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业产业公司化运作“庄浪模式”的做法及成效

2020-09-17张齐珍甘肃省庄浪县农业经营服务中心

中国畜牧业 2020年8期
关键词:庄浪县贫困户发展

文│张齐珍(甘肃省庄浪县农业经营服务中心)

甘肃省庄浪县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也是一个农业大县,全县辖18个乡镇、1个城市社区、293个行政村,辖区总面积1553平方千米,总人口45.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1.7万人,现有耕地92万亩,人均2.46亩,2013年建档立卡贫困户3.17万户13.55万人,贫困发生率32.73%,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实现整县脱贫,任务艰巨。近年来,庄浪县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的重要论述和省、市关于脱贫攻坚的一系列决策部署,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健全组织体系,建强经营主体,推动了农业产业扩量提质创牌增效,加快了贫困村户增收步伐。5年来,全县稳定脱贫2.2万户9.75万人,贫困发生率由2013年年底的32.73%下降到2019年年底的0.75%,连续4年在全省脱贫攻坚考核中位居前列,2019年获得“全国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

一、“庄浪模式”运行机制

1.搭建组织体系。针对全县贫困人口多、脱贫攻坚难度大、产业发展组织化程度低等问题,2017年8月庄浪县提出“整体工作党委政府推动、产业发展公司化运作、组织生产专业合作社实施、贫困群众入社入股分红”的发展思路,组建了农业产业扶贫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农发公司”),下设7个子公司和18个乡镇分公司,联结293个村879个农民专业合作社,构建了县、乡、村三级产业发展服务平台,实现了产业发展由行政推动向市场化运作的转变。同步成立农发公司党委和子公司、分公司、合作社党支部,构建了“党组织+国有公司+龙头企业+专合组织+贫困群众”的产业扶贫组织体系。

2.聚焦关键核心。2020年,大力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社“能力提升工程”,按照国有公司推进型、龙头企业带动型、村级班子带领型和能人大户领办型等四种模式,组建县、乡、村三级联合社141个,注销、吊销“空壳社”“家庭社”和“私人社”396个(重新注册为家庭农场),全县运营较规范以上合作社达到809个,占总数的76.2%;创建四级示范社198个,新发展龙头企业12家、家庭农场620个、产业大户963户,进一步拓展提升了“庄浪模式”内涵外延,形成了以党组织为统领、农发公司为牵引、龙头企业和专合组织为纽带、贫困群众为主体的产业发展组织体系,实现了党的工作、合作社组建、产业发展、农民群众入社和贫困户入股“五个全覆盖”。

3.提升龙头牵引。按照“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依托养殖业、林果业、种植业子公司,组建成立了庄浪县九牛养殖、绿环林果业、梯田种植业3个县级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由县级联合社与各乡镇合作社落实“订单”生产任务,合作社建设规模化农业产业基地,组织社员标准化生产,公司统一销售,实现了农业生产、加工贮藏、运输销售、劳务用工等多领域的合作经营,加快培育了一大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搭建了广大农户外联市场的桥梁纽带,稳定增加了农户收入。

公司组建以来,围绕“牛、果、薯、劳”主导产业和区域特色产业,全面建成标准化肉牛养殖场36处,引进“平凉红牛”、红安格斯牛、弗莱维赫牛等良种基础母牛8516头,产犊1630头;新建标准化苹果基地4089亩、高效节能日光温室15座,规模种植马铃薯脱毒种薯1.03万亩、紫皮大蒜6000亩、饲草8400亩、中药材3300亩、花卉200亩;签订种薯生产订单15万吨、青贮饲草5万吨、干青饲草10万吨、商品果5000吨和等外果1万吨。

4.规范企业运营。农发公司下设种植业、养殖业、林果业、陇源薯业、农发商贸、洛河砂石料、瑞发有机肥等7个子公司和53个分公司,现有员工和生产工人500多人。农发公司统筹产业发展,负责提供良种、农资(饲料)、技术和销售产品;分公司承上启下,负责衔接联络、培训农民和监督指导;合作社具体负责承接入股、组织群众开展标准化生产及规范化经营,构建了县、乡、村三级产业发展服务平台,实现了产业发展由行政推动向市场化运作的转变。

目前,资产总额5.2亿元,其中流动资产2.23亿元;负债总额1.79亿元,其中流动负债1.34亿元。2018年,公司主营业务收入1.23亿元,其中良种母牛销售收入7589万元、大蒜销售收入1396万元、苹果销售收入1310万元、种薯销售收入1963万元;营业外收入1023万元;净利润654万元。2019年,公司主营业务收入2.14亿元,其中良种母牛销售收入1.4亿元、种薯销售收入2976万元、大蒜销售收入1650万元、苹果销售收入672万元、中药材销售收入408万元、揉丝机销售收入501万元、砂石销售收入361万元、化肥销售收入859万元、饲草及花卉销售收入31万元;营业外收入1193万元;净利润2570万元。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农发公司成立运行以来,紧紧围绕脱贫攻坚目标任务,以公司化运作为重点,创新工作机制,突出“五型带动”,有效发展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和贫困户,助推脱贫攻坚成效明显。

