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治理视域下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2020-09-21彭丽丽
摘 要:社会心理服务是新时代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是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手段。系统推进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首先要厘清其内涵,其次要深刻认知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对社会治理的推动作用,再次要找准当前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面临的困境。
关键词:社会治理;心理;心理服务体系
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的转变历程,与改革开放同行。在改革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对社会治理的本质认识在不断的深化和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为新时代创新社会治理的方式方法提供了新的思维和角度。同时,党的十九大报告也提出了要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将“心理健康服务”上升到了国家战略,成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发展
我国的心理学发展虽然晚于西方,但“心理建设”提出也有一百多年的历史。1916年袁世凯死后,孙中山多次发表演讲和谈话:“民国建立5年,虚有其名而无其实,其关键是”人心“,国民缺乏民主共和的民主意识。”护法运动失败之后,孙中山对失败的原因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他敏锐地意识到,只有切实提高革命党人和民众的思想认识,才能坚定信念,凝聚全体国民的力量实现民主共和。孙中山开始著书立作,将“心理建设”列为《建国方略》内容的首位,“心理建设”和“物质建设”二者相辅相成,是孙中山建国理念的核心内容。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进步,各类心理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重要的社会问题。但是,社会心理服务工作仅仅零散地建于学校的教科书中,并没有进入公众的视野,社会心理服务研究也并没有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关于心理学的权威期刊《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等仅零散地介绍了苏联和英国的心理服务工作,国内学界并没有对我国的社会心理服务展开研究。
进入新世纪,在政府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社会心理服务工作也在不断的发展和进步,心理服务领域逐步扩展。社会心理服务工作从学校拓展到医院、企业、监狱等,心理服务逐渐进入公众的视野,相关学者们也开始就心理服务這一主题开展一定程度的研究。经历了2003年的SARS、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之后,政府和心理学研究者们开始关注危机事件中的社会心理问题,包括公共卫生事件、突发灾难事件中的民众社会心态,突发事件的社会心理预警系统建设等问题。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心理学为提升国民素质,加强和谐社会建设服务的宗旨已经凸显出来。2013年5月1日我国颁布实施了《精神卫生法》,第一次从法律层面对心理健康教育做了明确规定。随后,心理健康教育不仅局限于学校,开始向全社会普及,心理辅导工作制度建在全社会普及和确立,社会和家庭越来越重视心理辅导工作。当然,心理健康教育还不同于社会心理服务,只是心理健康服务的良好开端,从心理健康教育走向社会心理服务是心理学发展的趋势,也是心理健康发展的趋势,这种发展趋势顺应了心理学精细化发展的态势,顺应了社会治理的发展态势。
2015年10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疏导机制、危机干预机制”的决策部署,并由中央综治办在全国选取了12个市、县(区)作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联系点。2016年,国家卫计委等22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国卫疾控发〔2016〕77号),这是我国第一个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宏观政策指导性文件,各试点单位的卫生部门按照文件的要求,以预防为主,以人为本;党政领导,共同参与;立足国情,循序渐进;分类指导,规范发展的原则加快实施。组织开展心理卫生知识进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区等活动,普及心理卫生知识,适时的把心理卫生工作和心理健康工作列入全民保健工作的主要内容,将心理健康内容纳入健康体检。
2019年10月31日,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危机干预机制,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将矛盾化解在基层。”[1]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事关社会稳定,是党和国家开展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2020年1月,新冠疫情在全国各地蔓延,严重危害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疫情防控工作不仅仅是政府行为,也是心理学界义不容辞的责任,心理学界人士和组织积极行动,在第一时间内联合发布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网络心理服务指南》,通过心理热线、科普教育等多种方式为民众提供心理服务。
二、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内涵及其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
1.相关概念辨析
党的十九大之后,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经常出现在党和政府的报告中,但学界并没有对其概念完全达成共识,有必要对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相关概念予以界定。
