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烟台市保障生猪稳定生产的八大措施

2020-09-17盖小君山东省烟台市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

中国畜牧业 2020年8期
关键词:烟台市无害化屠宰

文│盖小君(山东省烟台市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

徐连森(山东省烟台市农业农村局)

宋玉财(山东省烟台市农业综合执法支队)

截至2020年3月10日,全国共报告发生了162起非洲猪瘟疫情,扑杀染疫生猪100多万头。受此影响,全国生猪生产遭受重创,生猪存栏和出栏量锐减,猪肉价格直线上升,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

面对来势凶猛的非洲猪瘟疫情,山东省烟台市政府高度重视,组织市农业农村、交通运输、市场监管、城市管理(住建)、海关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指挥部门成员,分析研判形势,制定工作方案,严格落实外疫封堵、疫情排查、监测预警、屠宰管控、餐厨废弃物管理、检疫执法等关键防控措施,保障生猪的稳定生产,为生猪稳产保供和农民增收做出了重要贡献。据统计,2019年烟台市生猪出栏434万头,同比增长0.8%,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按2019年下半年生猪平均价格计算,相当于为养猪场(户)增加收入数十亿元。

一、迅速构建有效的非洲猪瘟防控工作体系

1.快速构建畜牧兽医系统应急防控机制。全国发布第一起非洲猪瘟疫情之后,烟台市、县两级畜牧兽医部门立即成立由主要负责人为组长、各相关科室和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非洲猪瘟疫情防控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综合协调、监测流调、扑杀、市场流通、无害化处理、舆情管理、物资保障等7个工作组,并按要求立即投入战斗,在第一时间形成了有效战斗力。

2.积极建立部门间联防联控工作机制。烟台市各级政府严格落实地方政府属地管理责任,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并责成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指挥部将非洲猪瘟防控作为头等大事;履行牵头抓总职责,安排有关成员单位将非洲猪瘟防控列入当前重要工作议程。同时,建立非洲猪瘟防控工作联络制度,及时通报疫情信息和监管措施,定期召开会议听取工作开展情况。一年多来,烟台市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指挥部先后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围绕生猪及其产品调入管理、餐厨废弃物管理、生猪屠宰企业管理等关键点下发了非洲猪瘟防控通知近20个,有的放矢地为基层非洲猪瘟防控指明方向。

二、与毗邻地区实行联防联控

烟台市联合山东省青岛市、潍坊市和威海市,以胶东半岛无疫区为核心区域,积极构建非洲猪瘟联防联控工作机制。2018年12月6日,青岛市、烟台市、潍坊市、威海市等四市召开非洲猪瘟联防联控会议并签署备忘录,对进入胶东半岛无疫区的生猪和生猪产品进行非洲猪瘟实验室检测证明查验;每月互通疫情信息,定期组织专家开展疫情会商、风险分析和预警预报;对于跨市调运的生猪经实验室检测合格后方可出具检疫证明;开展非洲猪瘟疫情联合核查和跨地区联合执法,严格生猪屠宰企业和贩运经纪人管理;联合开展泔水喂猪等违法违规行为打击行动等。

烟台市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实行一年多来,从胶东半岛无疫区之外调入的生猪大幅度减少,对外来的生猪产品非洲猪瘟检测率达95%以上。烟台市基本没有从胶东半岛无疫区之外调入生猪的情况,进入烟台市的生鲜猪肉也大幅度减少,非洲猪瘟疫情传入风险大大降低,极大减轻了防控工作压力。

三、重点强化生猪屠宰企业监管

生猪的无序流动,特别是高风险区的生猪流入,是目前导致非洲猪瘟疫情持续传播蔓延的重要原因。只有从根本上控制住生猪的无序流动,有效杜绝高风险区生猪特别是发生疫情地区生猪的流入,才能有效降低非洲猪瘟疫情发生风险。而生猪的流动与屠宰企业特别是大型屠宰企业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只有生猪屠宰企业严格按规则收购生猪,生猪无序流通的乱象就会从根本上得到遏制。

1.全面开展生猪屠宰企业资格审核清理。2018年下半年,烟台市政府组织了对生猪定点屠宰企业资格的重新确认,确定了16家合格生猪屠宰企业,为加强规范化管理奠定了基础。积极推进生猪屠宰企业标准化示范创建,指导龙大肉食成功创建省级生猪屠宰标准化企业,示范带动更多的生猪屠宰企业参与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2020年将创建1个国家级示范企业、3个省级示范企业。

