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针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SF-MPQ量表、细胞因子影响研究
2020-09-17任长辉李红兵
任长辉,李红兵
(四川省阆中市中医院,四川 阆中 637400)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颈椎病的常见类型,与长期伏案工作、受寒有关。长期不良姿势时可导致颈椎微小关节变化,突出的颈椎间盘或增生的骨赘压迫神经根,产生颈痛、伴上肢放射痛等局部疼痛症状及神经根支配区感觉异常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1]。西医临床多采用物理疗法、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和神经营养药物等治疗,短期疗效良好,但长期口服非甾体类抗炎药物不良反应明显、禁忌症多,停药后可复发[2]。
神经根型颈椎病属于中医学理论中“痹症”“项强”“颈筋急”“颈肩痛”等范畴,其病机为气血虚弱、筋脉失养,风、寒、湿邪入侵,导致颈部气血运行不畅、肌肉拘挛,日久可致气滞血瘀、痹阻筋脉[3]。温针灸是一种将针刺和艾灸相结合的针法,具有调和气血、温经散寒之功效,可解除肌肉痉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神经根压迫症状[4]。本研究探讨了温针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疼痛程度、炎症因子含量变化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6年3月—2018年5月收治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118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9例,男性32例,女性27例;年龄24~65岁,平均年龄(48.96±11.41)岁;病程6个月~12年,平均病程(4.57±1.10)年。观察组59例,男性30例,女性29例;年龄22~66岁,平均年龄(48.85±11.72)岁;病程6个月~12年,平均病程(4.61±1.13)年。两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病程、年龄、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符合2013年修订的《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的要求。
1.2 纳排标准
1.2.1 纳入标准 ①符合《骨科诊疗常规》[5]中相关诊断标准;②均经CT、MRI影像学确诊;③血压、血糖均在正常范围内;④3个月内未接受过其他相关治疗者;⑤患者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1.2.2 排除标准 ①颈部有外伤或有手术史者;②合并系统性骨或关节疾病者;③合并精神疾病、感染性疾病者;④孕期、哺乳期女性。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 给予推拿、牵引、消炎镇痛、营养神经等常规治疗,推拿治疗时患者取坐位,医生首先采用拇指指端弹拨痛点,每处1 min;双手合十,掌尺侧节律性弹性侧击颈肩部2 min;拿揉患者上臂,经肘部沿前臂背侧往返操作10次。颈椎牵引治疗时患者取坐位,颈前屈15°~30°,以 4~10 kg牵引力连续式牵拉,20 min/次,1次/d。观察患者反应,根据其耐受力调整牵引力。如发现疼痛加重、恶心、心慌等症状及时停止牵引。推拿、牵引治疗1次/d,连续治疗4周。口服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商品名:迪根,国药集团致君深圳坪山制药有限公司,规格:0.1 g,国药准字H10970209)0.1 g/次,1次/d,连续服用不超过7 d。口服甲钴胺0.5 mg/次,3次/d。连续治疗4周。
1.3.2 观察组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温针治疗,温针取穴颈夹脊穴、大椎、风池、风府、曲池、外关、合谷和后溪等,常规消毒局部皮肤,以直刺法进针15~30 mm,针刺得气后行泻法,留针30 min,针柄插1 cm艾柱点燃,2壮/次,1次/d。注意预防烫伤,温针治疗6 d休息1 d。连续治疗4周。
1.4 检测方法
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5 mL,室温下以转速3 500 r/min、离心半径8 cm离心10 min分离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核因子-κB(NF-κB)、白细胞介素-8(IL-8)和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检测仪器(美国BIO-RAD公司,680型酶标仪);试剂盒生产厂家(深圳晶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1.5 观察指标
记录患者症状(疼痛、活动受限、头晕)消失时间及1年后患者复发情况。采用简化McGill疼痛问卷(SF-MPQ)评估。
1.5.1 视觉模拟定级法(VAS)评分 0分表示无疼痛,10分表示剧痛,分数越高疼痛越厉害。
1.5.2 现有疼痛强度(PPI)评分 0分表示无疼痛,6分表示极为痛苦,分数越高痛苦越重。
1.5.3 疼痛分级指数(PRI) 由11个感觉性词和4个情绪性词组成,为无(0分)、轻(1分)、中(2分)、重(3分)。
1.6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比较