(1)心理健康服务。心理健康服务是以心理健康教育、社会心理学等心理学基本理论和原理为主要依据,运用心理健康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对社会成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预防和解决社会成员各种心理健康问题的专业活动。
(2)社会心理服务。社会心理服务对象广泛,包含了全体社会成员,既包括需要接受心理服务的儿童、青少年,也包括需要心理关爱的孤寡老人;既包含了正常人群,也包括了特殊人群,如服刑人员等。
(3)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社会心理服务是针对全社会面临的普遍性社会心理问题而提供的综合式心理健康服务。社会心理服务不仅包含了心理健康服务,也包含了维护社会稳定,创新社会治理的功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包涵了三个层次的目标,宏观层面是实现创新社会治理,解决宏观层面的心理建设问题;中观层面主要是培育积极健康、理性平和的社会心态,对社会各个行业和领域进行心理培育和塑造;微观层面是对社会成员进行心理辅导、心理咨询等活动,帮助其解决心理健康问题。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有着明确的目标导向,即培育国民良好的社会心态,为实现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帮助,为促进社会和谐发挥作用。
社会心理服务的方式方法多样化。服务方式既可以为采用线上服务,也可以采取线下服务;既可以进行网络化服务,也可以采取现实面对面服务;服务方法主要包括“心理疏导、心理治疗、心理引导、心理防控和心理教育”[2]。
(4)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社会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在本质上是如何合力做好矛盾的调处化解和社会心理服务工作,最大限度做到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全覆盖、无死角。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是一个立足于中国实践的系统工程,是与我国具体体制机制相结合涵盖到组织、个人,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各个层级和层面的完整的心理服务体系,“既包括了突发事件后对社会成员的心理危机干预和长期的心理援助,也包括常态生活中对个体的心理咨询、对普通人群的心理健康教育和知识普及,以及更宏观层面的社会心理疏导和社会心态塑造”[3]。
2.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对社会治理的作用
(1)是新时代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手段。从社会心理服务體系建设的目标来看,是为了更好地缓解社会矛盾,更好地推动社会和谐,改善人际关系,培育积极健康的社会心态。社会心态与社会治理之间紧密联系的耦合关系,决定了良好社会心态能够为社会治理提供精神文化基础。而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着力点就是引导社会公众客观理性对待和分析社会现象,形成“从心”的柔性社会治理新模式,这是对传统意义上刚性治理的有意补充。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能够为社会治理提供‘软件支持,“能为社会治理体系中刚性的法律和制度提供有温度、柔性化的‘软件支撑。”[4]
(2)是新时代落实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的需要。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既要满足人民群众在物质方便的获得感,也要满足其在精神文化需要方面的获得感。新冠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特别之处,要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在开展疫情防控的工作过程中要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为了解决人们在新的时代里可能产生的心理问题,包括心理疾病、情绪上的障碍,也包括一些突发事件造成的震荡和不稳定,有很多工作要做,有必要从民众的心理感受出发,有效提升民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3)是新时代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针对地方政府在社会治理过程中出现的治理失灵,有必要将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嵌入社会治理过程的方方面面。一些地方政府在基层社会矛盾化解方面,积极引入了心理疏导干预、心理咨询服务等措施,初步探索建立了基层社会矛盾化解+社会心理服务的治理新模式。作为心理服务的高级阶段,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及其建设覆盖面涉及到了社会治理的方方面面,覆盖的群体也涉及到了社会全体成员,能够与当前社会政策制定实现良好结合和互补,“它基于社会治理视角,将心理学等若干学科融入到了社会建设中,更加注重民众心理建设的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和依法治理,这四个治理理念始终贯穿于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过程中”[5]。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过程中,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过程也是不断健全和发展社会治理的过程,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是社会治理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社会治理视域下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面临的问题及路径探析
1.社会治理视域下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面临的问题
