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手足口病的护理
2020-09-16刘亚军李琴
刘亚军 李琴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疾病。临床上已经发现的肠道病毒达20多种,比较常见的病毒有柯萨奇病毒A16型(Cox A16)以及肠道病毒71型(EV 71)。手足口病多发于5岁以下的儿童,主要症状为口部、手部、足部的小脓包、小溃疡并伴随疼痛等。一般情况下,手足口病在发病一周后便可自行消散,但严重时会引发心肌炎、无菌性脑膜炎等并发症,特别严重时会导致患儿死亡。目前针对手足口病还没有特效药物,临床主要针对患者表现出来的症状进行干预治疗。
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
手足口病的潜伏期一般为2~10天。普通病例发病急性期可出现口疼、发热、口腔黏膜出现溃疡以及疱疹等症状。患儿的手、足、臀部、腿部会出现斑丘疹,继续发展为疱疹,疱疹周围有红色晕,疱疹内积液较少。患儿手部表现最为明显,症状消失以后,疱疹不会留下斑痕。有少数患者会发展成重症病例,病情发展迅速,可在5天之内发展成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等。极少数会死亡,存活下来的患者可能有后遗症。重症病例主要的症状如下:神经系统表现为精神不振、头疼、呕吐、嗜睡、肢体颤抖、共济失调、惊厥以及眼球运动障碍等;呼吸系统症状为呼吸节律改变、呼吸困难、咳嗽以及胸口可听见湿啰音等;循环系统表现为四肢发凉、面色苍白、发冷、出汗和毛细血管充盈等。
手足口病患者的护理
1.发热护理。当患儿出现精神不振、寒战、呼吸加快、面色灰白和毛细血管充盈等症状时,护理人员应立即测量患儿体温。对明显发热的患儿,可以使用毛巾沾温水擦拭其皮肤增加散热,同时减少衣物、被子等。患儿所处的室内温度尽量保持在20℃左右。擦洗水温应以38℃为宜,护理人员将毛巾浸湿拧干后擦拭患儿全身。手足口病患儿发热时体温在37.8℃~40℃之间,其中部分患儿可能出现四肢发冷、畏寒、寒战。因此,在手足口病患儿早期发热期间,护理人员要严格检测患儿体温,掌握体温动态,对体温达到37.5℃~38.5℃的患儿采取合理的散热方式,如毛巾擦拭以及让患儿多喝温水、洗温水浴等进行物理降温。体温达到38.5℃的患儿要及时用药,如泰诺、托蒽等小儿退热药。高热期间,护理人员一定要观察患儿各项体征变化,以免患儿出现晕厥。有效降温30分钟后,护理人员要再次测量体温,了解患儿体温情况。患儿应卧床休息,减少活动,多喝水。低热患儿可以进行适当的走动活动。另外发热期间的衣物、被子要及时更换,以免患儿受凉。
2.口腔护理。手足口病会影响患儿的口腔,90%以上的患儿都存在口腔黏膜损伤。黏膜损伤会产生明显的痛感,可延及咽喉部,因此多数患儿会因为疼痛而厌食、流涎、哭闹等。护理人员需要对患儿口腔进行必要的清洁护理。护理人员可让患儿在饭前饭后使用生理盐水漱口或直接使用棉签蘸取生理盐水擦拭清洁患儿黏膜。对于已经出现黏膜溃烂的患儿,护理人员可以均匀混合维生素B2粉剂与双八面体蒙脱石散剂,再使用棉签蘸取均匀涂抹在口腔糜烂部位。此外涂鱼肝油、口服维生素B和维生素C等方式都可以减轻患儿疼痛,防止细菌感染。
3.皮肤护理。患儿手部皮肤普遍会出现多发甚至泛发的炎性丘疹、疱疹。这些疱疹会引发瘙痒,导致患儿抓挠,划破创口,进而造成感染。此外,划破疱疹会使内部液体外流引起病毒传播。因此,护理人员每日要给患儿温水沐浴并更换软质衣物,必要时可以让患儿戴棉手套。患儿的内衣要宽松,平时穿的鞋子要柔软,尽量避免走动。患儿洗澡时用温水即可,不需要沐浴露、消毒剂等,水温不宜过高。为了防止患儿抓挠,护理人员可以选择衣袖、裤腿较长的衣物,同时剪修患儿的手指甲、脚指甲。对已经划破的创面,要及時涂抹甲紫药液。进行药物注射贴胶布时,要避开创口。手足部皮疹早期没有破损时,可以涂炉甘石洗剂。后期疱疹出现以及疱疹破损时,可涂浓度为0.5%的碘附。患儿好动,容易出汗,因此护理人员要及时给患儿更换衣物,保持床单清洁、平整。
4.饮食护理。患儿的饮食应以高热量、高蛋白、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为主,食物以偏温略凉为宜,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饮食不可过咸,避免造成或加重患儿口腔黏膜的感染。疼痛明显、不愿进食的患儿可以采用静脉补充营养液。进食前后需要清洁患儿口腔,可使用生理盐水或温开水漱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