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庆地区池塘内循环流水养殖草鱼、加州鲈、鲫鱼试验

2020-09-17任朝颖陈胜江邱玉林陈树煌朱成科梅会清翟旭亮

科学养鱼 2020年8期
关键词:草鱼鲫鱼加州

任朝颖 陈胜江 邱玉林 陈树煌 朱成科 梅会清 翟旭亮

(1西南大学动物科学学院,重庆 荣昌 402460;2.重庆市水产技术推广总站,重庆 400020)

池塘内循环养殖模式是一种新型的绿色养殖模式,采取“内塘养鱼、外塘养水”的相对封闭的自我修复技术理念,可保证水体在符合养殖标准的前提下降低养殖尾水所产生的污染,使渔业达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重庆市自2015 年经潼南区、梁平县、璧山区试验成功后,先后在巴南、潼南、合川、涪陵、万州、开州等区县的部分养殖场推广应用,示范推广流水槽面积约4.5 万米2,覆盖池塘面积达4 000 亩,增产增效作用明显,深受养殖户欢迎。

2019 年重庆市长寿区某水产养殖公司开展了池塘内循环养殖试验研究,以草鱼、加州鲈、鲫鱼为试验对象,采用池塘内循环流水养殖模式,经过约7个月的养殖,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现对该模式进行总结,供参考。

一、材料和方法

1.试验条件

试验地点位于重庆市长寿区的一处小型水库,占地面积约400 亩,平均水深6~7 米,水源由溪流汇入,清新无污染。该养殖基地分为3个养殖区共42 条流水槽,每条流水槽长22 米、宽5 米、深2 米,每条流水槽底部和四周槽体等主体均采用不锈钢框架、全浮式结构,表面光滑,四周固定数个泡沫浮筒用于提供浮力。每条槽集污区长2米、宽5米,每个养殖区所有流水槽的集污区相互贯通,以便收集残饵、粪便。流水槽进水端与出水端采用不锈钢拦网加聚乙烯网片分别与槽外、吸污区隔离。每个流水槽养殖区面积均为110米2,试验在其中相邻3条流水槽展开,养殖时水深维持在1.8米。

2.配套设备

每条流水槽推水设备为1 台2.2 千瓦气提式推水增氧装置,每3 条流水槽共用1 台3 千瓦罗茨鼓风机进行微孔增氧。设备均安装在每条流水槽前端,并在每条流水槽两侧每隔2 米安装一个长为2 米的“T”形微孔增氧管,均直接放入池底。末端集污系统由1台3千瓦的吸污泵、1台1.5千瓦的牵引电机和导轨组成,导轨贯穿整个集污区,设备位于集污区上方。外塘均匀配置8台3千瓦水车推水式增氧机、3 台3 千瓦叶轮式增氧机,每条流水槽均安装1台120瓦自动投饵机。

3.苗种放养

选择其中3 条流水槽,分别养殖草鱼、加州鲈、鲫鱼,外塘水质净化区套养一定数量滤食性的鲢鳙鱼。经过对3条流水槽进行消毒等准备工作后,自2019年3月初起,分3个批次依次在流水槽内投放鱼种,放养明细如表1。

表1 鱼种放养明细

4.饲料投喂

每种鱼投喂相对应的浮性膨化配合饲料,采用人工撒投和自动投饵相结合的方式,每次投饲量以饲料不漂出流水槽、槽内鱼能吃完为宜。日投饲2~3 次,具体为4-5 月和9-10 月每日投饲2 次(7:00、17:00)、6-8 月每日投饲3 次(7:00、12:00、17:00),每次投饲30~45分钟,日投饵量控制在槽内鱼总体重的0.5%~3%,具体根据天气、水温、吃食情况的变化及时调整投饲策略。

5.日常管理

(1)水质管理

气提式推水增氧装置保持24 小时不间断开启,以保证水体流动和溶氧充足,同时依据天气及水质变化情况及时开启水车推水式增氧机和叶轮式增氧机,以增加水中溶氧,促进水体中氨氮转化。养殖区水质使用物联网在线监测系统实时监测养殖水体的水温、pH、溶氧、氨氮和亚硝酸盐指标,通过调节增氧和推水设备,确保水体指标维持在适宜养殖范围内。

