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级代表齐下基层

2020-09-16杨小燕

人民之声 2020年8期
关键词:江门实事人居

文/ 图 杨小燕 唐 达

主题活动月期间,江门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全国、省、市、县、镇五级人大代表,围绕城乡人居环境整治等民生实事,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推动解决了一系列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切身利益问题。

民生实事“期中考”落地问效“回头看”

人居环境改善是关乎老百姓获得感、幸福感的民生大事。江门各级人大聚焦“城乡人居环境整治”主题,密集组织开展代表活动。

7月23~24日,常委会组织部分省、市人大代表调研城市人居环境。

上世纪60年代,江门下沙渔民因沿三元闸围堤建房聚居而被称为“水上人家”。多年来,残破的房屋、坑洼的道路和脏乱的环境,让下沙成为城市“伤疤”。去年8月,伴着隆隆施工声,下沙启动改造提升工程。

“现在代表们所在的生态河滨公园,曾是下沙棚户区,我们用近一年时间,把‘伤疤’变成城市新‘名片’。”调研队伍的第一站就是下沙“水上人家”。

“江门城乡人居环境可以说一天一变,下沙的蝶变就是例证。”省人大代表吕彩霞的话,也说出了代表们的心声。

代表发声,有赞有弹。

“城市人居环境,既要完善‘硬’设施,也要提升‘软’服务。”围绕社会普遍关注的旧楼加装电梯问题,省人大代表徐锡彦建议相关职能部门强化沟通协调,理顺审批流程,提供更高效的便民服务。

常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易中强也以省、市人大代表身份参加了此次专题调研。他说:“江门要坚持以共建共治共享的理念,引领城市人居环境再提升,在观念上实现从城市管理向城市治理的根本转变。”

“在近日公布的广东省2019年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中,我市获得‘优秀’等次,连续两年位列粤西片区第一名。上半年,城市品质提升八大行动完成投资约124.4亿元……”7月28日,在常委会组织召开的“一府两院”上半年情况通报会上,市政府对上半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作了汇报,“城乡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引起省、市人大代表共鸣,交出了一份满意的“期中答卷”。

民生实事要“办好办实”,既要“盯得紧”还要“回头看”。

今年初,常委会部署开展民生实事项目“回头看”活动,以实际成效作为落实工作的检验标准,并在主题活动月期间掀起高潮。

城乡人居环境提升只是众多民生实事中的一项。今年初,在市十五届人大六次会议上,360多名市人大代表通过无记名投票方式选出了市政府今年要办的十件民生实事。半年来,虽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但十件民生实事完成率仍实现时间、进度“双过半”。

成绩背后有代表跟踪监督的奔波身影。7月中旬,常委会组织省、市人大代表开展了学前教育专题调研。“学前教育是基础的基础,各级政府要继续加大政策保障。”省人大代表黎永梅说。

常委会还审议了市政府关于巩固脱贫成果建立长效机制工作情况的报告;开展了关于《江门东部“三区一市”养老设施布局专项规划(2015—2020)》落实情况的专题调研等。

各市(区)人大常委会纷纷将对2019年民生实事落实情况“回头看”活动作为今年代表主题活动的一项规定动作来做。如,台山市人大常委会组建8个监督小组,由人大代表参与其中,于7月上旬对去年全市33项“民生微实事”项目开展“回头看”,做好“微实事”、成就“大民生”。

丰富“自选动作”畅通代表议事渠道

7月22日,蓬江区人大常委会开展“百点共建,千人共议”城乡人居环境整治主题接访活动,以全区45个代表联络站为平台,动员400多名五级人大代表,共议城乡人居环境整治热点、难点。

加快江门人才岛建设、解决汛期雨水积涝倒灌、推进垃圾分类工作……集智聚力,共促发展。主题接访活动收集意见建议112条,推动了蓬江区100多个城乡人居环境整治点得到有效治理改善。

作为开展主题活动的重要环节,此次活动具有鲜明的“蓬江特色”。像这样的“自选动作”还有很多,江门各级人大正在积极打造人大工作新品牌,进一步畅通代表议事渠道,加强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

