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实书写中追溯历史
2020-09-16王连侠
王连侠
一直期待着能读到一本关于淮河的巨作。小时候,听母亲说过治淮的故事,还有那个受到毛主席接见的治淮女英雄李秀英。年轻的母亲每每说起,眼中都闪着崇拜的光。后来,我在凤阳工作的几年,曾无数次行走在淮河岸,临淮古镇,濠梁观鱼处,今天繁忙的凤阳港,新建的淮滨小镇……淮水汤汤,诉说着淮河今昔变化的传奇,淮河的治理变迁是需要一部巨著来表现的。今天读完潘小平、余同友、李云、许含章联袂创作的长篇报告文学《一条大河波浪宽》,将七十年治淮的传奇故事落笔为此鸿篇巨制,真的格外欣喜。像母亲当年对治淮英雄的崇拜一样,我对这本书和书的作者们也充满了崇敬和倾慕。
立足当下场:真实的行走
淮河,介于长江黄河之间,干流全长1000公里,流域面积30余万平方公里。迄今为止,不知道有没有作家像潘小平老师他们一行4人这样完整地“走淮河”:3年多,行程14800多公里,走访沿淮15个城市60多个县区,采访了800多人次,查阅了700多万字治淮史料以及2000多万字地方史志,三觅三江营、三访三河尖、七渡淮水、五涉颍水、两至北汝河、四出正阳关、两寻长台关……起笔于1950年淮河发大水时新集孜这个小村庄暴风骤雨的夜晚,落笔于2019年引江济淮工程全线开工后梦想照亮绿水青山的现实;上溯大禹治水、曹操“千年之问”、明清治河之争、近代“导淮计划”,真实走访每一个治淮水利工程,史书上的治淮兴废,更凸显了新中国治淮的辉煌壮举。这种宏伟题材的选择本身就彰显了一种勇气和胆量,格局阔大,情感真挚,又脚踏实地,体现了书写大事件的责任担当和贴近土地、贴近人民的现实主义精神。
“这是一部行动之书。”用脚步丈量着大地,一方面走进现场获取第一手素材,一方面考问细节真实,做到每个字句都真实有效,这是报告文学的文体生命和品质。行走中的所见所闻所感和寻访查阅得来的珍贵史料,凝结成有生命温度的文字,以现实和历史的“在场者”身份显示着“诗史互证”的文本价值。真实的行走让这部报告文学有了流动视角带来的视野的宏阔,以及创作的质感和深度。
作品主体是以第一人称叙述者的视角串起全篇的宏大叙事的。作为叙述者的“我”是一个团队组合,潘小平老师他们4人是写过小说、散文、诗歌的作家,这种“立足当下场”的叙述增强了作品的主体性和思想性。他们是记录者、访问者、思考者,也是主体价值的传递者。潘老师说到走淮河创作:“每一遍的体会都不一样,面对几代人的青春、热血、牺牲与奉献,我们无法无动于衷,采访越深入,我们越感到新中国的伟大、人民的伟大,越感到必须用我们的笔、我们的心,完整记录下这一贯穿新中国70年历史的大事件。”在第一人称的叙事视角中,应该说,客观的“看”是不存在的,存在的是叙述者潜隐的“看”及看法,这些决定了读者在多大程度上“进入故事”,参与并感受故事。而史料呈现的第三人称全知视角、受访者的限知视角,又使作品在整体性宏观叙事的基础上,融合了显微镜式的细节再现,治淮过程中的艰难曲折、跌宕起伏,在流动的叙事视角中更趋于开阔、全面而真实。流动视角是多元视角,是若干个角色视角和叙述者视角在动态中的组合,这样,主流价值话语与民间立场在作品中就得到了真实可信的自然融合,并形成了有力的表达。
