来一趟不容易,去看看也让小梅放心。”父亲说。
当李牧牵着小萨出现在岳父家门前时,老两口一脸的惊讶。
“怎么了,怎么这个时候回来了,你不说,怎么也没听小梅说啊?”岳母急切里一脸的疑惑。
“是我不让小梅说的,想给你们一个惊喜。”李牧笑着说。
小萨扑到外婆怀里很是亲昵。
“嘿,这小萨和外婆不分生嘛。”李牧很奇怪。
“分什么生啊,他们经常来,你爸妈说,现在亲戚少,咱们要多走动,以后孩子放假就让她来乡下住段时间,周末他们也可以来。我们家种地,鸡鸭鹅一大群,离不开人,我一个人又不敢去城里,都是你爸妈带小萨来的。我们这里小猫、小狗、鸡鸭鹅的,都有,小萨稀罕着呢。”岳母开心地说。
进了屋,李牧问现在的农忙怎们样了,岳父说麦子已经收完,秋季作物也已经播种完毕,现在简单,种玉米主要都是机器播种,也不需要人去做。
“我们自己留二亩地,一亩种芝麻、一亩种黄豆,芝麻磨香油,我们两家够吃了,到时候你们再带些去,我知道香油上不了飞机,我打听好了,我们这一带在西藏打工的多,都是开车去,到时候让他们给你带去。黄豆给小萨打豆浆,秋收完我送过去。”岳父说了他的打算和安排。
“爸,麦子都晒好了吗?”李牧问。
“还没有,需要几天,前段时间抢收抢种的,没时间,麦子可以慢慢晒,反正天气很好,没事的。”
“那我就帮您老人家把麦子晒完再走。”
“好,我还真需要帮手,这几年明显感到不像以前了,看来人还真得服老,不过,小牧你没问题吧?”
“没问题,不就是扛麦子吗?也就百十来斤,平时为了出汗,我一直都在健身呢。”
“好,那我就放心了。”
这时,岳母在给丈夫打手势。
岳父笑笑走出去,李牧也笑着跟了出来。
看着李牧,岳母说:“我让你爸杀鸡,怕小萨看到不舒服,这小姑娘像她妈,善良得很,别让她心里有阴影。”
“妈,不用麻烦。”李牧说。
“我们养鸡也就是为了你们几个,都是土鸡,从小到大都在房前屋后吃虫吃菜的,香着呢。”岳母接着对老公说,“待会我做菜,你再从饭馆喊几个菜送来,你和牧儿喝几杯。”
“还可以点菜送到家?”李牧很惊奇。
“是啊,现在农村条件好了,人也懒了,来了客人,多数是点菜,打个电话就行了,挺方便的。”岳母说。
吃饭时,岳母问李牧:“你这个时候回来了,过年就回不来了吧?”
“是啊,过年的时候就没有假期了,那些没有休假的同事都想过年与家人团聚,但单位放假期间也必须有一部分人值守。”李牧如实回答。
“你刚才说你爸做手术,现在恢复得怎么样了?”岳父问。
“恢复得不错,医生说现在这不算什么手术,创口小,恢复快,没问题的。”
“回头小牧走时,记得让他带几只鸡回去,给亲家公补补。”岳父对妻子说。
“爸,不用,再说路上也不让带啊!”
“没事,让你爸杀了,我打理好就行了。”岳母说。
“这大热天的,会坏的。”李牧急了。
“不会的,我先冻上,到时候装在泡沫箱里,再装一些冰,挺方便的。”岳母诚恳地说。
“你爸做手术,就你一个人守着?”岳母关切地问。
“是,还好有我妈和小萨负责送饭,也没有太累。”
“你怎么不让小梅一起回来,也好有个帮手。”岳父说。
“也不是什么大病,再说,小梅过年能回来,家里会热闹点。”李牧笑着接着说,“说起帮手,我妈竟说,要知道这样,当时应该顶着被罚,也为我生个弟弟或者妹妹的。”
“我倒是生了两个,还不是一个都没在身边。”岳母笑着接话。
“你们这么多地,农忙时大哥为什么不回来帮一把?”