7月6日晚,江海区城央绿廊西江外滩段,众多摊位中有一个特殊的“摊位”人气最旺,“摆摊”的是来自江海区不同岗位的10多名人大代表,他们直面群众心头难事,打通联系群众“最后一公里”。

其实,江海区外海街道人大工委早在去年就已在全市先行先试,把接访场所搬到村头榕树下、公园里,夜间接访则是首次。江海区人大代表李德明直言,没料到群众这么热情,整晚都没停过。

7月24日,一场聚焦特色种植业发展的议事会在台山市大江镇沙冲村委会基头村拉开序幕。

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大江特色农产品菱角、慈姑产量下降,种植规模缩减,加上种植户普遍年龄偏大,产业发展受限。基于充分调研,大江镇东头联络站驻站代表把沙冲特色种植业发展确定为议题。

当天,驻站代表、种植户代表、镇职能部门负责人,以及村干部、村民等60余人围坐在榕树头,以大家事、大家议、大家做的形式,商议发展壮大特色种植业,树立特色品牌。

“民事民商议,代表齐参与”活动是新会区双水镇人大开创的特色品牌活动。7月下旬,双水镇人大组织区、镇两级人大代表先后在田心村和蓢头村开展了两场民生议事活动。

“在乡村治理中开展民主议事活动,通过基层党建引领,发挥代表模范作用,可强化村民主人翁意识,凸显村民主体作用,有效激活乡村治理的共建共治共享。”双水镇人大主席黎伟男说。

如今,像这样的议事活动已逐步普及,成为江门县乡人大拓宽代表联系群众渠道、更好发挥代表作用的重要活动形式。

民法典宣传有力度老百姓学习有热度

今年的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新中国历史上首部民法典,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进程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

做好学习宣传是确保民法典得到全面有效实施的基础。市人大常委会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组织机关副处以上领导干部学习民法典,市人大常委会会议组织常委会组成人员深入学习民法典,机关党委以支部为单位、以党小组为单位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学习。此外,常委会组织开展了民法典进企业、进社区志愿活动,切实推动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更好保障群众权益。

学习宣传民法典已在江门各级人大和广大群众中掀起热潮。

7月15日,蓬江区人大常委会启动民法典普法宣传进基层活动。其间,充分发挥律师代表的法律专业服务优势,成立了民法典律师宣讲团。宣讲团成员通过制作普法宣传课件、开展巡回讲座等方式,深入基层开展普法宣讲,对民法典作深入解读,将典型案例分门别类汇编成册,引导群众深入学习民法典。

“离婚太冲动?30天内可撤回”“高空抛物追责,守护头顶安全”……日前,新会区人大常委会组织开展了全区人大系统民法典专题学习培训,各镇(街)人大也积极组织代表带头学,做学法示范者。同时,还利用“新会人大”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开展了云端普法,进一步拓宽民法典宣传面。

“关键少数”带头学,“阵地宣教”入民心,7月14日,台山市人大常委会吹响了民法典宣传“集结号”,组织开展“人大代表与法同行”暨民法典宣传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活动。人大代表分为三个组,带着相关宣传资料深入校园、社区、企业,群众直言“入心入脑”。

近日,恩平市沙湖镇人大也组织人大代表深入基层,进村入户,组织室内讲座,开展榕树下会议,送法进家庭,以各种接地气的方式开展民法典宣传活动。■

猜你喜欢

江门实事人居
广东江门380名50岁以上居民患膝骨关节炎情况调查
临深置业理想 这座城刷新美好人居标准!
交通运输部:公布2021年交通运输更贴近民生实事
人居一世间 愿得展素顏
民生实事人大代表票决制的思考
实事围绕民生干 代表票决说了算
材料不能“美颜”——应当着笔干实事
广东江门“多证合一”再开全国先河
福彩公益金 传递温暖情 走近江门福彩公益
改善人居环境 建设美丽广东