1.入股带动型。结合农村“三变”改革,立足庄浪县产业发展现状,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引导贫困户全部加入种植业、养殖业和林果业合作社,扩大增资配股范围、纵深推进“三变”改革、扶持龙头企业带动合作社提升产业,全县整合到村的扶持类、发展类资金1.176亿元,使196个贫困村每村入股农发公司发展集体经济资金达到60万元,每年固定分红6万元;投入9800万元,将每村50万元扶持资金量化入股到196个优势专业合作社,合作社与农发公司签订入股合同,公司按照每年10%的比率分红,在分红总额中确定5%作为合作社的公益金和公积金、95%对现有贫困户和返贫户进行人均分红。

对全县无养殖能力的6776户贫困户的7194头基础母牛,按7000元购牛资金入股农发公司,每头每年固定分红700元;2020年将回收的1424万元互助资金,按照贫困面高低差异化安排用于97个非贫困村发展村集体经济;同时,对未达到“人均5000元”产业扶贫标准的非贫困村的2703户贫困户的1617万元,通过合作社入股到3个县级联合社,再入股到农发公司,每年按8%的比例固定分红。通过以上途径,共入股农发公司资金3.17亿元。

2018年入股资金24706万元,分红1060.18万元。其中,154个贫困村村集体发展资金入股7700万元,196个合作社发展资金入股9800万元,5个村集体党费入股115万元,65个合作社(6994头牛)贫困户投牛资金入股4895.8万元,19个合作社(2730头牛)天津河西区帮扶资金入股1911万元,12个合作社牛棚建设资金入股265.3万元,其他资金入股18.9万元。

2019年入股资金共计8190.73万元,全年两次分红共计2844.67万元。其中,村集体入股5281万元,13个合作社市列“三变”资金入股46.8万元,36个村集体“三通一平”项目折资入股900.785万元,贫困户投牛资金入股140万元,1个合作社50座蔬菜大棚以及附属物资生产资料折资入股75万元,97个合作社入股资金1617.15万元,党费入股95万元,异地搬迁入股35万元。通过资金入股带动,把农民、合作社、村集体、公司的利益捆绑在了一起,让分散的人、地、钱集中起来,一方面有效缓解了公司发展产业资金短缺的压力;另一方面,破解了村级集体及合作组织经济收入“空壳”的现实问题,同时也让贫困群众真正享受到“三变”改革的红利。

水洛镇吊沟村是庄浪县140个深度贫困村之一,该村将村集体发展资金50万元、合作社发展资金50万元、64户贫困群众肉牛养殖资金44.8万元,共计144.8万元,和182户1058亩土地入股到农发公司,农户土地入股前5年每亩每年获得保底分红300元,5年挂果丰产后,公司、农户、村集体按5∶4∶1的比例实行效益分红,按每亩利润1200元计算,农户每亩土地每年最少分红780元,村集体分红120元。通过资金、土地入股,农发公司在该村建成400头标准化肉牛养殖场1处、千亩红富士苹果基地1处,吊沟村村集体每年获得分红收入17.7万元,合作社分红2500元,贫困户至少分红91.75万元。吊沟村从根本上解放了劳动力,壮大了富民产业,激发了发展动力,推动了精准脱贫。

2.订单带动型。按照“因地制宜,统一规划,分工合作,产品包销”的思路,宜薯则薯,宜蒜则蒜,宜草则草,宜药则药,由农发公司负责籽种、化肥、农药、地膜等资金投入;合作社负责落实土地、劳动力组织、贮藏运输等环节;农户集中连片种植,产品由农发公司包销,价格合理,机制灵活,合作社及农户积极性高,效益明显。2019年,农发公司共与94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签订生产订单27371.7亩(其中马铃薯种薯9178.7亩、紫皮大蒜3084亩、饲草15109亩),通过订单生产户均增收900元以上,切实提高了农户的产业收入。

3.购销带动型。农发公司每年肉牛养殖需求干草3万吨、青贮饲料2万吨、精饲料4400吨,在北京、天津、兰州、平凉等地均设立了农特产品直销店,并与北京新发地、天津桂发祥、南开大学校友会、广州江门市场签订了农产品销售合同,积极创建对港活牛出口创汇基地,疏通庄浪县农产品进入中高端市场的渠道,每年销售苹果、马铃薯、大蒜、粉条4000多吨,通过农产品收购和销售,带动发展了一批种植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激活了一批果蔬经销合作社,有45个合作社自发种植粮饲兼用玉米、甜高粱、紫花苜蓿等,为肉牛养殖提供充足的饲草供应,有8个合作社参与农发公司苹果收购,依托公司稳定的销售渠道,合作社自主生产,把农户闲置土地和没有销路的农产品,重新优化配置,从根本上解决了土地撂荒、农产品卖难、价格不稳定和增产不增收等问题。

