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太原多措并举稳定生猪生产

2020-09-17魏宁成彩燕李晓卿严晓春山西省太原市畜禽繁育工作站

中国畜牧业 2020年14期
关键词:太原市存栏猪瘟

文│魏宁 成彩燕 李晓卿 严晓春(山西省太原市畜禽繁育工作站)

申莉(太原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

我国是猪肉消费大国,生猪产业在国民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自2018年8月我国辽宁省确诊首例非洲猪瘟疫情之后,疫情迅速影响到了全国各地,截止到2018年年底共发生98起非洲猪瘟疫情。山西省太原市从2018年11月发生第一起非洲猪瘟疫情后,全市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积极采取综合防控措施,迅速遏制了疫情的扩散和蔓延。但同时也出现了能繁母猪和生猪存栏数量大幅下降的情况,截至2019年6月底,全市生猪存栏13.68万头,同比增长-40.08%,对全市生猪产业的发展造成了重大的打击。为了稳定生猪产业的发展促进转型升级,太原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稳定生猪生产促进转型升级的意见》,出台了相关政策,逐渐恢复产能。

一、生猪生产恢复情况

伴随着多方政策的出台,太原市生猪存栏量和能繁母猪存栏量连续四个季度呈上升趋势。截至2020年一季度,太原市生猪存栏152714头,较2019年同期增加13343头,增长9.57%;能繁母猪存栏18297头,较2019年同期增加2278头,增长14.22%。与2020年一季度相比,2019年四季度生猪出栏和出肉产量分别增长了218.92%和230.11%,生猪生产恢复效果明显。

二、采取的相关政策和措施

受非洲猪瘟疫情以及都市畜牧业发展的环保和用地等多方因素影响,生猪养殖场户养殖积极性不高,出现不敢养、不愿养的现象,降低了产业发展的动力。为了贯彻落实太原市政府《关于加快生猪产业规模健康绿色发展的实施意见》,提高生猪养殖场户的养殖积极性,恢复生产,保障产能,太原市农业农村局出台了《2020年生猪恢复生产发展项目的指导意见》,积极实施能繁母猪补贴、大县奖补、生产贷款财政贴息等政策,在推动生猪产能恢复方面取得了积极的成效。

1.能繁母猪饲养补贴。根据山西省农业农村厅《关于下达2019年能繁母猪饲养补贴资金使用计划的通知》《关于下达全省2019年新增能繁母猪临时补贴资金使用计划的通知》,对太原市能繁母猪存栏200头以上的规模猪场共计7333头能繁母猪进行补贴,补贴标准为每头能繁母猪200元,由省、市、县三级财政部门分别承担50%、25%和25%,配套补贴资金146.66万元。在此基础上,市级财政部门按每头能繁母猪再追加补助150元发放,共计110万元补贴资金已全部下拨到县。

2.实施生猪重点县奖补政策。

坚持“引导生产、多产多奖、直拨到县、专项使用”的原则,以2019年统计数据为依据,市级财政部门安排700万元专项资金,对承担生猪扩大产能任务重、年出栏生猪贡献大、后续发展潜力足的清徐县、阳曲县、古交市、娄烦县4个生猪养殖重点县(市),实施生猪重点县奖补政策,分300万元、200万元、100万元三个档次给予直接奖补,目前第一批350万元补贴资金已下拨至相关县。

3.实施种公猪引进更新补贴。

对太原市具有种畜禽生产经营资质的种猪场、种公猪站引进和更新的100头种公猪实施补贴,市级财政部门每头补助3000元。

4.支持现有生猪规模化养殖场改造升级。市级农业农村部门通过生猪恢复生产专项支持现有生猪规模养殖场猪舍、猪栏等标准化建设改造;饲料、消毒等与养殖相关自动化设施设备的更新和购置;生猪养殖场的智能化系统配套以及养殖场内水、电、路、防疫等配套设施建设,实现养殖场提档升级。

5.支持新建生猪规模养殖场。

对新建生猪规模养殖场建设完成主体工程并具备生产条件,设计存栏能繁母猪300头以上、出栏5000头以上的养猪场,财政补助不超过100万元;设计出栏5000头以上的育肥猪场,财政补助不超过80万元;设计存栏能繁母猪500头以上、出栏10000头以上的,财政补助不超过150万元。

三、稳定生猪生产,促进转型升级

虽然经过各项补贴后太原市生猪生产力目前稳步提升,逐渐恢复,但仍然没有恢复到非洲猪瘟疫情之前的水平。同时,非洲猪瘟疫情的暴发也暴露出了产业布局不合理、基层动物防疫体系不健全等相关问题。为了稳定生猪生产促进转型升级,太原市将继续加大扶持力度,加快全市生猪产业规模健康绿色发展,稳步提高生猪生产能力和猪肉供应水平。

1.科学规划养殖集群布局。各县(市、区)根据资源特点和环境承载能力,做好分类分区管理,通过连片发展形成产业链各个环节相互支撑的集群发展格局。建立农牧循环格局,推广节水、节能、环保等清洁养殖工艺,坚持种养结合、以地定养、农牧一体养殖模式,大力发展生态健康养殖。

2.大力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

从基础设施入手,支持规模生猪养殖场新、改、扩建项目,积极开展生猪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带动养殖整体水平提升。加强良种繁育体系建设,调整优化生猪养殖品种结构,采取引进种源和自主选育相结合方法,实施生猪良种工程,满足商品猪生产需求。推动生猪产业融合发展,推进生猪产销对接,鼓励屠宰企业提高屠宰产能和精深加工能力,推动生猪育种、养殖、加工、销售等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3.加快培育生猪养殖龙头企业。坚持数量与质量并重,培育生猪养殖合作组织和生产性服务业,带动形成生猪产业集群。保障肉品质量安全,强化猪肉产品质量安全属地管理,层层落实生产经营企业主体责任和监管部门监督责任。

4.提升疫病防控能力。完善市、县两级动物防疫体系,强化生猪重大动物疫情监测预警预报能力,全面落实生猪养殖企业防疫主体责任,增强防控意识。支持建设生猪运输车辆洗消中心,降低疫情传播风险。同时,做好病死生猪无害化处理工作,健全规模养殖场病死生猪无害化处理现场监督、资料审核、补贴发放等工作流程和办法,加快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项目建设。加强基层动物防疫队伍建设,依托现有机构编制资源,健全县级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和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

2020年,我国将生猪稳产保供作为中央、农业农村部门重点工作,各省份纷纷出台相应鼓励政策。但我国生猪生产体量大,涉及屠宰加工、运输销售等多个环节,同时非洲猪瘟依然是困扰生猪生产的重要因素。随着养殖场户生物防控水平的不断提高,政府专项支持生猪生产政策的进一步落实落地,太原市生猪产能必将进一步提升。

猜你喜欢

太原市存栏猪瘟
非洲猪瘟防控形势及防范措施
4 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4177.3 万头环比下降0.2%
能繁母猪存栏半年减少235万头
太原市为农村寄递物流补“短板”
非洲猪瘟对菲律宾已造成1350亿比索的损失
鸡蛋存栏偏低 价格上涨
太原市61个村要建污水处理设施严禁直排入河
非洲猪瘟常态下猪场建设的12345
太原市六家药茶企业获省级授权
7月份生猪存栏首次实现同比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