“润河集的黄昏”一节,润河集傍晚弥天的风沙,这个失败工程带来的无限唏嘘、感慨,是叙述者“我们在场”亲历的;而润河集兴建过程中苏联水利专家布可夫的废寝忘食、革命理想主义浪漫主义的支援治淮情怀,是史料提供的第三人称全知视角完成的;到李秀英来到润河集工地带领女子突击队比试抢扛红旗,李秀英的传奇故事是视频资料直接呈现的;回到今天的润河集工程遗址,曾经治淮工程奇迹的烟消云散,是通过受访者(带路人)老马的痛惜“这!这!这!原先是大闸,如今都没了!”表现的……从当下的润河集,回看过去的历史,史料的印证,转换成纪录片中当事人的故事,再回到眼前的遗址废墟……叙述者的情感参与,全知视角中对来龙去脉的探究,大量精细繁复数据的实录,视频资料的情景再现,人物内在的心理活动,带路人老马另一视角的有力补充……一切都在自然不经意间流动转换。叙事视角的流动让作品有了更广阔的视野,也延伸了作为单一叙述视角在事件写作上的情感基点和精神向度。
追踪历史线:复合的结构
新中国70年治淮的历史轨迹,是个宏大的富有立体感和生命感的结构。《一条大河波浪宽》的结构体系,如同一株充满生命力的大树,在主干上刻下历史发展的年轮,又舒展出丰茂的枝叶,容纳了千姿百态的历史事件、人物变迁。作品采取复合结构,在当下现实和回溯历史之间双线叙事,把七十年划分成若干叙事单元,在每一单元的里里外外,以伏笔进行时间段上的呼应,以探访进行空间上的关联,在体例上形成了一个具有完整的时空维度,又相互呼应、互动互补的历史叙事世界。
克罗齐说,所有的历史都是当代史。那些深入历史的写作,既要回到历史现场,也应烛照时代主题。新中国70年的治淮史,从开始的“人和水争地”,到后来的“人退水进”,一直到走进新时代以后的“人水和谐”。作品以新中国治淮时间线为主轴,将800年前黄河夺淮和新时代引江济淮加以巧妙连接,使得淮河流域水旱灾害频繁的苦难史与当今人水和谐相处的美好景象形成了鲜明对照。作家特别巧妙地选取了一位贯穿70年治淮史的线索人物——家住颍河洼地、频遭淮河水患、对破堤深深恐惧的李秀英,带领姐妹组成“治淮女子突击队”,与抗美援朝志愿军战士的丈夫长期失散,丈夫偶然通过纪录片看到巾帼英雄的妻子,喜得团圆。70年,她亲历淮河从水害变成水利的漫长过程,从受难的农家女子成长为远近闻名的特级治淮英模,这个传奇人物映衬了一项伟大工程的风雨始终,也见证了整个治淮70年的历程。作品在严密的追踪历史史实中融入散文、小说笔法,历史和现实闪回交错,前后贯穿,一部全景式治淮史的生動书写由此跃然纸上。
从叙事节奏上看,作品宛如一部规模宏大的交响曲,有火热年代的高潮迭起,有遭遇曲折时的慢板叹息,有徘徊前行中的执着赞歌,更有筑梦新时代的黄钟大吕。情节越密处,叙事节奏越慢。如1958年到1972年,“淠史杭,人工天河十万里”,作者敏锐地抓住这个阶段的标志性事件和成就,深入挖掘与之相关的人物和故事,先以当下的视角,舒缓地描绘了今天淠史杭灌区的草木葱茏,皋陶墓地的朴厚庄重,然后渐进式地进入1958年爆发的特大旱灾,逼出了“岭上的悲壮”及“人工天河十万里”“了不起的工程”进展中的以芮泽祥、邓传英、刘美三等为代表的十多万人无私奉献的娓娓叙说……反之,在1958年到1965年“历史在这里拐了几道弯”,1966年到1976年“总有不熄的灯火”,这些情节稀疏处,作者的叙事节奏是很快的。文本的疏密度和时间快慢形成的这种叙事节奏,其实是作家在整体观照基础上探究古今之变、接近生活原貌的一种叙事智慧和谋略,以此深刻地阐释了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坚持蓄泄兼筹的治淮方针,弘扬科学治水、合力兴水的优良传统,治淮事业才能取得成功。
