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致高三学生家长

2020-09-17陈彤敦武

现代家长 2020年9期
关键词:高三家长孩子

陈彤 敦武

金风送爽,暑假结束,新一届高三学生踌躇满志地回归校园,开始为来年的高考拼搏。在这无比重要的一年里,作为家长,应该为孩子做些什么呢?或者,应该避免踏入哪些误区?来听听往届高三学生家长和教育专家的意见。

家长的焦虑比新冠疫情还要凶猛,

孩子是最终的受害者

祁先生的儿子今年参加高考,成绩不错,被北京交通大学录取。笔者请祁先生介绍陪读经验,他却连连摆手:“没有经验啊,全是教训啊!”

原来,小祁是全校有名的学霸,高中三年重要考试成绩排名没有出过年级前30名,本来是有希望考上清华、北大等名校的,可惜高三出现心理波动,差点休学,最后勉强参加高考。按祁先生的话说,“至少少考了50分”。

“孩子埋怨我,说我拖了他的后腿。”祁先生无奈地摇头,“要说我也不冤。孩子上高三这一年,真是不堪回首啊!眼看别的家长都越来越紧张,我原本坦然的心也提到了嗓子眼儿。应酬都推掉了,电视也不看了,下班就奔菜市场买高营养的食材,回家就和妻子轮流盯着儿子学习,晚上孩子不睡我们就不睡。我们想做個好家长,可惜好心办了错事。”

小祁感受到了父母的焦虑,渐渐被感染。尤其让他难以忍受的是,父母总是不经意地刺激他:“以你的实力,全国排名前十的高校随便挑!”“千万别松懈啊!现在谁掉链子谁就输了一生!”“去年你堂姐考上了复旦大学,摆了十桌庆功宴,你说今年咱家预订几桌?”等等。

小祁忍无可忍,要求住校,安心备考,可是祁先生不答应,担心学校的伙食不佳,又怕寝室晚上不安静,影响小祁休息。

今年春节,新冠疫情暴发,祁先生夫妇陪着儿子居家隔离。其间,小祁忍受不了父母的唠叨,赌气打了三天网络游戏,一页书都没看。

“我和妻子吓坏了,只好举手投降,发誓再不多说一句话。”祁先生对笔者说,“高考是压倒一切的大事,不敢在这个节骨眼儿上跟孩子较劲,只得由着他。”

笔者通过微信采访小祁。他写道:“比起新冠疫情,父母的焦虑来得更凶猛。外面有疫情,我可以躲在家里,可是父母的唠叨我到哪里去躲?”“今年我确实考得不好,但一想到这难熬的一年,我立刻打消了复读的念头。”“我不怨他们,我爱他们,他们也不容易。”

岳女士接受采访时情绪低落,因为她的女儿今年高考落榜:“没什么好说的,是孩子自己不争气。平心而论,她在班里只是一个中等生,考上二本院校是可以接受的,但古人说‘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于是我给她设立了一个‘吃定一本,争取211的目标。唉,最后全落空了,连二本分数线都没过。她想上职业学校,我不答应,要求她复读,否则我在亲戚朋友面前抬不起头。女儿同意复读,但要求住校,离开我的视线。看来,她心里在埋怨我。麻烦您通过贵刊转告下一届高三学生家长,对孩子,别逼得太紧,别用高目标给孩子施加压力,否则后悔莫及!”

