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坡改稻田地下储水仓罗非鱼养殖试验

2020-09-17戴杨鑫杨荣华唐金玉冯晓宇

科学养鱼 2020年8期
关键词:储水罗非鱼共生

戴杨鑫 杨荣华 黄 辉 唐金玉 冯晓宇

(1.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浙江 杭州 310024;2.国家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杭州综合试验站,浙江 杭州 310024;3.杭州富阳杨清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1403;4.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宿迁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 宿迁 223800)

浙江因耕地紧张历来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说,在浙南丘陵山区有大量传统梯田存在,稻鱼共生也是浙江的传统农业模式,其历史悠久、分布广泛,据《青田县志》所载“田鱼有红、黑、驳数色,于稻田及圩池养之”,说明远在600多年前的明代洪武年间(1391年)浙江地区就已出现稻田养鱼。2005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将青田稻田养鱼列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足以说明其重要性。目前一种具有钢筋混凝土底座结构、下层为地下储水仓、上层为覆土种植区的坡改水田系统正在浙江丘陵山区改造使用。本文引入罗非鱼在该系统中进行试养,构建新型稻渔共生系统。

一、材料与方法

1.稻田地下储水仓结构

坡改稻田系统位于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富春街道杨清庙村,系统由地上种植区田块、地下储水仓和自动提水系统组成(图1)。每3 000米2左右田块配备6~7 个地下储水仓,水仓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长20米、宽4米、高2.3米,长侧墙体下侧有小孔相通可流水,宽侧墙体一边上方为0.8米宽见光通风口,作为进回水、放养、投喂、收获等管理用。养殖期间仓内水位维持在1.8米左右,由水泵提水经田面循环,自然降水不足时由田块附近水库提供备用水源供水。整个种养殖周期中,系统只加水、不排水。

2.罗非鱼苗种放养

试验中罗非鱼放养时间为2018 年5 月24 日,所放养的罗非鱼为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培育的经温室大棚越冬后的平均体质量为62.5克/尾的吉富罗非鱼鱼种。选择3 个地下储水仓进行养殖试验,每个水仓放养罗非鱼数量为200尾。投放鱼苗要求体质健壮、规格整齐、体表光滑无伤病。投放时间选择晴天上午,投苗时注意水温调节,动作轻、操作快,避免弄伤鱼苗(图2)。

3.日常管理和投喂

图1 坡改稻田地下储水仓结构

图2 罗非鱼放养

放养后每天早晚各投喂配合饲料1次,使用的饲料为浙江生产的混养鱼配合饲料8006(粗蛋白质含量≥28.0%),试验中每个地下仓均进行定时、定量投喂,每次投喂量为所放养的罗非鱼初始体质量的8%~20%,试验期间放养和投喂统计见表1。在整个水稻种植期间不使用农药和化肥,通过水泵及水库水源控制水田及地下储水仓水量,定期巡田,加强病害防治等工作。

表1 试验中罗非鱼的放养及投喂管理

4.捕捞收获和测定

11 月上旬在水稻收割前结束试验,用水泵排干地下储水仓水,操作人员下到储水仓进行捕捞,使用手操网将罗非鱼全部捕起,同时对罗非鱼进行计数、称重等采样测定。

二、试验结果

2018年11月7日,经过167天养殖,对地下仓罗非鱼进行捕捞计数、称重,试验中共收获罗非鱼573尾,成活率为95.50%,收获成鱼的平均体重为(1 219.96±22.99)克,罗非鱼的总产量为699.00千克,罗非鱼平均净产量为4 410.00千克/公顷(表2)。

表2 试验中罗非鱼的收获情况

坡改稻田地下储水仓罗非鱼养殖模式充分利用了地下储水仓的水体空间,开发了上下分层的立体式稻渔共生模式,通过水体的循环将水稻种植和罗非鱼养殖两种生产方式结合起来,充分利用了空间及溶于水体的营养物质,又为水稻种植提供了多余的罗非鱼产出,增加了经济收入。养成的罗非鱼在当地销售价格为20.00 元/千克,所增加的罗非鱼产量预计可增收93 200.00 元/公顷。相对只用该系统来进行水稻种植,引入罗非鱼养殖只增加了饲料和苗种的投入,由表3 所示,配合饲料投入为3 420.00 元,罗非鱼苗种投入为750.00 元,捕捞、销售、运输等综合管理成本投入为2 500.00 元,因而可获得7 310.00 元额外收入,折合为可增加收入48 733.33元/公顷。

表3 试验中增加经济收入情况

三、小结

通过在坡改稻田地下储水仓中引入罗非鱼养殖,构建了上方为水稻种植区、下方为罗非鱼养殖区的分层式新型稻渔共生系统,该系统充分利用了空间结构;同时通过水体的循环又充分利用了水体中的营养物质及稻田中的天然饵料。水稻种植中避免了使用农药、化肥等有害物质,鱼类的排泄物等为水稻提供了额外有机肥料,提高了稻米的产品质量。罗非鱼养殖中因生长空间处于地下,水温、水质稳定而生长周期较长,同时有随水流下的稻田中的昆虫、蝌蚪、青蛙等提供的天然饵料供杂食性的罗非鱼食用,降低了实际养殖中的饲料使用量,大大提高了养殖效益。

研究表明,综合种养模式有利于能量代谢、营养物质利用,具有良好的复合生态优势。又实现了“一田多收、一水多收”,在坡改稻田地下储水仓中引入罗非鱼养殖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实现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多重提升。同时在这种新型水田系统中进行水产养殖试验又极大丰富了我国“稻渔共生”的实践,为这种我国传统意义上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继承与发展助力。

猜你喜欢

储水罗非鱼共生
罗非鱼生态健康养殖研究进展
美国消费鳕鱼超过罗非鱼
“缘启”茶盘
罗非鱼上半年行情飘红,价格达“最佳”水平!今年能否水涨船高?
黄河治理新思路:构建智能化储水、储能综合体
人与熊猫 和谐共生
广东罗非鱼产业进一步发展的突破口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在体验中走向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