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浙江省畜牧机械设施装备配套情况探析

2020-09-18蒋永健魏绍林浙江省畜牧农机发展中心

中国畜牧业 2020年7期
关键词:畜牧业畜牧畜禽

文│蒋永健 魏绍林(浙江省畜牧农机发展中心)

近年来,浙江全省上下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畜牧业转型升级的决策部署,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推进畜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以及智能化方向发展,畜牧机械化驶上了快车道,尤其是生猪和肉(蛋)鸡等畜牧主导产业的机械数量不断增加,产品结构不断优化,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

一、基本情况

1.现有畜牧机械存量情况。2018年,全省有畜牧生产各环节机具4.99万台(套),其中青饲料收获机0.18万台(套)、牧草收获机0.12万台(套)、饲草料加工机械2.49万台(套)、畜牧饲养机械1.72万台(套)、挤奶机0.05万台(套)、剪羊毛机0.003万台(套)、畜粪处理设备0.22万台(套)。

2.当前畜牧机械购置补贴情况。2018年,浙江列入中央财政补贴范围的畜牧机械设备有6小类17个品目,其中饲料(草)加工机械设备5个品目[即铡草机、揉丝机、饲料混合机、颗粒饲料压制机、饲料制备(搅拌)机]、饲养机械设备3个品目(即孵化机、送料机、粪污固液分离机)、畜产品采集加工机械设备2个品目(即挤奶机、贮奶罐)、废弃物处理设备3个品目(即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设备、有机废弃物好氧发酵翻堆机、有机废弃物干式厌氧发酵装置)、养蜂设备中的养蜂平台和其他设备中的3个品目(即水帘降温设备、畜禽粪便发酵处理机、有机肥加工设备)。2018年度新增饲料(草)加工机械设备(揉丝机、饲料混合机、饲料搅拌机、铡草机)44台(套)、畜牧饲养机械(粪污固液分离机、孵化机、送料机)36台(套),累计补贴68.64万元,占总量的0.24%(2017年度为0.34%),从2018年开始,减臭设备被列入省级新产品补贴范围,但目前还没有申报补贴数量和金额。

3.畜牧主导产业机械设施装备总体情况。

(1)生猪。2018年,全省共有700多家规模养殖场安装自动喂料系统5000多条,年出栏5000头以上猪场已全面完成设施化提升改造,年出栏3000头以上规模猪场设施化率达65%以上。自动饲喂系统、湿帘负压通风系统、监控设备、全自动干湿分离式清粪设备、沼液配送车、固液分离机以及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设施等已在规模养殖场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一些新型的设施设备,如洗消、环境控制系统、机器人、综合减臭设备、有机肥发酵罐(机)等,也在中、大型规模养殖场应用。

(2)家禽。肉鸡、蛋鸡是浙江省家禽产业的主打内容,2018年年底,全省有年出栏2000只以上肉鸡场4430家,年存栏500只以上蛋鸡场771家,设施化水平相对较高,尤其是年出栏50万只以上的肉鸡场和存栏10万只以上的蛋鸡场,全部采用了全密闭禽舍笼养方式,配备了自动温湿控制系统、自动喂料、饮水系统,还安装了光照系统、清粪机械设施、自动集蛋等系统。如宁波正大、江山大夫第等企业从国外引进了全套蛋鸡养殖设备,实现了饲养、喂料、温控、清粪、捡蛋以及分级等生产全过程的“机器换人”。但大多数中小家禽养殖场户,机械设施相对简陋,特别是白羽肉鸡饲养,多采用钢架大棚平地饲养,使用的设施仅为自动饮水器,没有降温等环境控制设施,舍内整体环境差,夏天不防暑,冬天不保暖。

(3)畜牧机械设施化特点。目前,浙江省畜牧机械设施化呈现三大特点:一是以生猪、肉(蛋)鸡等为主的主导产业机械设施化程度较高,羊、兔、蜜蜂等特色产业机械设施相对简陋;二是大型规模畜禽养殖场设施装备发展较快,中小型畜禽养殖场设施装备水平相对滞后;三是废弃物和臭气处理设施装备越来越引起养殖场户的关注,有购置意愿,但缺乏政策推动力。

二、主要做法

自2016年9月农业农村部批复浙江为创建全国农业“机器换人”示范省以来,全省各地扎实推进,取得了明显成效,有力推动了畜牧业“机器换人”工作步伐。

1.加强部门协作,推进农机牧艺融合。省级畜牧、农机部门齐心协力,联合组织省内科研院所、基层农机与畜牧管理部门、养殖场和机械生产企业,不定期召开座谈会、研讨会,了解机械设备需求、存在的困难以及意见建议等,促进产学研推用等各方的良性互动及对接。

