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公路品质工程创建思路总结及应用

2020-09-16何文政张万磊

湖南交通科技 2020年3期
关键词:农村公路道路旅游

何文政, 张万磊, 程 冬

[中路交科(江苏)检测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 南京 210000]

0 引言

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交通运输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受生产力水平和发展方式等多重因素制约,对新形势下的公路水运品质工程提出了新的挑战[1-2]。农村公路作为公共基础设施,存在点多、面广、线长、管护难度大的弊病,公路建成通车后无人管理、养护,容易出现各种质量安全问题,给打造农村公路品质工程带来了很多困难[3]。同时,交通运输部于2016年发布的《公路水运品质工程评价标准(试行)》对农村公路的评价标准过于宽泛模糊,给创建品质工程带来一些问题[4]。

农村公路作为我国公路网的重要部分,主要服务于农村经济,支撑现代农业的发展,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紧密相连,在整体公路网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5]。因此,重视农村公路建设发展,打造农村公路品质工程至关重要。为此,本文依托珍七路拓宽改造工程,结合农村公路建设特点和农村公路评价标准体系,开展了农村公路品质工程创建思路研究,为后续农村公路打造品质工程提供经验。

1 农村公路品质工程创建思路分析

1.1 确定功能定位

对于农村而言,早期修建公路主要是为了满足基本的出行要求。而近几年随着农家乐、乡村旅游的兴起,农村公路在前期规划中应将旅游因素作为考虑的重点,通过旅游资源来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基于此,将农村公路按照建设定位的侧重点划分为普通出行道路和“旅游+”道路2类,为后续农村公路的设计和施工提供方向。

1.1.1普通出行道路

农村公路是为满足农村基本生产、生活需求而提供的公共基础设施,因此安全性、舒适性和工程质量是其考虑的重点,这也是所有道路的基本要求。

1) 安全性。农村公路常存在高边坡、临塘、临河等不良路段,且缺乏完善的交通安全设施,给农村公路的交通管理造成了困难,严重影响了农村居民的安全出行。因此有必要针对农村公路的状况,对交通安全设施的位置、数量、材料等进行明确规定。

2) 舒适性。随着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行车舒适性也成为了群众的关注点。从人性化角度出发,农村公路在设计过程中应根据经济成本和工程特点对道路线形、结构和便民服务设施进行合理规划,为群众出行提供一个舒适、开阔的环境。

3) 工程质量。早期农村公路在建设过程中对工程质量的控制监管不够到位,导致公路建成后质量事故频发,在社会上造成恶劣影响。目前,我国正值“四好农村路”和品质工程建设的关键时期,这要求在重视农村公路建设速度的同时,更要抓好农村公路建设的质量,保证农村公路健康快速发展。

1.1.2“旅游+”道路

随着旅游市场发展,“旅游+”道路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日趋明显,在我国农村建设中受到了高度重视。结合目前旅游发展理念,“旅游+”道路建设过程中,需要在安全性、舒适性和工程质量的基础上,着重考虑资源联动性、景观设计和旅游服务设施。

1) 资源联动性。旅游资源是“旅游+”道路的重要组成,也是“旅游+”道路建设的外部条件。因此在道路选址时,需要充分考虑沿线的旅游资源,将周围景点资源进行串联,带动区域旅游产业发展。

2) 景观设计。景观是“旅游+”道路的核心资源和关键“卖点”。因此景观设计单位在前期需要对当地风俗文化和道路沿线的自然景观进行调研,并基于调研结果对景观节点的布局和内容进行精心设计,以满足游客观光与当地居民生活的双重需求。

3) 旅游服务设施。旅游服务设施作为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一环,能够为广大游客提供各种必要服务,是农村“旅游+”公路提升品质的保障。农村公路工程造价有限,在设计旅游服务设施过程中,不能追求过大的设施指标,目前常见的农村公路旅游服务设施包括旅游标识、停车场、自行车停放点、旅游驿站和餐饮设施等。

