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食疗本草》中常用药材非药用部位应用价值分析与思考

2020-09-18吕丹李文林杨丽丽曾莉朱建光段金廒李玥

中医药信息 2020年4期
关键词:药食食疗本草

吕丹,李文林,*,杨丽丽,曾莉,朱建光,段金廒,李玥

(1.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2.江苏省中药资源产业化过程协同创新中心,江苏南京 210023;3.南京中医药大学敬文图书馆,江苏 南京 210023;4.河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6)

中医素有药食同源、以食当药、以药入食传统,历代食治(疗)专著(篇)中保留了大量食药并用信息,表明药食并用即可养生,又可防病治病,其中所述药物的药用部位、性味、主要功效、毒性等信息为当代从“文献要药”提供了重要线索。

中药资源是中医药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与基础,近年来,随着资源枯竭与生态恶化警钟的敲响,对常用药材进行非传统药用部位综合开发利用方面的研究逐渐引起重视。对《食疗本草》中以药食两用或以药入食的文献信息进行梳理,可为现代中药资源开发与食疗的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1 研究方法

选择唐代孟诜《食疗本草》(1984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里所有植物类条目。以国家卫生部和卫计委颁布的“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物质目录”(2014年),结合《实用临床中药学》(2013年,李学林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临床常用中药饮片》(2013年,欧阳荣主编,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中药大辞典》(2014年,南京中医药大学编著,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等工具书,对《食疗本草》中收录的临床习用基础上扩大药用或食用部位的草类、果类、谷类、菜类等药材进行梳理、归纳、分析、总结。对仅在应用方法拓展的药用植物不录入。

2 结果

《食疗本草》载食材(共计260味)除中卷动物类食材外,上下两卷共有177种植物类食材。对照国家卫生部和卫计委颁布的“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物质目录”(2014年),属于当今药食两用的中药材共13种,参照《实用临床中药学》,临床常用中药材共19种,这些中药植物资源均有一体多用的现象存在。见表1、表2。

3 结果与讨论

中药资源是中医药事业发展和保障人民健康的重要物质基础,药材生产与深加工产业化过程资源利用效率低下、资源浪费严重、生态环境压力不断加剧等重大经济、社会和生态问题,迫使中医药产业界必须从资源的多宜性与多用性角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1]。

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的饮食养生文化是我国历史文化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古代强调以食材之味,取药材之性,明确提出好的医生应“先洞晓病原,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2]。由于药、食资源不分,与现代药食同源名录或临床常用中药材的习用部位不同,《食疗本草》中所列的药材,普遍存在一体多用入食以疗疾的现象。这些同源药材的不同部位或以取汁、取末、制丸等形式单用,或入汤羹、茶饮、酒、面点配伍应用。同一药材部位不一,功效各异,其中有些药材的多个部位都已经成为今天的常用药材或食材,如药食同源中的小茴香种子药、食两用,茎叶入食;枸杞子药食两用,枸杞嫩叶入食;莱菔子入药,莱菔根(萝卜)入食。

药材的功效是由物质基础决定的,近年来,野生中药材资源的锐减,从物质基础与药效学角度拓展药材应用部位的研究引起越来越多的重视。《食疗本草》记载的部分中药材的拓展部位已经显示出一定的药效潜力。如相关研究表明,地黄叶的大部分化学成分与地黄块根的化学成分相同,含有环烯醚萜类、挥发油以及苷类等化学成分,尤其是其中梓醇的含量远远高于地黄块根,显示出在神经保护、抗肿瘤、降血糖等方面的药效开发潜力[3]。作为决明子药材的拓展,决明叶的醇提物也在体外试验显示出良好的抗真菌活性[4]。又有研究者对苍耳药材不同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其茎中含有较高总黄酮[5],其叶挥发油含2,6-二甲基-3,6-环癸二烯,叶绿醇和1-石竹烯等成分,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和抑菌性[6-8]。药理活性测试发现苍耳根挥发油对人胃癌细胞、人肺腺癌细胞的生长有很强的抑制作用[9]。另有研究者发现,牛蒡叶多糖对枯草芽抱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有较显著的抑菌作用[10]。槐叶提取物作为天然抗氧化剂在医药食品领域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11]。其他如枇杷子、石榴根皮、胡荽子、甜瓜子等长期以来被忽略的药材的部分成分与药效作用均已得到不同程度的揭示[12-14]。

除了同一药材不同部位资源的拓展性研究之外,《食疗本草》所载部分同科不同种(属)植物也显示出一定的资源开发潜力,如当前临床常用的淡竹叶、竹茹或淡竹沥,《食疗本草》记载这些药材来源竹科多种植物,当前除了淡竹、青竿竹或大头典竹得到应用外,《食疗本草》记载的“苦竹”与“慈竹”却一直被忽略。有研究者通过动物实验表明,慈竹沥的镇咳、祛痰、平喘明显优于淡竹沥,且在临床用药量的30倍时仍无毒、副反应发生[15]。

表1 药食同源类药材的一体多用

表2 临床常用药材的一体多用

中医药资源是自然资源的一部分。我国利用生物药物的历史悠久, 中医药是我国的国宝, 在国际上享有盛名, 而中药材的原料主要来自野生动植物。长期以来, 由于人们对生态尚缺乏认识, 在发展农业和利用大自然上的片面性、滥伐森林, 并对大自然进行不合理的开发利用, 破坏了许多药用动植物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使它们无法继续正常生活, 一些名贵药用动植物资源面临枯竭, 或处于濒临绝灭的边缘。

对《食疗本草》中的植物梳理结果表明,同一棵植物的不同部位, 既有药性、药效相近或相同的情况,如莱菔子与莱菔根,均有消食下气的功效,牛蒡根、叶均有清热解毒的功效;但也有部位不同、功效相异的情况,如艾叶散寒止痛、温经止血,其子则治百恶气,又如枸杞子滋阴补血、益精明目,而枸杞的根皮即地骨皮则清热泻肺火、祛骨蒸等。尽管这些功效仍需要从化学成分及药理实验角度进行进一步的验证,但无论哪种情况,《食疗本草》中大量药材可拓展应用的信息,都为当前分别从药食的药理作用、化学成分角度显示出现代医学领域的可深入挖掘价值。

综上,受传统用药习惯的影响,当前大部分药食同源和常用中药材仍存在仅限于单一部位入食或入药的情况,对整体植株的利用率较低,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中药材种类繁多,虽然大量中药拓展部位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亟待明确,但面对当前中药资源全产业链资源浪费严重、效率效益低下、生态环境压力加剧的现实困境,《食疗本草》中一体多用的药用植物记载与食疗思想理论,无疑从“吃干榨尽、物尽其用”的角度,为科学、合理利用中药材资源提供了文献参考。

猜你喜欢

药食食疗本草
药食同源 药膳产品成就养生新风潮
山西恩予:打造药食同源新业态
牵牛子的本草考证
豆瓣菜的药食同源与水质净化功能应用研究
本草,源于延续生命的渴求
本草,一场不动声色的“双面修行”
本草中华
春季养生食疗七要点
“药食两用”啥意思
食疗养生祛湿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