2.强化屠宰环节非洲猪瘟管控。烟台市以落实生猪屠宰环节非洲猪瘟自检和官方兽医派驻制度百日行动为契机,成立专项行动组,克服一切困难,确保措施落地落实。目前,烟台市所有屠宰企业“两项制度”均已落实到位。与此同时,切实加大生猪运输车辆备案登记和清洗消毒,有效切断传播途径。烟台市积极推进生猪运输车辆专业洗消中心(点)建设,实行运输车辆洗消中心(点)周调度制度,对建成投产的洗消中心,每个给予30万元市级财政补助。目前,全市已有3个屠宰企业建成了专业洗消中心。

3.第一时间约谈生猪屠宰企业履行好非洲猪瘟防控主体责任。烟台市重点约谈跨区域调入活猪和销售猪肉的大型屠宰企业主要负责人,鼓励、引导和支持其在烟台市内建立和扩大生猪养殖合同基地;从胶东半岛无疫区之外调入生猪的,必须严格按照山东省胶东半岛无疫区的相关规定,落实事前申报、隔离、检测、检疫等措施,严防外疫输入烟台市;责成各屠宰企业切实加强生猪收购经纪人管理,加强培训,按规则从业。目前,烟台市有2家大型屠宰企业将生猪收购严格控制在胶东半岛无疫区范围之内,解除了社会上的不可控的生猪收购经纪人合约;另外,14家企业将生猪收购严格控制在烟台市范围之内,为非洲猪瘟疫情防控做出了重要贡献。

四、不断加强养猪场生物安全防护措施

烟台市通过举办非洲猪瘟防控师资培训班,发放非洲猪瘟防控电子课件,专业技术人员联系规模养猪场等方式,切实提高养猪场户的生物安全防护意识,指导其重点加强生猪销售、病死猪交接、人员物料车辆进入消毒、粪污处理等关键环节的生物安全防控,切实提高了防控效果。自2018年10月起,烟台市明确要求所有规模猪场一律实行全封闭管理,严禁外来人员入场。

五、建立健全以病死猪为重点的无害化处理体系

1.建设无害化处理厂。烟台市采取企业运作、政府支持的方式,在全市分区域建成6个病死猪专业无害化处理厂,对规模养猪场和散养户死淘的猪只进行集中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依托龙大、福祖2个大型生猪养殖园区,配套建成2处企业无害化处理厂,专门处理各自封闭养殖园区内产生的死淘猪只。2019年,烟台市无害化处理病死猪达85万头。

2.建设无害化收集体系。烟台市在充分调查研究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出台病死猪无害化收集意见,并在全市建设了77个病死猪暂存站点,配备36辆专业无害化处理收集车,建立市、县财政补贴政策,鼓励、支持实行病死猪无害化处理与生猪保险联动机制,极大提高了病死猪集中无害化收集的覆盖面。

3.加强生物安全控制措施。重点围绕无害化处理厂内部、收集车辆、暂存点等关键环节,制定生物安全标准,加强以消毒为重点的生物安全控制,将生物安全控制纳入监管重要内容,避免因病死猪收集而引发的动物疫情。

六、科学开展非洲猪瘟监测工作

1.持续开展现场疫情排查。烟台市把各个乡镇划分为若干网格,依托乡镇(街道)、村居(社区)和村级动物防疫员,通过电话、微信、视频等方式,每日开展疫情排查工作,原则上每半个月都要对网格内所有养猪场户的疫情进行排查,一旦发现有疑似非洲猪瘟的死亡猪只或无症状死亡体重超过25千克的猪只,必须及时报告当地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2019年,烟台市共排查生猪养殖场18万个、生猪屠宰场6200多个、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场2700个。

2.科学开展实验室检测。实验室检测是发现非洲猪瘟疫情的“火眼金睛”,是科学防控非洲猪瘟的关键技术手段。

(1)建设非洲猪瘟检测实验室。烟台市政府高度重视兽医实验室建设,明确要求市、县两级必须全部具备非洲猪瘟病原学检测能力,全市共投入资金1100多万元,为12处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兽医实验室和13处生猪屠宰企业非洲猪瘟检测室,购置实时荧光定量PCR、全自动核酸提取仪等100多台(套)等非洲猪瘟检测设备。同时,鼓励烟台市海关等第三方实验室扩项非洲猪瘟检测,为养猪场户提供技术服务。