1.2 确定总体思路

由于农村公路建设力量和建设经费有限,完成品质工程7大指标任务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为了完成品质工程的创建目标,需要根据项目的自身特点和功能定位确定总体思路,做到以局部带动全项目建设。

1.3 设计顶层实施方案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为了切实推进农村公路品质工程创建工作,应结合项目的难点和亮点编制具有针对性、可行性的实施方案,坚持方案先行、全面落实的工作流程,对各参建单位进行创建指导。基于目前品质工程的创建要求和评价标准,实施方案应重点从创建目标、创建计划、组织机构、主要任务及攻关行动等方面出发,找准项目关于品质工程创建的切入点,明确创建方向,确保实现品质工程示范项目的创建目标。

1.4 分解任务

农村公路品质工程创建评价标准共有25个分项指标,每个指标的评价重点内容、责任主体和审查方式不尽相同。因此,首先需要对各个指标进行分析,明确各个指标对应的工作重点和工作成果;其次按照责任主体,将各个指标任务和目标成果进行分类整理,由各参建单位进行落实。

1.5 重视工程的质量与安全

品质工程是追求工程内在质量和外在品味的有机统一,重在实现优质耐久、安全舒适、社会认可的建设目标[6];同时,工程质量与安全保障在整个评分标准中各占200分,是最重要的2个指标,也是打造品质工程最重要、最基础的一个环节。因此在农村公路建设过程中,即使工程质量、安全不被作为品质工程项目打造的亮点,也要作为重点工作,贯穿整个建设工期。对于农村公路而言,交通安全意识差和农村公路安全设施不完善、不合理是影响农村公路运营安全的主要原因;而耐久性提升则是保障工程质量、提高公路使用年限的重要措施。从目前建设现状来看,路面施工质量控制不严格、质量通病、施工规范化程度差是影响农村公路耐久性的主要问题。基于以上考虑,在建设农村公路过程中,需要从现有质量、安全问题出发,制定符合项目特点的安全性、耐久性措施,最大程度地减少农村公路交通安全事故和质量问题。

1.6 积极开展技术创新

在公路建设中运用新技术,可以推动我国公路建设的进程,最大化提高工作效率和工程质量,从而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此,施工单位应从工程实际特点出发,参考农村公路建设项目的技术成果和特色经验,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合理应用新技术;基于项目需要和经济预算积极开展技术“微创新”和QC活动,不断提高公路的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

1.7 定期开展自评

在品质工程创建过程中,需要在任务分解的基础上,对照评价标准定期开展自评,通过查看资料和现场查看等方式了解各参建单位的创建进度,使各参建方认识到自身品质工程创建的优势和不足,并要求各单位对已开展工作中不满足要求的部分及时进行修改完善,保证在时间节点内完成目标。

1.8 总结提升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总结是开展各项工作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对品质工程创建而言,要对技术攻关、施工工艺、品质工程创建经验、目标成果等方面进行总结,便于在后续工作中进行推广使用,从而提升整个项目品质。

2 农村公路品质工程创建应用案例

2.1 项目概况

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珍七路拓宽改造工程是浦口区一条串联美丽乡村“不老村”、连接“一山三泉”景区的重要通道。珍七路改造工程起于黄山岭路,沿七佛寺分场与民兵基地中间布线,经七佛寺、观景平台、佛手湖建筑艺术馆、茂田山庄、珍珠泉名石艺术馆,止于珍珠泉景区,与浦合公路相交。道路按四级公路标准建设,设计车速为20km/h,路面为沥青路面,该项目总投资为10387.671万元。项目路线见图1。

图1 项目路线图

2.2 项目功能定位

从项目自身特点来看,珍七路位于老山西南山麓,是连接浦口区七佛古寺和珍珠泉风景区的一条道路,周边景观资源丰富,在生态旅游资源方面具有一定优势。项目依老山而建,沿线山脉环绕,自然环境复杂,建设过程中需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因此,本项目以“景观路、生态路”为项目定位,将珍七路建设为一流的乡村生态“旅游+”道路。