田女士的女儿今年高考超水平发挥,被北京师范大学录取。聊到陪读经验,田女士不好意思地说:“孩子上高三前的那个暑假,我购买了一套家庭教育的网课,一路听下来,受益匪浅。以前,我也是一个爱唠叨的妈妈,女儿每到重要考试我都提心吊胆,焦虑得要死。网课老师告诉我,我的焦虑本质上不是替孩子担心,而是对自己的境遇和现状不满,希望女儿替我弥补生命缺憾。细想起来,是这个理儿,于是我就释然了,行为自然随之改变。我不再提‘211‘985‘清北之类的高目标,只希望她尽力而为,甚至我会在她熬夜学习的时候逼她睡觉。女儿很受用我的贴心,每天晚上与我开半小时的‘卧谈会,倾诉自己的烦恼。我知道,她这是在‘倾倒情绪垃圾,于是照单全收。第二天,我总能看到她轻松的笑脸。请转告下一届高三学生家长:不要急着为孩子做什么,先想想为了孩子不做什么。克服焦虑,我们都是优秀的家长!”

家长都是平凡人,为什么偏偏要求孩子不平凡

笔者在采访中发现,孩子上高三这一年,超过七成的家长对孩子抱有不切实际的期望,尤其是学历中等,经济收入、社会地位均不突出的普通家长,对孩子考出好成绩更渴望,也是人数最多、焦虑程度最重的焦虑群体。

教育心理学教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郭先生认为,父母希望子女出人头地,是我国历史悠久的群体心理:“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几乎都被问到一个问题:‘你长大了想做什么?日本的孩子会回答,长大了想当电车司机、面包师、清洁工……但这样的答案在中国是要被打屁股的,因为父母感觉没面子。在中国,回答这个问题的标准答案是做科学家、文学家、宇航员……只有这样,孩子才会被认为有出息,父母们才会有面子。”

社会学家宋先生一针见血地指出:“中产及中产以下阶层家长之所以对孩子的高考更焦虑,其实是生存焦虑的体现。这种焦虑,本质上是对未来的恐惧。父母认为,孩子只有考上好大学,将来的生活才能轻松一点。这样想,似乎不错,但宏观地看则是不切实际的。关于工作、爱情、婚姻,父母已经经历过和正在经历的烦恼,孩子一样都不会少。正是这些被烦恼折磨的过程,让孩子变得越来越成熟,越来越强大。所以,父母的焦虑不仅没必要,而且是有害的,害得自己不开心,更会转嫁给孩子,让孩子失去平常心。”

职业生涯规划师张女士认为,父母对孩子期望过高,是不愿意接受一个事实:孩子很可能是一个平凡的人。即便是内心隐约意识到这一点,也定要排除万难,创造条件把孩子培养得不那么平凡。

“但现实是残酷的。”张女士说,“99%的人有99%的可能性会平凡地度过一生,包括那些杰出人士的孩子。而许多父母在培养孩子的时候,往往忽略这99%的大概率,偏偏要将精力集中在那1%的极其渺茫的希望上。这意味着,父母的高期望从一开始就是一场注定要失败的豪赌,是很多人悲剧的开端。所以,现在很多家长和孩子过得不快乐,尤其是高三学生的家长,就像赌徒紧张地关注着对手开牌,心中猜测着命运的走向。”

资深高三班主任刘老师认为,家长怀有平常心对孩子备考至关重要。接受采访时他说:“我经常劝家长不要对孩子期望过高,因为期望过高必然对孩子构成心理压力,有百害而无一利。但是,降低期望不是退而求其次,而是‘众神归位,把孩子放在他应该在的位置上。”

刘老师饶有兴致地给笔者讲解“龙生九子”传说:“望子成龙乃人之常情,但龍是什么?龙生九子,各有所长。老大囚牛爱好音乐,化身在琴头,以助风雅;老二睚眦好斗喜杀,化身在刀环、刀柄、龙吞,以壮威风;老三嘲风喜欢远望,于是踞于殿角,守护吉祥;老四蒲牢喜欢吼叫,化身在洪钟之上,以助声威;老五狻猊喜欢烟火,于是化身香炉之上,自在逍遥;老六霸下力大无穷,曾助大禹治水,后来专门驮石碑;老七狴犴喜欢打官司,于是匍匐在狱门之上和官衙两侧,维护正义;老八负屃喜欢文字,于是盘踞在石碑两旁,随时欣赏美丽的碑文篆刻;老九螭吻天生大口,于是踞于殿脊两端,避邪镇宅。看,龙的孩子还做驮碑、守狱等平凡之事,望子成龙的家长又何必强求自己的孩子出人头地呢?”

