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回复:天气预报是不准的
2020-09-17张田勘
张田勘
有网友称,早上如常刷天气预报,结果被中央气象台的一番操作惊呆了,中央气象台官微居然明确表示:“天气预报是不准的!”
为何中央气象台不维护自己的权威性?事情起因是一位演员发微博说自己出海玩帆板遭遇台风,还好人没事。有部分网友留言:台风没被预测到,是中央气象台的重大失职。经查,这并不是台风,而是一种强对流天气。于是,中央气象台发长文回应,解释了天气预报为何不能百分之百保准,建议有特殊需求可以关注气象部门发布的临近天气预报,并学会看气象雷达图,相信科学。
网友留言的剑拔弩张,被中央气象台的回应巧妙化解。中央气象台不像过去那样以权威部门自居,摆出一副神圣不容置疑的面孔,而是承认天气预报并不全准,又尊重了对方需求,用科学理论、证据来解释如何看待天气预报的准与不准。政务微博又向生动和有趣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在心理和感知上指出天气预报和其他一些预报的准确度,有一种定向思维的局限性。在一般人的印象中,天气预报就是要准,否则没有预报的必要。而准确的预报在人们看来是理所当然,反过来,不准确的天气预报,在人们看来就是气象预报部门的失职,于是将局部的不准确扩大和上升为大部分甚至全部的不準确。
所有的预报都不会是百分之百的准确,这是一种常识。但是,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和预报天气的技术手段日益先进,天气预报的准确率会大大提升。这从天气预报的发展中可以看出。
最早的天气预报,只是人们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如《齐民要术》中的“天气新晴,是夜必霜”,诗歌中的“布谷处处催春种”,以及民谚中的“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等。依靠科学技术进行的现代天气预报,起源于法国和英国。1856年,法国组建了第一个现代天气服务系统,用电报传送各地当日的气象观测结果。1875年4月1日,伦敦的《泰晤士报》使用有线电报收集了大约15个海岸站点的天气实况,制作成天气图发布在报纸上。
中国最早的气象台是1872年建成的上海徐家汇观象台,当时的天气预报只有“全国风向不定、天气多变、可能有雨”等极不准确的预报。1980年7月,徐家汇观象台在中央电视台播报了中国第一次的电视天气预报。如今,随着现代卫星、雷达等高科技手段的加入,以及超级计算机的应用,天气预报的准确性有了突飞猛进的提升。
天气预报通常由天气模型的多次运行组成。气象中心会运行一个网格间距约10千米的地球模型,将输出结果传递给在局部区域上运行的更高分辨率的模型。这意味着,我们现在可以采用高分辨率运行模型,并在预测中输入多个变量,处理更多涉及天气的相关数据,创建更精确的大气图表,做到最接近于实际的预测。
即便如此,天气预报领域既有“蝴蝶效应”,还有少量的分子在大气中随机运动,不可能做到百分之百准确预报。因此,在对待天气预报上,公众一是要有平常心,二是在追求更高准确性的时候,需要多做一些功课。例如中央气象台提出的,看临近天气预报和学会看气象雷达图。
(选自光明网)
小编有话说
天气预报为人们的出行预判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与支持,现代社会的人们,越来越相信科学、依赖科学,以至于迷信科学。科学虽是权威,却不是万能,相信科学的同时,也应了解到科学不够完善的一面,趋利避害,将被动转化为主动。即便是科技改变生活的当下,我们也不能放弃对于自然的敬畏和对于生活的思考,如中央气象台的回应所说,即便有天气预报的存在,我们也该学会关注气象部门发布的临近天气预报,学会看气象雷达图。与此同时,中央气象台的回应可以看出:一方面,其专业性无可挑剔;另一方面,作为权威部门,正在向老百姓的生活靠近,越来越“接地气”,办实事。
适用话题
相信科学;权威回复;天气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