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因为人才有意义
2020-09-17潘玉毅
潘玉毅
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都是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吉鸿昌
路,每个人每天都在走,熟悉的,陌生的,康庄大道,羊肠小径,各有各的难易,各有各的妙趣。路边有风景,春夏秋冬,因着时序不同而有所变化,好看,难看,雅致,寻常。事实上,这路不只在脚下,有时也在笔端,在口中,在心上。不过有一点是相同的,那便是它们都是因为人才有了意义。
笔端有路,是为笔路。这个词最早出自南北朝时期姚最的《续画品》:“笔路纤弱,不副壮雅之怀。”可巧的是,我近日闲看《剪灯新话》,明人瞿佑在此书的自序里亦有这样一句话:“所惜笔路荒芜,词源浅狭,无嵬目鸿耳之论以发扬之耳。”笔路荒芜,大概是笔力不健的意思吧。这固然是作者的谦称,但由此我们也不难看出笔端是有路的。这路既然有可能荒芜,当然也有可能肥沃或繁茂。繁茂处,路边可生百花,不然《开元天宝遗事》里何以会记录“梦笔头生花”的故事?正如脚下的路若要通达,需要耗费人力去开挖,去夯实,去浇筑水泥,笔端的路若欲坦荡、坚实,也需要个人勤加修炼、付诸心力。
口中有路,则是言路。说话只是用口,听话只是用耳,按理说,声音随着空气传播,当是没有路的。然则,不过是因为这路并非实体,我们肉眼不可见而已。言谈无路,历朝历代的明君贤臣也就不会倡议“广开言路”了。做人也好,行路也罢,最忌讳的便是闭目塞听。有道是,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言路堵塞是最致命的。耳朵被堵住,听不到外面的风声雨声读书声还则罢了,若是听不到别人善意的提醒,遇到危机时容易失之盲目、行差踏错。是以,智慧的古人常劝我们要少说多看,少说多听,因为言路宽了,才能听得进别人的批评和劝说,才能使自己得到更好的成长。
以此类推,心上的路,自然就是心路了。我们在日常的用语中,常将心路与历程搭配在一起组词。一个人成长的过程就像行路,会遇见风雨,会经历起伏,我们的心情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得意,失意,自信,颓然……诸般心绪流转,勾勒出真实的人生轨迹,或曲或直,或窄或宽。心路上所倒映的,是人生的幻想,也有可能是人生的真相。
俗话说,河有河道,山有山路,车有车轨,马有马途。面对不同的路,不同的人大概也会有不同的选择。可是无论路有多少条,路大还是小,通或是不通,只有自己亲自走过,才知道结果,知道路之于人的意义。
【赏析】
路,一半是“足”,意思是要腳踏实地;一半是“各”,代表各人有各人的走向,有所往,有所返,有所聚,有所离,有所求,有所予。不管是笔路、言路还是心路,我们要做的是亲自走过每一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