永宁镇谈街村饲草牧草种植农民合作社和养殖业公司签订青贮饲料收购合同,该合作社种植粮饲兼用玉米、甜高粱1700亩,养殖业公司收购成品青贮饲料5500吨,该合作社收入192.5万元,农户亩均收入1100元。

4.服务带动型。为了规范生产合格的农产品,提升农产品品质,强化科技支撑,农发公司与南开大学、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北京雄特牧业、平凉红牛集团、庄浪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庄浪县果树研究所签订技术服务框架协议,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指导“平凉红牛”“庄浪苹果”“庄薯”等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建立完善肉牛养殖繁育体系、防疫体系、饲草体系、加工体系、品牌体系、营销体系,农发公司在与合作社合作过程中,通过耕、种、收、养、管、销等各个生产经营环节,使新品种、新技术、新规程得以推广应用和普及,合作社规范化管理措施得到落实,全县合作社管理运行逐步向规模化发展、集约化经营、标准化生产、品牌化营销转变。

三、存在问题

尽管庄浪县在产业扶贫、龙头企业培育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省、市关于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要求以及广大群众的期望相比,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

1.龙头企业少,带动能力不强。全县现有省级龙头企业7户、市级51户、县级16户,但是骨干龙头企业数量相对偏少,总体规模不大,集群化、集约化发展程度不高,带动全县发展产业能力还不强。

2.产业规模化、市场化、标准化程度不高。全县现有果园65万亩(挂果园31.4万亩),牛存栏10万头以上,种薯、中药材、饲草其他产业相对规模较小,多元增收产业格局不稳定。农产品精深加工、集约化生产、品牌化培树和营销体系建设等方面缺少项目支撑,投入占比小,产业发展市场化融资渠道窄,产业高质量发展进程缓慢。

3.合作社规范提升不到位。合作社负责人多是村社干部,市场意识还不强,经营管理水平不高,难以适应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和市场化要求;部分合作社仅为社员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与实体经济结合不紧密,没有产业基地,严重制约了自身发展壮大和带贫能力。

4.扶持政策不够完善。近年来,为了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庄浪县对村集体、合作社和贫困户采取资金扶持和财政配股,有效增加了贫困村、贫困户收入,推动了合作社发展壮大,但中央和省、市对扶持资金及配股资金政策仍不明确,具体归属不明晰,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经营实体和群众的积极性。

四、下一步打算

下一步,庄浪县将围绕持续巩固、深化和提升“庄浪模式”,坚持把龙头企业培育、合作社规范提升与实体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认真落实精细化管理,全面推进高质量发展,持续增加村集体和农民群众收入,全面实现整县脱贫目标。

1.全力以赴支持农发公司做大做强。充分发挥农发公司龙头带动作用,大力发展规模订单农业,建成一批基地规模大、科技含量高、产业链条全的集群化产业发展园区,发展壮大规模养牛场、砂石料开采场和种薯繁育基地,有序建设饲草加工、果蔬贮存、有机肥生产线和农产品批发、网货供应基地及物流配送中心,逐步打造集种养加、贸工农和绿色发展于一体的现代农业龙头企业集团,全力与县内外企业及合作社开展股份合作,努力形成利益联结机制,打造产业发展联盟。

2.不遗余力实施合作社规范提升。紧抓农业农村部确定庄浪县为2020年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县机遇,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合作社规范提升相关要求,扎实开展合作社整改工作“回头看”,对合作社规范提升工作再安排、再部署,全面规范提升合作社运营能力。2021年,计划投资5860万元,对全县18乡镇293个村每村扶持1个合作社,每个合作社20万元,积极引导合作社创办经营实体,发展主导产业,实现整体质量提升。

3.竭尽全力推动产业提质增效。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全力实施产业基地规模化、作业机械化、生产标准化、发展集约化和营销品牌化“五个一”工程,努力促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全面推动“牛扩量、薯提质、菜转型”,全力促进现代农业全产业链、全价值链、全循环链发展,不断夯实脱贫攻坚、建成全面小康的产业基础。

4.尽心竭力持续推进农村改革。坚持把深化农村改革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根本动力,继续做好土地确权登记颁证收尾工作,妥善化解历史遗留问题,全面完成剩余农户合同签订和证书发放等工作,实现“应确尽确”;持续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加快建设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资源资产评估和产权抵押融资担保三大服务平台,推进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按照规范完善、巩固提升、全面推进的总体要求,进一步完善农村“三变”改革配套措施,健全完善相关办法,推行“期货+保险”机制,全面优化经营主体与入股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不断完善分红方式及租金收益、劳务收益等制度,每年集中抓建20个“三变”改革助推脱贫攻坚产业综合示范区,努力实现盈余性、利润化分红。

猜你喜欢

庄浪县贫困户发展
境由心造
兰抒蔚瑛
绘就高质量发展新画卷——庄浪县南坪学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纪实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不能让老区一个贫困户掉队
致富闯路人带领贫困户“熬”出幸福
『贫困户』过年
贫困户 脱贫靠产业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庄浪县蓼科药用植物资源调查及区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