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蛋雏鸡质量的技术要点
2020-09-17李中习河北省大名县农业农村局
文│李中习(河北省大名县农业农村局)
蛋雏鸡质量直接影响蛋鸡的生长速度、成活率、育成率、产蛋率以及出栏率,好的雏鸡发育快且整齐,成活率、育成率、产蛋率、出栏率均高。那么怎样提高蛋用雏鸡质量呢?
一、雏鸡质量评判标准
1.外貌特征。健雏精神状态良好、叫声清脆、活动敏捷、反应迅速、发育完善、羽毛清洁光亮、腹部平坦、肛门突出、两肢粗壮有力、肌肉丰满,以上选项有1项或多项不符合要求则为弱雏。
2.均匀程度。雏鸡均匀程度越高雏鸡的生长发育程度越整齐,开产后产蛋率上升越快,产蛋高峰期越长,而且有利于饲养管理,所以雏鸡均匀度是评判雏鸡质量的重要标准。
3.依法检疫。起运前要取得动物检疫合格证明,这是雏鸡没有相应疫病的有力证明,有相应动物检疫合格证明的雏鸡比未经检疫的雏鸡质量要有保障。
4.不携带病原。雏鸡主要携带鸡白痢沙门氏菌和支原体等病原体,携带病原的雏鸡发病率和病死率高,饲料转化率也低,所以雏鸡不携带致病病原体至关重要。
5.母源抗体。母源抗体是雏鸡出壳时从种蛋内获得的抗体,母源抗体(如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抗体)高可在一定时期内保护雏鸡不发生相应疫病,所以母源抗体水平高说明雏鸡免疫力高。
6.无异嗜癖。异嗜癖是啄肛、啄羽、啄趾等异常啄食行为的总称,异嗜癖病鸡和被啄鸡因生长发育滞后导致雏鸡群整齐度降低,进而发育不齐且不利于管理,所以要及时淘汰有异嗜癖的雏鸡,进而提高鸡群整齐度。
二、影响雏鸡质量的因素
1.种蛋。种蛋符合要求是孵出高质量雏鸡的基础,种蛋不携带病原可有效降低雏鸡垂直传播疫病的发生,种蛋母源抗体高说明雏鸡母源抗体高。
2.孵化。种蛋孵化期间温度过高、过低、忽高忽低或不按时翻蛋等因素,不仅降低种蛋的出雏率,而且还降低出壳雏鸡的健康度,主要表现在出壳雏鸡体弱无力或卵黄吸收不良。
3.出雏。出雏时孵化室内的最佳温度为37~37.5℃,温度太高时不仅可引起雏鸡胸闷气喘,还可能因装车运输时温差过大而产生应激反应;温度过低可能使雏鸡受寒感冒。
4.运输。运输雏鸡时雏鸡盛放笼内温度应为30℃,笼间温度应不低于26℃,温度太低易造成雏鸡挤压致残、致弱甚至致死,温度太高雏鸡易气喘、中暑或死亡,运输时间太长雏鸡易挨饿或脱水致死。
5.环境。舒适的生长环境是雏鸡得以健康生长、发育的重要条件,影响雏鸡生长环境舒适度的指标主要有温度、湿度、光照、卫生条件以及空气质量。
(1)温度。育雏舍内温度太高时雏鸡出现张口呼吸、气喘咳嗽、食欲减退甚至脱水等症状;温度太低时雏鸡会因活动减少而采食量减少,还因扎堆挤压而致残致弱,进而降低雏鸡质量。
(2)湿度。雏鸡10日龄前,鸡舍内最佳湿度为60%~65%,10日龄后最佳湿度为55%~60%,过于干燥会使雏鸡出现咳嗽或干痒,过于潮湿雏鸡烦躁不安、胸闷腹胀、张口呼吸。
(3)光照。0~2日龄雏鸡,科学光照时间为24小时,以后每天均匀减少0.5小时至自然光照,光照太弱不利于雏鸡采食,太强则易引起异嗜癖。
(4)环境卫生。环境卫生条件不良时,病原体有可能通过污染饲料、饮水来感染雏鸡,降低雏鸡质量。
(5)空气质量。雏鸡舍内氨气或其他不良气体浓度过大,会造成雏鸡黏膜出血甚至溃疡,引起雏鸡免疫力降低和采食量减少,进而降低雏鸡质量。
(6)饲料营养。为保证雏鸡健康快速生长,应饲喂营养均衡、清洁卫生且易消化吸收的饲料。过期变质、发霉或受到污染的饲料不仅没有营养,而且还会诱发疫病而降低雏鸡质量。
三、提高雏鸡质量的技术要点
1.自繁自养。为提高雏鸡质量应自繁自养,并根据种鸡免疫程序和国家强制免疫要求,按时免疫接种,同时使用相应兽药做好药物预防,使雏鸡获得较高的免疫抗体。
孵化时选用健康的240~390日龄种鸡产出的种蛋,种蛋的拣拾、保存、运输、消毒等环节均应科学,孵化操作应规范严格,孵化期间应将孵化箱内温度调到37.8℃。
2.科学引进。自繁自养基础上需要引进雏鸡或种鸡时应事先做好调查,并从规模大、管理严、技术好、种鸡壮的种鸡场预定雏鸡,不从不正规孵化场引入雏鸡。
引进雏鸡时应安排有接鸡经验的人员负责,选用符合动物防疫要求的运输方式、工具和路径,起运前要取得当地县级以上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官方兽医出具的动物检疫合格证明。
运输途中应避开相关疫病封锁区,并具有相应的防冻或防晒、防暑措施,公路运输的途中还应防滑并匀速前进,上、下坡时适当减速,每0.5~1小时停车检查1次雏鸡状态,发现异常的及时纠正。
为防止雏鸡挨饿或脱水,运输时间应少于48小时,途中盛放雏鸡的笼内温度应在30℃以上,笼间温度应为24~26℃,同时应保证雏鸡箱内氧气充足。
3.加强管理。
(1)温度。不同日龄雏鸡的最佳温度不同,一般从开始育雏时的31~33℃,每周降低2~3℃,14日龄时可让其在25℃环境中自由采食,25日龄时可在常温下饲养。
(2)湿度。饲养期间应通过喷水蒸发和通风换气等方式调节雏鸡舍内湿度,10日龄前雏鸡鸡舍湿度调节为60%~65%,1 0日龄后湿度调节为55%~60%。
(3)光照。雏鸡舍内的光照0~2日龄24小时,以后光照时间每天减少约0.5小时,强度为15~20勒,每隔2.5米安装1个40瓦的日光灯。
(4)环境卫生。为减少疫病传播和提高鸡群质量应搞好卫生,每月清扫、消毒鸡场1~2次,每周带鸡清扫、消毒2~3次,每天机械通风换气2小时以上。
(5)空气质量。雏鸡舍内空气清新,不仅有利于雏鸡采食、营养吸收,而且还有利于雏鸡的健康发育,为此通过加强消毒和通风换气控制雏鸡舍内有害气体浓度,如氨气浓度低于10毫升/立方米,且保证无异味、无刺激性气味。
4.改善营养。不同日龄雏鸡需要的饲料营养不同,因此应根据相应日龄雏鸡的生理需要设计饲料配方,并通过加强管理防止饲料过期、变质、发霉或受污染,发现不符合要求的饲料应销毁或无害化处理后另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