(2)吸污处理

每日早晚各进行1次吸污处理,均于投喂饲料后1.5小时内开启吸污泵吸取残饵、粪便,每次吸排污时长以观察吸出污水颜色与外塘水颜色相近时停止,在养殖中后期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加吸排污次数或延长吸排污时间。

(3)巡塘管理

保证每天早晚各巡池1 次,及时观察鱼的活动、摄食情况和水质变化,及时调整投饲量;定期清除池内杂物,发现问题及时做出相应处理,并做好相关记录。

6.病害防治

坚持“全面预防、积极治疗”的方针,强调“防重于治、防治结合”的原则。鱼种入池前均使用聚维酮碘进行消毒,饲养期间定期添加投喂酶合电解多维、肝胆利康散、水产乳酸菌增加鱼体的免疫力,以预防病害发生。定期对外塘进行消毒,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或“三致”(致癌、致畸、致突变)渔药。

二、试验结果

1.成本投入

本次养殖试验涉及的成本投入有设备折旧、饲料、鱼种、人工工资、渔药、水电费和其他杂费,其中饲料占养殖成本的60%以上,详见表2。

表2 成本投入情况 元

2.养殖收益情况

2019 年10 月9 日,草鱼养殖周期结束,养殖时间为223 天,单槽收获产量12 684 千克,产值152 208 元,经核算,饵料系数为1.55。10 月12日,捕捞加州鲈,养殖时间为210天,单槽产量4 618千克,产值147 776元,经核算,饵料系数为1.18。10 月22 日,鲫鱼养殖周期结束,养殖时间184 天,单槽产量14 822 千克,产值148 220 元,饵料系数为1.3。本次试验总产量32 124千克,获得总利润为105 984 元,其中单槽净利润最高的养殖鱼类是加州鲈,最低的是鲫鱼(表3)。

表3 收益明细

三、讨论与分析

1.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本次试验选取了3 种经济鱼类作为试验对象,养殖初期放养平均规格分别为草鱼127 克/尾、加州鲈11 克/尾、鲫鱼5 克/尾,投放鱼种数量分别为1 万、1 万、5 万尾。在气提式推水机全天候不间断推水增氧情况下,经过约7 个月的高密度养殖,分别收获草鱼12 684 千克、加州鲈4 618 千克、鲫鱼14 822 千克,总产值为448 204 元,折算纯利润为105 984元。

在本次养殖试验中,仅在5 月30 日和6 月15 日前后对加州鲈使用过两次鱼苗车轮净,其他季节均以微生态制剂或生石灰调水,且全程没有进行大规模换水,一是节约了养殖成本、减少了养殖对象的应激反应次数,减少了病害;二是保证了生态效益,减少了环境污染。

2.池塘内循环流水养殖模式优势明显

池塘内循环流水养殖模式与传统池塘粗放养殖相比,是一种绿色、低碳、高效、可持续发展的养殖模式,其优势主要体现在:一是实现了池塘水体的整体循环,可重复利用养殖水体,基本实现了养殖水体零排放,减少了污染;二是不仅有效提高了存活率和产量,而且可对池塘实现室外工程化养殖管理,全天候监控,有效地减少和控制了渔药的使用,保证了水产品的安全性;三是流水槽末端的吸污系统有效地收集了鱼类排泄物和残饵,从根本上防止了水体富营养化的发生,达到了绿色发展要求;四是起捕率可达100%,日常管理方便,可保证不同种类、规格的养殖鱼类均衡上市。

3.增产增收建议

在池塘内循环养殖模式中,95%以上的水域被划为水质净化区,合理利用水质净化区,并实现池塘水质净化区水体微循环,套养适宜比例的滤食性鲢鳙鱼或杂食性鲫鱼等鱼类,同时可在水面用生态浮床种植一定面积的净水植物,能在有效净化养殖尾水的基础上增加副产品收益,还可根据当地情况因地制宜发展休闲垂钓、观光农业,可有效提高基地效益。

猜你喜欢

草鱼鲫鱼加州
见证!草鱼再次崛起
拼品质!拼服务!150万吨草鱼料的湖北,谁能笑到最后?
草鱼出血病的研究进展及免疫防治
加州鲈热应激及其防控措施
林肯航海家Nautilus加州海岸限量版
鲫鱼
屋檐下的小草鱼
鲫鱼最鲜美的10种做法
加州美术馆
鲫鱼的食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