观察组疼痛消失时间(8.69±1.25)d、活动受限消失时间(10.56±2.04)d、头晕消失时间(8.56±1.30)d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比较
2.2 两组患者NF-κB、IL-8和IL-10水平比较
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血清NF-κB、IL-8和IL-10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血清IL-10较治疗前上升,NF-κB、IL-8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治疗后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NF-κB、IL-8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NF-κB、IL-8和IL-10水平比较
2.3 两组患者SF-MPQ量表评分比较
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SF-MPQ量表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VAS评分、PPI评分和PRI指数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治疗后VAS评分、PPI评分和PRI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SF-MPQ量表评分比较
2.4 两组患者1年后复发情况比较
观察组1年后复发4例,复发率为6.78%,对照组1年后复发12例,复发率为20.34%,两组复发率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1年后复发情况比较
3 讨论
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的退行性病变,与外伤、劳损、炎症等引起的颈椎椎体、椎间盘及附属结构病理性变化,多见于中老年人,近年来其发病群体呈现年轻化的趋势[6]。颈椎病可分为椎动脉型、神经根型和脊髓型等,其中神经根型颈椎病最常见,约占颈椎病患者的70%左右[7]。推拿、牵引、消炎镇痛及营养神经是目前临床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常规方法,推拿、牵引等物理治疗可调节小关节紊乱、缓解肌肉痉挛、解除滑膜嵌顿、松解神经根粘连、增加椎间隙和重建颈椎生理弧度,并改善局部微循环、促进水肿和炎症消退,进而改善症状[8]。非甾体类抗炎药可起到消炎镇痛的效果,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9]。神经营养剂可保护神经元、减轻神经根压迫性损伤[10]。但是非甾体类抗炎药物不可长期服用,停药后疼痛症状再次出现,其远期治疗效果并不理想。
近年来中医药在颈椎病治疗中的作用已逐步得到重视,神经根型颈椎病多为本虚标实之证,多因气血虚弱、风、寒、湿邪侵袭导致气血不畅,阻滞经脉,不通则痛。治则以祛风散寒、活血通络为法[11]。温针灸可通过针刺刺激和艾灸热力激发经气、松弛脉道,起到行气活血之功效[12]。夹脊穴属经外奇穴,针刺夹脊穴可调和阴阳、通畅督脉经气。督脉为阳脉之海,可振奋周身阳脉之经气,使经络通畅、筋脉得以濡养。大椎为督脉之要穴、颈项之门户,针刺大椎可行气活血、通络止痛。风池、风府为祛风之要穴,针刺风池可通畅脑部脉络气血、上升清阳、缓解眩晕症状;针刺风府可调和阴阳、气血运行。曲池、合谷、外关相伍,可增强疏风清热、活血止痛之效。针刺后溪可振奋阳气、通调督脉。 诸穴合用,加之艾灸之温经散寒,共奏祛风散寒、活血通络之功效[13-14]。
本研究中采用温针辅助治疗者疼痛消失时间、活动受限消失时间、头晕消失时间均短于采用常规治疗者;治疗后VAS评分、PPI评分和PRI等疼痛评分均低于采用常规治疗者。此结果提示,温针应用于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可更好地减轻疼痛症状。由于夹脊穴周围分布脊神经,针刺夹脊穴可调节植物神经功能,抑制交感神经异常兴奋,缓解肌肉紧张,改善椎动脉血流;针刺风池、风府可改善椎动脉循环;针刺后溪能反射性抑制颈肩肌肉紧张,促进神经末梢释放类啡肽类物质以缓解颈肩部疼痛,减轻神经根无菌性炎症、水肿[15-16]。
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局部可出现炎性渗出,形成水肿、粘连、挛缩,炎症因子在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17]。NF-κB是参与调节机体防御反应、组织炎性应激损伤过程的核因子[18]。IL-8是急性炎性反应的细胞因子,与疼痛、炎症反应程度相关,是参与神经根型颈椎病病情进展的重要炎性因子[19]。IL-10是一种抑炎因子,可抑制各种前炎症细胞因子、菌落刺激因子合成[20-21]。本研究中采用温针辅助治疗者治疗后IL-10水平高于采用常规治疗者,NF-κB、IL-8水平低于采用常规治疗者。此结果提示,温针应用于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可更好地抑制炎症反应。这可能与温针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炎性渗出物吸收,同时调节紊乱的神经内分泌,减轻局部炎症性损伤,进而改善疼痛症状有关。
随访1年发现,本研究中采用温针辅助治疗者复发率低于采用常规治疗者。这一结果提示,温针应用于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具有更好的远期疗效。
综上所述,温针应用于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可下调NF-κB含量,抑制炎症反应,改善疼痛等临床症状,且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