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胎膜早破新生儿脐血CRP、TNF-α水平与早发型新生儿败血症的关系

2020-09-17林桃冯炳棋黄燕清

海南医学 2020年17期
关键词:脐血羊膜胎膜

林桃,冯炳棋,黄燕清

廉江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科1、产科2,广东 廉江 524400

胎膜早破在临床上属于妊娠晚期的常见并发症,是指胎膜在临产前就出现了自然破裂[1],研究认为胎膜早破以及与胎膜早破关系密切的绒毛膜羊膜炎均是引起新生儿败血症的重要危险因素[2]。如果胎膜早破不能及时处理,则容易发生严重的宫内感染,病原菌可通过血行感染、脐带直接感染以及吸入羊水等多种途径造成胎儿受累,导致早发型新生儿败血症(EONS)的发生[3]。EONS目前是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由于本病早期无典型症状,加之新生儿机体免疫力低且病情进展迅速,因而需要早期识别并进行积极的干预。血培养是EONS 诊断的金标准,但是该检查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因而无法对疾病进行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因此,寻找早期诊断EONS的血清学指标在临床上具有重要意义[4]。本研究旨在探讨胎膜早破新生儿脐血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 反应蛋白(CRP)与EONS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廉江市人民医院2018 年1 月至2020 年1 月期间收治的132 例胎膜早破产妇纳入观察组。纳入标准:①单胎妊娠且经阴道自然分娩者;②符合胎膜早破的相关诊断标准[5]。排除标准:①合并妊娠期糖尿病及高血压疾病,以及肝肾功能不全、自身免疫性疾病及恶性肿瘤等疾病者;②新生儿合并染色体异常、先天畸形以及其他遗传疾病者。选择同期未发生胎膜早破的健康产妇50例纳入对照组。两组产妇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产妇均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表1 两组产妇的基线资料比较

1.2 脐血CRP、TNF-α测定方法 所有新生儿在娩出后由助产士操作对脐血进行采集,血标本静置后离心取上清液,将其保存于-80℃条件下待测。脐血TNF-α、CRP 水平采用ELISA 法检测,操作步骤均严格按试剂盒的说明书要求进行。

1.3 诊断标准

1.3.1 绒毛膜羊膜炎 绒毛膜羊膜炎可以经病理诊断确诊,也可通过临床诊断。临床诊断标准[6]:孕妇在排除其他感染的情况下出现体温≥38℃,且至少包含以下中的一项:①产妇心率、胎心率分别在100 次/min 或在160 次/min 以上;②子宫存在压痛;③白细胞计数明显升高,在15×109/L 以上;④阴道有脓性排出物。如果无发热需具体以上4 个条件方可诊断。

1.3.2 EONS诊断标准[7]新生儿在生后3 d内发病,血标本培养阳性。

1.4 分组方法 记录观察组产妇中绒毛膜羊膜炎及EONS发生情况。根据产妇是否发生绒毛膜羊膜炎分为绒毛膜羊膜炎组和非绒毛膜羊膜炎组,并根据新生儿EONS发生情况分为EONS组和非EONS组。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9.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样本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新生儿的脐血CRP、TNF-α水平比较 观察组新生儿的脐血CRP、TNF-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 绒毛膜羊膜炎组和非绒毛膜羊膜炎组新生儿的脐血CRP、TNF-α水平及EONS发生率比较 132例胎膜早破者中合并绒毛膜羊膜炎者31例,非绒毛膜羊膜炎者101 例,绒毛膜羊膜炎组新生儿脐血CRP、TNF-α水平明显高于非绒毛膜羊膜炎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绒毛膜羊膜炎组新生儿的EONS发生率为32.26%(10/31),明显高于非绒毛膜羊膜炎组的7.92% (8/1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930,P<0.05),见表3。

表2 两组新生儿的脐血CRP、TNF-α水平比较(±s)

表2 两组新生儿的脐血CRP、TNF-α水平比较(±s)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t值P值例数132 50 CRP(ng/mL)420.43±108.19 325.18±90.29 4.889<0.05 TNF-α(pg/mL)25.64±7.21 9.84±2.20 13.762<0.05

表3 绒毛膜羊膜炎组和非绒毛膜羊膜炎组新生儿的脐血CRP、TNF-α水平的比较(±s)

表3 绒毛膜羊膜炎组和非绒毛膜羊膜炎组新生儿的脐血CRP、TNF-α水平的比较(±s)

组别绒毛膜羊膜炎组非绒毛膜羊膜炎组t值P值例数31 101 CRP(ng/mL)705.27±210.29 295.38±82.31 16.078<0.05 TNF-α(pg/mL)41.89±10.48 10.66±3.18 28.427<0.05