追踪历史线,回到历史现场,真实展现历史,这个过程旨在表现一种治淮的梦想,也是治淮的终极目标——让淮河有利于百姓生活,利国利民,造福后人。作为一部带有史志、史录价值的报告文学,从伟大的历史精神出发,作品也因此有了历史感,历史也有了当代性,我认为这是报告文学历史写作最大的价值所在。
聚焦治淮人:精神的书写
清代刘熙载《艺概》言:“叙事要有尺寸,有斤两,有剪裁,有位置,有精神。”“有尺寸,有斤两”,是指叙事的适度性或分寸感,没有适度性和分寸感的作品是粗糙的,是缺乏艺术魅力的。在报告文学中所体现的是生活真实和艺术真实的统一,是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统一。“有剪裁,有位置”,是指叙事的结构顺序恰如其分、各得其所,并使各种叙事因素和线索在其位置上获得自身的意义。以上的四个“有”,如前所述,《一条大河波浪宽》都做到了。这四个“有”,其核心都是为了达到“有精神”,也就是形成一个神采动人的艺术生命体。
潘小平老师说:“我们采访治淮的工程人员,他们说,一想到治理好的这条河,一千年后还会在这个土地上流淌,我就心生感动。你看,不太会表达的他们,说出了这诗一样的语言……治淮70年,人最重要,精神最重要,是人民的力量改变了这条河。”
读这部报告文学,最打动我的是书中那些支持治淮、投身治淮、献身治淮的普通治淮人,是他们身上的精神与风骨:那个与淮河同命运共生长的治淮英模李秀英,那个淠史杭工地上攻克“马肝土”的刘美三,那个两次运动被批斗仍坚持工作的总工程师陈惺,那个朝鲜战场战斗英雄、抚恤金分文未取、最后死在治淮工地上的孙金发,那“我就是倒了,水尺也得立着”的李泽銮一家四代水文人……作者在大历史大时代的雄壮激越里挥毫泼墨,也沉潜于土地和人民,把大量的笔墨对准70年治淮过程中涌现出的这些“百姓英雄”,聚焦他们与时代与治淮进退存亡的鲜活故事。这些人物也许并不“高大上”,更不“高大全”,但他们血肉丰满,有感情,有温度,有筋骨,可感可触、可歌可泣!
在“总有不熄的灯火:1966—1976”这一节,作者浓墨重彩地叙写了治淮战线上的知识分子群体,钱正英、陈惺等,还有洪泽湖大堤上的传奇——“治淮三虎”:陈克天、熊梯云、吴觉,“文革”十年,因为他们在遭受摧殘和折磨中的坚定坚守,他们以血肉之躯、钢铁之志、不屈精神投入到治淮事业中,才使得淮河安澜,洪泽湖大堤永固。这一节中关于四代水文人的细节描述让人动容。李长源一家四代,几十年如一日,一生清贫,无怨无悔,坚持观测水位。李泽銮临终前喃喃自语:“我就是倒了,水尺也得立着。”李维德10岁起跟随父亲测量水位,60年后两手空空回家,有人怂恿他:“让站里给你一笔钱买,不然资料不给他。”李维德正色拒绝:“那怎么行?资料要交!资料是国家的……水治好了,我们还有什么可后悔的呢?”朴素的话语,感人的刻画,正是这些不起眼的“小人物”舍身忘我,无私奉献的点点音符,才汇成了新中国治淮的浩荡乐章。是的,群众是真英雄,他们是历史真正的创造者。
用脚步丈量大地,胸膛贴近人民,心和人民一起跳动,《一条大河波浪宽》深刻揭示了人民群众身上蕴含的中国精神、中国力量。新中国治淮事业以人民为中心,新时代文艺创作也是为人民创作、为人民立言。阅读这部巨作,感受到的既是一次“四力”的生动体验,也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精神的行走。
责任编辑 黄月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