家长陪孩子,是为了多接触、多沟通,不是陪读,更不是监督

笔者在采访过程中,收到往届高三学生家长的许多忠告,汇总起来,有以下9个要点,供大家参考。

1.管住唠叨的嘴。家长关心孩子,口头嘱咐是免不了的,但切忌重复,因为重复的话语其实是噪声,对学习强度高、压力大的高三学生来说无疑是折磨,所以家长一定要管住自己的嘴。

2.情绪要稳定。有的家长对孩子的成绩过于关注,成绩好就欣喜异常,逢人就夸孩子成绩如何如何好;成绩不好就垂头丧气,觉得孩子注定与大学无缘。这种极不稳定的情绪势必影响孩子的心理及考场发挥。

3.不要盲目攀比。家长不要总对孩子说别人家的孩子学习如何好、如何勤奋、如何有出息之类的话,以免给孩子造成压力,使孩子对学习、高考产生恐惧、厌恶心理。要多进行纵向比较,努力发现孩子的进步,帮助孩子分析自身的长处和缺陷,以达到扬长避短、鼓舞士气的效果。

4.吃饭时不聊学习。高三学生学习紧张,一起吃饭是难得的亲子相聚机会,也是孩子难得的放松时刻。如果家长一边吃饭一边问孩子学习上的事,很容易激怒孩子,不仅破坏家庭气氛,还可能伤害孩子的肠胃。

5.亲子冲突冷处理。如果孩子莫名其妙地发脾气,有可能是在宣泄负面情绪,家长不必计较,应该采取冷处理的方式,让孩子冷静一下,过几天再找个适宜的机会化解误会,不可逼孩子就范,以防矛盾激化,影响孩子的备考心情。

6.理解并尊重孩子。备考的具体事宜,比如报不报补习班、在家的作息规律、买哪套练习册等,家长要理解孩子,充分尊重孩子的意愿,不可逼迫,否则一定没有好结果。

7.适度陪伴孩子。孩子上高三这一年,家长要尽量让家庭生活和平时一样,不要刻意保持安静,更不要请长假在家陪伴孩子,因为不正常的气氛会让孩子精神紧张。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家长尽量不要在孩子学习时轻手轻脚走进他的房间,一会儿送牛奶,一会儿送水果,借关心之名,行监督之实。家长陪伴孩子,是为了多接触、多沟通,不是陪读,更不是监督。

8.给孩子积极的鼓励和正面的评价。过多的批评会让孩子产生无能感,相反,积极的鼓励和正面的评价会让孩子自信,有勇气迎接挑战。所以,家长要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尤其不要放过孩子学习上的小进步,但表扬要适度,不要因为表扬夸张而引起孩子的反感。如果孩子做错了事,家长也要用提醒代替指责。有时候,家长一句鼓励的话、一个慈爱的眼神就会使孩子感到满足,从而充满学习的动力。

9.保证饮食营养。高三这一年,孩子脑力劳动繁重,需要保证营养,但营养摄入最好采用食补的方式,慎用保健品。高考期间,考生的饮食最好和平时一样,但饮食卫生要特别当心。家长没必要准备山珍海味、大鱼大肉,饮食清淡为佳,以免引起孩子肠胃不适,影响考场发挥。

编后:

高三对孩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作为家长,必须调整好心态,可以期待最好的结果,但也要能接受最坏的可能。不如守住我们的平常心,不急不躁地关注孩子,给孩子踏踏实实的帮助。

【编辑:陈彤】

猜你喜欢

高三家长孩子
家长错了
高三·共鸣篇
家长请吃药Ⅱ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犯错误找家长
我把高三写成诗
高三未了,你准备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