(2)加强非洲猪检测能力技术培训。通过举办培训班、以干代训、比对实验等多种方式,切实提高非洲猪瘟检测实验室的技术水平。

(3)科学制定非洲猪监测方案。坚持“动态评估”原则。每2周对所有辖区的关键场点实现一次非洲猪瘟实验室检测全覆盖,确保非洲猪瘟评估的时效性。

坚持“及时追踪”原则。合理安排抽样和检测时间,坚持普通样品“当天抽样、当天送样、次日检测和追踪”,紧急样品“当天抽样、当天送样、当天检测和追踪”的原则。

坚持“突出重点”原则。合理确定抽样环节,在实现生猪饲养、运输、屠宰、无害化、冰鲜猪肉、精液等环节全覆盖的基础上,重点围绕生猪无害化处理厂的病死猪和生猪屠宰企业的待宰活猪及环境样品设置抽样监测点,以提高非洲猪监测的实效性。

2019年,烟台市、县两级兽医系统完成非洲猪瘟实验室检测2万多份,生猪定点屠宰企业完成6万多份,为烟台市非洲猪瘟防控提供了科学支撑。

七、加强餐厨废弃物管理

1.明确各有关部门职责。烟台市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指挥部专题研究餐厨废弃物管理工作,明确规定城市管理(住建)、市场监管和畜牧部门分别负责餐厨废弃物收集与处理、餐馀企业的监管执法和使用泔水猪场的监管职责。

2.分工负责,密切合作。城市管理(住建)、市场监管和畜牧部门定期互通信息、联合管控,成效明显。抓源头,扩大餐厨废弃物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2019年,烟台市区、各市区城区、重点街道(镇)和大中型厂矿企业基本纳入统一管理,全市餐饮单位餐厨废弃物统一收集、处理签约率近80%。抓终端,杜绝餐厨废弃物进入生猪养殖环节。对排查出的39户使用泔水的养猪户,逐户确定市、县、镇三级负责人,已于2018年年底前全部完成取缔或整改工作。

八、加大动物检疫监管和执法工作力度

1.加强官方兽医管理。烟台市、县两级畜牧部门在对全市官方兽医重新进行资格确认的基础上,多次举办以政治品德、法律法规、职业道德和检疫技术为主要内容的专题培训,通报国内相关违法违规检疫案件,并发出“履职尽责,依法检疫”倡议,全市720多名官方兽医集体签名承诺,为全面提升动物检疫工作奠定了基础。充分利用大数据分析,对生猪检疫出证数量明显高于当地养殖数量的地方,组织力量进行查核,发现“隔山出证”甚至为“洗猪”提供方便等违法违规行为,坚决严厉查处,达到以儆效尤的目的,有力促进了动物检疫工作的开展。

2.实行生猪养殖监管与检疫联动。重点加强生猪养殖环节的监管工作,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实行“一场一策”,确定不同的监管频率和监管措施;将生猪散养户纳入网格化管理进行监管,由乡镇或村级动物防疫员定期落实监管措施。在此基础上,全面推行产地检疫报检制度,养殖场户临出栏前3~5天报检,官方兽医视情况实施临栏检疫或指定地点检疫,在查验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记录和监管记录、临床检查健康、“瘦肉精”速测合格基础上出烟台市需进行非洲猪瘟检测,出具产地检疫证明。

3.加大动物卫生执法工作力度。将涉及生猪的动物卫生违法行为列为执法重点,在政府官方网站和当地媒体公布违法线索举报电话,加大举报线索的查处力度,严厉打击逃检等违法违规行为。一年多来,全市综合执法部门共办理动物卫生执法案件65起,为非洲猪瘟疫情防控提供了坚强法治保障。

猜你喜欢

烟台市无害化屠宰
湖北出台磷石膏无害化处理技术规程
2020年巴西生猪屠宰量创历史纪录
《灌木丛篁图》
两种高温法无害化处理病死动物灭菌效果比较
烟台市苹果种植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生猪 养殖利润可观 屠宰盈利不佳
博物馆在公共文化教育中的探索——以烟台市博物馆为例
A special artist—Pigcasso特殊的艺术家
规模化养殖场粪污无害化处理技术
对烟台市旅游业发展的探析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