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米索前列醇不同给药方式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分析

2020-09-18邴霞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年17期
关键词:米索直肠出血量

邴霞

现阶段,产后出血是对产妇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造成一定威胁的一种疾病,其诱发因素有很多,包括凝血功能障碍、宫缩乏力等,由诸多因素导致的产后出血临床表现以阴道流血为主,有些甚至导致低血容量性或者死亡[1]。临床上,针对这一疾病的治疗往往采取子宫按摩、缩宫素等,但是在治疗效果方面存在一定不足,部分还伴有较高的并发症发生率[2]。本文主要针对产后出血患者采取米索前列醇不同给药方式治疗效果进行简单分析,详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9 年1~12 月明确诊断为产后出血100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平行对照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 例。对照组患者年龄23~37 岁,平均年龄(28.98±2.68)岁;孕周38~41 周,平均孕周(39.87±1.12)周。观察组患者年龄22~37 岁,平均年龄(29.05±2.65)岁;孕周38~42 周,平均孕周(39.95±1.15)周。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神志意识清楚;②沟通、表达和理解能力正常;③单胎妊娠;④经产妇本人同意并签署同意书;⑤基线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①精神紊乱和心理障碍;②凝血功能障碍严重;③合并血液系统疾病;④伴有肝、肾和心器官功能异常;⑤因个人因素不愿或者中途选择退出;⑥缺乏完整临床资料;⑦孕周<35 周。

1.3 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基础治疗。具体药物包括米索前列醇(北京紫竹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00668)和缩宫素注射液(南京新百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2025282)。具体操作:分娩出胎儿后,患者静脉推注10 U 缩宫素注射液与20 ml 的10%葡萄糖注射液;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直肠给药,将米索前列醇置于产妇直肠部位,使用剂量设定为200 μg;对照组舌下含服,将米索前列醇置于舌下含服,使用剂量设定为200 μg。

1.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产后出血量、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产后出血量包括产后2 h 出血量和产后24 h 出血量。疗效判定标准[3]:①子宫收缩明显,阴道出血量减少明显,各项生命体征指标均正常,代表显效;②子宫收缩不太理想,阴道出血量减少,代表有效;③出血量并未减少,子宫收缩不佳,代表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及寒战。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产后出血量比较 观察组产后2 h 出血量和产后24 h 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产后出血量比较(,ml)

表1 两组患者产后出血量比较(,ml)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2.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n,n(%)]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对照组中发生呕吐5 例,寒战3 例,恶心2 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0%;观察组中发生呕吐1 例,恶心1 例,无一例寒战,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0%;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061,P=0.014<0.05)。

3 讨论

产后出血是由于子宫收缩乏力导致肌纤维间血管无法被有效挤压进行形成的。产妇分娩后因为子宫乏力进而提高了产后出血发生率。利用按摩子宫方式可加强子宫收缩,从而使出血量逐渐减少[4]。通常情况下,如果仅进行按摩,往往无法获取理想的效果,所以临床上通常联合其他药物共同进行。目前,使用范围相对较广的一种药物是缩宫素。产后出血是产妇分娩期间较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病情相对严重且危险,极易对产妇生命安全造成威胁[5]。产妇出现产后出血后,自身免疫能力和抵抗能力逐渐减弱,进而提高了不良反应发生率。据有关资料显示,产后出血发生因素有很多,例如凝血功能异常、胎盘滞留和子宫收缩乏力等[6]。临床上,针对缩宫素药物的使用,通常采取静脉注射或者肌内注射方式,止血效果明显,但是由于该药物自身具有饱和浓度,导致使用范围受到限制[3]。

米索前列醇常采用口服方式,其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前列腺素E1的衍生物,经过口服后,产生米索前列醇酸,子宫被视为靶器官。随着治疗时间的增加,使用剂量越来越大,宫腔压力也随之增加,进而加强了子宫收缩。米索前列醇除强化子宫收缩外,有助于子宫收缩频率增加,避免产后出血[1]。米索前列醇可加快子宫收缩速度,使出血量减少,而且相比于口服方式,直肠给药方法可以加快黏膜药物吸收速度,使药物在短时间内发挥自身效果,与此同时,降低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获取相对理想的治疗效果[2]。

米索前列醇服用方式有很多,例如阴道给药、口服、直肠给药、舌下含服等。经本实验结果显示,观察组产后2 h 出血量和产后24 h 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直肠给药方式能够在短时间内吸收药物,获取明显的治疗效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分析,直肠给药方式效果更为明显,其有助于治疗效果进一步提高。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061,P=0.014<0.05);说明直肠给药方式安全性更高。通过上述结果发现,无论是治疗效果、产后出血量,还是不良反应发生状况,直肠给药方法均优于舌下含服方法,其可以帮助产妇减少产后出血发生率,确保分娩安全,通过相应药物的使用,可以缓解产妇紧张情绪,尽可能的避免因为情绪等因素造成的收缩发力,使产妇可以保持积极心态配合医护人员工作,从而确保产妇顺利分娩。

产后出血因素分析包括胎盘因素、子宫收缩乏力、凝血功能障碍和软产道裂伤。宫缩乏力是导致产后出血的主要因素,大部分产妇是由于宫缩乏力导致的产后出血。子宫肌纤维解剖包括中交织、内环和外纵。通常情况下,产妇分娩出胎儿后,子宫肌纤维显著收缩从而对血管压迫。若子宫肌纤维无法有效收缩,则会提高产后出血率。其影响因素包括产科因素、产妇全身因素和子宫因素等。产科因素包括巨大儿、产妇羊水量增加等,导致子宫肌纤维伸张过度,分娩结束后,无法在短时间内进行收缩,出现子宫收缩乏力。全身因素指的是产妇对于分娩存在恐惧等心理,因为过度担忧分娩结果等,导致宫缩不协调等引起的。而子宫因素则指的是产妇本身子宫伴有病症或者缺陷等。胎盘因素较多以胎盘剥离状况为依据进行分析,若合并胎盘粘连和胎盘滞留等现象,均会从不同程度上影响产妇的宫缩,出现子宫出血。软产道损伤有子宫下段裂伤、宫颈损伤、阴道裂伤及会阴裂伤等。此外,产妇急产、外阴组织弹性不理想、未全面止血等均可能造成宫缩乏力。

总之,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米索前列醇直肠给药治疗效果要比舌下含服效果明显,不仅可以减少不同时间段出血量,同时治疗效果明显,且安全性高,值得采取与推广。

猜你喜欢

米索直肠出血量
结直肠腺瘤的中医药防治进展
米索前列醇在妇科临床的应用
称重法和升级容积法并用对产后出血量的估算调查
米索前列醇在计划生育临床干预中的应用效果
宫颈阴道双球囊与米索前列醇在高危产妇引产中的应用
缩宫素配合米索前列醇片在产后宫缩乏力减少产后出血的临床评价
经会阴和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
综合护理对无痛分娩产妇出血量及新生儿评分的影响
应用氨甲环酸对髋关节置换术出血量的影响
腹腔镜与开腹改良直肠前切除术治疗成人重度直肠脱垂的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