“他说他在厂里打工一月8000多,抵我10000斤小麦,他回来,等于我的小麦白种了。现在,农村都没人种地了,一些老人舍不得让地抛荒,就自己坚持种,虽说播种收割都是机器,但晒干往家运却是个体力活,年岁大了还是很吃力。再说,现在化肥农药都涨价,播种收割每亩地也涨了不少,可麦子和玉米的价格一直不涨,就是劳力不算,也赚不到钱,只是庄稼人家里有粮心不慌,习惯了。”岳父说。
“不然你们也别干了,我们可以养你们。”李牧说。
“你哥也是这样说,可看着那么肥的地抛荒,自己良心上过不去。”岳父语气里有一些无奈。
“大哥他们的孩子也带走啦?”
“是的,那边打工的多,当地政府对农民工孩子的教育也很重视,入学不困难,好像高考时还要回来,因为孩子的户口还在家里。”岳父回答道。
“唉,看来我们还不如大哥,小萨这次入学就花了几万块。”
“是因为学校很好吗?”
“也不是,只是因为户口不在当地。”
岳母听了很生气:“这不是抢吗?以前我们农村每个村子都有小学,后来归到大队,一个大队一所小学,一個乡一个中学,现在,农村的孩子到镇上读书,镇上的孩子到县里读书,乡村小学因为没有学生,都空了,连老师也都调走了。就是到镇上或县上读书,也没听说交那么多钱啊?”
“农村和大城市不一样。”岳父说。
“爸、妈,我们正在装房子,过年小梅回来时,你们一起到城里过年吧,大家一起也热闹些。”李牧岔开话题。
“还是他们来乡下吧,现在大家不都是到乡下过年吗?乡下热闹。再说我们这楼房那么宽敞,住得也方便。”岳母抢先说。
“我同意在外婆家过年,城里连烟花爆竹都不让放,一点都不好玩。”小萨举手表示同意。
“好,那就这么定了,小萨回来过年,我们今年杀猪。”岳父说。
“不杀猪嘛,外公。”小萨急急道。
“好好,我们不杀猪,我们买肉吃。”外公安慰小萨。
今年粮食丰收,李牧帮岳父晒了10天,才把100多袋麦子归仓。
“暂时没打算卖吗?”李牧问岳父。
“先不卖,现在刚收完,想卖的人家太多,收粮的就压价,价格太低,不划算。”岳父说。
“不是国家有最低收购标准价格吗?”
“下乡收购的小贩这挑毛病那挑毛病的,价格就低下来了,再说人家还要赚个跑腿钱不是?”
晚上吃饭时,李牧说:“爸、妈,麦子晒完了,明天我打算回去了,想带爸爸、妈妈回他们各自的老家看看,过年我不在,我想他们也不会去的。人老了,即使老家没有太亲的人了,还是想回去看看。”
“也是啊,我们农村人也懂故土难离这句话,那你这休假不是一直在折腾?假期够吗?”岳母心疼地说。
“每次都觉得假期不够,您想啊,攒了一年的事,这几天哪儿能处理得完。不过也没事,到处跑跑,就当旅游吧。”李牧笑着说,“爸、妈,有没有可能你们今年到拉萨看看,那儿凉快得很。”
“有地拴着,哪儿也去不了,还有鸡鸭鹅猪这些活物,一会也离不开人,这个家,我们俩缺了谁都不行。”岳母说。
李牧给岳母拿了5000块钱,岳母不收,说:“我们现在不缺钱,家里的收入挺好的,我们管得好自己。”
“牧儿,别拿了,你别看我们在农村,这些年我也攒了些钱,如果你需要,我还可以帮你一把。”岳父笑呵呵地说。
“这是我们做儿女的一点心意,平时不在家,照顾不了你们,心里也挺愧疚的,你们就收下吧。”李牧诚恳地说。
岳父看看岳母,说:“你就收下吧,就当帮孩子攒着,不然他也不会安心。”
岳母不好意思,只好勉强收下。
晚上,小梅打电话给李牧:“我们全村人都在表扬你呢!”