我国最早开展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是从2016年开始的。杭州拱墅区、北京丰台区等12个示范联系点作为最早的试点单位,按照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工作要求,坚持“党政领导,综治牵头,卫计为主,部门协同,社会参与”,坚持以人为本,积极探索实践,全面开展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疏导机制、危机干预机制建设,培育形成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努力建成与当地社会发展和功能定位相适应的、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全面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经过几年的实践探索,试点单位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整体而言,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仍然处于起步阶段,面临着诸多现实困境和难题。
思想认识不到位。作为一个新生概念,民众对社会心理服务认识不不到位,将社会心理服务简单地理解为解决社会成员的心理疾病和精神疾病。“社会心理服务”对普通民众而言是一个新生概念,很多人对“社会心理服务”、“心理疾病”“精神疾病”等概念没有辨别清楚,甚至将心理服务等同于心理疾病,这就影响到了心理知识的普及和宣传。
人才匮乏。有学者指出,专业人员太少,江湖郎中“抢生意”损坏了心理服务职业的声望,是社会心理服务人才短缺的重要原因之一。“我国目前拥有专业精神科医师33400人,心理治疗师约为6000人,能够提供专业服务的心理咨询师不到30000人。”[6]世界卫生组织认为,每1000人拥有一个心理咨询师是社会健康的平衡点,这样算来,我国的心理咨询师缺口超过了130万人。
系统化建设不够。由于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还处在试点阶段,各个地区建设的进度不一,各个部门之间的衔接力度不够,这就导致了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还没有在基层形成一个网络化的服务平台。
2.社会治理视域下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路径探析
(1)加大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力度。以社区为单位,加大对基层群众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通过专家讲座、培训会、印发宣传册等多种方式宣传心理知识,让群众了解心理学、走进心理学,消除或者降低群众对心理疾病的“病耻感”;在中小学开展心理文化课程,将心理学基础知识纳入到国民教育必修课程。此次新冠疫情也告诉我们,要“通过多种途径普及危机下的正常心理反应及应对措施,帮助群众对危机下的心理变化有正确的认知”[7]。
(2)建立健全社会心理服务网络。第一,建立和普及社区家庭医生制度。上海在建立和普及社区家庭医生制度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目前上海的家庭医生制度基本上已100%社区全覆盖,要充分利用这一资源优势,开展社会心理服务工作,社区家庭医生应该对所联系社区内有心理问题的患者做到心中有数,建立资料,重点关照,及时措施。各级卫生部门制定规划,定期教育培训家庭医生掌握心理服务的专业知识,充分发挥这支基层医生队伍在培养“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社会心态方面的重要作用。
第二,建立健全经费保障制度。鼓励有条件的社区建立社会心理服务场所。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建立以财政投入为主、留存党费和项目整合为辅的经费投入保障机制,积极引导和鼓励驻区单位、企业、社会组织以及个人等社会力量捐赠资助,探索壮大发展模式,增强社会心理服务经费“造血”能力,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社会心理服务财政支持体系。
第三,立足于基层,搭建服务平台。社会心理服务体系要形成一个系统,必然要面向基层搭建平台和载体,从而形成一个系统化的服务网络。一是借助社区的力量,将心理健康服务纳入社区服务的重要内容,为重点关注的群体建立心理档案,为他们提供专业化、個性化的心理服务;二是借助医疗服务机构的力量,为基层群众提供具有服务资质的心理门诊,逐步提高心理门诊的普及率和使用率,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心理服务。有条件的医院还可以设立专门的心理科或心理咨询室,配备专职心理医师提供心理卫生服务,满足人们对心理健康的需求。
第四,积极推动网格化社会心理服务。综合考虑社区地域分布、驻社区单位、企业、行业组织数量等因素,优化网格设置和布局,调整扩大网格辐射范围,着力构建科学合理的网格组织体系。运用大数据和信息化系统对辖区居民的社会情绪及时研判,将行为失常的人员纳入重点关注对象,及时对其开展心理疏导,将易出现的社会问题消灭在萌芽中。
(3)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社会心理服务除了要提供技术支撑外,人才队伍建设关系着学科的长期发展,是一项事关成效的保障工作。
第一,加大专业性人才培养力度。根据不同人群的心理需求和心理健康状况,建立个性化与专业化相结合的心理服务人员培训体系和学历教育;加大高校心理学科建设力度,丰富心理学科设置,不断丰富学科内容。
第二,加强对专业人才的激励力度。畅通社会心理服务人才职称评审制度,对急需的专业人才在职称评审和职务晋升方面予以优先考虑。
第三,不断壮大人才队伍。加强社区志愿者队伍建设。社会心理服务的专业人才缺口很大,急需志愿者和更多的兼职人员参与其中。要实现专业服务人员和志愿服务人员的良性互补,实现无缝隙对接;专业心理工作者要加大对兼职人员和志愿者的指导力度,使其不断提升专业能力和素质;志愿者和兼职人员要积极主动学习专业知识,使志愿服务拥有更多的技术含量,从而为社会提供更为优质的心理服务。
注释:
[1]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29
[2]葛明贵、高函青.中国特色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路径分析[J].心理科学,2020(1):201
[3]陈雪峰、傅小兰.抗击疫情凸显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刻不容缓[J].中国科学院院刊,2020(3):259
[4]林颖、蒋俊杰.从社会疏导到社会心理服务:我国社会治理体系的重大创新[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9(4):75
[5]周芮、闫洪丰、李康震.我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基本构成探析[J].残疾人研究,2019(4):36
[6]叶霖.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要处理好四种关系[N].安徽日报,2020-3-3
[7]梁乾琳、张鑫、黄维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心理援助服务的应用探究[J].健康研究,2020(2):136
作者简介:
彭丽丽,中共重庆市涪陵区委党校讲师,研究方向为领导干部心理学、社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