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虎门大桥风中抖动让我们认识混沌现象

2020-09-17然玉

作文评点报·中考版 2020年33期
关键词:涡振虎门共振

然玉

虎门大桥造型体现“长虹卧波”“牵手两岸”的意象构思, 与威远炮台遥相呼应,为东莞市地标建筑及旅游景点。因此,前段时间“虎门大桥剧烈振动”的短视频引发网友广泛关注。

肉眼可见的“风中抖动”,一下子把虎门大桥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的确,基于公众的一般认知,大型桥梁如此超大幅振动,可算“活久见”。网友在表达震惊的同时也进行了各种经验化的解读。比如说,归因于设计缺陷、质疑于建筑质量……诸如此类的质疑,几乎是条件反射式的反应,既合乎那套理所当然的“常识”,也契合了“出事必追责”的舆论监督正义观。但同样也必须承认,这种简单的逻辑框架,其实并不适用于所有的场景。现实是,并非所有的“意外”都是“責任事故”,我们必须敬畏这个世界的复杂性。

事件发生后,大桥管理部门联合交警部门及时采取了双向交通管制措施,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广东省交通集团连夜组织国内12位知名桥梁专家,召开专题视频会议进行研判。专家组初步判断,虎门大桥悬索桥本次振动的主要原因是:沿桥跨边护栏连续设置水马,改变了钢箱梁的气动外形,在特定风环境条件下,产生了桥梁涡振现象。

随着权威回应和科学解释的到位,舆论反馈已大致归于理智与平静。以科普说理来平复大众焦虑,以全面检查来确保公共安全,双管齐下,这是从根本上杜绝大桥涡振引发舆情共振的关键。

“桥梁涡振”广泛存在,并且很难预判、很难避免。从某种意义上说,桥梁涡振就是典型的混沌现象:一套确定性动力学系统中,总是存在着某些不可预测的、类似随机性的运动。其不可重复、不可测算、不可控制。对于一座大型桥梁来说,大幅度涡振也许随时会发生,也许永远不会发生,谁也无法对其进行精准掌控——这是理性科学局限的一面,也是复杂系统不断扩张的必然结果。随着现代工程变得越来越庞杂,“失控”的风险也越来越大。

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强化确定性科技体系来规束“随机的不规则运动”,减少混沌和失控,将是人类社会的重大命题。而在真正“破题”之前,我们一样可以有所作为。以“桥梁涡振”为例,就算不能预测和防止“涡振”发生,但我们可以尽量减少“涡振”造成的损害:以常态监测及时发现“涡振”,建立常备应急响应机制,管控交通、杜绝事故;以全覆盖的例行检查、定期检修来维护桥梁结构质量,确保其具备较高的抗风振能力……凡此种种,都是至关重要的。

承认混沌,管控风险,对桥梁安全进行二次确认,反思可能存在的操作失误,继而在今后的工作中进行修正,唯有如此,才不枉惊魂一场。

(选自中国新闻网,有删改)

小编有话说

在信息高速、透明的今天,舆情共振现象时有发生,大众范围的舆情监督为有关部门的工作带来新的推动力。同时,权威的回应和科学的解释是舆论的正确风向标,解决问题才是舆论的最终归宿。

适用话题

舆情共振;舆情监督;科学理解世界……

猜你喜欢

涡振虎门共振
分体式双箱梁涡振气动控制措施数值模拟
板桁结合梁涡振性能及抑振措施研究
安然 与时代同频共振
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在虎门大桥路灯LED节能改造中的应用
选硬人打硬仗——紫阳县党建与脱贫同频共振
大跨度悬索桥涡振风洞试验与现场实测比较
虎门二桥BIM建养一体化建设
CTA 中纺院+ 化纤联盟 强强联合 科技共振
力-状态映射法在桥梁断面涡振研究中的应用
改革是决心和动力的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