“表扬什么?”李牧很感兴趣。
“村里人说,现在农村人都不愿种地了,你作为一个国家公务人员,竟还干得那么欢,真看不出来。”小梅开心地说。
听到小梅那开心劲儿,李牧心想,看来老公被全村人表扬,对一个女人来说是莫大的荣耀,以后得好好表现。
带着岳母冰冻的土鸡,李牧和女儿要回家了。
“看这次休假,都把你累坏了。”岳母心疼地说。
“妈,我哪有那么娇贵,要知道小时候我也在农村呆过的,是能吃苦的。”李牧安慰道。
道别时,小萨跑过去和外公外婆拥抱,然后说:“外公外婆,过年时我还回来。”说着还流出了眼泪。
“好好,我做好吃的等着小萨回来。”外婆也流下了眼泪。
“这孩子,像她爹妈,重感情。”外公说,“小萨流泪让我心里也酸酸的。”他看了眼妻子,见妻子泪水长流,也就不再说话了。
回到家第二天,李牧开始给父亲母亲两边的亲戚买东西,他在计算,这两次出行不能待太久,不然假期就不够用了。而且,在回拉萨之前,他还要抽空请同学吃个饭,把从拉萨带的礼物送给大家,李牧大致算了一下,装房子和父亲治病不算,这次休假,再节俭也要花费四到五万元。
陪父母转了一大圈回来,李牧的假期也要到了,他把新房的钥匙交给父母,让他们每个周末去开窗通通风,年底好搬新家。
终于抽出一天和老同学聚一下,当李牧把礼物分发给大家时,他们都以为他刚回来,说好大家轮流请客,预计要十天时间。
李牧听了,说:“大家别麻烦了,我明天就要走了。”
“明天?你们在西藏工作的,每年不是有几十天的假期吗?”同学疑惑地说。
“是的,只是我个人的事耽误了,处理完,已经假期结束了,下次吧,下次我一定陪大家好好聚。”
要回拉萨了,母亲为李牧买了很多特产。
“妈,您也知道,现在拉萨什么都不缺,您买那么多东西干什么?”李牧不解。
“今年你爸做了手术,不能去拉萨了,但你那些叔叔阿姨还是会去的,还有那些藏族的叔叔阿姨,可能都在盼着我们去呢,今年我们不去,礼物带去,也是一种礼貌。你顺便也给你的同事、朋友带些,在西藏,大家一直不都是这样相处吗?”母亲认真地说。
“我们现在更直接,走之前请吃饭,回去了再请吃饭,简单直接,所以我们把拉萨的餐饮业搞得很火爆。”李牧笑呵呵地开玩笑。
“你们这是缺少诚意,我们那时候,就是带一把蔬菜或者几个水果也是要带的。”母亲似乎有点不满意。
“妈,时代不一样了,您老人家也要与时俱进,要跟上时代。”李牧开玩笑着说。
“时代不一样了,但是感情还是一样的。”母亲认真地说。
“好好,依您,其实每次我都想轻装上阵,什么都不带,但每次您都给我弄很多东西,就像您给小梅带的这些东西,拉萨现在都有,没必要。”
“那是给小梅的,又不是给你,你们自己去买,和我们给能一样吗?”母亲有点生气了。
“好好,您老别生气,我知道这包东西里有你们沉甸甸的爱。”
“三十多岁的人了,整天还嬉皮笑脸的,没个正经,你这样你们领导敢把重要的事交给你啊?”母亲嘟囔道。
“当然,在单位我可是骨干,您不是说我300岁也是孩子吗?您都忘了。”李牧和母亲耍着贫嘴。
母亲默默地笑了,很开心,她知道儿子要走了,不想让她太伤感。
第二天,李牧拖着母亲昨晚收拾了半夜的行李,小萨拖着自己简单的小旅行箱跟着,尽管李牧一直劝父母不要送,但他们坚持要送到小区大门口,那里,李牧的一位同学开车在等着。
“小萨,每次爸爸走你都会偷偷地哭,这次和爸爸一起去拉萨见妈妈,高兴吗?”奶奶问。
“高兴,可到了拉萨我又会想爷爷奶奶的。”小萨说。
“没事的,好好去玩,过不久又回来了,爷爷奶奶在家等你。”奶奶安抚小萨。
“上车吧,别误了机。”父亲催促道。
小萨上车前和爷爷奶奶拥抱道别,李牧也想,但他还是有点害羞,没有做。
走了好远,李牧的同学说:“叔叔阿姨还在小区门口站着看我们。”
“我觉得爸妈真的老了,特别是我爸,以前我走他从来不送我,总是说工作要紧,走吧走吧,连家门都不出,你看现在,那依依不舍的样,可能他都没意识到。”李牧说时眼圈都红了。
由于早上起得太早,小萨上了飞机没多久就睡着了,李牧也靠着椅子很快睡着了,他太累了。
梦中,可能李牧又开始了他的休假之旅,尽管他的休假才刚刚结束,再次休假要等到一年之后,但他还是希望休假,再累也愿意。
但愿李牧下次休假能轻松一些,享受一个真正的假期,只是面对现实,不知道有没有这个可能。
责任编辑:李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