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冷门专业,还能选吗

2020-09-16螂单

读者·校园版 2020年18期
关键词:基础学科冷门学科

螂单

近日,为响应教育部新推出的“强基计划”,36所试点高校陆续公布招生简章。这一计划突出基础学科的作用,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哲学和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招生。这一计划,让不少相对冷门的专业被摆上台面。

冷门专业的代表是各类基础学科。基础学科专注学科知识本身,重理论研究而非实际应用。其中,有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科学,也有历史、哲学和汉语言文学等人文科学。它们虽然绝非无人问津或不为人知,但比起主流专业已算是不受欢迎的那一类。

据同学们介绍,就读冷门专业的体验确实相当特别。比如,你经常能收获七大姑八大姨的“惊讶好奇脸”;想在网上抄作业都抄不到;要是足够幸运,你就是专业的独苗、唯一的传人,拥有老师多对一教学的VIP待遇。

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一位大四女生主修箜篌,全专业只有她一个学生。但也由此可见,无论是基础学科还是小众专业,都面临着招生危机。

如今,人们普遍简单粗暴地以就业情况作为判断专业好坏的唯一标准。但事实上,就业前景不好这一弊端只是不符合社会风向和一般人的需求,并不代表学科的价值低。就拿基础学科中的数学和物理两大自然科学来说,由于它们是大多数理工科的学科基础,应用面极为广泛,所以这两个专业的学生十分受研究生导师的青睐。

基础学科还能有效培养人的科学素养和语言思维能力。在美国,许多人在申请法学院之前都会先攻读一个基础学科的学位,比如文史哲专业,给未来的法律学习打好基础。基础学科虽然不与经济生产直接挂钩,但绝对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础。首先要有基础学科的进步和突破,才能支撑尖端科技与前沿学科的不断精进和原始创新。

很多小众专业其实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力量,需求持续存在,只是人們不了解也不敢轻易涉足,比如,形象高级又神秘的军工专业。

对于行业类院校的优势专业学生,对口单位经常会早早签约抢人,像研究“死”语言这种极冷门领域的寥寥数人,更是学科存续的必要力量。像目前全国仅有五所高校开设的殡葬专业,就因其性质特殊,且就业率高、薪资可观而引起热议。

相比小众专业的精简,如今高校一窝蜂开设、学生一窝蜂就读热门专业,导致劳动力供给过剩和专业含金量降低,反而损耗了这些专业的就业优势。

―些不那么著名的院校就在冷门学科建设方面表现出众。以大气科学学科为例,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该学科的质量评估与北京大学齐平,为A+等级。

除了在一般高校中生存,多数冷门学科依托于特色行业类院校,例如农学专业之于农业院校、军工专业之于理工大学。它们是这些院校的办学重点和招牌,也是相关行业单位重要的人才来源,具有较高的地位。

说到底,是社会的需求使得冷门专业得以一直生存。而高校自身为了应对冷门专业的招生危机,也是花样百出。

如北京大学将多年“单传”的古生物专业纳入理科实验班,将历史学、哲学等专业纳入人文科学实验班,与其他热门专业一起打包招生。但调剂还是最为常见的生源调配方法。由此,冷门专业得以获得足够的生源来进行基本的维持和运转。

冷门专业并非我国教育界独有的现象,国外同样存在相关问题。以美国为例,食品科学、自然资源和社会工作等学科是近年来大学招生的冷门专业。

这些教育发达国家同样采取了一些政策来扶持冷门专业的发展。以德国为例,德国联邦教育与研究部于2016年推出了“小专业——大潜力”政策,通过资助冷门专业的学术领袖和青年专家,来支持人文社科领域冷门专业的发展。

而与国内普遍更具针对性、更偏向职业导向的教育形式相反,美国奉行的博雅教育和对应的文理学院更注重全面综合教育。

相应的,我国目前也有高校(如中山大学)设置了博雅学院,推行博雅教育,以教授基础人文学科为主,学习中西方经典著作和古典文明语言等,着重培养研究型的人文社科人才。

专业冷热并非一成不变,而是时代的一个缩影。随着社会需求的发展变化,专业的“冷热交替”是必然现象。

猜你喜欢

基础学科冷门学科
科学构建超学科STEAM课程
动物“冷知识”
深入学科本质的深度学习——以“表内除法”为例
“超学科”来啦
关于小学科学新课程背景下引领学生合作学习的研究
中职机械制图教学方法探讨
学生获奖及学科竞赛
“冷门”歌剧亦有新鲜亮点
“足球永远有冷门,这个冷门我却没能预见”
马晓春杜绝冷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