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水见闻
——朝五台山

2020-09-17文/杨

艺术品 2020年6期
关键词:朝拜梵音五台山

文/杨 紫

五台山,是我心之所向。

登临于此,朝拜于此,所费的时间虽多一些,耳目所得也必然多一些。

黎明,拥有一天最纯澈、最鲜泽、最令人激动的光线。我一个人,顺着峡谷向上行进。在张开身心的同时,享受五台山透过云层的橘色晨曦,迎接最能添加信心和热望的又一个清晨。

正值盛夏,五台山上草木葱茏,河水清莹,犹如饱览一幅清新的油彩画,唤醒了我对生命的原初印象。一棵棵白杨碧翠葳蕤,根部紧紧生长在一起,到半空逐渐散开,越向上越疏放。伸手抚摸挺直的树干,砂一样的粗糙,仿佛抚摸着时光的沧桑。头顶晴空万里,我的心情随之晴朗起来。环顾四周的群峰,忽然意识到自己原来早已融入大自然中了。

不知为何,一股激情在胸间激荡升腾。也许是因为无绪的繁忙,大城市中的人们对物质的铺张使自然之美被抛之脑后。美是什么,是白杨树上亿万片翠色的叶子,是远处山上被树木遮挡着的若隐若现的白塔,更是内在的深邃的东西。大自然的神奇力量是作用于生命的一轮重击,使我们感受精神上的愉悦,获得对人生的感悟。这里,五台山,让人慢下来,把美的视角投向深层。原来,大自然的铺张才是对人生的施与。

浓浓的灰烟直上云霄,悦耳的梵音从人们口中传唱,一大片昏黄色的灯火正热烈燃烧。我来到了殊像寺,高高的香炉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圣洁美丽。宁静的氛围,少不了师兄间心灵上的沟通与共鸣,少不了佛祖前人们的诵经祷告声,更少不了那么多剧烈跳动着的灼热的心。睡莲花开的清香混合着蜡油融化的味道沁人心脾,火苗中映出人们眼中的虔诚。

眼前的景象深深震撼了我,我的心又有了一次提升。这意味着一次洗礼,一记被照耀和沐浴的仪式,赋予生命新的索引、新的知觉、新的闪念、启示与发现。确实,如果不身临其境,怎能亲眼目睹寺庙的庄严和五台山的神圣?如果不静观其行,怎知世道人心,一体相融,一脉相承?这群双手合十的人们啊,五台山上这些破旧的古庙无疑是他们心中的最高殿堂。

太阳变幻出奇光异彩,映衬着湛蓝的天空,别有一番风致。这里没有喧哗,我继续向上悄无声息地走。途中看到很多人三步一拜,犹如婴孩扑向母亲的胸膛。我还看到了他们眼中的肃穆和谦卑,他们身上的威严和不可窥测的神圣。他们的肢体匍匐在大地上,目无外物,向着山顶,向着天地。我屏住呼吸,生怕惊扰了什么,亵渎了什么。

我想,或许人来到这世上,无不是善良、美好的。红尘中,人们为了名与利、欲与望,忙忙碌碌,不仅挤压了神经,而且愧对了生命。当周围喧嚣的热闹声都退去,留给自己一个无声的空间,倾听天地的丰厚,感知世道人心的良善。五台山没有过多的繁华,它只是一望无际的深山,可它给予我的是最纯粹的财富。这大概就是我对五台山情有独钟的原因吧。

待我离开之时,无意中,一束腥红的浮光闪过。我倏地意识到:日出了!大自然又一次焕发生机,梵音又一次响彻山间,人们又一次踏上了朝拜的路。

记得去往五台山时感觉好运即将到来 ,此刻离开就将走向锦绣前程。

我还会来,一定会来。

猜你喜欢

朝拜梵音五台山
罗海涛作品
寒流
五台山
五台山掠影
踏上没有归途的“文具朝拜之路”
往五台山(外一首)
《徐霞客·游五台山日记》
在台湾新竹的寺院里
赏景,影节宫受“朝拜”
赏景,影节宫受“朝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