浙江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省“王一成畜牧产业服务团队”和 “农机牧艺融合服务团队”等积极开展畜牧机械化调查研究,提出发展思路,制定推广方案,研讨畜牧生产新机械新装备列入农机购置补贴范围,共同推动畜牧机械化进程。

近两年,浙江省畜牧农机发展中心多次组织相关单位开展养殖场减臭设备、养殖场废弃物处理等新机械设备的示范应用、产品性能和养殖场户的需求与效果评价、畜牧机械企业对新产品的鉴定需求等专题调研,进一步为减臭设备和养殖场废弃物处理设备的鉴定与补贴提供基础支撑。同时,组织畜牧农机部门、科研院校和相关设备企业分别参加全国畜牧环保专题展、中国国际农业机械展览会、畜牧业绿色发展中国行活动、中国国际集约化畜牧展等,了解当前畜牧机械发展的最新动态,展示浙江省的先进畜牧机械设备等。

2.加强宣传引导,推动生产经营主体积极参与。畜牧机械化发展关键在于生产经营主体。目前,中小规模养殖主体的思想观念比较传统,特别是近年来养殖效益良好,传统的生产方式暂且还能适应目前的生产需求,养殖业主对现代畜牧业先进技术和设备了解不多,对发展趋势缺乏前瞻性。对此,浙江省畜牧农机发展中心以全国和省农机博览会为契机,分期、分批组织畜牧、农机部门负责人及规模猪场业主1000多人次,现场观摩设备组成、工艺流程及其应用情况,组织技术培训和推广应用交流,改变养殖业主传统守旧观念,推动畜牧业“机器换人”,提高畜牧养殖效率。

3.加强基地建设,注重示范推广效应。一方面,以农业“机器换人”示范省、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省和标准化示范场等创建为契机,鼓励畜牧养殖重点地区积极参与示范县、示范镇、示范基地的创建,加强农机畜牧融合技术集成示范,推广示范一批农机牧艺有机融合、相互促进的先进技术,带动新技术新装备运用。目前,全国惟一的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省创建已通过农业农村部验收,全省创建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场193家、部省级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27个,畜禽专项“机器换人”示范县1个、示范镇1个、示范基地51个,含畜禽在内的综合示范县6个。

另一方面,突出重点,大力示范推广畜禽养殖关键环节的设施装备。嵊州科林、嘉兴明佳、宁波润泽、浙江清牧、杭州珑池泉、宁波倍加福等企业,或就地就近,或与国内知名高校联合,切实做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和综合减臭等新型机械设备的研发和试验示范。同时,科研和产业团队项目的实施也有力助推了畜牧业的“机器换人”。

三、主要问题

随着畜牧业转型升级进程的不断加快,畜牧业机械化程度大大提高,但畜牧业“机器换人”仍存在一些客观的深层次矛盾,主要表现在:

1.畜牧农机“家底”掌握不够。从宏观上分析,实施购机补贴政策以来,主要以主要粮食作物的机械化为重点;从融合上分析,产业之间往往融合说得多,实际融合做得少,还没有建立一个良性互动的农机牧艺融合机制;从基层情况分析,受政策、编制、队伍等因素影响,农机部门除受理补贴范围内的畜牧机械推广服务外,没有专门人员负责,大都以畜牧部门的“项目”形式推进;从省级层面分析,主要是深入基层一线调研不够,工作不够扎实,对畜牧机械设备的“家底”信息主要来源于农机化统计年报,而对不同养殖规模的机械设备底数掌握不清,所掌握的数据不实、不全。

2.畜牧机械产品试验鉴定难。一方面,农机新产品试验鉴定难以成为新产品获取补贴和推广应用的“拦路虎”。这有多方面的客观原因,如发布的相应产品推广鉴定大纲建设滞后;国内有资质开展畜牧机械产品鉴定检测的农机鉴定机构少;省级农机鉴定推广站受编制、场所及经费保障等因素的制约,鉴定能力较弱,以前没有畜牧机械方面任何产品的检测资质。另一方面,农机生产企业自身对鉴定工作重视不够,不关注推广鉴定信息,不知道要做什么,怎么做。同时,省内大部分农机生产企业规模小,工作重点基本都在生产和销售上,不注重企业标准制定,也给畜牧新机械装备的鉴定增加了难度。

3.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相对滞后。受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和省级财政的限制,一些新型且急需的畜牧设备(如监控、洗消烘等设备)、大型成套畜牧设备(如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处理、蛋鸡成套全自动化生产等设备)均不能及时纳入补贴范围内,审批程序周期长,所起的作用滞后。有的虽已纳入补贴范围,但由于其本身单位价格高,补贴额又受到政策的限制,起不到补贴的实际效果。一些养殖场户呼吁的“真正需要的产品不在补贴目录,而不需要的产品却在目录之中”的现象应早日消除。