2.3 总体思路

从创建思路出发,基于对项目定位和项目自身特点考虑,珍七路以旅游设计、技术创新和标准化施工3个方面作为重点。

2.3.1“旅游+”公路专题设计

珍七路依山而建,道路线形复杂,周边景观资源丰富,是以“景观路、生态路”为特色的农村公路改造升级项目,因此,“旅游+”公路专题设计是本项目的首要攻关方向。为了提高“旅游+”道路的行车舒适性与驾乘愉悦性,项目总体以拟合老路线形为主,坚持环保理念,最大限度地保护生态环境。在项目前期设计过程中,结合景观设计和线形设计对老路线性指标低、平纵组合不良等问题进行了专题设计,提高线形流畅性及与自然地貌的协调性;同时综合考虑拆迁、景点串联以及老路现状,对道路线形方案进行了比选,选择最优方案,并在项目沿线打造景观小品(见图2)、自行车道和游步道工程,设置人性化标志标牌(见图3)和便民设施,突出旅游特色,完善旅游专项服务功能。

图2 景观小品

图3 人性化标志标牌

2.3.2技术创新

珍七路项目以提高施工质量、施工效率为目标,结合现场生产情况,编制“微创新”活动方案和评选办法,组织全体施工人员集思广益,深入一线施工现场,开展技术创新,取得了以下成果:

图4 就地碎石化技术

1) 就地碎石化技术(见图4)。对珍七路旧水泥混凝土路面采用就地碎石化技术,避免在新铺的沥青面层上出现反射裂缝,并用Z型压路机进行碾压使碎石层稳定密实。

2) 应用新能源技术(见图5)。项目积极推广应用新能源技术,在道路两侧设置了太阳能照明路灯,替代传统公用电力照明路灯;并在沿线停车场安装充电桩,满足出行人员的车辆充电需求。

a) 太阳能照明路灯

b) 充电桩

3) 标准化施工。在项目施工前期,建立质量责任登记制度和质量信息档案管理制度,明确各参建方主要负责人的质量管理责任,并要求对原材料、机械设备、施工方案、技术交底、隐蔽工程形成档案记录,做到施工质量管理标准化。此外,施工单位立足于“预防为主、先导试点”的原则,对重要分部、分项工程推行首件工程认可制,并在首件完成后上报监理工程师,得到审批认可后再进行下一步项目的全线范围施工,做到施工工艺标准化。

2.4 分解任务和定期自评

对品质工程25个分项指标进行分析,结合项目攻关方向编制任务分解表,明确具体工作要求、时间计划、预期成果和责任单位。根据任务分解表,定期对各参建单位创建情况进行自评打分,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说明,及时查漏补缺,完成前期的目标成果。自评分数变化结果见图6。

图6 自评分数变化图

2.5 品质工程创建成效

作为浦口区“一山三泉”景区“旅游+”公路,珍七路在品质工程创建过程中,充分利用老路线形,将公路沿线资源进行整合,推进旅游休闲设施建设,同时提出施工标准化要求,加强巡视抽查,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整改,保证工程的质量安全。最终,根据部《评价指标》相关要求,评价指标得分838分。

3 结语

本文从农村公路品质工程创建的角度,提出了农村公路品质工程的创建思路,从确定农村公路的功能定位、总体思路、顶层实施方案设计、任务分解,重视工程的质量与安全、积极开展技术创新、定期开展自评以及总结提升等8个方面提出相应建议,为以后创建农村公路品质工程提供了方向。以珍七路拓宽改造工程为应用实例,从项目概况、功能定位、攻关方向、任务分解和定期自评、品质工程创建成效等主要方面入手,分析总结了其在品质工程创建过程中的成功经验。

猜你喜欢

农村公路道路旅游
交通运输部:预计今年累计完成新改建农村公路15万公里
坚持中国道路——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
道听途说
“十三五”以来辽宁实施农村公路新改建2.7×104km
我们的道路更宽广
加快建立农村公路管理养护长效机制
关于农村公路经济创新的思考
旅游
一次骑行带来的感悟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