2.3 EONS 组与非EONS 新生儿脐血CRP、TNF-α水平的比较 胎膜早破者新生儿共发生EONS 18例,EONS组新生儿脐血CRP、TNF-α水平明显高于非EONS 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EONS组与非EONS组新生儿的脐血CRP、TNF-α水平比较(±s)

表4 EONS组与非EONS组新生儿的脐血CRP、TNF-α水平比较(±s)

组别EONS组非EONS组t值P值例数18 114 CRP(ng/mL)868.20±207.35 317.48±80.82 17.542<0.05 TNF-α(pg/mL)61.74±19.49 11.93±3.17 25.720<0.05

3 讨论

胎膜早破在临床上发生率较高,调查显示其发生率占到分娩总数的2.7%~17%[8]。胎膜早破与绒毛膜羊膜炎具有病因学上的紧密联系,且胎膜早破也被认为是导致产妇绒毛膜羊膜炎和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分析其原因在于胎膜早破一旦发生则不同程度上破坏了羊膜腔的完整屏障,暴露宫内环境使其与外界相通,细菌容易发生上行性感染造成羊膜腔受累,最终引起绒毛膜羊膜炎[9];此外,绒毛膜羊膜炎一旦发生则加重胎膜水肿,使其局部组织韧性、弹性均受到影响,更容易加重胎膜早破及原有的炎症反应。CRP是临床上最常用的炎症标志物,在炎症及创伤等因素刺激下可出现迅速的增高。肿瘤坏死因子-α是由单核巨噬细胞及活化T 细胞产生的具有强力介导免疫炎症反应的炎症因子,并且可促进大量炎症因子的释放[10]。SHOUMAN等[11]对比了新生儿败血症中白细胞计数以及TNF-α、CRP 的诊断价值,发现TNF-α具有最大的ROC曲线下面积,有最高的诊断价值。但是既往研究以新生儿的外周静脉血炎症指标为主,脐血CRP、TNF-α的变化及临床意义的研究并不多见。

新生儿一旦受到细菌侵袭更容易合并感染及出现全身炎性反应,如不能及时治疗可则进展为新生儿败血症。研究显示,活产儿中新生儿败血症的发生率为0.1%~1%,且患儿的病死率可高达15%~50%[12]。早发型新生儿败血症具有起病早、病情重且进展快的特点,更需要引起临床重视,以早识别、早诊断、早治疗[13-14]。血培养是EONS 诊断的金标准,但是培养具有耗时长的劣势,无法在短期内得出结果,亟需新的诊断方法及血清学指标对EONS进行诊断。本研究中观察组新生儿脐血CRP、TNF-α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胎膜早破者新生儿脐血CRP、TNF-α出现明显升高。胎膜早破合并绒毛膜羊膜炎具有较大危害性大,可以明显增加产妇围产期的感染风险,还增加了新生儿多种感染性疾病的发病风险并升高其死亡率。研究显示,绒毛膜羊膜炎与EONS 的发生关系密切,而EONS 是围产期新生儿死亡或致残的重要因素[15-16]。本研究132 例胎膜早破者合并绒毛膜羊膜炎者31例,非绒毛膜羊膜炎者101例,绒毛膜羊膜炎组新生儿脐血CRP、TNF-α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绒毛膜羊膜炎组EONS的发生率也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也进一步说明了胎膜早破合并绒毛膜羊膜炎组新生儿脐血CRP、TNF-α水平明显升高,且这部分产妇更容易发生EONS。此外,胎膜早破者新生儿共发生EONS18 例,EONS 组新生儿脐血CRP、TNF-α水平也明显高于非EON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了EONS组新生儿脐血CRP、TNF-α会出现显著的升高,二者联合检测对EONS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综上所述,脐血CRP、TNF-α水平在胎膜早破者明显升高,且在合并EONS 者更高,脐血CRP、TNF-α联合检测有助于EONS 的早期诊断,值得临床进一步的关注。

猜你喜欢

脐血羊膜胎膜
人羊膜修复肌腱损伤的研究进展
产前超声诊断羊膜带综合征2例
未足月胎膜早破不同时间应用抗生素治疗对分娩结局的改善分析
产前诊断羊膜腔穿刺术改期的原因分析
脐血白细胞介素6水平对早产儿脑损伤程度及后期神经系统后遗症的影响研究
胎膜早破
分娩方式对重度妊高症合并胎儿生长受限的新生儿脐血血气指标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胎膜早破的预防护理
脐血铅浓度与新生儿端粒长度的相关性
胎膜早破头位分娩259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