4.生产主体养殖观念相对落后。部分养殖场户对新型畜牧机械设备缺乏了解,对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认识不够,很少从长远处着想,大多侧重于眼前利益。在生产过程中,瞻前顾后,怕投入,怕设备不稳定,没有意识到新设备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不愿引入新设备、新技术。还有部分老养殖场户,圈舍等基础设施老旧简陋,用地政策等受到限制,“宜机化”提升改造难,存在“有机难用”现象。

5.生产企业售后服务意识不强。部分生产厂家侧重于销售环节,售后服务意识淡薄,没有建立配套的服务网络,产品使用过程中一旦出现了问题,响应不及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用户的购机积极性。也有用户反映,进入补贴目录后其产品价格有高于市场价格、产品质量下降等现象。

四、对策建议

为加快推进畜牧业“机器换人”,助推浙江省畜牧农机高质量发展,建议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开展全面调查,切实摸清底数。组织相关部门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一次畜牧主导产业机械设备应用调查,掌握省内不同畜种、不同规模养殖场机械设备应用情况,分析存在问题,提出意见建议,弥补“家底”数字不全、不真、不实的实际问题。

2.搭建融合平台,打通发展堵点。农机牧艺融合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是技术问题,也是管理、机制等问题。促进农机与牧艺相融合,需要畜牧与农机“产学研推用”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和参与。在前期初步探索的基础上,应进一步加强行政管理部门和推广机构、科研院所、生产企业以及规模养殖场之间的合作,构建“一主多元”的推广服务平台,加强信息交流,实现资源共享,解决畜牧农机化发展痛点、堵点,推进畜牧业设施装备与养殖工艺相融合、畜禽养殖机械化与信息化相融合、设施装备配置与养殖场建设相适应、机械化生产与适度规模养殖相适应,大力推进主要畜禽养殖的全程机械化。

积极开展万头以上规模猪场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调研,拟定补贴政策方案,为生猪增产保供和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六化”(标准化、绿色化、规模化、循环化、数字化、基地化)牧场提供有力支撑。

3.整合各方资源,提升发展水平。一是加快畜牧业“机器换人”步伐,向先行一步的粮食、经济作物类等农业的其他行业看齐,努力提升畜禽养殖的机械化水平。

二是争取政策支持。加强与上级行政管理部门的沟通,因地制宜,争取国家和省级购机补贴政策具有更大机动性和调整空间,以更好地为浙江省畜牧农机发展提供政策支撑;加强与省级财政部门的协调,对不在农机购置补贴范围而产业发展急需的大型或非常规畜牧机械(如洗消烘、蛋鸡成套全自动化生产设备和智能化监管系统等),推进“首台套”试点工作。

三是搭好畜牧业项目建设“班车”。充分利用“百家万头新建猪场”“美丽牧场”“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场”“省级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等项目建设,在资金安排、规划设计时尽可能考虑机械化设施化建设内容,对目前不能鉴定且又急需的大型或非常规畜牧机械,争取列入项目建设内容。

四是加强政策宣传。特别是加大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宣传,积极引导养殖场户用足、用好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

4.强化示范引导,加快推广应用。要充分发挥大型规模养殖场在农机畜牧融合中的引领作用,推动农机畜牧融合技术集成示范基地建设,推广示范一批农机牧艺有机融合、相互促进的先进技术,带动广大养殖户应用新技术新装备;加强对畜牧业“卡脖子”环节的联合攻关,大力示范推广畜禽养殖关键环节的关键技术,如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综合减臭以及智能化、信息化管控等新型畜牧机械装备,切实提高畜牧业设施化、数字化水平;加强对养殖户传统养殖观念的引导,加大畜禽养殖场“宜机化”提升改造力度,大力推广应用畜牧新技术、新设备。

5.强化监督服务,提升用户信心。加强对设备生产厂家的监督,建立健全市场准入、退出和诚信机制,及时将用户反映不好或口碑差的生产厂家纳入农机购置补贴黑名单,提升畜牧机械质量水平。搭建行业主管部门、养殖场和畜牧机械生产企业信息交流平台,及时解决应用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和矛盾,切实提高用户满意度。加强组织培训,努力提升畜牧机械应用水平。

猜你喜欢

畜牧业畜牧畜禽
5G助力“智慧畜牧” 湖羊有了“健康码”
荣昌:做强畜牧品牌 建好国家畜牧科技城
映像畜牧业
畜禽夏季喂野菜 防病快长真不赖
菌株出马让畜禽污染物变废为宝
夏季养畜禽 驱蚊有妙招
“黑科技”打造畜牧健康管理专家
武汉天种畜牧有限责任公司
上海祥欣畜禽有限公司
畜牧业也要打好“翻身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